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盛唐破晓 > 第七百三十一章 花谢花飞(九)

第七百三十一章 花谢花飞(九)

作者:尘都乞儿 返回目录
        

太初宫,仙居殿。


        

“逆者杀,从者用,阖族驱,得用者赦”


        

武后幽幽念着,目光下澈,看着躬身站着的权策,“你且告诉朕,除了获得赦免,留在少府监供职的,粟特族人驱逐回西域之后,可还有后续?”


        

权策回道,“臣会勒令西域诸小国,起兵围攻康国、石国,将粟特人能灭则灭,侥幸生还者,贬为贱民,永世不得翻身”


        

“如何令西域诸小国甘为前驱?”听权策满嘴杀伐,武后起了些兴致。


        

“粟特人聚财有道,钱帛财货多多,颇能动人心,有天朝大义,又有钱财地盘可得,西域城主,定会争先恐后”权策早有考量,对答如流。


        

“陛下,确实另有缘由,粟特人是天生的高利贷者,玩弄货币,出神入化”权策却不是骄纵性子,会公报私仇。


        

“于朝廷而言,臣有几分见识,又一心忠于陛下,尚且能多方牵制,驱使粟特人为朝廷效力,若有朝一日,臣不在了,或是掌握财政之人心有旁骛,粟特人势必为祸”


        

“于大周商贾而言,他们操持商道尚可,以钱生钱,以利牟利,不是粟特人的对手,大有遭到兼并操控之虞,行商外贸,攸关民生,也是大周威慑制裁藩邦的法门所在,决不可操之在旁人”


        

武后轻轻点了点头,“你上前来”


        

权策信步来到御座旁,跪坐下来。


        

“朕想知道,你对粟特人狠辣无情,殃及族,只是因为天朝钱帛大政出于他们之手,他们有可能走露风声?还是另有因素,他们得罪了你?”武后拉着他的手,柔声问道,口吻并不像是皇帝在质问大臣,更像是祖孙私下谈话,只帮亲不帮理。


        

“陛下,臣知罪”权策低垂下头,不再辩解。


        

武后余怒未消,盯着他的后脑勺看了许久,长叹口气,伸手轻抚他的脸颊,“你想得长远,子孙后代的事,你都想盘算清了,哪里又是容易的?”


        

“后人,自有后人的福缘,他们若是无德能统御天下,那便不配享用朕留下的江山”


        

武后脸色一沉,盯着权策,冷声道,“你不在了?呵呵,朕还不知道,朕的权右相,竟然还有遁世之心?怎的,还要去与武攸绪那混账作伴不成?”


        

“陛下,臣……”权策待要解释。


        

“休得狡辩,朕不想听”武后呵斥一声,气得不轻,胸前急剧起伏,“不是这个,莫不是还打着让朕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主意?不孝的东西”


        

见他如此模样,武后却越发觉得有趣味,偏着头打趣道,“瞧你模样,定是给朕说中了,朕这里有吐蕃使团进奉的药油,可固本培元,强壮根基,并非虎狼之药,你可带些回去”


        

权策心头无比别扭,但又不好推拒武后的好意,胡乱点点头。


        

“咯咯咯”武后却以为是说中了他心事,不由大笑起来。


        

“粟特人,灭了便灭了罢”


        

“多思少眠,非长寿养身之道,你是个招惹桃花的,房事上头,也当节制着些,休要仗着年轻逞强放纵,尤其是太平那里,岁数到了,自是与年轻女儿不同,她也当晓得心疼你”


        

武后絮絮地说了许多,从公事说到私事,又说到房事,权策听得脸皮臊红。


        

“不必了,外藩事务,你也在掌理,与朕一道听听,这吐蕃王后滞留神都,到底所为何来?”武后将他留下,坐直了身子,理了理袍裾,“宣”


        

“宣吐蕃王后尼雅氏上殿”


        

内侍尖利的声音传了出去,尼雅氏一身盛装,白色皮袍,脖颈间一串彩色的宝石项链,熠熠生光,映衬得她微黑的面庞也亮堂了几分。


        

“陛下,吐蕃王后尼雅氏殿外求见”上官婉儿步履匆匆,亲自前来通禀。


        

武后笑得更欢快,“她倒是来的巧了”


        

“陛下,臣告退”权策见机,就要先避上一避。


        

“直说无妨”


        

“蒙陛下恩典,犬子赤德祖赞在神都就学,沐浴天朝教化,而今年已十五,到了娶妻的年纪,特来请旨,或御赐指婚,或放回逻些城完婚,臣妾与赞普,并吐蕃百万百姓,俱感天朝恩德,必齐心效忠,永为陛下西南屏藩”尼雅氏一席话说得恳切。


        

“原来如此,呵呵”武后轻笑一声,“说起来,吐蕃世子,与朕的庐陵县公,还是同龄人,不怪他们如此投缘”


        

“臣妾尼雅氏,拜见天朝皇帝陛下”尼雅氏迈步上前,屈膝福礼,干脆利落,抬眼见权策也在,又躬了躬身,“见过权右相”


        

“王后请起”武后抬起手,广袖微摆。


        

“陛下,臣妾冒昧请见,有下情禀奏”尼雅氏显见是个爽利性情,开门见山。


        

武后目光灼灼,尼雅氏却出乎意料地爽快,“能得陛下主婚,与庐陵县公一道成家立室,是赤德祖赞的福分,臣妾谢陛下隆恩”


        

武后微微一怔,上官婉儿见状,忙插言道,“可怜天下父母心,王后延了行程,只为了世子的婚事,陛下金口玉言,应承了喜事,王后可以安心了”


        

“陛下,请恕臣妾得陇望蜀,另有一事,求陛下做主”尼雅氏微微躬身,神情恭谨有加,丝毫不见算计得逞的得意。


        

蓦地转头问权策,“权竺也议亲了?”


        

权策眸光一闪,立时便回道,“回禀陛下,二郎年前与清河崔氏女定下婚约,因年岁尚小,心性未成,定在三年后成亲”


        

“哦?原来如此”武后作恍然状,权竺议亲之事,她早便晓得,这是故意拿来打消尼雅氏算盘的,“王后,有道是,人不风流枉少年,赤德祖赞世子到了神都,朕便是地主,总要让他领略神都风色,不如这样,世子从庐陵县公之例,先依他心意,与神都高门,定下一门亲事,待三年后,与庐陵县公一道迎亲,朕将亲自主婚,成就一段佳话,如何?”


        

听闻此言,上官婉儿和权策交换了个错愕的眼神。


        

武后也有些哭笑不得,本以为尼雅氏在世子婚假上退让一步,便会在下一个议题狮子开口,没料到,却并不是那么回事。


        

嫁贵女入中原,于天朝而言,是礼敬。


        

“呵呵,说吧”武后向前挺了挺身子,熟悉她的权策和上官婉儿都知道,这是她重视和提防的表现。


        

显然,尼雅氏的欲扬先抑,成功引来了武后的兴趣。


        

“陛下,臣妾随行,有逻些城贵族之女没庐氏协尔,年已十七,到了婚假之龄,天朝多才俊,神都荟萃天下菁华,赞普和王太后都有意让协尔嫁入天朝,敢请陛下作主”


        

“这个协尔,朕仿佛是见过的,改日,朕将设宴,遍邀神都才俊,届时,请王后将协尔带了来,瞧瞧眼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