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学霸从改变开始 > 第677章 短时间

第677章 短时间

作者:一白化贝 返回目录
        

“能够获得老领导的支持,那自然是最好不过的。只是,也不要给老领导添太多的麻烦。”


        

虽然李振邦的态度,表现的十分乐观。


        

对于老领导的支持,他也有着极大的信心。


        

但是,陈舟却还是有一些必要性的担心。


        

毕竟,华国的学术界是这么多年的时间,积累下来的学术环境。


        

即使是因为他开始发生了一些改变,但也绝对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够彻底改变的。


        

现在他想要筹建一个,完全不考虑这些外界因素的研究机构,也就等于是直接站在了当前大环境的对立面。


        

也因此,陈舟才会说这样一句话。


        

老领导虽然位高权重,有着拍板的能力。


        

可是,老领导也需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是不是能够让他拍下这块板子。


        

不是说,这样做的结果,是好是坏。


        

而是这个过程,必然会受到其他研究机构的干扰。


        

甚至于,在这其中,可能还包括华国科学院这边的一些反对声音。


        

陈舟为了筹建研究机构,已经想到了未来诸多可能发生的事情。


        

这就说明,眼前的这个年轻人,绝不是脑袋一热,想到什么做什么的性格。


        

事实上,这和陈舟以往的研究经历,也是一样的。


        

陈舟的这句话说出来,李振邦也就知道陈舟想的是什么了。


        

对于能够做出这样一份计划书,有如此宏伟理想的陈舟,说出这样一句话,李振邦的心里,多少还是有些复杂的。


        

从陈舟的这句话里,也能看得出来。


        

看了看陈舟,李振邦突然笑了起来。


        

陈舟不禁有些疑惑的问道:“李局长,你笑什么?我说错了吗?”


        

李振邦摇了摇头,道:“没有,没有,我就是挺难想象的,华国学术界改变的未来,居然系在了你一人的身上。”


        

但凡是他说出去的话,不管外界怎么看,他都会全力以赴的去实现。


        

至于,陈舟所说的,不希望给老领导添太多的麻烦。


        

也代表了,陈舟是打算自己面对在之后,所有可能发生的事情。


        

李振邦说完,陈舟轻声笑了笑。


        

想了想,陈舟看向窗外,说道:“可能,上天不会辜负一个,选择了重来,然后拼命努力的人吧……”


        

顺着陈舟的目光,李振邦也看向窗外,微微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所以,华国需要更多像你这样的人,而不是那些,利用各方面条件,为自己谋取利益的人。”


        

顿了顿,李振邦略带感慨的说道:“我记得,最初关注到你的时候,还是你参加完高考。毕竟,复读生考取理科状元这件事,的确挺吸引人眼球的。”


        

“只不过,那会也只是知道这件事而已,并没有过多的去关注。直到你解决了世界级的数学难题,我才真正开始关注你。”


        

“然后,就是见证你这一路,仿佛是奇迹般的表现。说实话,到现在,我都惊讶于你的成长,也赞叹于你的努力。”


        

陈舟收回望着窗外的目光,转而看向李振邦。


        

他只轻轻的点了点头,并未多说什么。


        

看到这个模样的陈舟,李振邦的心情,也愈加变得有些复杂。


        

陈舟沉默着,没有说话。


        

这句话,从李振邦的口中说出来,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代表了更深一层的含义。


        

顿了顿,李振邦又说道:“陈教授,您放心吧,老领导那边,我有六成把握!”


        

时代的责任,落在谁的肩上,永远与年龄无关。


        

又给陈舟倒了杯茶,李振邦刚想让陈舟再喝杯茶,却听到陈舟说道:“李局长,别倒了,你刚才看资料的时候,我都不知道喝了多少杯了,实在喝不下去了……”


        

李振邦促狭笑道:“我这可是上好的茶叶,外面一般都没有的,你真不喝了?”


        

这不过是一名才22岁的年轻人,他真的做好了,独自一人改变华国学术界,乃至于改变华国的打算了吗?


        

22岁,不应该是一个青春正好,享受时光的年龄吗?


        

蓦的,李振邦的心里,浮现出一句话。


        

陈舟点点头:“确实不错。”


        

“那行,那我就送你点,不过你可得省着点喝,我也就只有一点。”李振邦起身,从抽屉里摸出了一个小型茶叶罐,然后递给了陈舟。


        

陈舟倒也不客气,伸手便接了过来。


        

陈舟看了看李振邦,想端起来再喝一杯,可肚子实在都被茶水填满了。


        

略一迟疑,陈舟转而说道:“李局长,茶我是真喝饱了,要不,你送我点茶叶呗?”


