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盛唐破晓 > 第五百五十三章 金银金银(七)

第五百五十三章 金银金银(七)

作者:尘都乞儿 返回目录
        

少府监和鸿胪寺取贡,破天荒出现了拒收和回赠,明晃晃将藩属分了三六九等。


        

众多藩属尚且没有回过神来,大周朝堂内部,先就闹腾了起来。


        

对此事的激烈反应,也是破天荒超越了派系。


        

政事堂中诸位宰相态度各异。


        

欧阳通一言不发。


        

武三思、豆卢钦望、王方庆等人,在各个场合,都是对此大加抨击,扬言如此作派,乃朝堂理藩之大害,落了天朝上国持正秉衡之要义,寒了朝贺外藩之诚心,迟早将大周天朝怀柔远夷的成就毁于一旦。


        

向来以稳重中立着称的宰相狄仁杰,也开了口,称此事有欠考虑,当采取适当行动,亡羊补牢。


        

有去年的惨烈教训在,一众外藩大都在谨慎观望动向,不敢贸然动作,眼见天朝朝堂上风潮兴起,顿时颇有一些外藩蠢蠢欲动,好端端来神都进贡,却遭到侮辱打压,这口苦酒实在难以下咽。


        

铁勒九姓的葛逻禄部头领率先有了动作,接连递本到鸿胪寺,强烈弹劾武崇行的恶劣举动。


        

论钦陵紧随其后,他的动作更为奸猾狡诈,也并不去找武崇行的麻烦,将矛头对准了权策,刻意挑了个权策不在府中的时机,到新安县公府求见,门房自然以权策不在为由谢客,论钦陵登时便疯癫起来,在门前当街哭诉。


        

有宰相表态,朝中舆论几乎一边倒,成排山倒海之势,宴席也好,文会也罢,只要有朝官在,都要义愤填膺地指责几句。


        

一时间风起云涌,主理此事的少府监武崇行,千夫所指,成了众矢之的。


        

声势虽大,主事诸司却稳如泰山,毫无动静。


        

“若权侍郎以为论钦陵当死,敢请历数罪名,明正典刑,论钦陵若稍皱眉头,便枉自为人”


        

“只是,我吐蕃生民何罪?吐蕃生民何罪啊……”


        

论钦陵哭嚎嘶鸣,如同疯癫,他的随从拿着一摞摞纸张,在人群密集处散发,上头一桩桩一件件,写着权策历次对吐蕃的恶意,西峪石谷、安戎城,逼迫杀弟,再到吐谷浑断粮,一个穷凶极恶的恶霸形象,跃然纸上。


        

“吐蕃与天朝为舅甥之国,素来孝敬,年年朝贺,从未断绝,虽分属异族,香火之情可谓盛矣”


        

“论钦陵一人有行差踏错,也早已赎罪,何以权侍郎竟咄咄逼人,层层凌虐不休?”


        

“论钦陵来朝,满怀敬慕,贡物虽非名贵奢华,皆是吐蕃百姓涓滴心血汇集,精忠在天,何以竟遭权侍郎弃之如泥沙?”


        

洛阳府的官差来了。


        

这些随从以冲撞贵戚、妖言惑众的罪名,披枷带锁,拿捕入狱,论钦陵则递解四方馆,鸿胪寺派员负责他的安全,等同软禁。


        

某种程度上,论钦陵的苦肉计得逞了。


        

百姓议论纷纷,权策的形象在神都算得上坚挺,却也颇有些人以为做得过了些。


        

论钦陵的随从发的更起劲儿了,正巧,对面有一群穿着皂衣的人过来,人数很是不少,赶忙扑上前去发单子。


        

单子他们是收下了,然后很客气地回赠了一套枷锁。


        

上官婉儿出手了,她找了个言辞不谨、诽谤上官的罪名,将回朝不久的五品绯袍官崔湜,再度流放出京,这次直接将他发配到了安东都护府,到权泷的地盘,与武崇望作伴去了。


        

这个酷烈的操作,令朝堂安静了许久。


        

有一种解释,上官昭容对叛徒痛恨入骨,不顾太子殿下的颜面,处置崔湜,虽是顺理成章,但在这个节骨眼儿上,难保还有另一层意思,崔湜许是不甘于在五品官位置上待太久,急于表现,这次弹劾权策,他是跳得最高的人之一。


        

洛阳府尹刘幽求的动作,彻底激怒了朝廷百官,不少人顾不得天朝体面,上疏弹劾权策等人胡作非为,擅权专断,有辱朝廷清誉,奏疏如同雪片,几乎将通事司淹没。


        

石沉大海,武后封笔期间,除了她眼中的大是大非问题,并不会破例处置朝政,显然,群臣眼中火上房的事情,在她眼中,并不当大事。


        

朝臣还待鼓起余勇,发动第二波攻势,兜头一盆凉水泼了下来。


        

四方馆中也是一片死寂,众多外藩使团在神都官场钻营,暗地里打听消息,寻求支持,却无人再敢接招,要么闭门谢客,要么装聋作哑。


        

厚道些的,有一句话相赠,解铃还须系铃人。


        

天朝文化博大精深,四方馆的外藩研究良久,才回过神来。


        

上官婉儿很快便揭晓了答案,翻过一个半天,她又以行事不谨、妄议宫禁为由,将卫尉寺卿袁恕己贬官,贬得很是刁钻,令他为太子中允,袁恕己是相王李旦的死忠,却做起了东宫属官,等同于同时抽了李显和李旦兄弟二人的耳刮子。


        

群臣寂寂然,这下已是再明白不过,袁恕己也是弹劾权策最凶猛的人之一。


        

武后显然是借上官婉儿的纤纤素手,给权策撑腰来了。


        

“贵藩不必多心,些许举措,只是下僚所为,不损根本,还望贵藩莫要介怀”


        

……


        

太平公主忙得不可开交,每日里与外藩使团周旋,来朝的外藩几乎都到太平公主府点过卯了,待客的花厅左侧,有八扇镂空的檀木屏风,后头有一整个幕僚班子,将使团代表的位阶,言行举止,奉上的礼品,行礼的频率等一一记录在案,作为考量外藩忠诚度的依据。


        

太平公主府车水马龙,门庭若市。


        

“贵藩的诚意本宫尽知,天朝素来与人为善,即便有所展布,也不伤及无辜”


        

“贵藩向来忠耿,与天朝颇多助力,天朝绝不会忘记”


        

“殿下,铁勒九姓回纥部首领吐迷度求见”


        

没庐氏协尔才走,门房便来通禀,却是两桩事碰在了一起。


        

太平公主扭了扭脖颈,颇感疲乏,默默咕哝了句,“没良心的小贼”


        

没庐氏协尔也登门了,太平公主细细打量了她,虽有些异域风情,但肤色实在太深,想来不会对她家大郎的胃口,松了口气,却发现这吐蕃贵女也在一眨不眨的打量她,眸子中的艳羡之色不加掩饰。


        

这副了无机心的纯真模样取悦了太平公主,想着权策还要笼络她,便破例起身下阶,牵着她的手,畅聊了许久,安抚了她的忧虑,还给了不少精巧物事做见面礼,惹得没庐氏协尔待她极是亲近。


        

“殿下,权祥管事来了,要禀报小郎君满月喜宴之事”


        

“请吐迷度稍待,让权祥来见我”


        

盛唐破晓


        

盛唐破晓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