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主神在校园 > 第六百七十章 前因后果(上)

第六百七十章 前因后果(上)

作者:双喜牌老烟 返回目录
        

对于蓝星的质问,王梦琳只是惨然一笑。


        

有些苦涩,有些自嘲。


        

“我知道我的想法是错的,可我却不想做我不得不选择的选择。”


        

王梦琳如是说道。


        

“我是人,不是机器,我有我的感,有我的私心……”


        

自私是人人都会有的,能坦然承认私心,难道不该是褒奖而是贬低么?


        

反倒是那些表面上装得大度无私,可心里却自私得要死的人,不应该才是被唾弃的么?


        

所以自私二字,不该带着如此强烈的贬义才对……


        

蓝星只是咬了咬唇,没有说话。


        

王梦琳自顾自又道:“什么顾不顾全大局的,我不想为了这种并不是我希望看到的结局,非得牺牲我心头记挂的人。”


        

王梦琳倒也没有任何隐瞒,缓缓就道:“毕竟是他们自己擅自跑到别人地盘去的,我们这边自然不可能给其任何帮助,去了,自然危险重重,就跟外面的人派能力者来我这这边一样,若境界不够,还敢轻易踏出我们的地界,自然是要永久留下来的,可即便是境界很好,要面对的,也不是一两个对手,而是别人举一国之力派遣的高手。”


        

这恐怕就是能力者不会随随便便出国的原因了。


        

蓝星稍稍握了握拳,幽幽又道:“你希望通过我把这些事告诉我师兄?”


        

蓝星皱眉便道:“我大师兄现在很危险?”


        

王梦琳点了点头,幽幽道:“他的名气太大了,自从到了别人的地盘,就被那些人高度重视,想着无论如何也要将他彻底留下,好降低我们这边的整体实力,所以从他离开华夏后,就没了任何消息。”


        

蓝星幽幽就道:“可若是我师兄去了,也会是一样的结果吧?”


        

本来,她是还想质问这王梦琳,明明知道这样的事告诉了苏夜,不也是将苏夜置于危险之中吗?


        

毕竟蓝星可不知道苏夜的实力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水平,只觉得若果比苏夜更厉害的人都死在了外面,那苏夜去了,不一样有着回不来的风险么?


        

可转念又想到,苏佑国可是他们的师傅啊,如果真如王梦琳说的那般,那作为徒弟的,难道有危险就不能不去了么?


        

“知道长青具体去向的人虽然不少。”王梦琳幽幽道:“可跟守夜人一样,带着官方背景的,都得到上面的命令,说这件事不能告诉苏夜,而现在,我是说给你听的,你又不属于守夜人或者其他什么组织,那你若是要转告给苏夜,我也不算违反了命令……”


        

“可……”


        

蓝星刚刚说了这么一个字,后面的话一下就说不出来了。


        

若师傅都死在外面了,不去收尸,不去报仇,何以自诩江湖儿女?


        

更何况,苏佑国可还是苏夜的爷爷啊!


        

念想至此,蓝星自然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毕竟因为此时的她,都有了不得不去的理由,又更何况苏夜呢?


        

那什么冤冤相报何时了的言论,简直就跟狗似的,谁若信了这样的话,非得给他胖揍一顿不可,反正信了这


        

句话的人不会打回来不是?


        

子曰,有仇不报非君子,若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王梦琳轻声叹了口气后,没有拒绝,娓娓就将她所了解的事原由一五一十说了出来。


        

在很久很久之前,或许也不是太久。


        

对于没敢懈怠与忘却的人来说,宛如昨天。


        

虽然说把苏佑国看成师傅,完全是这蓝星的自作多吧。


        

可自作多永远都不会是虚假意啊!


        

于是,蓝星咬了咬牙后,改口就道:“我要知道这件事的前因后果!为什么我师傅会跑到外国去,又是怎么死的!”


        

胜败,一开始便已经有了定论。


        

很多人都不会理解,明明没有胜算的仗为什么还得打?明知会丢了命的事还去做?那不是傻么?


        

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理解的人也不多。


        

可对于某些没有感激之心的人来说,那可就太久了,久到都能让这些人吐槽说什么:那都是多少个世纪之前的事了,别老拿那种破事来强调个不停,听了心烦!


        

在那个战火连天的年代,苏佑国率部镇守某城。


        

仅有不到数千人的队伍,要抵御贼寇数万大军。


        

目光狭隘的,自然只看到了一城一地的得失,可为将领,自然得知道,一场战争的胜利,牵连着的,是诸多方面的因素,不是说谁死了,攻占了什么地方,就能够说胜利的。


        

所以,对于苏佑国那千把号人,那些贼寇是不愿意直接开打的,毕竟赢是能赢,可若是自己还会因此造成损失的话,那这一仗,除了能占领这一座城池之外,并没有其他意义。


        

故而那些在开打之前的劝降路,纵观华夏数千年的战争史的话,就会发现这样的路数,从未缺席过。


        

所以当初的苏佑国没有任何援军,以孤军之姿,面对数万,并且必然数量还会不断攀升的贼寇,没有退却。


        

对于某些将领而言,对于那种必赢的仗,是不屑开打的。


        

所谓上兵伐谋,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话,那对己方的士气绝对是极大的提升,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敌人其他兵力的士气,此消彼长之下,能得到的,那可是对于其他战役来说极大的好处。


        

旧还是带着人来守城。


        

打仗啊,又不是打架,若是输了赔上的,可就是命了。


        

连生死都已经置之度外,那又怎么可能接受什么劝降呢?


        

虽然苏佑国为能力者,虽然当时的武器还不是那么先进,这重点是敌人人多啊。


        

纵使是苏夜,回到当初那个年代,只带着千把号人,都不可能说能扭转敌人数以万计的战局。


        

可既然苏佑国明知道会输,依


        

当时,那些贼寇的头目,名叫正木亮介,可以说是熟读华夏兵法,又是一名境界与天赋极高的能力者。


        

在知道领兵守城的人是苏佑国,并且除了苏佑国之外,都不是什么高手后,便提出了与苏佑国比武的提议。


        

当然,胜负的赌注,也不是什么说正木亮介输了就撤兵什么的。


        

要真是那样的话,就未免太过扯淡了一些。


        

又不是封建时代的皇帝,自然是没办法拿胜利做赌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