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表白 今晚阿伟下定了决心要向王静文表白。这并不是大学生酒桌上的大冒险。 说做就做,他甚至回绝了室友的开黑邀请。 带着一份激动,一份忐忑,他小心地在手机微信文字栏里码下了想说的话。 “王静文,你好!我是阿伟,跟你一样是计科1201班,我喜欢你,你能做我女朋友吗?” 简单一段文字他反复删减,深怕自己立场不够明确,又怕语气不够委婉,最终还是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念头按下了发送键。 看着手机短信的发送条,除了等待,他不知道自己能做些什么。 ………… 阿伟今年十八岁,工大应届新生,来自A省的一个小县城,那场高考回应了他每日五点的刻苦早起,成绩不错,超过重点线五十多分,除了那几所名校,剩下的学校对他来说就没有门槛,村里还因为这个好消息办了场酒宴,他也第一次享受到了主角的待遇。 父母告诉他,高考之后,便不再管他,所以他便撒野去了。 之后的高三暑假,他投身英雄联盟,属于德玛西亚,彻底地玩疯了。 连大学志愿填报都是表姐代劳,只是听了一句与电脑相关,他便在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空格上打了勾。 他还记得那天来学校报道,多年未出山城的外公也一并跟来,扛着他的被褥,走在他的前头,一直到他所在寝室的六楼,那是一幢老宿舍,老到不允许学生自行安装空调。江南夏季的酷热远不是那一架摇头风扇可以制衡。 时间一转便过去一月,在迎新晚会那天阿伟傻了眼,热门专业大学院足足五百多号人,却只有几十个女生。 这着实打乱了他的计划。 对于他人生的前十八年,阿伟只有一个遗憾,没有谈过恋爱。 在那个小县城,早恋是不被允许的,地下恋情只属于那些长相秀气的男生或者高挑的运动健将,像阿伟这样长得不高也不出众的伪学霸从来都只可能是暗恋故事中的悲情主角。 他也不是没有机会,曾经喜欢过一个女生,初中同桌,初中的他第一次转了学,母亲为了不让他跟祖辈一样在山城里碌碌无为,拿出了所有的积蓄,他便进入那所号称精英化教育的私立中学,同桌也第一次由男变成了女。 那是一个有着钢琴和芭蕾两本十级证书的美丽女子,阿伟在她穿起那一身芭蕾舞裙踮起脚尖站在自己身前的那一刻便彻底沦陷了,他曾经偷偷趁着众人午睡的空当去牵她的手,她也曾教他两只老虎钢琴曲上的指法,哆瑞咪哆,哆瑞咪哆,瑞咪发…… 但是她父亲是他们班级的班主任,注定这萌生的情愫没有结果。 之后的高中三年,为了不让母亲的期待落空,他没有给自己恋爱的选项。 他第一次见王静文是在班级聚餐上,来自天南地北的一众年轻人需要这顿饭来拉进彼此的距离,大学不比高中,没有规定这片偌大校园的某个角落属于你和你的班级。 讲真阿伟也觉得王静文并不是那种让人一眼看上就喜欢的女子,在他心里甚至远不如初中同桌。可这都是他自己的选择,高中死党阿健就在隔壁的外国语学院就读,那文科专业一个班级三十人,独苗男人就他一个的情况让阿伟这辈子都羡慕不来。 倒也不是矮个里挑高个,几番接触下来,面容姣好的王静文慢慢走进了阿伟的心里。 不同于除了游戏便是宅的室友,他住进工大的当天就告诉他自己,大学生涯必须来一段刻骨铭心的恋爱。 “嘟” 一条回信打断了阿伟的回忆。 “西11,见面详谈,静文。” 