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希腊的罗马之路 > 第三百零五章 希腊的倾向

第三百零五章 希腊的倾向

作者:无尾熊a 返回目录
        

对于与王室,以及政府关系密切的公司,君士坦丁已经发挥了自身的影响力,知会他们做好防备。


        

对于那些纯粹的私人企业,他们会不会听从政客们的招呼,君士坦丁也无可奈何。


        

毕竟,私人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只会听从自家老板的指挥,政府本身并没有权利强行干涉。


        

······


        

之后,君士坦丁就将注意力放在了欧洲波云诡秘的外交局势中,密切关注着欧洲局势的走向。


        

在萨拉热窝事件发生之后的一个月,以此为导火索引发的一连串反应不断发酵。


        

看到普塔莱斯的身影,萨索诺夫从办公桌后站起身,前来迎接自己的老朋友。


        

普塔莱斯在圣彼得堡居住了七年的时间,对于俄国有很深的感情,因此今天的任务,对于他来说,有些沉重。


        

“俄国是否能同意德国的最后通牒?”普塔莱斯面沉如水地问道。


        

1914年7月23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发出最后通牒,要求赛尔维亚提供凶手和赔偿,而自知不敌的塞尔维亚选择了向俄国求助。


        

8月1日,奥匈帝国正式对塞尔维亚宣战。


        

这天下午七点,圣彼得堡,俄国外交大臣萨索诺夫的办公室中,德国驻圣彼得堡大使,普塔莱斯,在秘书的引导下,面色凝重地走进来。


        

俄国的实力外强中干,在日俄战争中暴露无疑。


        

除了让人瞠目结舌的500万“灰色牲口”,亮点并不多。


        

在几大列强中,俄国的社会制度最为落后,封建专制的制度,效率低下,腐败横行,生产落后。


        

尽管极力压制内心掀起惊涛骇浪的情绪,普塔莱斯的声音依然有些颤抖。


        

就在昨天


        

法国就更不用说,普法战争之后,法国在欧洲的地位直线下降,为了向德国人复仇,不惜花费重金,拉拢俄国这个盟友。


        

与美国相似,德国是新兴国家,经济发展一日千里,综合国力飞速增长。


        

换句话说,因为国家实力处于快速上升期,德国有更强烈的扩张欲望。


        

如果德国所在的同盟国获得了战争胜利,那将会是什么局面呢?


        

如果协约国获得战争胜利,欧洲的局势不会有翻天覆地式的改变,因为现在的格局对于这些老牌国家来说,更为有利。


        

甚至英国人为了欧洲均势的战略目标,还会尽可能阻止法国人彻底肢解德国的意图。


        

而德国则不同。


        

哪怕德国客观上没有称霸欧洲的野心,也已经不重要了,关键不在于想不想,而在于能不能。


        

而且谁又能保证德国没有这种想法呢?


        

其次,假使同盟国获胜,那同样说明奥匈帝国获胜。


        

打败了英法俄的德国,就会变成拿破仑时期的法国,甚至比拿破仑时期的法国还要强横,因为拿破仑时期,最起码还有俄国与英国制衡法国。


        

而打败了英法俄的德国,没有谁能来制衡了,欧洲将会再次迎来一家独大的局面,整个欧洲将会在德国面前瑟瑟发抖。


        

欧洲的局势将会彻底失衡。


        

希腊将会面临沉重的国防压力,因为希腊将会和一个欧洲真正的列强成为邻国。


        

欧洲列强的标准,人口总数达到数千万,军队数量在动员之后达到两百万以上,拥有发达的军事工业体系,可以生产大口径的火炮等。


        

凭借希腊现在的实力,还远远不足以对抗一个列强。


        

获胜的奥匈帝国,毫无疑问,将会吞并赛尔维亚,然后与希腊成为邻国。


        

毕竟,奥匈帝国之所以与德国结盟,就是因为他的目标同样是向巴尔干半岛扩张,这和俄国向地中花扩张的方向相冲突,出于制衡俄国的目的,奥匈帝国选择与德国结盟。


        

一旦奥匈帝国吞并塞尔维亚,那么奥匈帝国在巴尔干半岛的势力大涨,希腊本国将首当其冲。


        

奥匈帝国会不会想要更进一步,将希腊也吞并了,就像吞并波黑与塞尔维亚一样?


        

站在奥匈帝国的角度上来看,如果能更进一步吞并希腊,好处多多。


        

如果能吞并希腊,奥匈帝国就摆脱了狭窄的亚得里亚海出口的限制。


        

到时候希腊的生存环境,可以参考一下现在的塞尔维亚,以及同样直面列强俄国锋芒的罗马尼亚。


        

别说什么实现伟大理想了,恐怕希腊连自身都难保。


        

更严重的是,获得欧战胜利的奥匈帝国,成功吞并赛尔维亚之后,就会满足么?


        

为什么奥匈帝国作为一个列强,没有像其他列强那样攫取殖民地,奥匈帝国完全没有海外殖民地。


        

就是因为它的地理位置实在尴尬。


        

而得到了希腊的奥匈帝国,就可以将自己的领土扩张至地中海,彻底摆脱亚德里亚海对奥匈帝国的限制。


        

对于现在的奥匈帝国来说,无论是他们的海军,还是海外贸易,都非常容易被截断。


        

只要意大利海军派遣一支小舰队封锁亚德里亚海,奥匈帝国马上就会变成一个内陆国,切断与海洋的联系。


        

为什么奥匈帝国的高层,对本国海军的发展总是不情不愿的。


        

奥匈帝国的影响力辐射范围,将会大幅度增加。


        

按照君士坦丁的想法,如果自己是奥匈帝国的皇帝,吞并塞尔维亚之后,肯定也要再接再厉,把希腊拿下,好处实在太明显了。


        

奥匈帝国吞并希腊的理由,和吞并塞尔维亚,以及波黑的理由如出一辙,并无什么不同。


        

到时候,奥匈帝国的舰队,价值将会增值数倍不止。


        

因为战略意义重大的达达尼尔海峡,以及世界性的黄金水道-苏伊士运河,都将处于奥匈帝国海军舰队的影响力范围内。


        

而这将会给奥匈帝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军事利益。


        

坦率的说,他们这些军人,还真没有想过这些几乎将整个欧洲囊括在内的战略层面的宏大问题。


        

“殿下的推演逻辑清晰,确实很有道理,这么说来,协约国一方获胜,确实对希腊更有利”总参谋长埃马依努尔说道。


        

“真是惭愧,身位希腊的总参谋长,欧战爆发以来,一直都没有明确的战略规划”


        

所以,协约国一方获胜,欧洲大体的格局不会有太大的改变。


        

德奥一方获胜,那么欧洲的局势将会急剧改变,希腊的处境也将会急转直下。


        

君士坦丁将自己的这些考虑,向在座希腊军队高层讲述之后,大家的脸色都很严肃。


        

君士坦丁摇摇手:“军人和政治家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对于政治家来说,军事手段只是众多解决问题办法中一种,而且不到迫不得已,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不会主张使用军事手段,那只是最后的选择”


        

“政治家需要从全面的视角来看待问题”


        

“而你们是军人,你们只需要清楚打败敌人需要多少后勤补给,需要多少军队,使用什么样的战术,那就可以了,你们看待问题更加具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