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寄居天神 > 第十一章:悬案

第十一章:悬案

作者:三零零三 返回目录
        

“他长得和我...很像。”


        

周质搜肠刮肚的找寻词汇,也只找到了一个像字,但照片中的男人和他生前的相似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字可以表述的范畴。


        

他再次看了看那张照片,视线停留在下巴的那道疤痕上,那是他中学时踢球受的伤。


        

一阵长长的沉默之后,他忽然声嘶力竭的笑了起来。


        

“PS的?”


        

“合成的?”


        

“你以前偷拍我的?”


        

“宝叔,你多大的人了,还开这些玩笑。”


        

周质绝望的猜着每一种可能,每猜一次,都死死盯着宝叔的眼睛,像一个赌徒盯着翻滚的骰子。


        

“我亲眼见到他了,这张照片是我拍的。”


        

周质别过头去猛吸了几口烟,把烟头扔在地上狠狠的踩扁。


        

“到底是怎么回事?钟薇怎么说?把他当作是我吗?”


        

但无一例外的,每局他都输了。


        

宝叔掏出烟盒,自己点上一支,又给周质点上一支。


        

吐了一口眼圈,他缓缓给出了最终答案。


        

“你说一开始,那后来呢?“


        

“后来我调查了,他的名字叫康克,有全套的身份资料,海角市人,连父母我都调查了,喏。”


        

宝叔说着从怀里掏出一张泛黄的照片递给周质,照片的背景是海角市著名的电视塔,照片中央是一个小男孩,鼻子挺挺的,眉毛浓浓的。


        

“上个月他第一次来,和钟薇一起来的,我当时吓傻了,但钟薇解释说只是和你长的很像,客人而已,别的不肯多说。”


        

“你信了?”


        

“我一开始是不信的,毕竟我参加了你的遗体告别仪式,亲眼看见你被推进焚尸炉。”


        

宝叔忽然提起他生前的往事,周质点点头。


        

“怎么会不记得,结束了我一生的案子。”


        

...


        

小男孩调皮的笑着,下巴上的疤痕十分显眼,像一个长错了位置的酒窝。


        

周质彻底懵了,难道这人不仅偷走了他的身体,还改写了他的人生?


        

“记得你最后一个案子吗?”


        

摩托车完全停稳,重心向左微偏,那条腿忽然剧烈颤抖起来,几乎无法承受车身的重量。


        

骑手在头盔里喘着粗气,双臂用力稳住龙头,护目镜蒙上一层蒸汽。


        

几秒之后,肾上腺素起了作用,疼痛感稍稍消减


        

两年前,2033年,冬天。


        

凌晨的街道雾气弥漫,路口,一辆墨绿色的哈雷摩托车低吼着缓缓减速。


        

骑手极缓慢的抬起左脚,小心翼翼的将左腿撑在地上,仿佛那不是一条腿,而是一件易碎的瓷器。


        

今天就是这样的时候。


        

最近他的关节炎明显恶化,之前能撑一周的止疼药,现在两三天就不够了。


        

五点整,挣扎着起床,摸黑抓起床头柜上的药瓶,摇了摇,空了。


        

这不知何处得来的关节炎已经和他如影随形一年多了,几秒钟的疼痛断不至于让他如此愤怒。


        

让他愤怒的是时间。


        

作为一名缉毒警察,时间有时候比命还重要。


        

“您的目的地在前方道路左侧,本次导航结束。”


        

他长出了一口气,熟练的降档减速,摩托车低速行驶的震动让各处肿胀的关节很是受用,低头看了看仪表盘上的时间,五点五十五分,还好没迟到。


        

目的地是一栋三十多层的电梯公寓,典型的上海式住宅楼,四四方方,高耸入云,名字很气派--“世纪塔“,楼下的院子却小的可怜,塞满了横七竖八的私家车,低矮的地库入口挡着护栏,保安亭的LED屏显示“车位已满,恕不接受临时停车”。


        

没有这些白色小药片的帮助,穿衣洗漱花去了半个小时。


        

出门时给同事叶小舟打了个电话,托他去24小时药房帮忙买药,挂断之后,看了看时间,五点四十,距离集合已经只剩二十分钟了。


        

又经过两个路口,左腿经历两次折磨,耳机里聒噪了一路的导航软件终于播报了一条悦耳的消息:


        

能知道的是,这种海洛因纯度达到95%,薛定谔贩卖的价格却只是同等级海洛因的十分之一,而且货源十分充足,轻而易举的占领了市场。


        

自两年前“阿什拉”流入长三角地区开始,每月可查的出货量就从未低于一百三十公斤,可谓是流毒无穷。


        

薛定谔本人更是近乎隐形,缉毒大队两年里抓了他七十来个下线毒贩,没有一人见过他的真身。


        

根据线报,这栋楼的2301,就住着上海有史以来最恶名昭彰也最神秘莫测的毒枭—“薛定谔”。


        

薛定谔贩卖的海洛因代号是“阿什拉”,一种产自非洲的名贵宠物猫。


        

从缴获样品的化验结果来看,“阿什拉”海洛因的原料种植和加工提纯也是在非洲完成,但奇怪的是,查阅非洲各国警方的记录,都显示从未缴获过此种毒品,因此追溯不到详细源头,也查不出“阿什拉”是通过何种途径偷运入境的。


