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我真的只是村长 > 450 暴君刘春来,居然用连坐的管理制度(还账37/44)

450 暴君刘春来,居然用连坐的管理制度(还账37/44)

作者:葫芦村人 返回目录
        

“纺织厂那边开发新的产品,我们可以提供设备的改进……”


        

“我们也可以根据家具厂设计的床的款式,颜色,开发不同款式的床上用品……”黄莉开口说道,“不过,这需要建立一个家居产品的设计部门……”


        

“咱们家具厂,也应该开发更多的款式,根据客户不同的需求来开发……”从天府机械厂调到八益家具厂担任厂长的郑学勇也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些他们之前不是没有想法,可是不敢提。


        

产品的款式越多,虽然生产起来要复杂不少,订单肯定会更多。


        

他们欠缺的,是思维模式。


        

这个年头,在中国,经历了几十年计划经济的时代,没有多少人懂得市场,也没有谁会去研究消费者的喜好,更没有多少人会以消费者为主。


        

听到他们说的,刘春来松了一口气。


        

果然,这年头的人,没有一个傻的。


        

张昌贵比谁都更清楚,刘春来根本不懂得什么家具,当初他去外地看到这种,回来就仿制,可很长时间没有卖出去,原本他一直都想不明白原因。


        

所以他跟刘春来到了这边。


        

刘春来从一开始以积压的工作服裤子改造成牛仔喇叭裤,获得了巨大的市场,以此为基础,针对年轻人的需求,开发新的产品投入市场,甚至在国外获得了大量的订单……


        

家具厂同样也是。


        

现在,刘春来让他明白了为什么他无法做到这样的程度。


        

他只看到别的地方卖得贵,很多人喜欢。


        

一开始大失所望,可结果订单到现在,源源不断,目前为止,已经卖出去了超过200套组合家具,订单还在持续增加。


        

换成他自己,是没有可能做到这程度的。


        

刘春来说的这些,即使是市场营销学的大学课堂上,都不会有人讲。


        

“所有的原则都只有一个,要让客户用我们的产品,觉得比其他没有用我们产品的人更有地位……所以,不管什么产品,都得根据他们的心理来设计。”


        

却不知道为什么贵,别人为什么要买!


        

“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单位都开始建设福利房。分出去的房子,都是什么都没有的!新楼房,没有一些家具,自然是不好看的,朋友来家里,哪里有什么面子?成套的家具,不仅看起来更高大上,也会让人感觉生活品质都上去了……人家分了好房子,结果用的家具跟没分房子的人没啥不同……”


        

改革开放初期,说钱,那是让人鄙视的。


        

所以,听到这些话,刚才还兴奋莫名的众人,脸色都变得怪异。


        

这话要是传出去,估计刘春来又要挨骂了。


        

毕竟,中国人几千年的含蓄,在他这里,荡然无存。


        

“我知道大家耻于谈钱,改革开放的目的是什么?发展经济!也就是赚钱!没钱,搞什么都不行。比如,咱们国家的很多技术都落后于国际,要想赶上,怎么办呢?引进技术?自己研发?这一切,不要钱么?那么,钱从哪里来?”


        

刘春来的问题,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思考之中。


        

“我们的目的,就是挣钱!没有啥不好意思的。咱们是用比别人更好的产品,提供客户更高的生活品质换来的。”刘春来看着他们怪异的表情,也是觉得自己有些邪恶。


        

把这个年代人的遮羞布给撤掉,让他们脸皮变得厚起来,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


        

“你说这么多有球用,不就是让大家都跟你一样,不要脸嘛!”


        

看着儿子当着这么多人侃侃而谈,刘支书心中很不是个滋味啊。


        

他这完全是一步步给所有人引导,给他们洗脑,让他们思维模式向着自己靠拢。


        

啥思维模式?


        

众人听到刘福旺这话,顿时笑了起来。


        

可又不好意思笑得太过分,憋的都快要出现内伤了。


        

就是一个让大家脸皮厚的事情,他说这么多。


        

还跟国家政策都扯上关系了。


        

完全都是根据管理人员们的思想来说的。


        

都符合国家政策了,而且还是支持国家政策,谁还能反对?


