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高武大秦 > 114,抽丝剥茧

114,抽丝剥茧

作者:绾尤 返回目录
        

“亭长,查出来了。”


        

张仲站在巷道中,看了一眼面如死灰的里正,淡淡的问道。“说。”


        

“里中并无关中人,但里中,总共缺少小男子小女子,足四十一人。”


        

“四十一人!!!”张仲心中一惊,他想到了里中会缺少小男子,但没想到,会缺少这么多。


        

这可是一桩大案呐。


        

张仲沉默着,看向面前同样沉默的众多黔首,他们的脸上皆刺着字,更有甚者,连鼻子都没有。


        

从左到右,张仲将这些黔首的脸,仔细打量了一遍。


        

这些或凶恶,或老实,或狡猾的脸上,此时,表情大多一样。


        

穷,是原罪啊!


        

这样的黔首,借贷当是应有之事,因为,根本活不下去。


        

犯案刑徒,虽说是恢复了自由身,但他们所在的地方并不肥沃,口赋,税款,吃穿用度,都要花钱。


        

惊慌,不安,恐惧,紧张。


        

情绪的过度的复杂,让他们脸上刺的字,都开始充血。


        

再将目光向下,张仲看向每个人身上所穿的,那破旧又单薄的芦苇冬衣。


        

这都是因为没有安全措施的缘故。


        

意外怀孕已经很惨了,但还有更惨的。


        

秦律明文规定,生下的孩子,只要不是先天残疾,或者长得稀奇古怪,都不可以杀死或者丢弃。


        

但最关键的还是,他们,特别能生。


        

这不是个例,在秦国,就张仲所见,像他家那样,只有三个孩子的,已经很少了,像他叔公家那样,只有两个孩子的,更是少之又少。


        

普遍都是四个以上。


        

“一颗贼人头颅,数十人为隶臣,十余家残破……”


        

张仲想起了那天,市场上,那颗圆滚滚的头颅。


        

想起了那些被罚为隶臣的亭卒。


        

杀死婴儿的,与擅杀子同罪。


        

所以,家家户户的孩子都很多,小的时候,要养,养大了,还要娶妻,娶妻之后,还要分家。


        

缺钱的地方数不胜数。


        

……


        

“民妇无罪....民妇无罪啊!”


        

广都县,束的挣扎辩解还在继续。


        

那是他第一次见识秦国律法的威严。


        

而这次,事情还要大,两个里,接近三百户人,没有一个人,能置身事外。


        

如此,这一桩案子,还要继续追查下去吗?


        

“汝可有话说?”


        

“民妇.....民妇......”束嘴唇动了动,一时想不出理由。


        

正在堂下的梁,见状不由得脸色一变,高声喊道。“许是那亭长,故意如此。”


        

“无罪。”狱橼的脸,再次恢复了面无表情的样子,他将两枚契卷递给甲士。“拿去给她看看。”


        

束看向契卷,只一眼,脸色瞬间变得灰白。


        

那契卷,左卷确实如她所说,但右卷上,却赫然写着。“案疑甚,举者有异,恐反,若反,以此为证。”


        

但紧接着,一根木棍带着风声,啪的一声就打在了他的腰部。


        

在一声声痛呼中,狱佐焕,再次站起身来,对着狱橼行礼开口。“吾可否再问案犯梁一些问题。”


        

狱掾点了点头。“庭上复议,应有之理。”


        

“狱堂之上,言语教唆,与互供同罪,重笞。”


        

但束终归还是听到了梁的言语教唆,她瞬间反应过来,急忙辩解。“民妇,民妇未曾见过亭长另一半契卷,恐是他怕我家良人受贿之后,不敢证实,故意如此。”


        

正在受刑的梁,听得此言不由得心中一定。


        

“以木板笞我伤处。”


        

“亭长是否在侧?”


        

“是。”


        

焕转过身,稍微站了一会儿之后,才对着堂下受完刑的梁询问到。“汝言求盗葵,对汝施刑?”


        

“是。”


        

“以何物所施?”


        

梁犹豫了一下,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没有,只是求盗。”


        

“汝说,隐山亭长,欲以刑罚治你杀人之罪。”


        

“你熬住了刑,但他还是定了你的罪,对吗?”


        

“可有出言阻止?”


        

“未曾。”


        

“可有一同施刑?”


        

“汝家贫?”


        

“是。”


        

“可点得院灯?”


        

“是。”


        

“亲口所说?”


        

梁沉默了瞬间,想了想自己此前的供词,咬了咬牙,愤恨的说道。“亲口所说。”


        

“是,我那日醉酒,清晨才醒。”


        

“如何回的家?”


        

“天黑,摸索着回的。”想了想昨夜的回答,梁心中有些不放心,又加了一句。“当时见盗,被吓了一跳,酒醒了些许。”


        

梁愣了愣,似乎没想到焕会问这个问题,他犹豫了一下,才缓缓说道。“点不得。”


        

“但点了火堆。”


        

“汝当时醉酒?”


        

“是,吾回头时,亲眼所见,距我约七步半。”


        

焕转过身,看向梁的妻。“汝情急之下,劈了梁一刀,相隔多远?”


        

梁的妻愣了一下,还是说道。“七步。”


        

焕没有理会他的亡羊补牢,而是继续问到。“当时,汝妻扔你一刀,距离几步?”


        

“七步左右。”


        

“汝昨夜曾说看见了?”


        

“是。”


        

“堂门距大门几步?”


        

“三步。”


        

“劈完之后呢?”


        

妇人愣了愣,犹豫着说道。“我吓坏了,跑回了房中。”


        

“昨夜你说,汝夫在院门口?”


        

“是。”


        

“火堆在正堂靠里?”


        

“是。”


        

“汝距堂门四步?”


        

“是。”


        

“昨日夜间,你说家中点了火堆?”


        

焕不等他回话,接着问道。“且,汝妻以刀扔之,出堂门,过院,至你肩背,当与你正对。”


        

“火光尽挡,汝,是何以看清的?”


        

“我....”梁怔了怔,突然急声道。“我是事后听我妻所说。”


        

焕面色不变,看向还有些不知道问这些什么意思的梁。“汝醉酒,以昨夜里正里典所说,汝家宅院,大堂宽十五步,加院三步,靠里的火堆最低距你十步以上。”


        

“天还未尽黑,汝尚看不清贼人,汝醉酒,背对着她,何以知道她相隔七步?”


        

“我.....”


        

“据里典所说,汝家房门在正堂之侧。”


        

“也就是说,你跑动之时,是跑向侧后方,是以……”


        

“你转身时,他当能看清。”


        

转过身,他再看向梁的妻。“如上,背光之下,汝是何以看清他持棍的?”


        

“我......”妇人结巴了一阵,随后双眼猛然一亮。“我据家中陈设断定的。”


        

“姑且算你如此。”焕点了点头,接着又问出了一个抠细节的问题。“汝说,汝距堂门四步。”


        

妇人脸上有些冷汗,但还是嘴硬的答话到。“是。”


        

焕转过身,对着上方的狱曹抱拳行礼。“狱佐焕,复议完毕。”


        

“很好。”


        

“你确实距离他七步半?”


        

“这……”妇人心中感觉不妙,但又不得不答。“是。”


        

“这也是你与他说的?”


        

“言不直,通供,言语教唆。”


        

狱掾将手再次往桌上一拍。“左右,上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