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从长坂坡开始 > 第0806章 徐庶的谋划(求月票)

第0806章 徐庶的谋划(求月票)

作者:秋来2 返回目录
        

司马懿觉得是个人就难免骄傲,关平他先后拿下成都陈仓,又拿下长安,定然会翘尾巴,放松警惕。


        

这便是己方的机会,这才是司马懿针对关平制定出来的计划。


        

尤其是己方校事混在百姓当中,关平他难不成会下令屠杀谷中出来的百姓?


        

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曹老板到了前线之后,便开始亲自巡营,以此来振奋士气。


        

特别是把掳掠得到的许多粮草,当众运送到北山之上,广而告之,汉中富庶,粮食足够大军食用数年。


        

不和刘备决一死战,绝不还乡!


        

否则被敌追击,也会丢掉性命,莫不如击溃刘备,大军方好安全回家。


        

刘备决定要坚壁不战,迫使曹操退出汉中。


        

他对此满是欢喜的道:“如今纵然是曹公前来,也是无所作为的,我必占据汉中。”


        

“主公,我等可凭借险固,不与曹操交锋。


        

如此一来,士卒被曹老板画的大饼迷住了,点燃回家的热情,主帅张郃被斩之事,恍如云烟。


        

刘备倒是没想到,长安都丢了,曹操还能稳坐汉中,不肯离去。


        

不过纵然是曹操他回援徐晃,那也无济于事,如今形势已然变换为刘强曹弱。


        

对此,曹操也颇为无奈,形势逆转,战事的主动权已经在刘备手中。


        

申氏兄弟接到了曹丞相的答复,言擢升他们为二郡太守,此事让他们大为欣喜。


        

先前靠着张鲁,在汉中这片吃香喝辣的,没想到曹丞相对他们也这般重视。


        

肆机烧毁他们的粮食储备,待其士气下降,退出汉中的路途,方是我们大胜之时。”


        

庞统提了个建议,既然不跟他交战,那就破坏他们的粮草,以此来增加曹操留在汉中的难度。


        

曹操屡次派人挑衅,妄图与刘备交战,但是刘备始终是稳如泰山,就是要耗着他。


        

难道他们也要跟着走吗?


        

这是铁定不行的!


        

他们的根基就在上庸西城二郡,离开了就啥也不是了。


        

可是没让他们高兴太久,就接到了刘备的招降信,


        

特别是曹军主帅张郃被斩杀,以及关平占据长安城的事情,他们同样也知道了。


        

以今日形势观之,曹丞相他必定会率军撤走,这个大靠山走了。


        

如今二龙相争,殃及鱼池,他们这些小鱼小虾是躲不过的。


        

想要站在中间,待到战事结束在做出抉择,那不仅黄花菜都凉了,事后难免会被针对。


        

这是绝对不行的。


        

“大哥,这可如何是好?”


        

申仪拿着刘备的招降信,皱着眉头。


        

曹操这个过江龙他们惹不起,但刘备这个新崛起的过江龙他们也同样惹不起。


        

曹丞相必然会走上庸,进入荆州,前往南乡郡,再到达南阳宛城。


        

届时就会经过你我二人的地盘,若是被人告发,投降了刘玄德,那你我以及家族性命难保。


        

况且就算是曹丞相他走这条路,也不是你我二人能够敌的过的。”


        

申耽也是眉头紧皱,摇头道:“我心中亦是烦闷,这可如何是好?”


        

“兄长,依我之见,曹操他必定会撤出汉中啊!”申仪放下手中的书信:


        

“关平占据长安,那汉中前往关中的道路全都被堵死。


        

申仪没想到大哥会做出杀了使者的选择。


        

“现在脚踩两只船很容易翻船,我们既然自己做不了主,那就谁目前占了汉中,我们便听谁的!”


        

申耽眼里冒着杀气,两方如此咄咄逼人,逼迫自己做选择。


        

“山间小路,难免有猛兽出没。”申耽想了想,直言道:


        

“依我之见,莫不如先把刘备的使者杀了,待到曹操退出汉中,我们再向刘备投降。”


        

“如此能行?”


        

消息就当没收到。


        

刘备的使者也不能留,有了活口,将来难免会被清算。


        

~


        

他们不义在前,那就别怪自己不义在后了。


        

申仪点点头,目前也只能如此了。


        

谁都惹不起。


        

“云长,何事如此高兴?”


