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叶挺传奇 > 附录:叶挺生平

附录:叶挺生平

作者:刘战英著 返回目录
        

一,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诞辰,叶挺祖籍为广东省惠阳县秋长区周田村。


        

2,叶挺按照辈数排列,取名为洵,字希夷。他在叶家十一个子女中,排行第八。


        

3,叶挺父亲名承恩,字廷珏,号锡三。


        

4,叶挺生母为吴氏。


        

二,1901年 5岁


        

5,开始帮助父亲上山放牛和干些农活。


        

三,1903年 7岁


        

6,进本村腾云学校,老师为叶友山,学《百家姓》、《千字文》等。


        

四,1906年 10岁


        

7,父母在本地找了一个名叫黄春的姑娘作叶挺的童养媳。黄春比叶挺大两岁。


        

9,叶挺在叶老师教导下,不仅开始学习国文、算术、地理、格致、修身等新学,还阅读了岳飞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等诗词。


        

六,1910年 14岁


        

五,1908年 12岁


        

8,腾云学校叶友山老师年迈返乡,由陈敬如老师任教。


        

11,春季,叶挺考进惠州府立中等蚕业学校。


        

12,4月22日革命党人发动了广州起义(即黄花岗起义),叶挺因剪掉辫子以响应革命,而被捕入狱,虽经学校保释,却被开除学籍。


        

10,陈敬如老师给叶挺改名由“洵”为“挺”,释为:“人要上进,叶要上挺;挺身而出,拯救中华”之意。


        

七,1911年 15岁


        

14,春季,叶挺不顾父母反对,赴广州考入陆军小学第七期。


        

九,1914年 18岁


        

八,1912年 16岁


        

13,春节前夕,父母迫使叶挺与童养媳黄春完婚。


        

十,1915年 19岁


        

17,春季升入湖北陆军第二预备学校。


        

15,叶挺的父亲叶锡三病逝。


        

16,叶挺在广州陆军小学毕业。


        

19,秋末,叶挺在《新青年》杂志发表文章,表达出“振污世、起衰弱”的志向。


        

20,冬季,在第二预备学校毕业。


        

18,12月叶挺在学校积极参加反对袁世凯称帝的游行示威斗争。


        

十一,1916年 20岁


        

22,七月间,母亲病逝,叶挺回家奔丧。


        

十三,1918年 22岁


        

十二,1917年 21岁


        

21升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工兵科。


        

24,春节前夕,从保定军官学校回到惠阳家乡后,着手筹措款项赴德国留学。


        

25,两个月后,因筹款无着,应保定军校同窗邓演达之约,投奔孙中山,赴福建漳州谒见援闽粤军总司令部参谋长邓铿,担任第一支队少校副官。


        

23,冬季在保定军官学校毕业。


        

十四,1919年 23岁


        

27,8月,叶挺随第一支队参加中路军由饶平人粤讨伐桂系军阀莫荣新的部队。


        

28,10月28日,叶挺参加攻克广州的战斗。


        

26,这年秋冬之交,加入国民党。


        

十五,1920年 24岁


        

30,10月间,孙中山准备北伐,到桂林成立大本营。叶挺调任警卫团第二营营长。


        

31,12月,叶挺奉命第二营一方面开赴桂林,一方面护送段祺瑞的代表徐树铮去面见孙中山。


        

29,12月间,叶挺调任粤军第一师少校参谋,后又调任第一师工兵营少校营副,协助营长李章达组建工兵营,并赴粤北招募300余新兵,带回广州后组建三个连队。


        

十六,1921年 25岁


        

33,3月21日,叶挺得知粤军第一军参谋长兼第一师师长邓铿在广州遇刺身亡,极为悲愤,当即挥笔给保定军官学校的同窗邓演达写信,表示继承邓师长遗志,跟随孙中山将革命进行到底。


        

34,5月11日,叶挺奉命回到广州,进驻观音山下德宣路总统府,时刻准备预防叛军对孙中山的加害。


        

十七,1922年 26岁


        

32,1月18日,叶挺率部队抵达桂林,进驻皇城大本营。


        

37,8月中旬,叶挺经李章达引荐,结识后来的妻子李秀文。


        

38,几天后,孙中山离粤赴上海,叶挺奉命到**避居待命。


        

35,6月16日凌晨三时,陈炯明叛军围攻和炮击总统府,叶挺率部英勇反击,一连打退敌军五次进攻,并机智果敢地掩护宋庆龄转移出总统府。


        

36,三天后,叶挺坚持到最后一刻,方冲出重围登上永丰舰谒见孙中山,得到孙中山的褒奖。


        

40,叶挺于1月16日随联军攻入广州。


        

41,10月后,叶挺随粤军第一师开赴江门四邑,讨伐桂军第一路军总司令沈鸿英制造的江防会议事变。


        