第二章 表白(2) 第三章 表白(3) 第四章 例会 第五章 例会(2) 第六章 例会(3) 第七章 社团招新 第八章 社团招新(2) 第九章 羞耻的体育课 第十章 羞耻的体育课(2) 第十一章 坦诚以待 第十二章 谁人青春不流血 第十三章 谁人青春不流血(2) 第十四章 联谊 第十五章 联谊(2) 第十六章 联谊(3) 第十七章 初雪 第十八章 参赛 第十九章 针对 第二十章 团战 第二十一章 胜负 第二十二章 手段 第二十三章 分心 第二十四章 问 第二十五章 冷 第二十六章 坏习惯 “啪!” 阿伟的父亲这次下手自己都觉得有些重,可是他没有表现出来,只是继续动着筷子夹着菜。 小小的男孩,瘦瘦的大腿上有一个巴掌的红印,他强忍着眼泪,可是眼泪总是没有他想象地那般争气,无辜地顺着脸颊滑落。 母亲虽然心疼,但是老人总说男抖穷女抖贱的说法,而且她也觉得小孩子抖腿不是个好习惯,要改! 在那样一个只有几十户人家的小村子,并没有所谓多动症的说法。 父亲显然是看出了阿伟的心思,夹了一片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到阿伟的碗中,说道:“吃饭难道就是只吃米饭的吗?” 当陈文青双眼看着自己双腿超过一分钟之后,阿伟便知道了自己的老毛病又犯了,纵使他已经能做到在重要场合努力克制,每当放松下来,就会“死性不改”,那是他十几年来对于父母之言唯一的无声反抗。 “这个习惯不好!” “我知道,村里人说只有社会上的流氓才会这么做!” 陈文青有些惊讶,惊讶从阿伟口中说出流氓一词,一个几乎要在生活中消失的书面用语,是作为一个名词,而不是作为一种行为。 纵使天色已暗,天上那片浓厚的黑云还是惹起了阿伟的担忧,东十四离这里的距离不近,他已经来回过几趟,要是现在下起雨来,等回到426他一定会成为落汤鸡。 冬季的衣服厚重,难洗难干,更容易受潮发霉,阿伟就记得高中时自己有一件很喜欢的外套只穿了一天,后来因为天冷,便放在了衣柜里,才两天的时间就布满了霉斑。 “一会儿可能要下雨!” “为什么?” 陈文青并没有看天气预报的习惯,可能是习惯有人给她送伞,又或是喜欢那种来得急,来得汹涌的阵雨,总是让她轻易就能看到别人关心她的神情。 女子顺着阿伟的手指便看见了那片黑云,的确跟晴天晚间那干干净净的云彩不同,一眼就能发觉它得来势汹汹。 也许本就没有那么多得巧合,都是人精心布得局,虽然得到的体会到的都是真的,感情绝大数时候并不适合推敲。 她突然起身的时候,阿伟长舒了一口气,心想这姑娘要是愿意回寝室,他也算对王静文有个交代,他问道:“你是要回寝室了吗?” “对!” 陈文青用校园卡刷开了寝室楼下的门禁,就在阿伟转身打算离去的时候,她突然记起了什么,拿出手机看了一眼,知道已经错过了时间,出声喊道。 “喂!” 阿伟知道人家喊得一定是他,转过身来,说道:“我叫吴一伟,可以叫阿伟,不叫喂!” 他说得很认真,这是他一无所有来到这个人世,父母给他的馈赠。 陈文青也不知道为什么吴一伟三个字能戳中她的笑点,本来有些愤懑地情绪此刻竟然有些轻松起来,嘴角也挂起了一丝微笑,像极了阿伟原先印象中那个女子。。 她问道:“阿伟,我问你,你敢不敢追我?” 第二十七章 赴约 第二十八章 失去之物 周末加上雨天,原本热闹的支干路也显得有些冷清。 