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大明最狠一个山贼 > 第三百七十五章 被剥皮充草的白广恩

第三百七十五章 被剥皮充草的白广恩

作者:一壶老鸟 返回目录
        

白广恩还没死,和大多数将领一样,他穿了两层盔甲。


        

一层铁甲一层棉甲,子弹击穿了铁甲,也击穿了棉甲,并击断他的肋骨,镶入右胸,但并没有伤到肺腑。


        

被抬到秦川面前时,白广恩还能忍着痛翻身坐起,然后跪在地上。


        

“秦将军,小的愿降,愿为将军刀山火海,万死不辞。”


        

秦川没说话,只静静打量这位先从流寇投降大明,又从大明投降流寇,紧接着又从流寇投降满清的三降将军。


        

“秦将军,小的……”


        

“说吧,你杀了多少关帝军,多少百姓。”秦川不耐地摆摆手打断他。


        

两名关帝军架起了白广恩的胳膊。


        

白广恩一阵哆嗦:“将军饶命,小的愿将对岸军情如实禀告,请将军饶命啊。”


        

秦川没理会他,只面无表情地望着他。


        

听到这话,白广恩脸色一变:“将军,两军交战,各为其主……”


        

“既然各为其主,那就拖下去,砍了……不,剥皮充草,挂在揣窝沟的黄河岸边,给河对岸的洪承畴瞧瞧。”


        

“是。”


        

“多谢将军。”


        

冯五豹单膝跪下,郑重地朝秦川行了一礼。


        

秦川没阻止他,只问道:“十一的人头找着了吗?”


        

很快,白广恩就被架走了。


        

“将军,还有四百余俘虏,该如何处置?”一旁的冯五豹低着头,单手抚胸问道。


        

“全部宰了,给十一和那些兄弟们报仇,把那些尸体的人头也割了,插在揣窝沟岸边给洪承畴瞧瞧。”


        

“多谢将军。”


        

冯五豹又感激地行了一礼。


        

“去吧。”


        

“找着了。”


        

“那就好,刘有柱会暂时接替你的防区,你先把十一和那些兄弟们的尸首护送回兴县,我会带兵北上,亲自坐镇揣窝沟,让你大哥和几个兄弟去兴县跟你汇合,一起护送十一的尸首回冯家庄。”


        

“我给你们半个月时间,办过十一的丧事后,先在家修养几天,时间一到便立即返回各自防区,咱们还有很多仗要打。”


        

刘有柱留在兴县,暂时接管兴县境内的黄河沿岸防线,并随时支援揣窝沟。


        

同时,秦川派人回娄烦,通知各司前来永宁州和临县建立行政管理体系,丈量耕地、安置百姓等。


        

有王继宗和文成等人在,经过两年多的不断优化和调整,秦川治下已经建立了一套完善的行政机构,有着高效的民政管理体系。


        

“是。”


        

待冯五豹离去,秦川又把山猫儿和刘有柱叫来,仔细吩咐一番。


        

他让山猫儿继续留在临县,负责临县境内的黄河沿岸防线,并随时支援永宁州。


        

只不过,秦川现在面临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人才太少。


        

他的行政机构需要大量人才,随着地盘的扩大,人才的缺口也越来越大。


        

所谓的人才,就是识字的人,若连公文都看不懂,自然就不合适当官了。


        

这套行政机构参照大明朝的朝政机构,设多个平级的职能部门,全部直接对秦川负责,军政分离,财政赋税独立成一个部门,农业、工业、商业等都也都独立一个部门,废除徭役,提高农业税。


        

如今,秦川只管带兵打仗就行了,把地盘占下来,他背后的行政机构就会迅速接管地盘,在当地建立行政体系。


        

军政分离的一个好处就体现在这,军队不会面临太多狗屁倒灶的事,行政机构也不用为防务、军粮、徭役等发愁。


        

所以,秦川还是得从原有的士大夫阶层里招揽。


        

明末的士大夫阶层虽然是土地兼并蛀空国家的罪魁祸首,但其中还是有不少开明之士和正人君子的。


        

想要招揽这些人,就得要有更多的标杆。


        

可这年头的读书人大部分都是缙绅士族,穷苦老百姓连书都买不起,还每日得为了一口饭食而下地劳作,根本就没几个人有机会读书。


        

治内的缙绅士族,绝大部分都被秦川给抄了,这些人是不会为自己卖命的,外面的缙绅士族,也被秦川得罪了个遍,很少有人愿意投效他,永宁州的冯功牛正气萧开河等人是例外。


        

