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温水煮三国 > 第11章 当世大儒

第11章 当世大儒

作者:诸神渴了 返回目录
        

隔日,张抗拿着大将军一纸调令,重新把西园禁军规划一番。


        

这事本不难。


        

他既不增兵又不减员,只是跟大将军解释:


        

“臣观西园老兵数量过巨,恐影响将军大事。所以臣从中挑选出青壮者另成一军,以策将军所需......”


        

此事、何进自然一口应承!


        

他没文化是真,但不等于他看不出西园禁军不可用。


        

眼下有人为他出力......


        

此人、还别说,与他都出身市井,倒有几分惺惺相惜的味道。


        

起码、张抗在他面前、不似那帮含着金钥匙出身的世家子弟,老装一副大义凛然模样。


        

编制事务解决,张抗随即身先士卒,拉起队伍跑出洛阳,直奔北邙山。


        

北邙山位于洛阳比部。


        

其连绵几百里,山势虽不险恶,但丛林密布,野兽出没,实在是捕猎野食的好地方。


        

商人之子嘛!


        

不但脸黑,心一样黑,这非常好。


        

张抗挑选出四千青壮,以四百为一队,由昨天那十名胜出者担任军司马。继而严令、他与淳于琼不在时,由朱灵权代指挥。


        

“三弟,我们什么时候去拜访蔡老呢?”


        

淳于琼实在忍无可忍。


        

一连几天,张抗都是带队从早跑到晚。他人不累、心累啊!


        

谁也不知道张抗想搞那一出,连淳于琼也是一头雾水。


        

反正跑累就休息,休息完继续跑。


        

这几千人进山,如蝗虫过境,倒霉的、自然是山中无数弱小野兽......


        

“啊啊?这容易。”


        

淳于琼心一横,一个劲往日头上跑。


        

晒黑而已,小事一桩。


        

心里想着一个人......很幸苦的。


        

“别急!”


        

张抗抬头仔细瞅瞅他,“等你晒成我这肤色就差不多了。”


        

不想那董太后怒气满满,大骂不止,连当年那等见不得人的事也拿出来说。


        

“汝鸩死王美人,设心嫉妒。今又倚子为君,与汝兄何进之势,辄敢乱言!吾敕骠骑断汝兄首,如反掌耳!”


        

可怜那董太后深居宫中,受张让等十常侍之惑,还真以为国舅董重能与何进抗衡。


        

......


        

这日,大将军何进出宫后暴跳如雷,一回到家便急急召集各近臣武官。


        

原来,他妹妹何太后见董太后专权,于宫中设一宴,请董太后赴席。她本意是想双方和好,国家大事交还少帝。


        

次日,何进率领文武百官上朝。


        

早有廷臣谏议大夫奏:


        

“董太后原系藩妃,不宜久居宫中,合仍迁于河间安置,限日下即出国门。”


        

何太后受此委屈,即刻召何进入宫投诉。


        

何进就这么一个妹妹,惯不惯着是一回事,但一荣俱荣他倒很明白。


        

一众近臣了解事情经过,顿时摩拳擦掌,计谋百出。


        

何进一面遣人起送董太后,百忙中还想起张抗淳于琼:


        

“你二人,速点三千御林军,前往骠骑将军董重府宅,追索印绶,族灭其家......”


        

你大爷!


        

此事、满朝文武已有默契。


        

也怪董太后犯了廷臣大忌,竟没人出面帮她说话。


        

你说你一妇女,出来干预朝政,那还要他们这些廷臣干嘛!


        

想不想干一边再说,万一让骠骑将军董重溜了或者起兵反抗,这不是作死吗!


        

等张抗到,董重知事急,自刎于后堂。家人举哀,其所聚集的军士尽散。


        

二人暗道侥幸。


        

还族灭有瘾了。


        

张抗接令,与淳于琼率军急去。


        

军令如山!


        

直到黄昏,两人清点完毕,押着赃物运回将军府。


        

按国际惯例,张抗塞给大将军两份账单。


        

“大将军,臣有一建议。”


        

要是迟来一步,给董重想出办法,一场恶战在所难免。


        

两人随即指挥御林军分批抄家。


        

有经验就是好,人员虽多倒也井井有条。


        

“臣闻当世大儒蔡邕闲赋在洛阳。大将军不妨号召其人进入朝中,以显大将军求贤若渴之意。正好、此举亦有安定局面之功。”


        

张抗垂下头,轻声说道。


        

此处乃何进之书房。


        

“说吧!”


        

何进笑呵呵的翻着账单。


        

国舅董重的身家、又怎会输给蹇硕小儿......


        

“呃呃......大儒蔡邕,安排什么职务好呢?”


        

文官系统千奇百怪,他那分得清楚。


        

“我看议郎就挺好。既不用他参与朝廷政务,又能表彰朝廷对他的恩赐......”


        

虽然不知大字不识一个的大将军要书房干嘛,但胜在隐秘寂静......


        

“好主意!准了。”


        

何进一拍大腿,对啊!近来朝廷动荡莫名,自己确实需要注意一下声誉。


        

别看近日发生的事都站在自己这边,那是因为他们利益也受到损失。


        

否则、这些文官野蛮起来,他也很头疼。


        

张抗找上淳于琼兴冲冲走出将军府,“二哥,我们现在就去拜访蔡大家。”


        

“准!明日你带他过来吧!”


        

何进也不清楚议郎到底是干什么的,但既不参与政务,这显然可以。”


        

文官嘛!多管事不如少管事。


        

“那......三弟,你陪我去买点手信。”


        

淳于琼霎那间满脸绯红。


        

都等三弟这句话好久了。


        

难啊!


        

总算找到借口了。


        

他又不是淳于琼,可以去找蹇家两姐妹......


        

按历史走向,等董卓进京,再硬宣蔡邕入朝,无形中让蔡邕欠下董卓一个人情。


        

直接后果就是:


        

蔡邕顾念董卓知遇之恩,居然在董卓死后公开祭拜引来杀身之祸......


        

上次操场点兵就说去,结果拖了好几天。


        

到了蔡府,张抗把大将军的意思转达给蔡邕。


        

此事说轻不轻。


        

自己虽然做了一点准备,但历史走向他又能扭转多少呢?


        

他最担心的还是:


        

扭转了,他能不能控制局面?不让局面朝更糟糕的方向发展?


        

都不知蔡邕其人是好呢?还是好呢!


        

历史走向——


        

所谓人算不如天算。


        

再不入朝为官,这家快揭不开锅了。


        

趁蔡邕又在胡思乱想,张抗悄然拉着淳于琼告辞,快速走出大厅。


        

这回不等那下人开腔,两人熟门熟路,转身就往后院跑......


        

“蔡大家,明早你在宫外等我。我看大将军怎么安排哈!”


        

“如此甚好!老夫明早必到。”


        

蔡邕不露声色,伸手抚着脸上三撂长须。


        

蹇楚一瞧两人快速靠近,手足无措的站起身,“文姬姐,对不住啊!他们又来了......”


        

远远地,淳于琼瞅见后院无前几道靓丽身影,顿时禁不住呼唤起来。


        

“唉呀!”


        

“蹇楚,我来了。”


        

她是寄居在别人家里好不好。


        

淳于琼老是来找她,怪不好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