        

这样的案情让经验丰富的总局领导们也觉得匪夷所思,一位颇有文化的领导在进度报告会上提出,“阿什拉”让他想起了百年前物理学家薛定谔想象出的那只猫,存在状态完全取决于观察与否,自此,这位神秘毒枭就被称作了“薛定谔”。


        

在被薛定谔和他的阿什拉折腾了一年多,几乎穷尽了刑侦手段和技术手段之后,缉毒队大队长刘刚提出了大家最不愿接受却又无从反驳的假设。


        

队里有“内鬼”。


        

交易环节全部在暗网进行,订货用的是无法追踪IP地址的网络电话,付款用的是加密货币,取货点是某个约定好的公用垃圾桶或者废弃邮箱,交货时间精确到分钟,重量偏差从不超过一克。


        

缉毒大队尝试放了几次饵,让被控制的下线订货,暗中蹲守在交货点,但每次都一无所获,该死的毒品就像是从垃圾桶和邮箱里长出来的一样。


        

蹲点失败之后,队里为排除人员暴露行踪的可能性,又使用了天网摄像头,远程监听装置,最后甚至用上了长程无人机,结果仍然一样,只要是下饵的交易,就一定是人货两空。


        

第一,周质在十年的缉毒生涯里立功无数,拿的奖状能糊满一墙头。


        

第二,周质没有退路,黑市里,毒贩给他人头开出的价码高达百万美金,当内鬼无异于找死。


        

组员叶小舟本来是到上海出差的北方某市的优秀民警,任务是代表当地缉毒队来交流学习禁毒经验。


        

在一次人人自危的总结会上,刘队宣布组建新的薛定谔专案组,此案的一切情报传递和工作安排,对任何组外人员都严格保密,连刘队自己都无权过问。


        

专案组成员只有两个人,组长周质和组员叶小舟。


        

基于两个原因,刘队对周质这个光杆司令绝对信任。


        

专案组成立三个月后,案情就有了进展,第一个见到薛定谔的人出现了,好巧不巧,此人竟是周质的资深线民和多年老友,宝石宫夜总会的老板,宝叔。


        

宝叔发给周质的短信就一句话--“薛定谔”在我店里。


        

周质也只回了一个词“二十分钟。”


        

专案组成立的前一天深夜,他才刚拖着行李走出虹桥高铁站,迎面就撞见了亲自接驾的刘队,一个热情洋溢的拥抱之后,刘队从怀里掏出了见面礼—一份带着体温的皱巴巴的调令。


        

这是叶小舟二十八年的人生中,第一次来上海。


        

因此,从理论上说,他比周质更加可靠。


        

但周质还是扑空了。


        

接到短信一刻钟后,飞驰的摩托车上,手机开始震动,周质心中暗叫不好,别是出了什么变故。


        

电话接通,果然怕什么来什么,耳机里传来宝叔的声音,缓慢而沙哑,毫无感情色彩。


        

这是他们之间的默契,宝叔的线报只说结果,周质从不问及来龙去脉。


        

对宝叔来说,这是自我保护,对周质来说,这是保护线人。


        

十年以来,宝叔的线报从未出错,这次也不例外。


        

“找人跟一下,给我车型车牌号,我去追。”


        

“已经跟过了,跟踪的走楼梯,没出楼梯间就挨了一记电棍,刚抬上来,还没醒。”


        

“妈的!出库车辆能看见吗?”


        

“别来了,人走了。”


        

“怎么走的?”


        

“坐电梯下地库了,应该是开车。”


        

“都坏了?”


        

“监控不坏的夜总会有人敢来吗?”


        

“妈的!什么时间到的,几个人。”


        

三家夜总会和楼上的酒店共用一个地库,接连上来七八辆车。”


        

“店里,电梯里,地库里都有监控吗?”


        

“坏了。”


        

“也?”


        

“嗯。”


        

“还有吗?”


        

“一小时零四十三分钟之前进的包间,一个人。”


        

“特征呢?”


        

“中国人,普通话有福建口音,寸头无须,一米八,四十岁上下,单眼皮,眉毛很淡,鼻梁挺拔,深眼窝,薄嘴唇,脸上没有痣,没有斑,跟你一样皮肤苍白,估计也有病。”


        

”有道理。”


        

“嗯,等消息吧。”


        

宝叔说的没错,色和贪是男人最大的两个破绽,色心贪心一起,百炼钢也能立时化作绕指柔,知道薛定谔是个色胚,问题就好办了,全市明的暗的娱乐场所,无一不是他的可靠信源。


        

“没了。”


        

“唉,这家伙到底是人是鬼,怎么毫无破绽。“


        

“有破绽,好色就是破绽。”


        

但坐等消息不是周质的作风,根据宝叔的描述,他立刻赶到总局的技术部门作了嫌疑犯画像,同时通知叶小舟连夜去交警队调道路监控,排查当晚在电话前驶入地库,又在电话后驶离的所有车辆。


        

共计找到一百二十七辆车,联系车主的工作进行了三天,结果依然令人失望,没有人符合画像特征,也没有人承认见到过画像里的人。


        

至此,线索又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