        

“这跟不要脸还是不一样的。我说这些,只是说我们需要谈钱,谈利润。厂子怎么发展?购买设备也好,自己研究开发设备也好,得要钱吧?而且不成功,这钱就打了水漂……国家各个方面要发展,需要的钱更多,所以改革开放了……咱们得顺应时代,改革什么?开放什么?思想……”


        

刘春来都觉得,自己以后被成为传销鼻祖,一点都不过分。


        

看着这些人的眼神跟面部表情,刘春来相信,他们会还给自己一个世界。


        

“刘经理,你说的跟开会的主题没关系吧?”


        

“发展的钱怎么来?从客户兜里掏!现在市场卖的东西不多,很多人领了工资,除了生活日常开支,没多少花钱的地方……咱们要帮着提升消费者的生活品味……”


        

刘春来的这些洗脑一般的说辞,给手下的管理人员们推开了一扇窗。


        

黎令山!


        

临江纺织厂厂长。


        

众人都被刘春来洗脑,心潮澎湃准备大展拳脚干一番事业,为国家改革开放事业添砖加瓦的时候,一道不合时宜的声音响起。


        

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打断刘春来这些话的人。


        

他感觉刘春来说的一些话很有道理。


        

却又总感觉哪里不对。


        

平时不显山不露水,非常低调的一个人。


        

被众人目光盯着,黎令山倒也不尴尬。


        

刘春来看着黎令山,有些意外。


        

这人平时都不怎么吭声的,今天这是怎么了?


        

如果一个企业所有人的一切努力都向钱看,这也会出现很严重的问题。


        

有些人,是会不择手段的。


        

黎令山根本无法反驳。


        

之前临江纺织厂虽然还能基本维持运转,停产也不过是早晚的问题。


        

“黎厂长,这些怎么会跟会议主题没关系呢!作为企业,必须先考虑利润。没有足够利润支撑,就会出现之前县里各厂的情况,工厂无法开工,干部职工拿不到工资,生存都出现问题。把钱从客户兜里掏出来,想尽办法根据客户的喜好设计产品,不会再出现产品积压的情况,同时还有利润扩大生产规模,升级生产技术。这有问题?”


        

刘春来看着黎令山,一脸淡淡的笑容。


        

从刘春来承包后,整个厂全力生产用于服装的麻布。


        

连原本最低级,仅仅是用来给干部职工发放工资,用来装粮食等物的麻袋,现在都没有再生产了。


        

那时候,生产出来的麻布跟丝绸,订单已经越来越少。


        

一年有大部分时间不开工。


        

众人都摇头。


        

谁这时候提反对意见,那不是找别扭?


        

“要发展,必须先统一思想认识,大家没反对意见吧?”


        

刘春来转而问所有人。


        

各厂规章制度大体上相同,却又因为各厂情况不同有不小的差别。


        

以前的制度,并不完善。


        

“刚刚说了,各厂开发产品时要联合起来,共同发展。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每个厂都能在我们获得利润后快速发展。现在,咱就说说具体怎么发展。各厂要发展,现在面临着一个最重要的问题——管理,各厂规章制度都不完善,怎么管理?”


        

刘春来直接就把问题引向了这次会议的主题——管理。


        

“大家都是干部,管理者。什么叫管理?”


        

如此专业的问题,没人能回答。


        

那是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制度,并不是所有的都适应市场经济。


        

在座的管理人员,对这一点都非常清楚各个厂的问题所在。


        

刘春来把合理的规章制度刻意强调了一番。


        

对于一帮管人却不知道什么叫管理的干部,讲这些,很累。


        

刘春来也没打算等他们回答。


        

“所谓管理,不仅要管,还要理。之前各个厂都是以人管人,这是管,没有理;制度形同虚设,更多时候考虑人情……规章制度,就是理。不只是管人的理由,也是为了把各种关系理顺……无论是管还是理,都是为了厂子更好地发展!只有严格执行各种合理的规章制度,生产过程中才不会出问题。”


        

也分析了为什么这家厂出现这种问题。


        

就因为管理制度有漏洞。


        

“举个简单例子:一个人自身能力不足,在所在岗位上无法完成岗位工作,只因为他跟上级管理干部关系好,就得到了这个岗位,请问,他的工作谁干?这样的情况多了后,厂子怎么生存?天府机械厂,就是一个最明显的例子!”


