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我真的只是村长 > 788 把蓬县所有轻工产品运往苏联

788 把蓬县所有轻工产品运往苏联

作者:葫芦村人 返回目录
        

看着老头的神情,刘春来实在是难以理解。


        

为什么他对拦路收费这么感兴趣呢。


        

那也增加不了多少大队的收入啊。


        

要知道,现在这路上跑的,不是给他们运输材料的,就是送货的。


        

“你还是说大学的事情吧。”


        

刘福旺见儿子的神态,就知道结果。


        

“爹,咱们只要学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本着就近原则,我们更容易分配到,通过平时的表现,也能知道哪些是有潜力,肯学习的......不需自己掌控着学校。村办大学,说出去听起来确实不错,可全国招生,以及各种科研经费,可没有多少财政补贴......”


        

村办大学,仅名声就足够响亮。


        

他对刘福旺的想法,很理解,但是不能支持。


        

刘春来劝着刘福旺。


        

全世界没出现过一个村办大学。


        

“行,就按你说的做。既然大学不落在咱们村,咱们也就不用投入什么......那每年的两百万......”


        

刘福旺看着刘春来的表情,索性就不说了。


        

就连市里办的,未来发展都会受到很大影响,除非大学能做出足够的成绩来。


        

“大学的很多事情,大队管不了,也做不了。再说了,市里办的,让一个大队管,传出去,别人怎么说?换成我考上这样的大学,你会让我去读?”


        

刘春来不知如何去安慰他。


        

反正这事不靠谱,早点断了老爹的念想,也是不错的。


        

他觉得,那钱,浪费。


        

脸上满是落寞。


        

“关于大学落户到这边的事情,你也知道了,有些事情,咱们得先谈谈......”


        

何国华看着刘春来,脸上比较严肃。


        

刘春来回来的第二天,许志强等人就全来了。


        

副市长何国华同样也来了。


        

他这样一说,领导们都松了口气。


        

随后,刘春来拿出区域地图。


        

显然,他们也知道刘福旺总会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的。


        

刘春来点头,表示知道,同时说了句:“我跟我爹商量了,大学建设在我们大队范围内,并不利于后期的发展。”


        

吕红涛皱起了眉头。


        

现在就必须把产业集群更快建设,才能有更大的吸引力。


        

在三个公社交界的区域,把建学校的区域画了出来,并且指出给领导们看。


        

“你准备把学校建在这里?放到产业集群,发展速度会更快的。”


        

刘春来毫不犹豫地反驳。


        

许志强等人都疑惑地看着刘春来。


        

无论是对投资还是人才引进。


        

“不,如果放到产业集群,在产业集群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缺地方。”


        

每次出去,态度都会转变。


        

“既然县政府准备搬过来,放在这片,才是最好的。产业集群作为工业区,这一片作为行政区跟住宅区......”


        

这小子态度转变太快。


        

让人有些适应不了。


        

真的分开,将会发展得更快。


        

一旦这两片连接起来,这里将会成为一座巨大的城市。


        

刘春来指着地图上两块区域,说着自己的想法。


        

他见识不少。


        

连县政府搬迁都算进去了?


        

“咱们这里也没外人,我就直说了,蓬县想拆县设市,非农人口数量达标容易,工业产值仅仅是十多亿,根本不够。我们需要的是规模化的发展,然后吸引到人才以及投资......”


        

即使没有连接起来,两地也不远,对于周边的辐射所用不会受到影响。


        

吕**瞪大了眼睛看着刘春来。


        

两方面都是相互影响的。


        

“县政府设到这里,原来政府所在的区域的工厂,留在那里,一些行政部门也留下,虽然工作会麻烦一些,但是能保持县城区域的发展;以我们这边为主的产业集群,在县政府搬迁过来后,发展速度将会更快。两边同时发展,以这两个区域为中心向周围延伸,进一步加快发展速度......这样就可以吸引更多投资,我们的产业大量配套工厂都可以建设在这里......”


        

发展不好,就没有更多的政策支持。


        

没有政策支持,发展就不可能好。


        

一帮领导听到这样的规划,远比他们之前的设想产生的效果更大。


        

蓬县政府是想要把县里的工厂一起搬迁过来的。


        

刘春来的规划,很庞大。


        

已经不再只是他们的大队。


        

何国华没想到,这次来,刘春来又送给自己一个惊喜。


        

如果发展顺利,未来,这里可能会比市政府所在的果城都还庞大。


        

“那样太浪费了。”刘春来毫不客气地说道,“如果没有大量收益,搬迁了只是劳民伤财。就这样,才是最好的。”


        

“春来同志的意见,大家认为怎么样?如果有意见,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吧。”


        

既然刘春来表明态度支持县里的这方面的计划,那自然很多工作就好做了。


        