39,这年年底,叶挺随讨伐陈炯明叛军东下,攻克肇庆、三水等地,向广州进发。


        

十八,1923年 27岁


        

44,叶挺在下半年,任粤军第四军第一师第三团第三营营长,任职40多天后又辞去营长职务。


        

十九,1924年 28岁


        

42,孙中山在上海回到广州,设立大元帅府,孙中山指示任命叶挺为警备司令部第一营营长。


        

43,春末,叶挺回惠阳老家,经协商与前妻黄春离婚。


        

46,12月1日,中共旅莫斯科支部召开第八次大会,根据叶挺的申请并根据王若飞等人的介绍接受其为候补党员。


        

二十,1925年 29岁


        

45,8月下旬,叶挺在孙中山、廖仲恺和邓演达的帮助下,赴苏联留学。


        

46,10月,叶挺进入莫斯科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学习。


        

49,8月下旬,叶挺经日本回到上海。


        

50,叶挺9月上旬到上海后,受到中共***兼组织部长陈独秀的接见。


        

47,这年2月,叶挺由东方大学转入苏联红军学校中国班。


        

48,按照共产国际的通知,叶挺和聂荣臻等离开莫斯科回国。


        

53,10月初,叶挺随第四军第二次东征讨伐陈炯明叛军。


        

54,叶挺在11月被委任组建以共产党员为骨干的第四军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任团长,并在肇庆进行筹建工作。


        

51,叶挺于9月中旬到了广州,会见中共广东区委负责人陈延年和周恩来,并经国共两党有关方面协商,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参谋处长。


        

52,叶挺得知廖仲恺被国民党右派势力暗杀,到位于广州百子路12号沉痛悼念并慰问何香凝和廖承志。


        

56,1月1日,第三十四团改变建制改为第四军独立团,叶挺仍为团长。


        

57,2月2日,叶挺和李秀文在肇庆结婚。


        

55,11月21日,第三十四团在肇庆正式成立。


        

二十,1926年 30岁


        

60,叶挺率独立团于5月中旬乘火车北上韶关,旋即翻过五岭山脉的九峰山,向湘军进击。


        

61,独立团与敌谢文炳部激战一夜,歼敌200余人,占领汝城,北伐军首战告捷。


        

58,4月末,叶挺接到中共广东区委和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关于独立团作北伐先遣队的指示,率部队自肇庆、江门和新会等地到广州集结。


        

59,周恩来于5月初在广州住所约见叶挺,叶挺遂向独立团官兵发出“饮马长江,武汉见面”的战斗豪迈誓言。


        

64,叶挺率队于7月10日攻入醴陵城,第二天又占领浏阳。


        

65,8月19日,独立团攻入平江城。


        

62,独立团自首战取胜,于6月1日据国民革命军第八军军长唐生智关于安仁告急的求援急电,火速赶到安仁,以雷霆万钧之势,于****将敌一个团全部击溃。


        

63,独立团得知,广东国民**于7月1日发出《北伐宣言》,大军将于9日誓师出征。


        

68,叶挺率部于8月29日击战贺胜挢,于31日11时攻而克之。


        

69,独立团于9月5日围攻武昌。


        

66,8月22日,叶挺率部攻占通城。


        

67,独立团于8月25日攻**伙铺火车站,切断粤汉铁路线。


        

二十一,1927年31岁


        

73,1月10日,叶挺率独立团参加武汉各界群众10万人举行的庆祝北伐胜利大会,独立团被誉为“铁军”。


        

71,10月10日,叶挺率独立团攻占武昌城。


        

72,12月23日,第四军扩编,新建第二十五师,叶挺任命为副师长,独立团改编成该师第七十三团。


        

76,5月15日至17日,叶挺受命率部队平息独立第十四师师长夏斗寅发动的武装叛乱。


        

77,6月底,叶挺任命担任第十一军副军长,并兼任第二十四师师长。


        

74,3月25日,叶挺升任第十一军第二十四师师长。


        

75,4月27日至5月9日,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汉召开,叶挺奉命率部队担任大会安全保卫。


        

80,8月1日凌晨2时,起义军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叶挺和贺龙指挥部队于拂晓时分全歼南昌城内敌军,起义取得初步胜利。


        

81,8月2日,叶挺出席各界群众5万多人参加了庆祝南昌起义胜利大会,被推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78,7月27日,叶挺和贺龙根据中共中央政治局决定,率部队到达南昌,准备发动起义。


        

79,7月28日,起义总指挥部在江西大旅社成立,贺龙为总指挥,叶挺为前敌总指挥,刘伯承为参谋长。


        