        

一旁的军师徐庶急忙问了一句。


        

“元直,乃是大哥来信,言吾儿已经攻克长安,堵上了曹操退出汉中的后路。”


        

关羽得到大哥刘备的书信,足足愣了几秒,这才开怀大笑。


        

万万没想到,儿子竟然奇袭攻克长安。


        

纵然曹操他进入汉中,那又如何?


        

“元直可是有什么高见?”关二爷摸着长髯问了一句。


        

“从汉中到关中的几条道路都有所防范,但是主公提了一句。


        

曹操可从上庸等地进入南乡郡,前些日子我们正是决意攻打南乡郡。”


        

关羽急忙把书信递给徐庶:“理应传遍三军,好叫众人知晓。”


        

徐庶想了想,随即摇头道:


        

“云长,此事先不要声张,待到我们从中取事后,再大肆宣扬一阵。”


        

“直接提兵杀过去,占据南乡郡,堵住曹操的后路,把他困在汉中,还用招降傅方作甚?”


        

“云长,如此一来,我们必将会陷入苦战当中。


        

曹军的所有大军皆会拼命前来救援,到时候无论是长安,还是襄阳都会陷入苦战,平白让江东得了利益。”


        

“元直的意思是我们立即攻打南乡郡?”


        

“南乡郡太守傅方为人骄奢,此人我们倒是可以招降一番。”


        

“招降他?”关二爷眯着眼睛思索:


        

徐庶如此这番,也是认真分析过的。


        

最重要的是己方的实力累积一点都不够厚,关平占据了长安城。


        

那说明主公将会坐拥数州,


        

关二爷很想说来一个杀一个,来一万便杀一万。


        

但是一想到儿子还远在千里之外的长安孤军驻守,这话也说不出口了。


        

况且曹军野战能力本就极其强悍,人一旦被逼到死路,爆发出来的战意,那真不是胜利一方能够承受的。


        

到时候孙刘两家的盟友关系,怕是会随着一方崛起,而破裂。


        

己方陷入苦战当中,后方兵力不足,江东有了大批空缺兵力。


        

万一他们有心谋划荆州,那也是极有可能的。


        

到了那个时候,江东孙权他会怎么想?


        

尤其是己方实力大增,又占据长江上游,可顺水而下,偷袭江东。


        

这一点孙权不会不担心。


        

“这事能瞒几日?”


        

关羽对于儿子攻克长安城的消息,觉得就算己方不宣扬,宛城的曹仁也铁定会知道的。


        

“不管瞒几日,我们都不必理会,完全可以直接宣扬大肆攻打南乡郡。


        

“那元直有什么主意?”关羽郑重的问了一句。


        

“一招降南乡郡太守傅方,先等待他的回应,若是他暗地里投降,那我们可以悄悄的擒获曹操。


        

若是他不降,我们再把消息大肆的传播出去。”


        

催促他全力攻打合肥,争取攻克淮南,为我拿下宛城分担侧翼方向的压力。”


        

徐庶认为,就算曹军将来反攻,那也得把江东拖入战争的泥潭,绝不能让他们站在一旁看戏。


        

关羽点点头,那就依照元直之策。


        

调曹仁派人支援南乡郡,他的口袋阵必然形同虚设,我们也有机会攻克宛城,此乃声东击西!”


        

徐庶又走了两步道:“不管傅方如何回复我们,我们一定要把这个消息先告诉孙权。


        

就说曹操已经被我们困在汉中,已然成为瓮中之鳖。


        

丞相被刘备和关平堵在了汉中出不来,唯一的一条道路就是经过上庸到达南乡郡,转道宛城。


        

如果自己不投降,那关羽就要率领大军杀过来了。


        

这事到底是真是假?


        

南乡郡郡治南乡县,太守傅方已经接到了关羽的招降书。


        

他在厅内踱着步子,一时间难以抉择。


        

长安城当真是被他儿子关平给拿下了?


        

傅方一时间不好抉择。


        

太难了,这道选择题他不会做啊!


        

傅方觉得还是再等等,不能因为关羽的一封恐吓信,就吓得投降。


        

他一点消息都没有得到,此事征南将军曹仁他清楚不清楚?


        

阴县那里有重兵把守,足可以抵挡关羽一阵。


        

可若是丞相领兵北撤,路过南乡郡,自己真要背叛他?


