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我真的只是村长 > 591 刘支书在开公司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591 刘支书在开公司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作者:葫芦村人 返回目录
        

“而且,现在因为大锅饭菜,无法适应所有人口味,浪费现象也比较严重。”


        

刘春来说完 ,看向了老爹。


        

一说到这个,刘支书气就不打一出来。


        

“这些狗曰的都是贱皮子!以前高粱米稀饭都喝不饱,现在居然把白米饭跟有油的菜都倒了,有时候连肉都倒!”


        

刘支书是受过苦难过来的。


        

最见不得的就是浪费。


        

在大队里,这种浪费不常见,大队的工厂,开始提供工作餐,是在刘春来承包制衣厂之后。


        

没有几个月时间。


        

这些工人都是农民,以前过的苦日子,大家都清楚。


        

里面的干部职工一直都是有着非常好的福利。


        

在原本整个县财政都困难的时候,因为厂子效益好,不仅食堂里的物资供应丰富,为了刺激大家更积极地生产,努力提升产能,在那时候,县里所有的资源都向这些厂子倾斜的。


        

所以,浪费的问题不是很严重。


        

县城里的厂,原本就是国营厂,至少都成立了十多年,有些甚至成立了四五十年。


        

即使厂子没钱,那也不影响食堂的采购。


        

食品站是国家的。


        

即使到了后来,厂子濒临破产,食堂依然会提供工作餐,标准还不会太低。


        

刘春来从江南制衣厂搞到的那一批赚取第一桶金的裤子在改的时候,同样也知道厂子有食堂,唯独就是当时厂里工人大多数都放假回去了,食堂也没有准备太多。


        

还有信用合作社呢。


        

给农民打个条子就是了,然后钱就存到信用社里面……


        

厂子也是国家的。


        

至于食品站要给农民钱?


        

后来承包了这些厂,当时也没有太注意这个。


        

慢慢形成了惯例。


        

为了加快生产,刘春来才给出那么高的价格。


        

还增加了工作餐补贴。


        

结果就造成了浪费。


        

厂里老员工忘记了以前困难的日子,从最初的嫌弃肥肉到后来嫌弃大锅菜味道不好,再到后来? 就各种嫌弃。


        

厂里的工资别的厂一样,奖金却高了不知道几何。


        

工作餐的标准也是高了很多。


        

对于刘支书这样的人来说? 馊了的稀饭? 里面没有几粒米,都舍不得倒掉。


        

看到这样的浪费,如何能不痛心疾首?


        

所有的一切,都是刘支书在深入调查了解后,才知道的。


        

当初知道这个? 刘春来一时间都没法反驳。


        

都是大队的干部? 那些人浪费的是大队的钱啊。


        

浪费得越多,他们能分到的就越少。


        

“所以? 我觉得? 一方面是要加强思想教育工作,采取措施来杜绝浪费;另外一方面呢,就是必须要让大家知道? 这些东西来之不易? 他们自己不花钱? 肯定不心痛。反正工资不会少一分钱。”刘福旺说完 后? 补充着说道。


        

会议室的众人? 纷纷支持支书的提议。


        

刘春来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不是说咱们还是得支付这些成本?”叶玲终究问了出来。


        

就连叶玲,听完 这些,也没法反驳。


        

“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过目前,我们可以首先考虑? 把食堂免费供应的饭菜? 变成收费。他们自己给了钱? 浪费就没有那么严重了……”


        

一副我为人民服务的嘴脸,大道理说得冠冕堂皇。


        

结果呢?


        

说到底? 刘春来还是再往资本主义的道路上走。


        

越来越像西方的那些资本家。


        

刘春来提出的,也是后面绝大多数效益比较好,提供工作餐的单位的方案。


        

叶玲听到这个,顿时不反对了。


        

为了增加利润,开始从各方面下手? 来降低成本了。


        

“把工作餐的成本,折算成钱,以补贴的形式,发放到他们工资里面,食堂采用收费制度,不同的菜品,不同定价,由干部职工们自己选择……”


        

自己这哥,真没把妹子当人。


        

到时候,肯定又得让自己去负责。


        

“可是这样,食堂里面的财务情况,就会变得比较复杂……”


        

刘秋菊皱起眉头。


        

刘支书这话一出口,所有人都看向了他。


        

尤其是刘春来,自己没有跟老爹沟通过这个吧?


