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田宠娇妻无底线 > 第427章

第427章

作者:颜朗美意 返回目录
        

露在外面的手,却骨节粗大,上面有不少的伤疤,看得出来之前,是着力清洗打扮了的,可指甲缝里的黑色的泥渍却没洗掉。


        

似乎察觉到了梅晓彤打量到她手的目光,黄娘子的手不由自主的往身后藏了藏。


        

梅晓彤看黄娘子似乎更紧张了,也就收回了眼神,笑道:“黄娘子不用紧张,我昨儿个看小五买的一篮子茉莉,一篮子栀子,实在是开的好,一看就是种花的人用了心的。所以想着在自家院子里也栽上几株。”


        

“不知道秀才娘子想要栽什么花?”说到花,那黄娘子就没那么紧张了,还主动问道。


        

黄娘子顺着梅晓彤的手指看了一圈,又绕着圈子看了看,想了一会,才道:“娘子,这茉莉和栀子都是香气扑鼻的花,栽在一处,倒是容易串了味道。”


        

“不如窗下就只栽一种,这拐角这里再栽上另外一种,隔得远些,就算有风吹,隔得远了,也不碍事。”


        

梅晓彤起身带着黄娘子在院子里走,这院子也不大,一眼其实就能看全。


        

“我想着在窗台下栽一株茉莉,一株栀子,这墙角这一片,想种上一排爬墙的蔷薇,这里,还有这里,也想零碎栽点花草点缀一下,黄娘子可有什么推荐?”梅晓彤一边走,一边指点位置。


        

只不过这蔷薇要想爬满墙,别的都好说,要搭架子,还要经常来修剪,拉开枝条,定型。


        

又指着那零碎的几块地方,说可以埋上两块小石头,在石头缝里再栽上几株葱兰,那边又说可以种上一小片绣球,墙角还可以放上一个小水缸,里面养上睡莲。


        

梅晓彤听黄娘子说得头头是道,倒是有几分道理,也就点点头。


        

黄娘子似乎胸中已经有了腹案,又指着墙角说那爬墙的蔷薇倒是不用一排,只栽上那么两三株就好了,细心养护,修剪,搭上架子的话,两年就差不多了。


        

听得梅晓彤忍不住顺着黄娘子的规划想去,这么一折腾,这么个小小的院子,四季花都不断。


        

而且,最妙的是,她只是因地制宜,见缝插针安排,并没有占多余的地方,倒有几分前世她看古代园林时候的意趣了。


        

旁边还能种上一株小小的腊梅,冬天就能开花,趁着白雪也十分的养眼。


        

廊下还能种上一株辛夷花,春天一来,万物吐绿的时候,辛夷花吐蕊,气味幽香,又少虫害,最是适宜。


        

黄娘子没想到梅晓彤这么爽快,愣了一下


        

,才道:“别的都好说,只将花木移栽过来就罢了。只那蔷薇,还得让我家男人来看看,他最会弄这个,扎个篱笆架子,也好牵上藤蔓。这个费时久些,想来前后半个月也就差不离了。只是后期我家男人还得半个月上一次门,修剪一下蔷薇。”


        

梅晓彤不由得高看了这黄娘子一眼,没想到这荆县,还有这边有巧心思的花匠。


        

当下就拍板:“就依你的,这花要几日才弄好?”竟是有几分迫不及待了。


        

梅晓彤正要回屋去拿定金给黄娘子,却发现小五一直一副欲言又止,焦急的样子看着黄娘子,给她使眼色。


        

可偏偏黄娘子只做没看到,嘴里只不急不缓的跟梅晓彤说话。


        

这都没问题,梅晓彤越看黄娘子越觉得她有意思,竟是不知道,到底是古代花匠都这么厉害,还是就这个黄娘子这么厉害。


        

又问好了价钱和定金,约好了明日就先将易栽活的花木移过来。


        

问小五家里的情况,还有黄娘子的情况。


        

小五眨了眨眼睛,眼神一下子就亮了起来,梅晓彤问什么,他都一五一十的说了。


        