        

李振邦愣了一下,旋即大笑着问道:“这茶的味道不错吧?”


        

“放心吧,我就自己泡着喝,搞研究的时候提神用。”陈舟将茶叶罐揣进了兜里,然后又说道,“行吧,李局长,要是没有其他事的话,我就先回去了。”


        

李振邦刚想说好,顿时想起来还有一件事,没有跟陈舟说呢。


        

这件事,其实是他早就考虑过的。


        

李振邦的眼睛,却是没有离开这个小型茶叶罐。


        

这里面,可是有他三分之二的存量啊!


        

“我这可是分了一大半给你,你真得省着点喝!”李振邦依依不舍的挪开自己的目光,再次叮嘱着陈舟。


        

说着,也不待陈舟回应,便又继续说道:“放心,今天食堂那边人也少,不用排队!”


        

陈舟想了一下,便也应道:“那行吧,我就蹭李局长的饭了。”


        

“说的哪里话?陈教授大驾光临,我要是连顿工作餐都不招待,那不是太失礼了吗?”李振邦笑着说道。


        

这件事也是在陈舟开始研究杨-米尔斯规范场存在性与质量间隔假设,这一千禧年大奖难题时,他便跟老领导汇报过的。


        

现在,倒是正好趁着这个机会,跟陈舟再聊一下。


        

于是,李振邦到了嘴边的“好”字,也就变成了:“陈教授,现在都已经中午了,要不留下来吃个工作餐?”


        

陈舟也已经猜到了,这位李振邦局长,肯定还有事情要说。


        

喊上齐茵一起,李振邦领着陈舟二人,便来到了科技部门的食堂。


        

食堂里的人,可一点也不像李振邦口中说的人少。


        

听到这话的陈舟,一脸古怪的看着李振邦。


        

陈舟心想,自己也不是第一次来,也不是第一次待到中午饭点了,怎么前面几次,也没见这位李局长,这么热情过?


        

俗话说,事出反常必有妖。


        

毕竟这件事,目前还处于设想阶段,他也只跟老领导汇报过这一想法。


        

如果是在食堂大厅,人多嘴杂,被别人听到说了出去,反而有些不妥。


        

来到包间后,食堂的工作人员,也端来了茶水。


        

李振邦尴尬的笑了笑,然后便带着陈舟和齐茵找了一个小包间。


        

反正是李振邦请客,陈舟自然也不客气。


        

而李振邦选择包间,也是为了方便与陈舟的交流。


        

这是在李局长的办公室里,填报了肚子吗?


        

等待上菜的间隙,陈舟也就直接说道:“李局长,还有什么话,现在可以说了吧?我可不相信你,会单单请我吃个工作餐。”


        

李振邦微微一愣,旋即笑着说道:“陈教授果然聪明!不过这工作餐,确实也是真心请的!”


        

再次看到茶水的陈舟,连连摆手道:“我还是留着点肚子,等一会好吃饭吧……”


        

听到这话的李振邦,不禁笑了起来。


        

倒是一旁的齐茵,有些不明所以。


        

不过,李振邦已经再次说道:“陈教授,不知道您对可控核聚变怎么看?”


        

听到“可控核聚变”这个词的陈舟,下意识的看了李振邦一眼。


        

他没想到,李振邦会在这个时候,跟他提出可控核聚变。


        

陈舟不置可否,前面都不说留自己吃顿饭,就捡今天请吃饭?


        

倒是听到这话的齐茵,不由得看了看两人,事情没谈完,就来吃饭了?


        

自己这是不是还得再离开一下?


        

再到之后,他自己所从事的高能物理领域的研究,也都或多或少的,能够跟可控核聚变牵扯上一点联系。


        

尤其是他现在进行的规范场理论的研究,与可控核聚变之间,可是有着莫大的联系。


        

只不过,可控核聚变的研究,所牵扯的各学科内容,实在是太多了。


        

而且,听李振邦的语气,这是打算让自己参与研究?


