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盛唐破晓 >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天下咸宁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天下咸宁

作者:尘都乞儿 返回目录
        

骊山,华清宫,九龙殿。


        

武后倚靠在坐榻上,双目无神,一言不发。


        

殿中,只有徐慧。


        

殿外,站着杨思勖和李多祚。


        

“你说,他会拿我怎么样呢?”


        

武后突然出声问。


        

徐慧向前走了两步,平静回答道,“陛下,权相爷重情义,不是心狠之人”


        

“重情义?呵呵呵”


        

武后怪异的笑了起来,“好一个重情义啊”


        

“只是不知,他重的,是哪一边的情义,说起来,也是我咎由自取,作茧自缚”


        

“血海深仇,宿敌之后,除非把他劈成两半,要不然,他怎么周全,怎么重情义?”


        

徐慧担忧不已,上前扶着她,“陛下,无须过于忧虑,权相爷定会有妥当安排”


        

武后摇头,面带讥诮,“你不懂,走到这一步,即便他有几分良心,他手下那帮人,包括门外的人,也不会让他心慈手软的”


        

“罢了,朕一生荒诞,早些去地下见高宗皇帝,也是好事”


        

“好一番因果轮回,天道竟然也是人能操纵的么?朕的大郎,好本事”


        

“哈哈哈”


        

武后突兀大笑起来,笑得上气不接下气。


        

“还当他是爱女成痴,却原来,我也有份儿不成”


        

“定风原,零丁洋”


        

“难为我还去看过,竟是为我预备的?”


        

见她愈发偏激,徐慧焦急不已,“陛下,权相爷在零丁洋大兴土木,您便不曾有所联想?”


        

“嗯?”


        

武后的笑声戛然而止,缓缓转过头来,苍白的脸色,泛起一丝红润。


        

想通这些,武后摇头苦笑不止。


        

她命里的荒诞,到这一节,更是显得古怪到了极点。


        

从入宫当才人开始,到出宫做外室结束。


        

去定风原游玩的一幕幕闪电般在脑中掠过,权策潜藏的愧疚和温柔无所遁形。


        

因为他拒绝自己赏赐金银襄助,还生了好大一场闷气。


        

却原来,他是想用全副心力,安顿好她的余生。


        

武后毫不迟疑,扬声叫进。


        

衣装披散,鬓乱钗横,也不打理。


        

她是皇帝,也是女人,小心机足足的。


        

“陛下,权相爷、镇国太平公主殿下、安国相王殿下殿外求见”


        

杨思勖尖利的嗓音打破了沉寂。


        

“进来吧”


        

苦命的孩儿,有个重女轻男的父亲,日后,还要担负不可言说的重责,怎么疼都不够。


        

最后进门的相王李旦。


        

面容枯槁,须发花白,一夜间老了几十岁,脊背都打不直了。


        

三个人,三种姿态。


        

权策怀里抱着新生的女儿,沉稳如故,气势磅礴。


        

太平公主抱着儿子,心思都在他身上,自打权策给儿子取名李宸,她就更怜惜了。


        

徐慧准确领会了权策的真意,梗着脖子做忠贞女官。


        

“也罢”


        

果然,权策不再坚持。


        

“徐娘子,可否回避一下?”


        

权策行了礼,要打发徐慧下去。


        

“权相爷,奴婢近身伺候陛下,职责所在,不能擅离职守,请相爷安心,奴婢晓得规矩,不带眼睛和耳朵”


        

一时无从抽离。


        

权策抓起她的手,轻声道,“我又粗鲁暴力了,日后天长地久,你尽可慢慢罚我”


        

武后脸颊腾地红透。


        

上前两步,坐在武后榻边,伸手理了理她的发丝。


        

“换个大点儿的地方住,可好?”


        

武后双眼痴痴,望着他的脸庞,有气怒,有感伤,还有爱恋,百感交集。


        

听他说这个,心和身子都软了。


        

偎依在他肩头,“我不喜欢零丁洋的名字”


        

权策低下头,笑得有些窘迫,“你不喜欢,自然可以改,只不过……”


        

这是闺阁密语。


        

权策样样都好,如意郎君,就是在癫狂时刻,疯魔了一样,霸道蛮横,野性十足,跟换了个人似的。


        

每每事后,她都要数落声讨他一阵,扬言要惩罚他,并不是真心,只是闺房之乐罢了。


        

“旦,会死吗?”


        

李旦身子剧烈颤抖,噗通跪下。


        

“母皇……大郎……”


        

“有这个名字,总会让我记起对你的愧疚和亏欠”


        

“我想,还是留着的好”


        

武后沉默片刻,指了指旁边晃晃悠悠的李旦。


        

真相总是残酷,政治斗争,没有温情脉脉,只有你死我活。


        

武后已经是特例,再留着李旦,后患无穷。


        

因此,听了权策的回复,武后反倒有些意外。


        

权策伸手扳过武后的脸,不让她看李旦的模样。


        

“他不会就死”


        

权策说得隐晦,不会马上死,但也活不了多久。


        

“陛下,这是我女儿,大名叫从珏,乳名叫如心”


        

“嗯”


        

武后愣愣的应了一声。


        

李旦留着,权策怎么办?往哪里摆?