倒是动了心思,想着小五那不同寻常的殷勤,梅晓彤心里有了猜测。


        

让吴婆子带着黄娘子去找里屋的张婆子拿银子,留下小五来,慢慢套他的话。


        

他家有一位长辈,因着家中种花,四季不败,闲在闺中,就爱调脂弄粉,竟然让她折腾出上等的胭脂水粉来,因着她家花卉不断,随便她折腾。


        

这折腾出胭脂水粉来,也没当回事,也就自家用用。


        

原来小五也姓黄,据说以前家里也是世代种花,他家的花种出来的都特别的好看,花期也比别人家多几天,在荆县那是远近闻名。


        

好多人家都爱订他们家的花,日子那也是过得十分富足。


        

说自家是开胭脂水粉铺子的,也没见过这么好的胭脂水粉。一番花言巧语,哄得黄家和他家一起做起了胭脂水粉生意。


        

让黄家提供方子和原料,他负责销售,利润四六,黄家拿六成。


        

后来因为有一家胭脂水粉的老板,经常要跟黄家买花,熟悉起来,时间久了,倒是成了通家之好。


        

无意间看到了这家长辈折腾出的胭脂水粉,惊为天人。


        

那胭脂水粉铺的老板也没意见,这生意就这么做起来了。


        

因着这胭脂脂粉确实好,那老板也会做生意,对外说是从京城那边学来的方子,都是京城里那些豪门贵族的夫人和千金小姐们才用的。


        

这世上谁嫌银子多了咬手?黄家人也没多想,只想着本来是自家随手做着玩的,如今还能赚钱,哪里有不答应的?


        

两家签了契书,黄家倒是留了个心眼,这方子捏在手里,只在契书上说每个月出多少数量的胭脂水粉。


        

后来……


        

小五刚讲到这里,黄娘子拿了银子出来了,听到小五的声音,脸色一变,一溜小跑的过来,扯过小五,先是低声训斥:“你在跟贵人胡说些什么?


        

荆县的大姑娘小媳妇们用了这家的胭脂水粉后


        

,赞不绝口,那家胭脂水粉铺子一下子就成了荆县生意最好的一家。


        

说完,给梅晓彤行了个礼,拖着小五就往外走。


        

小五还有些不情愿,挣扎着似乎还想说什么,被黄娘子直接捂住了嘴巴,给拖了出去。


        

一面又给梅晓彤赔不是:“秀才娘子,我家这孩子也不知道从哪里听了些街坊传言,就信以为真,跑到秀才娘子面前胡说来了。您可千万别当真,这都是孩子的混话!”


        

一面就告辞:“秀才娘子要的花木,我都记在心里了,这就回去准备,保管给娘子选最好的花木来!这就不打扰娘子了,先告辞了!”


        

又环顾了一下院里,小五和那个种花的婆子已经走了,“可是没选到合适的花木?没事,我明儿个去书院问问别人去,看有没有熟悉的。”


        

顾子楷听说花木,忙道:“这有何难?我记得地字甲班有人家里就是种花木的,颇有几分名气,咱们书院的花木这几年听说都是他家负责的,明儿个去说一声就得了,不值当什么。”


        

等黄娘子和小五都走远了,谷雨正要去关院子门,安华皓带着顾子楷回来了。


        

看到一家子脸色都有些怪怪的,顺嘴就问了一句:“出什么事了?”


        

梅晓彤忙将人请到了葡萄架下,又让谷雨端上茶水来,三人围着坐下。


        

才道:“我今天才发现这荆县真是藏龙卧虎,一个种花木的娘子,心中也颇有丘壑。”


        

说完,还打量了一下这院子,原本只是种了两颗葡萄,如今已经是绿叶爬满藤架,院墙边空地上,也就稀稀拉拉的种了点万年青和两棵树,看上去也确实单调了些。


        

摸了摸下巴:“这么一看,我那院子里也该早点栽上两颗树的,到了夏天还有点树荫遮遮太阳。”


        

不由得拍案叫绝:“果真是好心思!”


