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岁月流转。
一年后。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蓝璎珞在白纸上用毛笔沾墨,以正楷写下这行字,朝身侧的纪文回眸一笑,“纪文哥哥,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该是何等景致呢?”
她自幼便呆在海底,上岸之后,小岛也是四季如春,自然见不着冰封雪地的景致。
纪文笑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若有机会,我们一起去北国看看便知。”
蓝璎珞微笑颔首,随即,似乎又想到什么伤心事,欣长的睫毛突然一阵颤动,看着纪文面露不舍道:“纪文哥哥,再过些日子,珞珞可能就得离开这了。”
突逢别离,自是格外不舍。
不过纪文总算是两世为人,这些悲伤的情绪,很快就藏进了心里。
他笑着道:“古籍上有一句话,叫短暂的分离,是为了更好的相聚。”
纪文一呆,心里顿时好像有一块肉被剜走一样,“你要走?”
蓝璎珞眼睛微红,侧过脸去,轻轻的道:“昨日医病,生伯说珞珞的头疾已然彻底痊愈,再无大碍。当初生伯同父亲约定的医治期限,便是一年。”
她这般年纪,在小岛上与纪文朝夕相处一年,每日相伴,正是两小无猜时。
蓝璎珞这才破涕为笑,“我还以为你一点也不难过呢!”
纪文苦笑。
蓝璎珞叹了口气,“纪文哥哥,也不知此次一别,何时才能再见呢?”
蓝璎珞抬眸痴痴看着他。
小丫头泪眼盈然,豆大的泪珠不自觉从眼眶滚落到唇边,她下意识伸出舌尖轻舔了一下,不觉惨笑道:“原来眼泪真是咸的。”
纪文被小丫头一句话说的心里难受极了,眉头不自觉拧在了一起。
这一年来,两人的身高,都有了长足的发展。
但长得更快的,却是纪文。
一年前刚见到小妮子时,纪文还矮她半个头。
“是两年,三年,还是……”
望着小丫头一脸苦涩的模样,纪文突然心中一动,笑着朝她道:“我们来玩一个游戏吧。”
蓝璎珞一呆,纪文却已是起身走到她身后。
“两人同时握笔,在心里想着相同的问题,若两人心意相通,笔下生灵,我们手中的笔,便会在白纸上留下我们想要的答案。”纪文笑着解释。
蓝璎珞欣喜的侧头看他:“真的吗?”
纪文心里默默应了一句,当然是假的。
可如今只短短一年时间,却已是比她的身高,还要稍长一线。
纪文微微低头在她耳边道:“我在古籍上,曾经看到过一个游戏。”
蓝璎珞呆了呆,蚊呐般问道:“什么游戏?”
末了,似乎察觉到纪文在偷看她,小妮子睁眼不满的朝他叫道:“纪文哥哥,你认真点呐!”
“好好好。”纪文笑着也闭上眼睛,心里默默想着问题。
虽然明知道不会有结果,不过试试也无妨……
不过见小妮子悲伤的心情好了不少,他自然不忍破坏对方这份心安,当即笑着点头道,“我们就问问,何时才能再见?”
蓝璎珞天真的点头,旋即两人互相看了一眼,“开始了哦。”
小妮子可认真的闭上眼,念念有词,脸上说不出的俏皮可爱。
这两支毛笔的笔尖,都是纪文身上唯一的身份辨识之物,那撮雪苍狐的白毛制成。
纪文心中惊疑不定,和蓝璎珞同时松开了手。
在两人紧紧注视的目光中,两支毛笔竟是没人扶着,笔尖朝下,笔杆朝上,直挺挺的立在了白纸中央。
可下一刻,两人身子同时一震,诧异的睁开眼看着对方——
“刚才……你动笔了吗?”
旋即,两人又同时摇头,向握在自己手心里的毛笔看去。
蓝璎珞也是忍不住捂住了嘴巴。
两人互相看着对方,均是从对方眼中看到了难以置信。
这“三”字,莫不是指,两人此次一别,得三年后才能再见?
便在这时,两支毛笔同时自己动了起来,在白纸上一起写下了一个“三”字。
重文的通字——“三”字。
纪文看着白纸上的字,震惊瞪大了眼睛。
一切,仿佛从未发生过。
.
蓝璎珞走了。
“呼!”
片刻后,白纸上突然降临一团黑气,无焰自燃。
两杆笔也是失去了灵性一般,栽倒下去。
纪文知道,这是小妮子的一片心意,她担心自己没了智珠,会影响学习进度。
事实上,早在数月前,纪文的文心终于开了第一窍舌窍。
虽说只是开了一窍,但他明显感到记性强了数倍,而且读起经文来,开始慢慢能体味到经文背后的奥妙。
纪文没有去沙滩上送她,只在山顶上远远看着她的背影,和杨拓一起没进海里。
临行前的一夜,纪文本想将智珠还给她。
可小妮子说什么也不肯要回去,只说被他含在口中这么长时间,有些嫌弃。
只需保持平时的状态,也可以做到一边食用五色米,一边做一些简单的事。
这便意味着,想要食用五色米,只需文心达到舌窍境界即可。
而他当初,文心一窍未开。
还有一件不得不说的怪事。
一直以来,蓝璎珞从来不知何谓正念,但她食五色米,却觉得很轻松,几乎是入口即化。
而自从文心开了第一窍舌窍后,纪文食五色米,也不用再像以前那样,需要调动正念境界去含化它。
而这一年时间里,生伯也是囫囵吞枣的,要他们背了数千卷形形色色的文经,相当于每天要背十多卷。
加上《重文经》的筑基法门已成,两人每日都可以收获二三十缕文气。
经文一背熟,纪文可以明显的感到一缕缕冰凉的气息从眉心处涌出,只需再继续诵读经文,在诵经的过程中,这些冰凉的气息,便自然而然的流入周身已打开的文穴。
那岂不是说,生伯传授他的的正念法门,等于将他的文心境界凭空拔高一个层次!?
