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三国隐侯 > 第九十九章 徐州陶谦

第九十九章 徐州陶谦

作者:北冰鱼 返回目录
        

霎时间,安宁的城门一片慌乱,百姓纷纷向城内拥挤,士卒努力的关闭城门,嘈杂的叫骂声,不绝于耳。


        

斥候飞奔而来,看着即将关闭的城门,很是不解的大声喊道:“北海孔相国大军已到,扣关拜城!”


        

“北海国大军扣关拜城~”


        

“……”


        

一连几声狂呼,守城的军士你看我,我看你的,不知该如何应答。


        

“城将何在?北海军到此!”斥候勒马昂头喊道。


        

将军?


        

早就喝花酒去了!


        

城头上的士卒摇摇头,不知他说的是真是假,有个百人将打扮的人,壮着胆子冲着城关下问道:“可有凭证?”


        

远处,北海军缓慢行进,来到徐州城三百米的地方停住了。


        

“将军,素闻徐州陶刺史麾下的丹阳兵如何精悍,今日一见真是大出意外啊……”


        

“啊?哈哈哈!孙将军说的不错,的确是意外的很!看这帮废物,真是怀疑那陶刺史是如何赶走黄巾贼的!”


        

“印信在此!”斥候高举包裹,示意给守城士卒看。


        

很快,城头上放下一个吊篮,百人将看了眼远处的斥候,抱起包裹飞奔下了城楼,直奔刺史府而去。


        

……


        

“哈哈……哈……”众人笑着笑着,声音慢慢的小了下来,看着主将面色不变,面面向觎的对视了几眼,望着那巍巍如山般的身影有些惧怕。


        

……


        

……


        

孙将军和众将对视一眼,轰然大笑,全然没把徐州军放在眼中。


        

往日都是自己等人被鄙视,如今终于看到赶不上自己的了。


        

领头的将军一副面如重山的模样,提着六棱梅花枪,紧紧的盯着城门的方向。


        

唉!


        

都怪自己昏聩,竟然答应袁公路的要求,与他相约一起攻打袁本初。


        

听到钟鼓之声,陶谦坐起身来,反而静了下来,眯缝着混浊的眸子,竖起耳朵仔细听着。


        

却说陶谦刚刚喝了汤药,正躺在床榻上休息,突然外面一阵钟鼓之声传来,整个人猛地坐了起来。


        

陶谦消瘦清减的脸颊,沟壑纵横,布满了时代的沧桑,他已经老了,不负当年的勇武和气盛了,如今他只求徐州能够安安稳稳的,顺利的把权力移交给自己的儿子。


        

钟鼓是当年抵抗黄巾贼之时设立,但凡有强敌来袭,立即鸣钟示意。这些许年过去了,徐州城的百姓早就忘记了那场大战,可是他陶谦却没有忘。


        

“父亲大人,守城军士来报,北海孔相遣大军前来。”


        

陶谦听到是孔融来军,心下安稳了不少,待看到书信正是孔融的笔迹,一颗心算是放下了。


        

“不错!是孔北海的印信,我儿且待为父出城相迎,另召集文武前来商谈大事!”


        

是谁?


        

曹操?还是黄巾贼?


        

陶谦正在思索着钟鼓之事,却见自己的长子陶商拿着书信前来。


        

陶商出城去迎接北海军入城,陶谦原本老态龙钟的模样,踏出卧室门口之后,瞬间挺直了腰身。


        

徐州并不安稳,糜家家财万贯,仆从上千,且在徐州经营过年,深的民心,家主糜兰作为徐州别驾,时刻积极进取,仿佛一头饥饿的狼。


        

陈家世代生活在徐州,祖上就曾在徐州为官,到了陈硅这一代,更是做到了从事治中,佐徐州更大决策,在徐州俨然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是个老谋深算的老狐狸。


        

看着老实巴交的长子,陶谦叹口气吩咐着,招招手两旁的仆人低眉顺眼的走了过来,帮着他穿戴衣服。


        

……


        

……


        

陶谦眼神扫过众人,看到躲在后面的陈登,一副小心翼翼的模样,又是一阵羡慕,老狐狸好福气,陈家又多了个小狐狸!


        

“诸位不必多礼,就坐吧!”


        

陶谦当年为了显示自己和蔼可亲,礼贤下士的心胸,允许众人跪坐议政。


        

曹豹掌管丹阳步卒多年,在军中根基很深,虽然对自己言听计从,可是如今随着自己体力大不如以前,陶谦越发的感觉到他有些异样的心思了。


        

看着帐下文武众臣分立两旁,一副恭敬行礼模样,陶谦眯着眼睛暗自感慨道,这群人精自己的儿子只怕是掌控不住啊!


        

嗯?


        

“外将太史慈,拜见刺史大人!”太史慈双手抱拳行军礼。


        

“放肆!你一小小偏将,在使君面前竟敢如此无礼!”曹豹怒声呵斥道。


        

陶谦眯着眼睛,不说话,静静的看着太史慈。


        

“多谢主公!”


        

……


        

不多时,陶商带领一员大将而来,只见来人行走间虎虎生风,威风凛凛,端的不凡,众人不由仔细的打量了起来。


        

陶谦挥手,有气无力的说道。


        

汉武帝都出来了,自己还敢让你见礼吗!


        

再说下去,是不是高祖也要搬出来?


        

太史慈不慌不忙的禀手,道:“刺史大人海涵,未将虽久居北海,亦听闻汉武帝时,大将军周亚夫见军礼,武帝不但没有怪罪,反而大加赞赏其治军有方。孔相国礼贤下士,常效法先圣,特许臣子不拜,慈身穿铠甲,以为尚在北海,冲撞了刺史大人,且容末将大礼参拜!”


        

太史慈不卑不亢的一句话,就把曹豹给噎了回去,怒瞪着双眼,哑口无言。


        

“免了!”


        

“回刺史大人,孔国相遣八百精兵,听从使君调遣!”


        

八百?


        

曹豹不屑一顾的表情跃然脸上,冷哼一声,很是自傲。


        

再说了,难道让自己承认赶不上孔融?陶谦心中一阵不爽,都是曹豹这莽夫忍得祸!


        

始终沉默的陈硅面无表情的看了眼太史慈,继续闭目养神。


        

陶谦转移话题道:“太史将军远来,不知带了多了兵马?”


        

自己帐下三千丹阳步卒可敌上万大军,八百人?还不够塞牙缝的呢!


        

陶谦一听这话,也是没有了交谈的兴趣,挥手吩咐道:“将军远来,一路劳顿,暂且下去休息吧,日后还免不了仰仗将军虎威!”


        

太史慈也不着恼,对着陶谦拱手行礼,低头告退出去了。


        

看着太史慈远去的身影,陶谦不得不打起精神议事。


        

“诸位,据前线奏报,袁绍派遣鞠义北上防备袁术,自己亲率大军北上征讨公孙瓒,又命曹操阻击孔北海与某,如今曹操率领本部军马南下山阳,我徐州应当何去何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