        

然后拉着安华皓大肆感叹一番,什么取山水之景,借湖光之色;什么化静为动,化单调为多彩;什么高低屈曲,远景近景……


        

安华皓和顾子楷一听,顿时来了兴趣。


        

梅晓彤将那黄娘子的话重复了一遍,安华皓也就罢了,顾子楷越听眼睛越亮,手指头沾着茶水,在桌上将院子大致的结构画出来,然后将黄娘子说的那些又寥寥几笔的添上去,再看去,这院子就别有一番意趣了。


        

顾子楷出身显贵,原本在京城的家里,那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是请名家设计,家中花匠精心维护的。


        

不说别的,他家的别院,在京城那也是赫赫有名,春季赏花游园,多少人都慕名而至。


        

感叹得安华皓一脑门子的黑线,不过就是一个院子,种花栽树而已,就算这黄娘子心思比别人略微巧


        

些,这么一弄是好看些,也不至于这么惊叹吧?到底是谁没见过世面啊?


        

此刻,听了黄娘子这个设计后,那被压抑了兴趣就喷薄而出了。


        

要不是顾忌着安华皓在,就要拉着梅晓彤问黄娘子家在哪里,要上门去讨教一番了。


        

打小耳濡目染的,对这些本就很有兴趣。


        

到荆县来读书,一是心情不佳,二来是跟来的一家子都不会打理,他也就没顾得上。


        

安华皓实在看不下去了,见梅晓彤似乎还有心思,小声的问:“可是那黄娘子有什么不妥?”


        

梅晓彤摇摇头:“那黄娘子有没有不妥,暂且看不出来,不过那小五昨儿个那般殷勤可是有打算的——”


        

梅晓彤还从未见过一贯温文尔雅淡定的顾子楷有这样激动的时候,不由得多看了两眼,才笑道:“明儿个黄娘子就要来送花木,到时候我让她到前院去看看,也种些花木就行了。顾大哥要是有空,明儿个在家等着就好。”


        

顾子楷连连点头。


        

“那倒没有!只不过他这般殷勤,就是为了给我讲他的身世,只可惜,这身世只讲了一半,就被黄娘子给打断,然后把人给带走了。”说起来,梅晓彤还有点遗憾。


        

“身世?”安华皓立刻就警惕起来。


        

说到小五,安华皓也皱皱眉头,昨儿个他见那小五,就总觉得这小子似乎别有用心。


        

“他怎么了?可是有什么无礼的要求不成?”


        

说着转述了小五说的那半截身世。


        

这虽然只有一半,可一说,安华皓立刻就明白了。


        

梅晓彤有点犹豫,顾子楷立刻就道:“我进去陪婶子说会话——”要避嫌。


        

梅晓彤摇摇头,笑:“顾大哥又不是外人,有什么好避开的?我只是觉得这身世恐怕还跟我和我娘有关——”


        

“那小五的意思是,田家现在用的胭脂水粉方子,是他家的?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怎么方子归了田家?”顾子楷脑子里立刻脑补了十七八种两家之间的恩怨情仇。


        

安华皓沉吟着,手指头敲击着桌面:“按照小五这个说法,田家是靠着这个胭脂水粉方子才发家的,然后不知道


        

“那胭脂水粉铺子的老板就是田家?”


        

顾子楷这前后院的住着,因着和安华皓和解后,两家之间并没有太多隐瞒,大约也听说了一些,又听到安华皓提到田家,也立刻就明白了。


        

她仔细回想了一下,小五昨天的表现,最开始还只是普通的殷勤,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格外表现的?


        

田家!是田家到看台闹了一场后!


        

什么原因,两家闹崩了,方子到了田家手里,小五家败了。小五跟你说他身世是想做什么?想借着咱们的手,替他拿回方子?还是?”