        

实际上,陈舟对于可控核聚变这玩意,并不能说是有多陌生。


        

从他最初参与到杨院长的粒子加速器那个课题时,他便了解过可控核聚变的内容。


        

都使得陈舟,已经将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优先级,提升到了一定的高度。


        

因为,按照陈舟的分析,基础科学的停滞,最大的原因,便是能源和寿命。


        

而能源的解决办法,大概率便在可控核聚变的身上。


        

到目前为止,陈舟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仔细去研究过这玩意。


        

但是,在陈舟对于未来的设想中,肯定是有可控核聚变的一席之地的。


        

特别是系统挑战任务的出现,以及系统最近一直挂在嘴边的基础科学的停滞。


        

他轻声说道:“可控核聚变技术的前景,自然是很理想的。但是,可控核聚变本身,所需要解决的难题,还有很多。我觉得,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实现的。”


        

陈舟的话,说的很实在。


        

不过,听在李振邦的耳中,却又使得这位李局长,想的有些多了。


        

所以,陈舟在挑战任务出现后,便想过挑战任务1之后,还会出现的挑战任务是什么。


        

见陈舟没有说话,李振邦于是又换了个说法,问道:“陈教授,关于可控核聚变的前景,您觉得如何?”


        

李振邦的声音,拉回了陈舟的思绪。


        

陈舟看了李振邦一眼,摇了摇头:“恰恰相反,正是因为我看好这项技术,所以才知道,实现它的难度,究竟有多大。”


        

陈舟的后半句话,李振邦听到了,却是左耳进右耳出那种。


        

因为陈舟前半句话,才是李振邦想听到的。


        

他看了看陈舟,想着眼前的这个年轻人,难道对可控核聚变没有兴趣?


        

要是这样的话,那就有点麻烦了。


        

李振邦想了想,问道:“陈教授您不看好可控核聚变这项技术吗?”


        

随即,李振邦便又说道:“陈教授,我觉得技术的难题,总有解决的办法,只要我们能够找对方法。”


        

顿了顿,李振邦继续说道:“就像您所解决的,杨-米尔斯规范场存在性与质量间隔假设问题,还有您现在正在研究的规范场理论问题一样。”


        

陈舟这下子可以确定了。


        

也因为这陈舟的这前半句话,这位李局长的脸上,露出了一抹喜色。


        

别的他都不怕,他就怕陈舟不感兴趣。


        

毕竟,强扭的瓜不甜。


        

全因他解决了杨-米尔斯规范场存在性与质量间隔问题。


        

想到这的陈舟,不由得轻声笑了起来。


        

看到陈舟脸上的笑容,李振邦也意识到了什么,他明知故问的说道:“陈教授,您笑什么?我说的不对吗?”


        

这位李振邦局长,就是想拉自己参与研究。


        

至于,为什么是在这个时候,和自己提出这件事。


        

陈舟也想明白了。


        

说这话的时候,李振邦一直看着陈舟。


        

他想看看陈舟,会不会有不一样的表情。


        

但遗憾的是,陈舟的表情,并没有多少变化。


        

“没有,李局长你说的很对。”陈舟摇了摇头,又说道,“不过,我还是那句话,可控核聚变在短时间内,是无法实现的,它还有很多需要攻克的技术难题。不管是理论,还是应用。”


        

李振邦说道:“时间可能确实有点久,到现在为止,我们也仅存于实验性的研究,到项目真正立项,都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呢。”


        

“所以,想问问您,对于这一技术的看法,有没有值得搞下去的必要,我们要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取得这一项目的突破性进展。”


        

陈舟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问道:“李局长,你今天跟我提这个,是想让我参与可控核聚变的研究吗?”


        

既然陈舟问了出来,李振邦也不再绕来绕去,他如实说道:“确实有这个想法,从您研究杨-米尔斯规范场存在性与质量间隔假设问题时,我就跟老领导提过这件事。”


        

闻言,陈舟也干脆说道:“我猜也是这样。不过说实话,我对可控核聚变的研究,还是挺有兴趣,也挺期待的。但是,估计也得三五年的时间,才有可能在这个上面,取得突破性的研究进展。”


        

陈舟想了想,说道:“关于可控核聚变整个的突破,可能需要个三五年时间吧,短时间内,肯定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陈舟这话一说出口,李振邦整个人便愣住了。


        

他有些惊讶的问道:“三五年时间,就能有突破?”


        

他甚至都并不知道,这项技术是不是有生之年。


        

谁知陈舟一脸认真的说道:“短时间不是指半年到一年吗?”


        

李振邦看了看陈舟,顿时一阵无语。


        

“只要三五年的时间吗?您刚才不是说,短时间内,是不可能实现的吗?”再次听到“三五年”的李振邦,表情有些激动。


        

在他看来,要真是三五年就能实现的话,那还叫什么短时间?


        

这已经很快了,好不好?


        

敢情这位学术大佬,是这么看待时间的呀……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