学校又没那么快教得出秦川所需的人才,短短两年时间,学不到什么东西的。


        

若一圈不行,那就多走几圈。


        

……


        

安排好防务后,秦川当天便带着两千关帝军继续北上,两日后抵达了揣窝沟。


        

为此,秦川还交给各部一件很重要的事:好好招待吴甡,让各司派几个人带他到处转转,看看娄烦、岚县、静乐、岢岚州等地的民生,看看农、工、商等行业发展。


        

吴甡学的是天地君亲师那一套,天地要摆在第一位,要敬畏天地,然后忠君报国,最后才是亲人师长。


        

想要他真心实意地投效,可没那么容易,但给他在自己的地盘内走上一圈,说不定能打动他。


        

“多谢将军为十一报仇。”


        

冯七狼和冯十三鹰也连忙跪下,一并跟着道谢。


        

“诶,你们既跟了我,便是自家兄弟,十一也是我兄弟,为兄弟报仇何须言谢?都起来吧。”


        

冯一龙特意带着冯七狼和冯十三鹰出营五里,迎接秦川。


        

关怀几句后,秦川把让人把白广恩的人皮和两千级人头运了上来。


        

见到那张人皮和几大车人头,冯一龙和冯五豹一样,猛地单膝跪下,朝秦川拱手道:“多谢将军为十一报仇。”


        

“是。”


        

冯一龙又感激地朝秦川行了一礼,这才带着两个弟弟回去安排一下。


        

秦川带着两千关帝军接管了揣窝沟的防务,然后让人把白广恩的人皮充了草,用木棍插在黄河岸边,那两千明军首级,也一并插在岸边。


        

“老五已经把十一的尸首运回兴县了,你们也回去一趟,送送十一吧,顺便兄弟几个团聚几天,十五日后回到揣窝沟就行了。”


        

“多谢将军。”


        

“去交代一下防务,然后赶紧回去吧。。”


        

兴县一带的贼军并不多,只有一千余兵力,一直追在白广恩的身后,却怎么也追不上。


        

照理说,这种情况下冯一龙肯定得分兵驰援兴县,以免更多村寨被白广恩攻陷。


        

等冯一龙调离部分兵马,他就可以渡河强攻揣窝沟了。


        

……


        

洪承畴一直在等,等冯一龙分兵。


        

据白广恩传来的消息,他已经顺利渡过黄河,并进入了兴县一带,不久前刚包围罗峪口村,斩杀来援的三百余贼军,其中有一名叫冯十一雕的贼军参将,紧接着又接连围剿赵家坪和康宁镇,斩首六百余。


        

洪承畴只得望河兴叹,无可奈何。


        

如此对峙了几日,洪承畴知道这样不是办法,急忙派人偷偷渡河,通知白广恩退兵。


        

再不走可就迟了。


        

或许伤亡会很惨重,但自己的兵力是冯一龙的数倍,只要对方分兵,他的胜算就会大上许多,就值得一试。


        

只要能过河,他就可以趁着秦川南下的机会,接连收复兴县、保德州。河曲县等地了。


        

但,白广恩都在兴县一带闹腾好几天了,冯一龙竟然无动于衷,甚至他亲弟弟冯十一雕被白广恩斩杀,他也没有分兵追杀白广恩。


        

到了河畔,洪承畴拿出那杆从佛朗机人处购得的望远镜,瞄准了对岸。


        

只仔细看了几眼,洪承畴便脸色大变。


        

他看到了一张人皮,长得有点像白广恩。


        

只不过,洪承畴刚派人出去的第二天早上,他就见到了白广恩。


        

大清早的,一名亲兵跑进院子,在洪承畴的屋门前低声叫唤了几声。


        

洪承畴皱着眉头拉开屋门,听那亲兵禀报军情时脸色茫然大变,急急忙忙往外冲去。


        

河边密密麻麻的人头,肯定是他的两千部下。


        

而那“秦”字将旗,说明秦川已经到了揣窝沟。


        

脸色难看地看了许久,洪承畴忽然放下望远镜,莫名长叹一声。


        

他还看到了河边密密麻麻的人头,整齐有序地用木棍插在河边。


        

揣窝沟里,“冯”字将旗的前面,不知什么时候立起了一面“秦”字大旗,在风中不停飘扬着。


        

那人皮,是白广恩无疑了。


        

“坚守河道,等待良机。。”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