工大的图书馆是在校区正门方向,和学生宿舍所在的生活区有着一段不短的距离。 阿伟和陈文青就这样共撑一把伞行走在雨中,冬雨总是淅沥,还没看到图书馆那标志性的圆顶,男生的左肩就已经被雨水打湿了,也并不是伞不够大,只是两人隔得太远。 新生刚入学的时候,阿伟跟同伴同学来过图书馆,那是凭着学生卡就能自由出入,随意阅览的好去处,一楼除了前台储物间还有一个校史馆和一间有格调的咖啡馆。 他在储物间找了个偏僻的位置将自己那把长柄伞安置好,那是一把随处可见的天堂伞,花了阿伟三十几块钱从学校超市购买,为了不跟他人的弄混,又怕有人有意无意的“借用”,他还特意在握柄处贴上了一张便签写明了归属。 陈文青站在门口,双眼简单扫了一层货架,尽管她早有设想,但是现实中的失落感还是写在了她的脸上。 “可能天晴之后,他会自己放回来。” 阿伟安慰道,他高中的时候,弄丢过三个热水瓶,他不理解那些人顺手而为所图的方便到底是为了什么,他也有过失而复得,只不过是已经被掏空的空瓶身,重要的究竟是在其中的热水还是热水瓶本身,他至今也没有搞清,但他记得高中时热水房一壶热水只需要一毛钱,有一点,他可以确定,就是失去当下的那种愤怒感是真实的。 陈文青没有接话,只是转身走向楼梯,相比于时常忙碌的图书馆电梯,她更习惯走楼梯。 第一层的人来人往不同,第二三层的图书馆更多了一丝认真的氛围,不少准备考研又或是认真刻苦的学子们每日就如图上班打卡一般坚守自己的座位。 陈文青对于计算机系书籍所在的三楼并不陌生,在阿伟还在寻找空桌子的时候,她已经从书架上取下了好几本教材,她这周本没有来图书馆自习地打算,但是既然来都来了,她也不希望荒废了时间。 阿伟将自己的双肩包放在身边的椅子上,在一张偌大地六人空座上圈好了领地,时间已经临近了期末,图书馆就好比电影院的旺季,上座率极高。 陈文青在他的对面坐下,也不知道是从何时开始产生的规矩,图书馆的座位都是以面对面的两个作为单位,很少有人结伴而行的两人选择并排而坐。 女人从斜挎包取出事先准备好的两张A4草稿纸,她一向如此,只要看到需要演算的习题,便会在纸上一步步推敲,计算机系所要求的高等数学A级难度总是让人欲罢不能。 (阿伟所学的教材高数分ABCD几级,艺术类只需学习D类)。 阿伟身前是古龙的《天涯明月刀》,是他刚才从二楼小说区找来的宝贝,工大图书馆的收藏量很丰富,这本可是当初小说完本时第一时间编排而成的出行版。 第二十九章 第三十章 食堂 虽然有不少的女生来养贤府吃饭,但终归是少数,大体还是以男生为主。就像426寝室的龙哥和阿伟,一直以来都是养贤府的常客。 每当一堆男人聚在一起,话题不外乎便是游戏和美女。 “那个女生好漂亮。“ “咱们学校还有这么一号人物?” 舒悠顺着张天桥的视线看去,正好瞧见一身淡黄色羽绒服的陈文青,打趣地说道:“今年新生的风云人物你不知道吗?计院院花。” 说起计院院花,张天桥便有了印象,他在工大四个年头里,还是第一次听说校花评选的热门人物不是出自人文或者艺术学校,当下忍不住又多瞅了几眼。 “所以工大那句防狼防盗防学长是有道理的呀。” 张天桥没有理会舒悠,两人是发小,更多没羞没臊的玩笑话时常挂在嘴边。 舒悠则是更在意陈文青身后的阿伟,也不知道这张好使的“饭票”能坚持多久。 陈文青显然不是第一次来到养贤府,径直走向美食广场,阿伟紧跟其后。 “巴西烤肉饭!” “23号麻辣香锅好了!” 各个摊位上戴着厨师高帽,一身白袍的师傅们正吆喝着,好生热闹。 