        

刘春来当着所有人,把天府机械厂昨晚发生的事情做了介绍。


        

唯独不同的是,当初纺织厂还有个下属的制衣厂来安排这些人。


        

刘春来承包的第一时间,就把这些人踢出去了。


        

除了杨翠花跟张昌贵等人,原本在县城上班的人,都清楚天府机械厂的情况。


        

连临江纺织厂跟其他厂也存在这现象。


        

在座的干部们,都清楚问题。


        

却没人知道如何解决。


        

“只有每个人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作用,才能让企业更好地发展。这就好比一台机械设备,每个岗位都是企业的不同零部件,一旦某一个零部件出了问题,这台设备就会出现问题,甚至引起整台设备的报废……”


        

刘春来并不是可以说得很严重。


        

何况蓬县这种西南内地偏远小县城的厂子?


        

各个厂的内部关系都错综复杂。


        

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就开始恢复了厂长责任制。


        

连那些大型国有企业在贯彻落实过程中都是困难重重,很难落实到位。


        

仅仅只是说各岗位考核,就闹出这么大的事情来。


        

可想制度的漏洞有多大。


        

“就如同天府机械厂,如果有各种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干不好的就让位置,落实每个人的责任,他们自己都会离开!”


        

刘春来毫不客气地指出。


        

“要是无法接受规章制度,那就离开。我们虽然同样是集体企业,但不是必须养着他们的企业!不要说什么以前为厂子发展做出了贡献。就因为他们,厂子发展不下去了!再说了,农民为国家发展做出的贡献更大,每年承担粮税、上交提留,地区统筹款多少?农民拿了一分钱的工资吗?”


        

刘春来的话再次让黎令山无法反驳。


        

“用制度管,确实是好事。如果制度太过严厉,推行起来,不仅困难,甚至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黎令山再次反驳了刘春来。


        

“像天府机械厂的这事,就是干部一直纵容。你跟他们讲人情,讲道理,他们就给你们耍流*氓。他们从厂里拿工资,连厂里的规章制度都不遵守,这样的人还留着干啥?我结合之前各厂的规章制度,重新拟定了一份新的规章制度……”


        

刘春来掏出一个本子。


        

众人都意外,今天刘春来跟黎令山两人都仿佛变了一个人。


        

都是极具攻击性。


        

一条一条的规章制度念了出来。


        

各厂管理人员,听到这些规章制度一条比一条严厉,都是难以接受。


        

那是昨晚上陈玉和跟马玉民两人根据刘春来的意思拟定出来的新规章制度。


        

为了不让两人被别人嫉恨,刘春来直接说是自己弄的。


        

最终,黎令山一脸严肃地站了起来。


        

指责刘春来的这些制度太过严厉。


        

而且大多数都是开除!


        

非农业户口的人,又没有土地,被开除了怎么生活?


        

按照刘春来的新制度,厂长得对整个厂所有事情负责,各部门主管也得对所属部门下属负责。


        

甚至连最低一级的班组长,都得对班组负责。


        

“刘经理,每一层干部都得地对所负责的部门负责,下级犯错,上级连坐,是不是太苛刻了?下属犯错,凭什么领导来承担,这让谁能接受?”


        

这正是所有人不满的地方所在。


        

如果工人出了问题,直接管理者的班组长要承担责任,更高层的领导同样也要承认责任。


        

不应该是谁出问题谁负责么?


        

刘春来居然采用暴君才采取的连坐制!


        

如此严厉的制度之下,管理者还怎么去管理?


        

这跟古代的暴君还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