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锦衣枭雄 > 第67章 谁是骗子?

第67章 谁是骗子?

作者:青春之后 返回目录
        

谢迁看待问题的出发点和江彬不同。


        

江彬是知道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谢迁,只是局内人。


        

谢阁老即便清楚弘治身体情况极差,甚至内心认同江彬说法,却不认为皇帝驾崩后大明会乱。


        

有三大殿学士领衔内阁,六部尚书也算兢兢业业可堪大任,谢迁相信弘治一旦升天,朝局或许会出现动荡,但大乱,却是不可能。


        

然,谢迁却不知道,正德登基后,内宦八虎当道,祸乱朝堂。


        

正德二年三月,宦官刘瑾专权,私下罗列刘健、谢迁等重臣五十六人为奸党,朝野震惊,如果找不到罪证,便由吏部杜撰罪名,强迫那些高官告老还乡,所谓主动请辞。


        

谢迁微微眯着眼,沉吟片刻道:“有三?讲!”


        

“其一,内忧!”


        

江彬好整以暇,娓娓道来:“阁老定然知晓,目前内阁由三大殿学士领衔,然,晦庵公(刘健号晦庵)、西涯公(李东阳号西涯)还有木斋公您(谢迁号木斋),年岁皆长,却不知尚能陪伴太子多少时日?


        

刘瑾甚至假传圣旨,许诺大明各府镇守太监“皆许便宜行事”,一时间,朝堂上下宦官专权,闹得乌烟瘴气…


        

因此,江彬所言绝非危言耸听,恰恰相反,算是借着这次两人见面的机会,向谢阁老做出暗示。


        

被谢迁责问,江彬肃然道:“先生垂询,江彬绝不敢藏私!晚生以为,若是圣上一旦病危,造成朝堂动荡的原因有三。”


        

谢迁闻言,不断点头,显然对于江彬这一分析十分赞同,看来谢迁对于此类棘手问题,早已有所考虑。


        

江彬继续道:“其二,外患!”


        

抬起胳膊,江彬用手指蘸着高汤,在桌面上写下‘鞑靼’二字,又道:“鞑靼大可汗赤琼胡烈,为人英武,壮志凌云,小王子呼噜五花更是天纵奇才,号称喀山鞑靼百年来不世出的绝代天骄!


        

若是三大殿学士一旦请辞还乡,这内阁,却是由谁人担纲?


        

六部尚书依然,虽皆为有德有才之人,却不再年富力强,尤其兵部尚书刘大人,今年六十有三,身有顽疾,若刘大人一旦病重,统御我大明数十万兵马的重任,又由谁人接替?


        

如此,朝臣出现大量青黄不接,导致政令不行,人心惶恐,大明朝野如何不乱?此其一。”


        

听了这番话,谢迁面色变得极为严峻,目光也是更加犀利,问道:“第三点呢?江小哥又是指何处?”


        

“其三,便是…各藩很可能不安分!”


        

江彬压低声音,思量片刻,终于从怀中掏出一封密信,向着谢迁递了过去。


        

十多年来,鞑靼人虽暂时依附大明,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鞑靼亡我大明之心始终不变。


        

如果圣上一旦出现意外,鞑靼人若是安于现状按兵不动,晚生却是不信的!


        

说句大不敬的话,江彬以为,圣上龙体归天之时,便是鞑靼起兵塞外之日,到时新皇登基日短,百废待兴,大明如何不乱?此其二!”


        

“这是…?”谢迁已然猜到江彬递过来的信函是什么,却明知故问。


        

“正是江彬授命南镇抚司指挥同知刘大人,千里迢迢送往京都北镇抚司衙门的密报!”


        

“大胆!”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江彬赌了!


        

这封密信,正是江彬从死去的‘江彬’身上找到的两封密信之一,当然,是那封已经打开了的。


        

“先生,”江彬拱手道:“先生一见晚生,便问我是否有愧圣上,江彬思前想后,此生所作所为问心无愧,若是有辜负圣恩的地方,也只有隐瞒这封密信了!”


        

“什么?”谢迁脸色陡然巨变,显然被江彬这句话吓住了。


        

朝野震荡,兵灾四起,这话什么意思?摆明就是说,有人要造反!


        

“密信在此,先生一看便知。”江彬不再废话,直接将密信递到谢迁手中。


        

谢迁面色阴冷下来:“江彬,你好大胆,进京时日已然不短,却不将重大军情早早呈上,你…你究竟有何居心?莫非忘记自己军机百户的职责所在么?”


        

“晚生不敢!”


        

江彬摇头,腰杆却挺得笔直,反问道:“先生,想必先生认为江彬居心叵测,故意隐瞒军情不报…却不知,若是江彬谎报军情,造成大明朝野震荡,兵灾四起,百姓流离失所。比起来,【不报】和【谎报】,哪个性质更为恶劣?”


        

谢迁此刻,内心的震惊简直无法言表。


        

天!


        

宁王朱宸濠有谋反之心,这个消息对谢迁而言,不啻为晴天霹雳!


        

到了这个时候,谢迁哪里顾得上别的,当即打开密信观看。


        


        

一目十行,没几分钟,谢迁已经将这封发自锦衣卫南镇抚司衙门,由指挥同知刘千里亲笔所写的密信,看了七七八八。


        

“有!”


        

江彬的回答再次让谢迁糊涂,谢迁立即问:“哪里有误?”


        

“先生,宁王有不臣之心,这一点晚生却是有不同看法…作为军机锦衣,江彬的职责所在便是监察江南各藩,并且暗中搜罗证据、情报。对于宁王,江彬不敢有丝毫放松,数年来安排人手紧盯,并未发现任何异常。故而,对于这封密信所报,江彬不敢苟同。”


        

别说他谢迁,满朝文武恐怕谁也不知道宁王竟然暗中豢养死士、铸造兵器、收买民心。


        

若是皇帝驾崩,鞑靼兴兵,而宁王趁机作乱,大明…如何能不乱?


        

愕然良久,谢迁终于道:“江彬,这,这封密报所书,可有不实之处?”


        

“先生,密信为何没有封上火漆,这一点江彬却是不知,个种蹊跷处,只能由指挥同知刘大人亲自解释…至于这封密信内容,晚生却是知道的,因为当日刘大人正是当着江彬的面,亲手写下这封信,并未有所避讳。”


        

“非!”


        

江彬深吸一口气,知道终于到了最关键的时候,一句不慎满盘皆输,却是必须想办法自圆其说,不能被谢迁看出破绽。


        

“江彬,你是说宁王没有造反之心?为何刘千里密报上的说法和你完全不同?还有,这封密信,为何已经拆开?莫非是你私下偷看不成?”


        

“好,就算你没有私拆密信,可是江彬,你与刘千里,一人说宁王有不臣之心,一人却说证据不足,纯粹子虚乌有…”


        

谢迁眼中射出冷芒,厉声道:“你二人,究竟谁人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