选择多从来都不一定是一件好事,就像眼下的女子食门大开,却在几个摊位前犯起了踌躇。那一声声美女急切地等待着她的回应。 阿伟倒是简单,他晚餐总是喜欢带汤的吃食,清真店面里的兰州牛肉面是他一贯的选择。 等阿伟面汤都要见底的时候,陈文青才端着餐盘坐到他的对面。 他从来都不相信气功的说法,却在女子落座的时候分明感受到了几股明显的打量视线,就像后背长了眼。更有胆大的直接跟他四目相对,像是要把他看个透彻,想看明白这堆“牛粪”究竟有何特殊之处。 跟平时大大咧咧的性格不同,陈文青吃饭的时候很耐心,嘴里有食物的时候从不说话,每次都认真咀嚼十几下才会咽下,而且咀嚼的时候绝对不张口,脸颊总是被撑得圆鼓鼓的,很是可爱动人。 阿伟已经不再动筷,那精华所在的浓汤全部进了他的肚中,从小他就不喜欢用勺子,习惯将整个大碗用双手捧起,就着碗沿喝下,以此对手艺匠人表达最高的致敬。 “你们班选了什么歌?” 阿伟问得是郑洁所举报的青春歌会,以班级为代表歌颂青春的年级活动。 “还没定,你们呢?” “《我的舞台》” “《我为歌狂》的那首主题曲?” 阿伟有些吃惊,这2001年的动漫陈文青居然也有所了解,他记得那时自己刚上小学二年级,跟堂弟一起住在爷爷的老木房子里,每天就等着七点整的《大风车》节目开始。。 阿伟一开始对《我为歌狂》并不感兴趣,斗智斗勇的汤姆和杰瑞自然更得小朋友的欢心,但是阿伟那上初中的表姐却疯狂迷恋这部动漫,每都固执地守在电视前,手中紧握遥控器,不让任何人更换频道。 第三十一章 李纯 第三十二章 名人 第三十三章 歌会 第三十四章 公平竞争 青春歌会举办的颇为成功,在几位评委地一致认同下,数媒1201班以《怒放的生命》一曲摘得桂冠,在班级考核评定上又多了一加分项,而计科1201班位居前三之列,也算成绩优异。 翌日,阿伟看到手机微信里多了一条好友申请消息,对方只是简单写了几个字:你好!我是李纯。 其实不用这句话,阿伟也知道来人是谁,毕竟用自己本人照片做微信头像的不是网红带货商,便是些自信心爆棚的人,而李纯显然是后者。 李纯说话从来不拐弯抹角,通过好友验证之后,便道明了来意。 “我喜欢陈文青,我希望可以和你公平竞争。” 阿伟记得自己明确告诉过他,自己跟陈文青并不是所谓的情侣关系,但是对方显然还是坚持他自己的想法。 这可让阿伟犯了难,他纠结了半天,也不知道回什么消息好。 在1+1台球室,李纯正拿着巧克擦拭着自己的台球杆,他和楚河都是少数在台球室使用私人球杆的VIP用户。 他刚想击球的那一刻,受了兜里的手机震动的影响,击出的白球一下子便失去了准头,连一个简单的中袋直线也没打好。 一家空枪之后,是另一家线后随机落位。 楚河自然不会放弃这到手的机会,本就胶着的局势,根本容不下李纯任何一个失误,他干干净净地一杆清台。 “六比四,今天还请李公子破费!” 胜负已分,李纯只得摘下那三指手套,掏出手机便看见阿伟通过了他的好友验证的消息。 楚河去到吧台一旁的冰柜拿了两听可乐,问道:“怎么?” “没啥。” “我女朋友跟陈文青是室友,如果你想要她的微信我可以找她帮忙。” 楚河之前要过陈文青的微信,只不过人家没同意,他以为李纯也会卡在这道坎。 “我有她微信。” “什么!” 李纯将自己好友栏中特别关注之人给对方看了一眼。 楚河自然知道真伪,毕竟他当时唯一能跟陈文青交流的方式就是好友验证里不到十几个字的短句。 “你怎么加的?” 