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重生三国之上将潘凤 > 第四百四十九章 忠奸之道

第四百四十九章 忠奸之道

作者:树叶的树 返回目录
        

安阳,魏军寨


        

诸葛诞正忧愁中,敌军连破防线,已至寨营不远,之前敌将已来叫战。自己奉命为守,不战之。


        

“将军,都督率兵在五里外来。”一部将冲入喜报道。


        

诸葛诞:“都督来了?”


        

不多时,司马懿兵至营寨,来汇合。


        

“公休拒敌,诸葛亮才不至于兵破汝南,高功也。”司马懿见其,赞之。


        

“都督愿信于我,重任于吾,自当竭尽全力。”诸葛诞回道,此前得到召见来阻敌孔明,略微一惊。毕竟自己和敌军丞相关系匪浅。


        

“公休是忠臣,他人不信,吾信。”司马懿坚决道。


        

二人正谈中,士兵入报,“敌军前来叫战!”


        

司马懿:“整军而出,随我去迎。”


        

话出,众人心慌,皆阻之,“都督不可,吾军速行刚至此,士兵未休憩,军势不怠,还不可战!”


        

诸葛诞:“如今蜀汉军势汹汹,威逼汝南各境,都督赶来,正好。”


        

司马懿问:“公休在此交战,观其军势,可有胜策?”


        

诸葛诞:“孔明军略吾远不及之,且南地受吴国之攻,已是吾魏大危,坚守都难,何谈胜策。胜之还需都督谋策。”


        

司马懿命人于最中设一案桌,自坐于前,让使者与书请孔明来相谈。


        

马谡言:“老师莫去,敌军速行刚至,直接起攻便是。”


        

孔明轻笑,驾马至前去。


        

诸葛诞也阻止道:“正是如此,都督三思。”


        

司马懿淡言:“吾并无激战之意,只是去见见人。”


        

两军布阵于原,各相对望。


        

司马懿摇摇头,“吾二人注定有一人要死,不过不是我。”


        

“雍州之境,有吾军之攻,豫州之南有吴国威逼,西有我在此进兵。魏已至危,难以回天。”孔明轻言。


        

司马懿叹声道:“财、政、军、探这四样阁下比我更先做到,汝要走的是忠臣路,可后世终会有愚人质疑玷污。而吾却不同,我的评价如一。唯赢才有意义。”


        

“仲达,唤我何事?”孔明下马走向前,对坐。


        

司马懿给其斟酒,“就想和孔明兄,最后说说话。还没和阁下正式交谈过。”


        

孔明笑说:“你也知此战必死。”


        

“我有一策,可保天下长治久安!”


        

孔明:“何策?”


        

司马懿沉声道:“孔明是当世至才,应知治世者就该是天下至极者。汝若为王,必天下之福,吾自当全力助你,为你灭魏夺蜀。你若死后,把位禅与另一治世之才。以法为制,以教传民。百年后,将是一个前所未有之国。”


        

孔明笑道:“仲达所言差矣,吾所为不是让后世小人认同。为人为臣,所行所为。苍天可鉴,无愧于心。”


        

“阁下是天下之才,想必认为世道之乱,民不聊生。而自若帝,定天下安生。可汝怎知,而后子嗣不会重蹈覆辙,甚至可殆!”


        

司马懿:“吾初见阁下就知,天下若有人知我,非孔明莫属!”“我求之路有错,阁下之路又何尝不错。汝为刘后铺路,他后之路且又和前人有何异!”


        

司马昭和司马师愣住了,因为父亲是真的不会。若对方身藏利器,突然出招,那就危矣。


        

诸葛诞言:“诸葛家的人文武皆行。不过,孔明愿亲身言谈,自是不会出手。”


        

此时,司马懿起身,往自家军走回。


        

“仲达,此路不是你我能走的。我走不了,你也走不了。你心有所愿,但所求终是欲望权势。”孔明直言。


        

……


        

“那个诸葛亮会武吗?”阵前司马进突然问道。


        

王平见对方军变,忙说:“丞相,他们撤军了。追否?”


        

“他敢兵来,又敢急撤,自然有后招,吾等也撤吧。”孔明说道。


        

魏军寨


        

孔明也上马回军阵中来。


        

“老师?司马懿与您说何了?”马谡问。


        

孔明笑说:“言语利诱而已。”


        

“也没什么,威逼利诱的废话。”司马懿一转话题,“对了,王凌那边怎么样了?”


        

司马师:“还没有消息。按时间计算。应该和吴军打起来了。”


        

弋阳郡


        

“对方居然没有追来,我军之幸啊。”司马昭惊讶道。


        

司马懿:“诸葛亮以为我有后招,所以不敢追击。其实什么都没有。我今日在阵前和他一番乱论,才让他误了思绪。拖延战事,多争取了一日。”


        

“父亲到底说何了?”司马师问道。


        

朱然也觉奇怪,此前对方的指挥决策的确是大才也,但是现在,尽是破绽。“难道是巧合?还是陷阱?”


        

陆逊:“他们这般分军,三军为势,来攻我军。兵力几乎尽出,且都被我军探得。行军领将虽然强勇,一连破路攻来,但是后方弋阳城无军为守,现在蒋钦已经带兵过去,恐怕是破了。”


        

“报!弋阳城破!”此时吴军斥候来报。


        

“魏军往西路绕来!跟我走!”一吴军部将喊道,带着队伍赶了过去。


        

陆逊率众亲兵出,之前听朱然言,以为敌将是多难对付,但是现在的战局显示,对方不过如此。


        

“那个叫王凌的真是义封说的那般吗?”陆逊追问朱然。


        

朱然:“何事?”


        

“诸葛亮来书我,他知诸葛恪被我命做后备负责粮草之事,提醒我,言诸葛恪性疏,粮草重事不能胜任。最好调其它职。”陆逊言。


        

“还有此事?”朱然甚惊,对方叔叔都管到这里来了。“诸葛亮所言不假,吾看不出它意。”


        

“看来不是陷阱。”陆逊说之。


        

朱然:“看来对方是想多了,只能这样想了。”


        

“义封,有一事,你怎看?”陆逊问道。


        

“无法,不然难骗过吴军耳目。只有全军尽出。”王凌安抚之。“那个邓艾想必已经带兵过了酉阳了。我们任务已成。弋阳城失,他们很快就会攻去汝南,我等调兵回汝南助守吧。”


        

酉阳


        

邓艾在王凌大军掩护下,攻夺各城,瞒过吴军,兵至此。


        

陆逊只是确认一下,“诸葛元逊想领军是吗?既然如此,就来吧。”


        

弋阳城破的消息,传到了王凌、王昶耳中。


        

“我就说,这样给他开路,城必失守!”王昶抱怨中。


        

“西不远就是江夏。一切顺利。”邓艾自言中,写下书信,让人送去给司马懿。


        

有将士来问,“将军,现在呢?吾等已在吴军之后,可是要袭后军,断粮路?”


        

“不,现在不可轻动。”邓艾说道。“要等,等下去。”


        

邓艾忧望向安阳方向,心知面对之人远胜之前,而自己想行策下去,只有等仲达策成,“仲达,汝不可败,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