84,10月30日,经过转战揭阳、汤坑、普宁,至海陆丰撤退途中,又遭敌军阻击,部队因连续严重减员而被打散,叶挺和聂荣臻护卫身染重病的周恩来,转移到陆丰南塘南厝寮村董秀文家休养。半月后,周恩来病情不见好转,叶、聂又护送其偷渡出海,到**就医。


        

85,12月末旬,叶挺担任工农红军总司令,指挥广州起义,但起义因准备不足,宣告失败。叶挺化装成商人,乘“泰山”号轮船,潜往**。


        

82,叶挺与周恩来、贺龙、聂荣臻等根据中央的命令,率部队离开南昌,南下广东。


        

83,叶挺和贺龙根据前敌委员会决定,于9月23日和24日,接连占领广东的潮州和汕头。


        

87,春节过后,对处分不满的叶挺加之为躲避国民党的追捕,赴南洋新加坡、马来亚等地探亲访友。


        

88,不久,叶挺取道日本转赴苏联,一来治病,二来讨论广州起义问题。


        

二十二,1928年 32岁


        

86,1月间,在澳门家中的叶挺得知在中央广东省委于**召开的广州起义善后工作会议上,自己受到“表现消极,应予留党察看六个月的处分”。


        

90,这一年,叶挺移居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以卖豆芽和豆腐维持生计,后到法国巴黎摆摊卖过水果。


        

二十四,1931年 35岁


        

89,秋季,叶挺因中共“六大”没有讨论广州起义问题,愤然脱离共产党,离开莫斯科到德国首都柏林。


        

二十三,1929年 33岁


        

二十五,1932年 36岁


        

93,仲秋时节,叶挺抱定抗日之心,从欧洲回国。


        

91,初春,叶挺送夫人李秀文回澳门生二儿子福麟(正明)


        

92,8、9月间,叶挺偕夫人李秀文和二儿子重返德国柏林。


        

二十七,1934年 38岁


        

95,叶挺于1月参加“福州事变”失败后回到澳门。


        

二十六,1933年 37岁


        

94,11月,叶挺加入李济深等人组织的“生产人民党”。


        

97,叶挺两次去福建,在福州和厦门等地推动抗日反蒋活动。


        

二十九,1936年 40岁


        

96,叶挺感到报国无门,便在澳门板樟庙街办了一间小印刷厂,印刷宣传抗日的报刊书籍。


        

二十八,1935年 39岁


        

三十,1937年 41岁


        

100,春节过后,叶挺举家迁到上海,积极同陈诚、张发奎等人接触,希望其向蒋介石举荐他参加对南方八省红军游击队的改编,并提议将改编红军游击队的番号定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98,5月,叶挺在**弥敦饭店会见潘汉年,得知共产党将与国民党实行统一战线,共同抗日。


        

99,叶挺去上海、苏州等地,广泛接触国民党部队内的老朋友,推动国共合作。


        

103,11月3日,叶挺到了延安,受到毛**等中央领导同志的欢迎。


        

104,11月12日,叶挺以新四军军长名义向记者发表谈话,强调“团结抗日”。


        

101,9月28日,叶挺经蒋介石“核定”,担任新编第四军军长。


        

102,10月23日,叶挺根据周恩来、叶剑英等人向延安的中共中央领导同志介绍,毛**同意叶挺到延安商谈组建“新四军”事宜。


        

三十一,1938年 42岁


        

107,1月中旬,叶挺请居住在汉口的郭沫若题写了“三军可以夺帅,匹夫不可夺志”的条幅以自勉。


        

105,11月21日,叶挺应召与叶剑英晋见蒋介石。


        

106,12月初,叶挺离开南京到达汉口,在太和街26号成立新四军筹建处。


        

110,4月20日,叶挺陪同国民党第三战区副司令长官罗卓英点验新四军部队。


        

111,毛**从延安致电项英,要求其“保持与叶挺同志的良好关系”。


        

108,叶挺2月中旬到达南昌,出席欢迎他为新四军军长和项英为副军长的欢迎大会。


        

109,3月15日,叶挺与一部分先遣队离开南昌到屯溪,接着到歙县岩寺镇,并把军机关从南昌迁到岩寺镇。


        

113,1月,叶挺从澳门到了重庆,由于周恩来的劝说,表示愿意回新四军工作。


        

114,叶挺在重庆期间,奋笔疾书“抗战到底”四个大字,刊发在《新华日报》上。


        

112,12月间,叶挺由于与项英不和,加之其他原因,决定辞去新四军军长,转道深圳经**回到澳门家中。


        

三十二,1939年 43岁


        

117,8月间,担任新四军军需处长的叶挺的弟弟叶辅平在广西押运军用物资途中,因车祸以身殉职,叶挺很悲痛。


        

118,蒋介石在11月间召见叶挺,告诉他如果加入国民党,军费和编制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叶挺拒绝蒋介石的拉拢收买,表示如果新四军的困难总得不到解决,他马上辞职。