李纯反倒是一脸的不解,心想加那姑娘的微信好友很难吗?他记得当初自己在养贤府要微信号就是简单的对话而已。 “这个是秘密,好了我要去赴约了,你也该去接你女朋友了了吧。” 说完这话,李纯径直离开了1+1台球室,作为VIP会员,扣费都是自动结算在他的会员卡上,并不需要去吧台刷卡。 还是学校图书馆,还是三楼原先的那一张六人桌,只不过这次陈文青坐在了阿伟左侧,而李纯则在他的对面。 阿伟实在不明白,这两人在图书馆自个习为什么非要拉上自己。 李纯显然是有备而来,看着他带来放在桌面的曲奇和奶茶,如果换成冰可乐和爆米花,阿伟丝毫不怀疑自己是在电影院看戏。 图书馆需要保持安静,道理大家都懂。。 李纯随身就有携带纸笔的习惯,作为专业的词曲人,他明白灵光乍现稍纵即逝,如果不当下记录,事后想要回想起是何等困难。 第三十五章 失态 第三十六章 酩酊 第三十七章 新舞伴 第三十八章 来电 第三十九章 北上 第四十章 照片 第四十一章 备胎 第四十二章 证明 第四十三章 夜谈 “然后呢?” 阿伟一直顺着陈文青的话说,按照姑娘的设想,他应该和阿健找到另外几个同样倒霉催的男生,再建一个微信群,一起交换大家手中的情报,然后花笔钱请个校园媒体,把孔越这脚踏几条船的破事给人家大肆报道一番。最好能弄得她在传媒学校“声名大振”,直到最后成了人人喊打的老鼠,让她无地自容。 阿伟听得津津有味,嗯嗯啊啊像极了一个功力深厚的捧哏。 “然后呢……” 陈文青也是看明白了阿伟的心思,一手揪住他腰间的赘肉,低声说道:“你再继续!” 其实对方也没用力,阿伟还是装作很疼的样子。 感情就是简单你情我愿,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阿伟语重心长的说道:“做了那么多,换来什么了?难道那孔越就能抛开其他人回到阿健身边了?” 阿伟点起了一根烟,背对着人家姑娘,不想让烟气朝人家飘去,接着说道:“我要是今天不带他回来,你信不信阿健还会找人家去,说不计前嫌这个词都是抬举他。” 倒不是因为阿伟说这话,陈文青才相信阿健会原谅那个姑娘,而是因为他那人就是可以傻到那个程度。 李宗盛曾经在歌词里写道,情爱里无智者。 阿伟只希望阿健可以把自己还给生活,他问道:“那你呢?” “我?” 陈文青一脸的不解,这事怎么又扯到自己身上了。 “说我是怂货,你怎么不给人家打电话,怎么不去找他!” “是谁告诉你的?袁可吉吗?” 故事的确是由袁可吉讲述的,他也不希望自己兄弟被人蒙在鼓里,可笑的是陈文青这个问句的语气和孔越其实并没有什么两样。 “我的情况和那个婊子不一样。” 只不过这次先走一步的是一个男生,他跑的老远,跟陈文青隔了一整个太平洋,九个时区,白天与黑夜的距离。就算哪天姑娘有了说走就走的勇气,也要等上几个月的时间办签证,前提是不被签证官并不为难她。 “我知道你想找个人陪!” 阿伟用烟屁股续上了一根新烟,嘬了一口,竟尝到了一丝苦涩。 许是说得嘴干了,他便从电子贩卖机里买了两瓶热阿萨姆奶茶,拿出一瓶递给人家。 陈文青伸手接过,其实她更喜欢可乐,不过她下楼下得匆忙,只带了门禁卡,手机现金都没带。她这回听得很认真,只是低着头看着地上的积雪,既没有打断阿伟,也没有插嘴。 “我也喜欢整天跟你凑一起……” 有个漂亮姑娘在身边养眼,怎么都是一件开心的事儿。 阿伟本来有着一肚子话想说,等他一口喝了半瓶奶茶后,却再也说不出口了。 