如今,凭借着一窍的文心,再口含智珠,配合正念法门,纪文的学习速度和文慧悟性,几乎不亚于三窍琉璃心的程度。
一卷生伯口述的千字经文,三遍以内便可记下,五遍内便可倒背如流。
纪文皱眉问道:“如何冲穴?为何前几日不告诉珞珞?”
生伯笑着解释:“冲穴之法,并无高下之分。她回蓝郢城,自有她父亲为她护法,你不必担心。”
“人体周身穴如繁星,但唯有720处,为可容纳文气的文穴。所以冲穴的第一步,便是发掘出自身能够储存文气的文穴。”
但冲穴之法,这一年来,生伯却只字未提。
直到蓝璎珞离开的这日。
“你文宫内的先天文气,已导出十之七八,从今日起,可以开始冲穴了。”生伯将纪文叫进石洞。
生伯解释的非常详尽,但冲穴之事,还需实践出真知。
纪文冲生伯点了点头,当即退出石屋,回到大厅的玄光琉璃台上盘坐下来。
如今,他已真正能够做到,随心所欲的进入正念境界,一念既入,一念既停。
“你如今眉心文宫内的先天文气,十之七八都已经进入身上先天畅通的文穴中。”
“故入正念后,闭目内视,先找到这些通穴中潜伏的先天文气。每找到一处,你都须记住位置,并以此为根基,利用**先天文气的文念交感,查找出附近或相邻的闭穴。”
“冲穴并不难,难的是寻穴。每个人身上的文穴位置,皆不相同。所以寻穴只能靠自己,没有人能帮得了你。”
这是他第一次内视,却没成想这么轻松就入了定。
事实上,从纪文醒来的第一天开始,生伯就在有意识的训练他的文心、文念、定力,一切都是为了这一刻做准备。
人体有600三等穴,72二等穴,36一等穴,还有12隐穴。
闭目内视后,眉心那团金灿灿的光,很快在纪文有意识的掌控下,缓缓下沉如胸腔。
“哗啦!”
刹那间,纪文仿佛置身于一片灿烂浩渺的星空之中。
每个三等穴虽小,但却是人体文道脉络中的一颗颗灯塔。
灯塔纵然再小,也能指引方向,驱散黑暗。
这600三等穴,是日后冲开二等穴、一等穴和隐穴的根基之所在,甚至将来能否打通周身12条文脉,甚至更进一步,都得看这600个三等穴。
世人只知三等穴的每个穴位,只能储1息文气,跟二等穴相比,整整相差百倍,所以不甚关心,多不在意是否能多打通些三等穴。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人体这600三等穴,堪比文道基石。
这600个三等穴,就像一张密集的蜘蛛网,遍布在整个人体的文道脉络之中。
而600三等穴能冲破多少个,关键便在于第一次内视,能看到体内多少个灯塔……
就如此刻。
纪文闭目内视,翱翔在体内无边无际的文脉之中。
但甚少有人知道,想要全部打通600三等穴,必须在命宫未开之前。
命宫一旦冲开,那些未曾冲破的其他三等穴,便将彻底消失,再也找不到。
如此,将来冲破二等穴和一等穴,甚至隐穴的概率,便大大的降低了。
莫非……那些便是需要打通的文穴?
念头只稍一动,闪光气团内顿时喷薄出一缕气柱,朝着附近那忽明忽暗的地方穿刺过去。
这些气柱本就源自他文宫内的先天文气,直接受纪文的文念掌控,自是指如臂使。
所过之处,闪烁着明黄色光芒的文道脉络上,一颗颗亮若宝石的气团,牢牢的镶嵌在文脉之中。
文气与文念交感下,纪文顿知这些亮若宝石的气团,便是自己文宫内导出的先天文气。
而那些闪光的气团附近,若隐若现的存在着,一颗颗忽明忽暗的东西。
片刻后,待的这股先天文气入驻文穴,文穴仿佛被彻底激活过来,顿时爆发出一团明晃晃的光芒,照亮了周围大片的空间。
就如点亮了一颗灯塔一般。
灯塔顿时照亮了一整片全新的,刚才未发现的文脉,还有文脉上的其他未畅通的闭穴,尽皆浮现了出来。
气束穿过穴位时,纪文甚至能感觉到体内某处地方,如针刺般的轻微疼痛。
但只是一瞬之间,那痛楚便消失了,而那处穴位也畅通了。
旋即,气束涌入畅通的文穴。
一时间,纪文甚感有趣,将一切抛诸脑后,在文脉内视中尽情的畅游起来。
这一趟下来,不知不觉,竟是三天三夜。
而纪文对此,却浑然不知。
相关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