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重生三国之上将潘凤 > 第三百九十七章 众矢之的

第三百九十七章 众矢之的

作者:树叶的树 返回目录
        

江夏城


        

“城门已经开了!”正冲杀来的刘军部将喊道,“杀!”


        

此时城门处已经大乱,那些混入的残军,正和守军相战,趁乱打开城门。


        

孙军守将虽然做了提防,但是万没想到敌人居然用绳刃为兵器。


        

“啊!”一声惨叫,又一个士兵被割喉。


        

“他们近身不好出手,随我冲!”一士兵喊道,看出敌人的弱点。


        

孙军一涌冲上,对方飞绳一甩,捆住对方脖子,一跃跳起,一个手势,取绳回,绳头刀刃,见血封喉。随即拿过对方兵器,抵抗其余士兵。


        

“这等身手,都是精兵中的精兵。莫不是白毦兵?”城上孙军部将惊异道。


        

“撤!”步骘无法,只得弃城而走。


        

此时孔明驾车而来,手执羽扇,苦笑,“江夏城失,敌郡难以防,荆州全境皆取。”心中不禁感慨,曾经答应先帝,取荆、益两地,以之为势,平定天下。可如今旧坟添新坟,才至此矣。


        

……


        

刘军此时冲入城,“杀!”


        

城中步骘正赶过来,“来不及了。”


        

步骘停下了马,前方躁动,已经入城各处。程咨带了人马出去,如今城内之兵,是无法退敌的。


        

孔明论功行赏赐之后,吩咐下去。


        

“王平汝留此镇守江夏,防敌来攻。与书张郃,让其继续镇守江陵。先帝有言,让他统荆州兵,汝等有情况,可先报他。其余人马随我回益州,吾还有要事要处理。”


        

还有一害要处理。


        

江夏城破,孔明领兵入内,败城之兵,劝其降。并让人兵出,攻往江夏郡各城。江夏郡各城还有孙兵为守。王平也伏击程咨成功,回来军报。


        

“丞相,吾已战斩程咨!孙兵降之众多,其余逃散矣。”王平报道。


        

孔明笑之,“子均大功也,斩其敌首。江夏城夺,荆州皆全。”


        

徐庶:“罢了,吾现在要往江夏运去。”


        

徐庶直接吩咐士兵,清点整理,进发江夏去。


        

李严此时感到大祸临头,恐是延误了军事了。这如何是好?诸葛亮回成都之后,必定要重责我。


        

此前李严遭遇突如而来的暴风雨,不得已停军于岸,之后几日风雨不停,李严也只得缓行进军。一连拖了十日,才至公安。


        

徐庶见才来,心喜,出城迎,疑惑道:“怎此时才到?前军已经催促吾多次。吾等粮草相运久矣!”


        

李严:“风雨之阻,吾军已经速行了。我也无法啊。”


        

“吾只负责运粮至公安境地,之后一切就不由我管。我得知徐庶运粮延误了时机,他在丞相面前言,是我之错。他和丞相是好友,丞相想必不会责他。还望各位相救啊!”李严哀痛道。


        

“岂有此理,既有此事!”蒋琬怒喝。


        

费祎言:“正方是何样人,我们交往多年,自是了解。若丞相真如此,我等必帮汝谏言!”


        

只能先下手为强了。


        

成都


        

李严回巴郡之后,速赶到成都。直接去寻蒋琬,费祎等人。李严这些年一直和他们交好,他们对自己也深受好感。此次需要他们帮忙。


        

之后上书刘禅,言自己粮草督运一切完备,由于孔明撤军了,所以才回此来。


        

几月后,大军回成都来,带来的荆州全郡皆取的大胜消息。


        

李严得知,大震,“怎会?粮草补给不上,也胜了?”思略一番,觉得更好了,“胜了,吾还有何错之有。”


        

李严:“多谢各位,必不忘恩情。”


        

“诶,我等只是公正行事。”蒋琬说之。


        

李严诱导了他们,才稍安心。


        

随即和孔明同车而回。


        

大殿之上


        

刘禅欲功赏,“将父还在雍州苦战,进发不得凉州。相父先胜回,就先善荆州为战将士。”


        

城外,刘禅领人迎接。


        

孔明见之,急下车,“陛下何必亲至。”


        

“相父为国远征,吾安居于内。如今相父回此,只有出迎,才可表心。”刘禅说之。


        

李严略微一笑,“丞相何意?吾犯何错?”


        

“汝负责粮草之运,乃吾军最重之责,且延误军机,久未送到。至前线将士们,苦战不已。”孔明言。


        

“丞相这话何意,吾已经按时送到公安,之后是徐庶所运。其它我一概不知,想必他人诬陷。再言,我军已胜,何来延误。”李严辩驳。


        

正说间,孔明出列,言要论罪一人。


        

刘禅不明,“相父说言是谁?”


        

“尚书李严。”孔明看去。


        

故意给了几个眼色,蒋琬、费祎、董允等人。


        

蒋琬出列说道:“陛下,此事吾可作证。此前李严寻吾和蒋琬,言自己运粮出了差错,失了时机,恐受丞相之责,所以叫我们几人到时帮他善言。”


        

“你!”李严大惊失色,万没想到对方如此说。


        

刘禅问:“相父,李严所言可真。”


        

“陛下,此人所言皆是假,公安将士可作证。”孔明回道。


        

“陛下,莫听他言!那些将士是他下属,话不可信!”李严辩论道。接着看向在场众臣,“各位,汝等说说,此事谁之过。”


        

“陛下,此人尽想处世求名,根本无为国之心。”


        

“李严在巴郡之时,大兴城建,以眼前之华,劳军伤财,以骗百姓口中名声!”


        

“陛下,吾这也有要说……”


        

费祎言:“正是此,李严要我等为他开脱,免受于罪。”


        

众臣皆言李严之过,要责于他。


        

李严入落万丈深渊,终于明白了,这些平时和自己交好的人,是故意而为之。他们都是诸葛亮派来的,为的就是蒙蔽自己。如今已是众矢之的矣。


        

众臣退去,李严站于宫外,等着对方出来。


        

孔明见之,肃言:“平为大臣,受恩过量,不思忠报,横造无端,危耻不办,迷罔上下,论狱弃科,导人为奸,狭情志狂,若无天地。自度奸露,嫌心遂生。”


        

“说得好。”李严轻笑,面有不甘。“此局好,引吾入。我今至此,权不如公。非能不及汝!”。


        

不停的有大臣上书此人罪过,如缕不绝。已经不是一次运粮之过的问题了。


        

李严闭目不言,看来今天是准备好的,自己的一切早就在掌握之中了。


        

最终李严被贬为庶民,不得再为官。


        

孔明看依旧无悔改之意,轻叹一声。


        

“好自为之吧。”孔明转身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