手机电量已经是红色警告模式,再过几小时天也要亮了。 几天不见,陈文青的黑眼圈明显深了不少,可能平时是因为化妆遮掩的关系,至少据阿伟所知,她并不是一个时常熬夜的人。 “时间不早了,你回去休息吧,我也回去了!”。 陈文青听完点了点头。 第四十四章 同学会 第四十五章 同桌的你 第四十六章 除夕 第四十七章 谢小花 第四十八章 生气的李纯 第四十九章 校草 “你跟公司的合同还有多久?” 李纯向谢小花问道。 “还有半年。” 李纯浑然不觉自己像一个老妇,却总是对着一件事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地念叨。 “到时候谁劝你签约都不要答应。” “好!” 阿伟只是个娱乐圈的边缘人,看着李纯强势的态度,他也不好插嘴。 他回校搭了李纯的顺风车,并不需要去挤公交,能省下几十分钟的公交停靠站时间,也算是新年第一桩幸运事。 李纯开车虽然很快但是很稳,没有常见的路怒症,不会随便对着那些插队的绿皮出租来上一脚油门。 车内一直循环播放着几首无字歌,显然是他还没完成的样品之作。 阿伟没有学过乐理,李纯也不怕他听了去,就李家在娱乐圈的地位,还没有那个人敢公然抄袭他的作品。 “女朋友呢?还没返校吗?” 阿伟知道对方说的是陈文青,也不明白为什么他如此肯定此事,明明自己都解释过好些遍了。 “不用瞒着我,我有内幕消息。” 阿伟知道像李纯这样的性子,如果心中认定一事,就算自己说破嘴皮也没用,于是不再辩解。 天气转眼就变暖,女生的衣着总比天气预报更能反应温度变化。 陈文青今天穿了一条波西米亚风格的长裙,那是她一个朋友特地从欧洲为她买的。 “好看吗?” 阿伟点了点头,像她那样的姑娘的确有自恋的资本。 毛概是一堂多班级必修的大课,等俩人一前一后走进法学楼教室的时候,袁可吉等人已经占好了后排座位。 陈文青没有挨着阿伟而是在他前面三排坐下,他们数媒的人大多在那片区域。 这种一页开卷的大课,大家大多都敷衍应付。 第一节课,阿伟直接就睡了过去,也不知道是不是讲台上马老师的声音太催眠还是因为春困。 三节课中间有两段休息时间,没等阿伟梦醒,袁可吉就叫醒了他。 “咋了?” 阿伟擦了擦嘴角的水渍,他睡觉习惯张着嘴,时间一长就容易流口水,为此他寝室枕头套两天就得换一次。 袁可吉眼眉一挑,俨然一副看戏的状态,说道:“你看!” 阿伟顺着他的眼光看去正好看见“校草”那一脸臭屁的嘴脸。 之所以“校草”要加引号,是因为他的外号是他自封的,并没有人承认他外貌的帅,因为父母都是工大的人教授,所以在学校的行为做事一贯有些张扬。 何霞见阿伟醒来,转过头向他问道:“你是不是在根陈文青处对象?” 阿伟没有立马回答,而是环顾一眼教室,并没有看到王静文的身影。 “你今天穿得这身真好看!” “谢谢!” 陈文青已经习惯了“校草”整天的叨扰,每当课间休息,对方总能找各种理由在她身前晃悠。 “我这有几张王力宏周末演唱会的门票,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 大学有过兼职经历的人都清楚各大电视台的套路,阿伟就参加过拍摄,有幸在两个半小时的电视里露过脸,虽然只有短短几秒的时间。 第五十章 关你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