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温水煮三国 > 第13章 一声长叹

第13章 一声长叹

作者:诸神渴了 返回目录
        

“那......你是容许我把《短歌行》传出去?我觉得、此诗不该埋没呢?”


        

蔡文姬眼珠子一转,又给张抗出个主意。


        

好诗难求,传入世间让世人欣赏是好事来着......


        

“文姬姑娘,再等等吧!眼下京城风雨欲来,传出去......恐怕对大将军有负面影响。”


        

张抗正色说着,眼睛不敢再瞅蔡文姬。


        

蔡文姬歪着小脑瓜不知想什么,良久才轻声说道:“好吧!小女子不敢让上军为难。”


        

“唉!”张抗一声长叹!


        

难道、喊一声名字就这么难吗?


        

如果直接认同会让自己为难,岂不等于此诗非为大将军所作?


        

那么问题来了。


        

自从认识这狡猾的蔡文姬,他唉声叹气声倒越来越频繁。


        

最后那句、明显就是一个坑。


        

“张上军......张上军。”


        

不远处,蔡邕那急匆匆的身影终于出现了。


        

是谁?口口声声希望天下贤者投靠他呢!


        

没想到,自己无意中拿出来做开场白的诗句,倒成了解释不清的局。


        

身为现代好青年,跑到人家后花园私会人家的黄花闺女......


        

大家都是朋友,这很平常好不好!


        

“蔡大家,有事?”


        

张抗等他走近,疑惑的问道。


        

此人一副死猪不怕滚水烫模样,还要装聋作哑,他又不能动粗赶人。


        

干脆请他们吃饭拉到前厅算了。


        

“既然张上军还在,不如陪老夫喝两杯如何?请!”


        

蔡邕也苦啊!


        

张抗一拍额头。“刚刚想起,还有军务需处理一下。下次吧,下次我请!告辞!”


        

陪着一老头喝什么酒呢!


        

蔡邕很担心、万一女儿给这狡猾的小子骗了那就麻烦啰!


        

“唉呀?”


        

拉上淳于琼,两人一喜一忧走出蔡府。


        

......


        

这年头、女孩子家又不可能出席陪他们吃饭。


        

经过蔡邕身边,张抗不忘交待一番,“蔡大家,那首诗你瞅瞅就好。别传出去,不然世人以为是你所作......你懂的。”


        

此事本见不得光,蔡邕也不好过于干涉。


        

那天之后,他还是走大将军的路,成为大汉帝国一名在册侍郎,进入朝廷中枢,为大汉出谋献策。


        

有了第一次,淳于琼隔三差五就找张抗借一百金,眨眼间又花出去。


        

然后两人堂而皇之、以改善蹇家两姐妹的生活为由进入蔡府。


        

更让淳于琼朱灵等人想不通的是:


        

天天跑北邙山捕猎也就罢了,张抗甚至在一小村庄附近山上直接建筑起一座军营。


        

就凭这点、他也不好意思让张上军吃闭门羹啊!


        

没事干的日子,张抗就拉着他的十大别部,天天由早跑到晚。


        

军营虽简陋,所需费用、已够普通一户人家宽裕的用上一辈子。


        

这还是因为建筑军营所需材料,一部分取之森林,一部分偷偷挪用公家,加上有几千免费工人......


        

那都是他私人掏的腰包。如此败家法,让淳于琼等人既羡慕又心痛。


        

谁叫张氏有钱呢!


        

以他如今的权势,一句大将军需要,兵库器械局的官员那敢说什么。


        

冷兵器时代,配备骑兵当然理想。


        

张抗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他就想拉出一支能跑的队伍。


        

十大别部如今全换成操刀部,清一色配备上朝廷制式武器——月牙刀加小方盾。


        

如果按一人两马的配置,恐怕连眼下的大汉帝国都养不起。


        

实际上,张抗也并不想搞骑兵。


        

但要搞出一支八千人的骑兵团,根本不现实。


        

养一匹马的资源,差不多可以养十名军士。


        

没有这几样军马必需品,军马日常损失可谓异常巨大。


        

侵入中原,可不等同草原。


        

身为校尉,他有配备一匹军马。也清楚现在的军马,根本没有配置高桥马鞍、马蹄铁,马镫。


        

这也是为什么草原上的异类打不过大汉军的缘故。


        

张抗当然清楚这几样东西的制造法。


        

那怕没有系统《疯狂百科》的帮助,他也能摸索着把这几样搞出来。


        

没有无边无际的、松软的平地,对没有马蹄铁的军马来说,中原之地、无异于到处是陷阱。


        

马儿跑不起,装备又没汉军犀利。打着打着,没了军马的助力,他们根本玩不转。


        

等草原异族把军马配备上,其可怕程度,想想便知。


        

那么、现在最可靠的,还是两条腿啊!


        

问题是、如果他现在搞出来,大汉朝、整个中原危矣!


        

没有强大到可以制止异族侵略者那天,他都不想搞出来。这年头又没专利权保护,这几样东西又没技术堡垒,别人一瞧马上就可以摸索出来。


        

这绝不是天方夜谭。


        

后世的步军,一天下来跑二百里轻轻松松。当然也与地面的完整度有关。


        

以现在的水平、一支步兵军团,一天能行三四十里已属顶级力量。


        

而张抗想拉出来的、是一支一天能跑一百里的队伍。


        

张抗很乐观。


        

只要他有一支能日行百里的队伍,配合哨兵、间谍使用。在这汉末,几乎已立于不败之境。


        

只是、张抗可没有忘记,后世那支徒步横跨二万五千里、最终取得前人无法仰望的胜利那神奇军团。


        

这支队伍,靠的就是能跑......


        

两天之后,自己的队伍跑到那里敌人已无法知晓。


        

不过、现在这一切只是他的臆想。


        

打得过的,对方绝对无路可逃。


        

打不过的,自己一走了之。


        

下旬,大将军何进暗中使人下毒,鸩杀董后于河间驿庭。


        

董太后毕竟是灵帝之母,相关人员只能举柩回京,葬于文陵。


        

想达成目标,他唯有天天拉团在北邙山狂奔,顺便捕捕猎......


        

进入六月,天气渐渐变得闷热。


        

当晚,司隶校尉袁绍进言:


        

“张让、段珪等流言于外,言公鸩杀董后,欲谋大事。此时不诛阉宦,日后必为大祸。”


        

如此麻烦事,又是大热天,何进干脆托病不出。


        

等一切事了,何进召集群臣大举庆祝。


        

区区十常侍,他要是放入眼里,岂不让人耻笑。


        

张抗瞅瞅袁绍,又暗地里打量一番曹操......


        

何进哈哈大笑,“某部曲将吏,皆英俊之士。若诛阉宦,如反掌矣。且容商议......”


        

此议事大厅、泱泱上百帝国精英,皆是他心腹。


        

很古怪啊!


        

张让、段珪之流,如今已投靠何太后,事实上也等于何进的人,又怎会傻到说何进坏话?还给人知道了?


        

张抗若有所思。


        

历史、往往起于某一小撮人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