        

战事打了月余了,还没有攻下合肥城。


        

此事让孙权极为恼火。


        

面对攻坚战,鲁肃也没有什么太好的想法。


        

待到确切的消息传来之后,他在做出决断。


        

~


        

合肥城外,孙权早就失去了涵养。


        

他想了想,随即脸上露出喜色:“主公,有好消息。”


        

待到他拿着关羽的书信,走进中军大帐,对着孙权说有好消息。


        

孙权也是一个激灵:“攻破合肥了?”


        

就是攻,还能如何?


        

今日,他接到了关羽送来的书信,当即打开一看,惊的又纠下了两根胡须。


        

自从认识关平一来,鲁肃的胡须越发的稀疏了。


        

“那是何事?”


        

“主公,关平攻克了长安城。”


        

孙权顿了顿,不自信的问道:“当真?”


        

鲁肃摇摇头,孙权脸上的喜色一闪而逝,重新靠在矮榻上,无精打采,一副纵欲过度的样子。


        

实则就是因为打不下合肥上火,又无能为力的那种心力交瘁。


        

世上之事十有八九不如意,合肥已经成为了孙权的心坎。


        

合肥城内的曹军兴许就会抽调力量,前去支援南乡县,保证曹操的唯一退路,而关羽也必然会争夺南乡郡。”


        

“关羽争夺南乡郡?”孙权嗤笑了一声道:“怕是到时候曹操又拽着关羽的手,让关羽再放曹操一马。”


        

对于上次华容道的事情,孙权是记忆犹新。


        

“关羽是一个极为骄傲之人,他必不会拿着他儿子的事情,说假话!”


        

孙权整个身子支撑在矮案上:“关平占据了长安,那曹操即使占据汉中,岂不是也被堵住了后路?”


        

“确实如此,我们可以把此事大肆宣扬,就说刘备将要在长安擒获曹操,借此扰乱曹军军心。


        

二分天下之策,硬生生的被刘备给强占了大量的地盘,这让孙权如何能够不气愤。


        

现在听到关平占据了长安,那说明雍凉二州汉中益州荆州,全都要成为刘备的地盘了。


        

他实力大涨,反观自己连小小的合肥城都没有攻克呢!


        

当初刘备若是杀了曹操,那曹操的继承人必定会全力以赴的找刘备报仇。


        

而自己便可以顺利占据整个荆州,接着便是益州、汉中,长安。


        

结果现在全都成为刘备的了。


        

鲁肃摇摇头,可能是想要暗中进行。


        

“我看关羽他就是想要让我牵制合肥的守军,以免他们不顾一切的全都跑到南乡郡去接应曹操去。”


        

“主公所言极是。”鲁肃对此并没反驳,事情大抵上就是这个意思。


        

这更是让孙权火冒三丈。


        

鲁肃也清楚的知道眼前的状况没法立即改变,只能利用此事,做出对己方有利的选择。


        

孙权发了一通牢骚之后,开口问道:“荆州可是传来了关羽他攻打南乡郡的消息?”


        

如果夏侯惇能弃守合肥,对于己方也是一大助力。


        

“罢了罢了,那就提关平大肆宣扬吧,我就等着看,关羽他二放曹操,届时讨伐荆州就有了借口。”


        

孙权重重的锤了下矮案,对于关羽拒绝联姻这件事,还大肆辱骂,他心中极为恼怒。


        

这兴许就是出自徐元直的谋划。


        

关羽他还不屑的和江东有什么勾连。


        

上次主公想要与他联姻,被他给喝骂了一阵,显然是不想与江东挨着关系。


        

“刘备崛起,雄踞数州,实力在我江东之上,况且在长江上游,可顺流而下,直扑我江东,此事我如何能够不担忧?


        

子敬,长江不全在我手中,我夜里总是会时长惊醒,睡的不安稳。”


        

鲁肃再次躬身道:“主公,我们与曹操交战,若是再与刘备交战,必然会陷入两线作战当中。


        

“喏。”鲁肃应了一声,刚想下去。


        

“子敬,你说关羽他真要争夺南乡郡,曹军大批援军赶来与其交战,后方是否会空虚?”


        

“主公的意思是?”鲁肃眼里闪过一丝惊诧。


        

此事于我江东不利,还望主公三思。”


        

“三思?”孙权站起身来,开口道:“难不成我就要坐视别人攻灭我江东,而我却毫无办法?”


        

“孙刘两家乃是盟友关系,悍然发动袭击,怕是会落人口实。”


        

孙权双手背后,看着地图道:“机会难得,且先看看关羽他放不放曹操!”


        

鲁肃一时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