特别是建设配套设施等。


        

果城市,是没有多少工业支撑的。


        

他不知道刘春来出去后遇到了什么,回来后,变化这么大。


        

提升的不只是工业生产规模。


        

就业、消费等,全部都会快速增长。


        

将会产生连锁反应。


        

如同刘春来说的,一些小型的配套厂,同样也可以建设到这边。


        

“靠县里的这些产业,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许志强一脸担忧。


        

即使蓬县设市,依然会是果城市代管。


        

工业起来了,果城市的财政收入也会增加。


        

产品卖不出去,厂子建再大,都没意义。


        

之前蓬县那么多厂,濒临破产,县里还得养着。


        

刘春来的提议确实不错,也是他乐意看到的。


        

现在面临的问题,建设的工厂生产的,得是能卖出去的产品!


        

刘春来当即把边境贸易的详细情况进行了介绍。


        

苏联还剩下三年多的寿命。


        

这几年好不容易因为刘春来的厂子大规模发展而慢慢有了起色。


        

“许**,还记之前我说的跟苏联的贸易吗?这次我到边境呆了一段时间,对那边的情况了解了很多......”


        

尤其是后面的飞机贸易,一旦达成协议,几百车皮的货物,价值好几亿。


        

足以支撑蓬县这几年的发展。


        

不管后续从苏联搞设备回来,还是现在卖轻工产品给苏联。


        

对蓬县来说,是个绝佳的机会。


        

到时候甚至不需要满世界去组织货源。


        

“边境贸易,以物易物?不是用外汇?”


        

边境贸易已经在正常展开,各种产品,都是可以交易的。


        

回来的路上,刘春来就已经做好了计划。


        

苏联的机械制造等,比国内先进不少,果城市要发展工业,就必须得有机械设备。


        

甚至可以借机从苏联引进技术。


        

何国华问道。


        

要真是这样,能做的文章就多了。


        

要知道,轻工产品的技术难度,没有那么大。


        

“目前,那边最缺的就是日用百货等轻工产品,之前他们将重心全部投入到军工及重工业领域,轻工业投入不足......边境贸易主要就是国内各种日化轻工产品换取那边的重工业产品......”


        

仅仅是蓬县,可能都无法组织起能满足整个边境贸易需要的轻工产品。


        

需要什么,就可以直接投资!


        

这样一来,领导们都变得兴奋起来。


        

国内的轻工产品竞争激烈,还未被开发的产品,他们能生产的,别人也能生产。


        

刘春来再次强调。


        

不用外汇!


        

蓬县作为西南腹地,却并不是在山区,当年也没得到三线建设时候的项目。


        

“那边的发电设备,能搞到不?苏联那边,应该能生产吧?”


        

不管是蓬县,还是果市的工厂产品,都没多大竞争力。


        

要想升级吧,没钱。


        

从欧洲进口发电机,没有什么问题,可那价格太高了。


        

哪怕能省几百万呢?


        

许志强最愁的就是这个。


        

望山公社的水电站项目,基建工程已经开工了。


        

“这样说来,我们可以撸起袖子大干一场。”


        

许志强站了起来,一脸兴奋。


        

至少也能搞个厂不是?


        

“具体不知道,得询问那边的公司......如果有可能,就没有任何问题......”刘春来说道。


        

“对,只要咱们能生产出苏联缺乏的,我们就能从那边换回化肥等产品,农业生产也能快速发展。”


        

吕红涛也兴奋了。


        

再干一届,还能大展拳脚一番。


        

如何能不兴奋。


        

看着刘春来的态度,吕红涛这会儿心情好,懒得跟他计较。


        

“你也不嫌运费高。化肥直接卖给东北,让那边的化肥公司跟这边的分公司联系,咱们换就是了。另外,就是产品这块......”


        

刘春来直接翻了白眼。


        

“你那是啥表情,有什么问题,直说。”


        

有些是顾峰根据市场需求调查得来的,有些是远东贸易公司米洛维奇提供的。


        

清单上有些产品甚至还没有在交易清单中。


        

刘春来直接丢出一张已列好的清单。


        

清单是从东北带回来的。


        

出口苏联的货物主要是粮油食品、轻工产品、医疗器械、制冷设备、建筑材料等。


        

蓬县这边能提供的,就是粮油食品、轻工产品。


        

其他的都太远了。


        

建筑材料运过去,成本都会让人崩溃。


        

“目前我们的彩电、服装、卫生巾是主要的产品,这些需要扩大生产......而新建的厂,很多我们搞不定,还是得在粮油食品、轻工等方面着手......这些不只是为了出口。国内市场也非常庞大......生产规模更大,成本更低。但是有一个前提必须保证,那就是质量!生产出来,前期以出口苏联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