        

115,2月23日周恩来到达云岭新四军军部,传达中共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并与叶挺和项英等领导人讨论制定新四军“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方针,并代表中央给项英谈话,要他一定尊重叶挺。


        

116,5月中旬,叶挺与邓子恢等到皖东部队视察途中,特地到寿县曹家岗看望曹渊烈士的亲属。


        

120,10月12日,中共中央早已察觉蒋介石要消灭新四军,毛**、朱德和王稼祥联名致电叶挺和项英,“军部应乘此时速渡江,以皖东为根据地,绝对不要迟延。”


        

121,10月19日(皓日),蒋介石果然指使何应钦和白崇禧以国民**军委会正副参谋总长名义致电朱德、彭德怀和叶挺,命令黄河以南的八路军、新四军,务于一个月内撤退到黄河以北。


        

三十三,1940年 44岁


        

119,10月2日至10日,日军大举进犯皖南,其中一路5000余人直扑新四军军部云岭。叶挺亲赴汀潭作战,痛歼日军数百人。


        

124,12月8日(齐日)蒋介石指使何应钦和白崇禧,如果江南八路军和新四军在12月31日前不全部开到江北,“应立即将其解决”。


        

125,12月28日,在中共中央一再催促下,加之叶挺一再抗争,项英才召开新四军军分会会议,决定1月4日出发由苏南向江北转移。


        

122,11月中旬,中共中央决定在苏北成立华中总指挥部,统一指挥华中地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由叶挺任总指挥,刘少奇任政治委员,陈毅任副总指挥。


        

123,11月28日(俭日)叶挺致电顾祝同抗议国民党顽固派给新四军北移制造困难,阴谋围攻北移部队。


        

127,1月8日,叶挺闻听新四军在艰苦的突围中,项英等私自离队并不辞而别,火速急电向中共中央和中原局报告,表示“我为全体安全计,决维持到底。”


        

128,叶挺率部经过苦战,到达石井坑,一面向中央报告我军“今已濒绝境”,一面给夫人李秀文写了“绝命电”。他向战士们表示“与全军同志同生死、共存亡,打到最后一人一枪。”


        

三十四,1941年 45岁


        

126,1月6日,转移部队在丕岭与顽军伏兵遭遇,叶挺建议及时改变行军路线,遭到项英的拒绝。


        

131,1月17日,蒋介石下令取消新四军番号,将叶挺“交军法审判”。


        

132,1月下旬,叶挺被押送到江西上饶集中营,后又送往顾祝同长官司令部李村囚禁。


        

129,1月14日,叶挺在无力回天的情况下,与顽军五十二师谈判而被扣押。


        

130,随后,叶挺被押送到宁国上官云相总部。


        

三十五,1942年 46岁


        

135,叶挺于1月3日,在特务挟持下乘飞机到达重庆,住林森路望龙门22号。


        

133,期间,敌人指使原新四军的参谋处长、叛徒赵凌波对叶挺劝降,叶挺狠狠地打了其几个耳光。


        

134,7月间,叶挺被转移到桂林,关押在七星岩的一个山洞里。


        

138,叶挺利用11月21日李秀文第三次探视时,将写好的《囚歌》转交给了郭沫若。


        

三十六,1943年 47岁


        

136,叶挺在5月12日见到蒋介石,申述皖南事变真相,其以“请枪毙我”表示对蒋介石的抗议和愤懑。


        

137,不久,叶挺被关押在位于歌乐山中美合作所。


        

三十七,1944年 48岁


        

141,叶挺自被转押到恩施,在房前屋后的空地上开荒种菜,饲养家禽,以调养身体。


        

139,陈诚曾劝说叶挺归顺蒋介石,可以出任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或代理司令长官,遭到叶挺拒绝。


        

140,叶挺自被转移到恩施西门外一所平房里软禁,经常与李济深、何香凝等老友谈论政治局势。


        

三十九,1946年 50岁


        

143,叶挺于3月4日被释放,来到曾家岩50号中共代表团驻地。


        

三十八,1945年 49岁


        

142,这一年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5天后,毛**、周恩来、王若飞到重庆与蒋介石谈判,提出立即释放包括叶挺在内的政治犯,叶挺也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144,激动不已的叶挺于5日凌晨提笔写了致毛**转中共中央的入党申请书。


        

145,叶挺于3月7日得知,中共中央接受了他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申请,从而他又成了一名共产党员。


        

146,4月8日,叶挺与王若飞、秦邦宪、邓发及夫人李秀文、女儿扬眉及儿子阿九等,从重庆乘飞机到延安,由于气候恶劣,飞机撞在晋西北兴县东南80里处的黑茶山上,不幸全部遇难,从而结束了他传奇而伟大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