        

梅晓彤没说话,关键的地方,小五还没说到,就被黄娘子给打断了。


        

不过她也不着急,着急的人应该是小五,如果他真的有这个心思,就算黄娘子拦着,他也会想法的找自己。


        

这么一想,梅晓彤也就淡定了:“不管小五是怎么想的,他是想借咱们的手对付田家,还是想别的,总会再来的。”


        

想来应该是昨儿个跟田家的一番争执,被小五给听到了她去砸了田家的胭脂铺子,所以起了这个心思?


        

还有,小五姓黄,那黄娘子到底是他什么人?为何黄娘子要拦着小五?


        

一旁的丁婆子听了几个人的话,倒是露出欲言又止的神色来,正好被梅晓彤看到了:“丁婶子可是有什么话说?”


        

丁婆子被叫破了,忙道:“说到这黄家,我倒是有点印象。”


        

话虽然这么说,安华皓却还是不放心,加上如今陈巡抚和朱浩然都在荆县,又有杜太医叮嘱,他觉得还是谨慎些好。


        

心里想着,晚上要跟杨宗保这个舅舅说说,倒是要调查一下,当初那田家和黄家的事情,心里有个数才好,免得被人白白利用了。


        

原来,这黄家确实在十几年前,在荆县确实颇有名气,他家世代种花木为生,郊外现今那田家所有的一大片花海,至少有六成面积,以前是属于黄家的。


        

当时荆县大部分有钱人家里要花木,都是找黄家,据说连长青书院的花木那些年都是黄家负责的。


        

居然有人知道黄家?梅晓彤忙示意听婆子说。


        

丁婆子刚要说,张婆子在里屋听着动静,本来不打算出来的,听到这里也稳不住了,干脆出来一起听。


        

没办法,黄家当家的想了个法子,招赘。


        

千挑万选,给黄家大小姐挑了个家里穷得叮当响的读书秀才,那秀才家姓鲁,据说也是一表人才,读书也有天分。


        

因着这些,黄家也算是荆县有头有脸的人家。


        

只可惜黄家虽然财运不错,可黄家那一代,偏偏只有两个闺女,没个儿子继承家业。


        

一个姓黄,继承黄家的家业。


        

鲁家答应了,然后没多久,鲁秀才就跟黄家大小姐成亲了,鲁家也得了黄家一大笔聘礼,日子好过了很多。


        

可就是家里太穷了,除了他,下面还有三四个弟妹,就靠着爹娘和几亩薄田,哪里能够养活?


        

黄家当家的,选了那鲁秀才,事先也说好了,入赘到黄家,黄家供他读书科举。将来若是生了儿子,一定要有


        

没想到,再后来,鲁举人带着妻儿去访友的路上,遭遇到了劫匪,鲁举人勉强逃得了生天,他的妻儿却全部丧生在劫匪之手。


        

鲁举人虽然逃了出来,可他也受了伤,被好心人救了回来。


        

后来,鲁秀才考上了举人,黄家大小姐也生下了一个儿子,按照约定,就姓黄。


        

黄家也算有了继承人。


        

除了那鲁举人,因为看到妻儿的尸体,吐了血,在城里医馆昏迷不醒逃过了这一劫,黄家上下,连带奴仆二十来口人,全部葬身火海了。


        

一夜之间,偌大的黄家,就剩下了一个鲁举人,偏还昏迷不醒。


        

回来后,黄家知道消息,都傻了,一面布置灵堂,一面使银子钱,请官府缉匪,将黄家大小姐和儿子的尸体找回来。


        

没想到,祸不单行,在黄家大小姐和儿子的尸体找回来那天,起了一夜的黑风,据说是灵堂那边半夜火烛点燃了帐幕之类的,火助风势,加上黄家人被这一连串的打击,都累趴下了,晚上都睡死过去了,一个都没逃出来。


        

还是鲁家人,这个时候站出来,收敛了黄家的尸骨,勉强下葬了。


        

等鲁举人醒了,差点没疯掉。


        

浑浑噩噩半年,才清醒过来。


        

因着黄家就剩下他一个人了,别的东西都被火烧没了,房子也烧得就剩下几堵墙了,鲁举人还算是有良心,就在黄家的那断墙旁边起了个茅草屋,给黄家守了三年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