        

美其名曰是锻炼,实际上是压榨。


        

“成立一个新公司啊,独立核算,独立运营……”刘福旺眉飞色舞。


        

不好意思地辩解着。


        

众人都明白了。


        

“呃,我这不是想着,反正咱们这么多厂都有食堂,要是由每个食堂各自管理,没有那么方便……我现在不是比较闲嘛,可以负责这个事情……”


        

刘支书老脸微微发红。


        

他们的意见不重要。


        

刘春来的意见才关键。


        

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刘春来。


        

大队部的事情,所有人都是心知肚明。


        

“这样也好。”


        

看着刘春来没反对,刘福旺松了一口气。


        

要是刘春来不同意,他们支持了,就是得罪了刘大队长;如果刘春来同意,他们反对了,不仅得罪了刘大队长,还得罪了刘支书。


        

虽说目前刘支书在大队里说话没有多少人会听,架不住人家是所有人都必须听的刘大队长的爹不是?


        

刘春来点头,“爹,把大队的招待所也纳进去,泽福哥儿不是现在在挑选徒弟,准备培养吗?到时候咱们把饭店开到全国去……”


        

要想让刘支书不干涉大队的管理,就必须有足够的事情让他去操心。


        

MMP,自己这个当老子的,啥时候开始变得如此在意儿子的意见了?


        

“那行,我这就琢磨如何搞好这个。”刘支书高兴起来。


        

其他人除了羡慕,还能如何?


        

人家儿子为了让爹高兴,随便投钱给他爹折腾。


        

要不然,这位一直为大队忙得连家里都不管的老支书,绝对会找自己的麻烦。


        

刘福旺眼神变得更亮。


        

花都来的暴发户金德福一直没走,带来的粤菜厨师也还在这里呢。


        

刘春来一开始的意思是让他带来的粤菜厨师杨鼎天也帮忙培养一批厨师……


        

倒是叶玲眉头拧到了一起。


        

怕刘春来这不是说着玩儿的。


        

眼见,没什么事情说了,得散会。


        

终于有人提出来了。


        

“那正好,以后饭店开到哪里,我们的菜就能卖到哪里……”


        

没有人理会刘福旺的牛皮。


        

刚开始到大队部的时候,那可是话都不敢说的。


        

随着大棚蔬菜一出来就火爆,也不觉得自己无用了。


        

“大队长,咱们开会是讨论大棚蔬菜种植的问题啊……”


        

“是啊,大队长,目前咱们县城里都不够卖,现在还没有大量上市,山城那边,今晚上是不是就不运了?”王建权现在说话声音都大了起来。


        

说这话的时候,刘春来看向了杨光明。


        

“光明,你家惠琼嫂子身体如果恢复了,就让她到大队部来上班。”


        

事情干得越好,在大队长心中的分量越重。


        

“山城的菜,必须得运过去,那里才是主要的市场。我们县城的人太少,而且也不是所有人每天都会舍得花这么高的价格买这些反季节蔬菜的。”刘春来回答着,“不过目前既然县城市场超过预期,今天可以不急着运过去,一队那边不是有不少竹子吗?先编一批框子,这样运输方便……”


        

“一开始,你当队长,你会啥子?她是我们大队少有的高中生,天天在家里待着也不合适。”刘春来眉头一挑,“先熟悉着情况,后面管人事安排。”


        

众人顿时大惊。


        

杨光明以为自己听错了。


        

“大队长,她一个婆娘家,啥子都不会啊……”


        

可他家的贺姑娘怎么办?


        

杨光明家的闺女,可比贺姑娘差远了。


        

刘春来把人事大权交给连地都没有下过的陈慧琼?


        

难不成看上了杨光明家的闺女?


        

众人顿时明白了。


        

看书就能得到重用?


        

刘春来知道这些人想啥,也没有冒火。


        

“各自回去多读点书,上次我从花都带回来的书,到现在,整个大队,也就杨光明帮着陈惠琼全部借去看了一遍……”


        

不仅得自己看,还得让家里孩子多看看。


        

要不然,以后这会议室就没有他们的位置。


        

这是一个重磅消息啊。


        

看来,以后得多看书了。


        

大多数生产队长,都是没多少见识的。


        

文化水平?


        

“各位,我不管大家以前读了多少书,既然坐在这个位置,就必须跟着大队的发展一起进步。以前的很多方法,现在都已经不适用了……管理企业,跟管理生产队不一样,工厂里,以后招聘的,学历要求只会越来越高……”


        

刘春来第一次对这些平时都不爱学习的管理人员们提出了警告。


        

手下如果有人可用,根本不至于到现在去逼着这些五六十的老头们去学习。


        

当然,不学习也没事儿,让他们回去逼着自己的孩子学习。


        

很多都是停留在认识字,会写的阶段。


        

这也是让刘春来无奈的事情。


        

大队的人,谁懂管理?


        

现在刘春来都觉得自己时间不够用,什么事情都需要他操心,想要当个甩手掌柜都不行。


        

反正年龄大的,能力不足的,到了合适的时候,都会被替换掉。


        

刘支书以前管理,那都是靠着强势而管理。


        

这次得会议,看起来没有多重要,却对整个葫芦村未来格局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连刘春来都不会想到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