        

“你将如何?”


        

权策笑了,将怀里的女儿向上搂了搂,转换了话题。


        

武后闻言,瞳孔缩了一缩。


        

“好,也好”


        

太平公主是高宗皇帝和武后的独女,受宠犹如掌上明珠。


        

“太平过来”


        

“这是我儿子,取名叫宸,从母姓李”


        

太平公主抱着小小婴孩上前。


        

不得不说,为了尽量降低烈度,权策煞费苦心。


        

“母皇,孩儿诸子皆绝,愿请妹妹成全,过继此子为后嗣”


        

李旦浑浑噩噩,在此关键时节,突地福至心灵,跪地膝行几步,哀哀求恳。


        

她与权策的孩子,既有权策的血脉,也有高宗皇帝和武后的隔代传承。


        

前朝当朝皇族血脉占全,血统之高贵,无与伦比。


        

比起权衡,显然更容易让李武皇族接受。


        

……


        

神龙元年春节后,武后下诏退位。


        

避居长安东郊零丁洋。


        

江山帝位都是假的,他只图能活得长一点儿,活得好一点儿。


        

“不急”


        

权策没有立刻答应。


        

他继位的地点,仍在骊山华清宫,一应仪式悉数从简。


        

李旦曾挣扎过,想回长安或洛阳的正宫举行正位大典。


        

权策没有点头,他便只有窝在骊山上。


        

退位之前,武后无所封赏,无所政论,也没有宣扬功绩。


        

简简单单,除了退位之事,只册封了权策的嫡女权徽为谷水公主。


        

仅剩的儿子,安国相王李旦登基为帝。


        

反倒是李旦身边的得力谋士崔日用,被薛崇胤找了个借口,没入大理寺狱中。


        

第二日便宣告暴毙。


        

李旦惊惧不已,想要出宫下降,探访长姐义阳公主,实则想要征询权策的意见。


        

李旦先是要恢复国号为唐。


        

又以膝下荒凉,国本不稳为由,下旨过继权策与太平公主之子李宸为嗣。


        

然而,两项主张都不获权策支持,没能成行。


        

未久,狄光远和王之贲等人联名上奏。


        

“大周肇建鸿基,成于皇帝之母,践祚之初,图谋改易,人情有所不受”


        

“大唐天下正统,寄于皇帝之父,大位既归,无所动作,礼法有所不容”


        

内侍省大太监杨思勖和羽林卫大将军李多祚,竟封闭宫门,不予放行。


        

李旦只好怏怏而归。


        

接连几件事,让朝野栗栗危惧,看清了大局。


        

他姓李,要被归入前朝皇帝。


        

权策的小崽子姓权,偏要变成复唐明君?


        

欺人太甚。


        

“陛下后嗣艰难,有意旁支入继,正可因势利导,行禅让之大礼,由唐而建周,由周而复唐,承前启后,拨乱反正,功莫大焉,不兴刀兵,泽被四海百姓,公私并济,垂范六合万邦”


        

“臣等为皇帝陛下贺”


        

李旦深夜收到这封奏疏,呕血以致晕厥。


        

只说是无颜见父皇于地下。


        

权策没有等他演完,拂袖而去。


        

随着他离去,朝会不散而散。


        

他这番发作,没有任何作用,长安的李姓皇族,没有根正苗红的了,里衣被褥,都写着权字,睡觉做梦都裹着。


        

纷纷上奏附议,支持狄光远。


        

李旦演了一场临朝哭戏,肝肠寸断,下了龙椅,拉着权策的衣袖哀求。


        

两月后,三个月大的李宸在长安大明宫受禅为帝。


        

权策临朝摄政。


        

恢复国号为唐。


        

宫中,上官婉儿拟好诏旨,墨迹未干。


        

旨意很简单,敕封权策之子李宸为唐王、雍州牧。


        

当着李旦的面,自行用了玺印,明发天下。


        

灞水,辋川,零丁洋。


        

武后的蓬莱宫中。


        

她打破了数十年的禁忌,竟然养起了猫。


        

李旦退居兴庆宫。


        

未几发狂,跃入兴庆宫后苑的臭水湖中,一命呜呼。


        

……


        

夜里,两个白花花的身子摞在一块。


        

啪啪啪的清脆声音格外密集。


        

呻吟声细如箫管,如泣如诉,几乎要断了气去。


        

一只雪白的猫。


        

天下她还给李家了,又被权家夺去,那是李家人无能,她不怕高宗皇帝。


        

她自己委身给了权策,为他教养儿女,她也不怕萧淑妃。


        

竟然生动地撇了撇嘴。


        

……


        

东方破晓,旭日东升,金光穿透阴霾云雾,江河起伏,山川如画。


        

那只白猫站在一旁的栏杆上。


        

蓝宝石一样的眼睛,在暗夜里闪闪发光。


        

盯着床榻上那对孟浪癫狂的男女。


        

大明宫前,朱雀门上,艳阳照耀下,唐字大旗迎风招展。。


        

大唐帝国重现峥嵘。


        

(大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