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闭口禅 第二章 开口了 第三章 恩怨 第四章 上学 第五章 第一堂课 第六章 自行车 第七章 政策小变动 第八章 董有德家 第九章 开工 第十章 滋润 第十一章 成绩 第十二章 大喇子的决定 第十三章 准备练功 学校到家的距离非常近,两人说话间,大喇子就已经到家了,就在两人即将分开之际,董明忽然又想到了点儿什么对大喇子道,“你来我家的事情,暂时先放放,你要首先跟你妈把事情说清楚,如果你妈那关都过不了,我仍然是没办法帮到你,别到时候你前脚进了我家门,后边儿你妈又来我家骂街!再说,现在这一周,正赶上农忙,你们家里那么多活计,估计你要是不在家里捞忙,你妈肯定也不会同意!” 听到董明都说得这么明白了,大喇子又哪里不明白自家老娘的性子,上次二喇子与董梅商量买车子的那事儿就是明证。那件事情的前因后果,现在大喇子家里也都全弄明白了,可那又能怎样,她董雪可说过半点儿道歉的话吗?明明是她家二喇子整出来的妖蛾子,却平白无故地对着董明家里骂了一通,当然,董明也不是说那件事情董梅一点儿错都没有,可挑头儿的却是二喇子没错!想到这里,大喇子那大脑袋再次垂下,低声道,“就按你说的办!” 交待完一切,董明就迈着轻快的步子,回到了家中。当他到家的时候,董明却是发现,无论母亲和奶奶,还有父亲与爷爷,似乎都在等着他的到来,并没有像昨日那般,非要在午饭前再拉一趟东西回家。董明心里清楚得很,你们不就是担心我期中考试的事情吗?他轻松地一笑对母亲道,“妈你放心,这次期中考试考得不错,老师没有让我降级!”他可没对家里人说出他考出了第一的成绩,那样的话,反倒容易让家人起疑而变得不安,倒不如说得含糊一些,反正,只要自己没有降级,家人就皆大欢喜了! 果然,听到董明的话,父亲紧绷的脸上,马上变得舒缓了起来,笑着对董明道,“我昨天就是有点儿紧张,没事儿就好,没事儿就好!” 见到父亲急切的样子,董明心里又是温暖了几分,除了假期,父亲平日很少回家,他这次是在家歇农忙假。三道沟小学,是属于乡镇一级的学校,这种级别以下的学校都有一个县中没有的农忙假,因为许多学校的教职员工,多出自农村,许多的家庭在农忙的时候都面临秋收的问题。按道理来说,董明念书的董家沟子小学,也是可以放这个假的,因为董开河老师只是一个民办教师,自是有着属于自己的耕地,只不过,他是个瘸子,自己又只有五分地,因而他的地就被长期包给了村里其他人家,至于他家的栗子树,也只有二十来棵,平日里也都是找来亲戚帮着打理。故而,董家沟子小学,就没有放这个农忙假。 不仅是董家沟子小学没有放这个假,董梅念书的那个槐树岭小学,同样没有放假,只不过,那所小学没放假的原因,却与董家沟子的情况大有不同!槐树岭虽然也是一个落后的村镇,但这个村子周边却散落着几处铁矿,这些铁矿不是什么富矿,大型的国企根本看不上眼,矿石质量差不说,这里的运输条件也比较差,因而这些地方都由一些民营企业来开发。有了这些企业之后,就等于变相增加了附近的人口,因而这些来这里开矿的矿工们,就有了子女上学的需要。实话实说,槐树岭小学的条件不算多好,但要比董家沟子小学可强太多了,这里可是一处正规的小学!一到六年级,每个年级都招满了两个班,但这两个班的学生来源,却是多一半儿都是外来生!这就为槐树岭小学创造了对这些外来学生收费的条件。既然是收了费了,学校就不能随意放假,矿工们可是没有农忙的,你总不能让人家一边儿挖矿,还一边儿带孩子吧? “这些日子,让你们担心了,我知道以前学习不上心,成绩不理想,不过,从现在开始,我向你们保证,以后绝不会再让你们为我学习的事情操心!”见到家人如此重视自己的学习情况,董明自是不忍心在这件事情上给家人增添烦恼,因而他拍胸脯保证道。 “你真是这么想的?那可真是太好了,你大伯家的二哥,能到镇中上学,那是捡了个便宜,他毕业那年就两个学生。你就不同了,我可是打听过,你们班上那俩成绩都好着呢!如果你要也想到镇中读书,不行的话我们也把你送槐树岭念书去!”父亲见到董明的上进,他对董明的要求,也就增进了一分。 “我在村里念书挺好,爸你忘了我刚说的,以后不会让你们再为我的学习操心么?”董明嘿嘿笑道。 父亲似乎明白了点儿什么,却也不能完全确认,可心里高兴却是肯定的,于是又对爷爷道,“爸,咱中午整点儿酒?” 没等着爷爷点头,母亲却是在一边儿笑吟吟地道,“那你们先吃,我再给你们炒个鸡蛋去!” 看着家里这其乐融融的样子,董明不禁又想到了住他隔壁的同学大喇子,这个时候,他的家里人,怕也都知道了他的考试成绩了吧!而以他老娘董雪的性子,少不得大喇子要遭不少的罪,哎,同样是生活在一起的两个家庭,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吃过午饭后,当董明再次提出与母亲和奶奶一起剥玉米的时候,却遭到了家里人的一致反对,这还不算,甚至父亲亲自动手,将董明赶回屋里念书去了! 一脸苦笑的董明,只得回到了自己的房间,随后,他又是上到了炕上,抬手就将窗帘给拉得严严实实,废话,如果一会儿董明开始修炼了,让家里人看到他竟然盘在炕上打坐,那该怎么去想?即便董明也会在身前装模作样放上本课本,可学习也不是那个姿势不是? 现在的董明,已经是一人坐在自己安静的屋内,没人会过来打扰他。经过了在这个世界一个多月的生活,董明已经弄清楚了自己生活在一个叫做地球的地方,自己生活的这处董家沟子,是属于采石峪镇的一个偏僻村庄,采石峪又是齐山县的一个乡镇,齐山县与北边的玉城县,一同隶属于康宁市。康宁市就距离董明有些遥远了,其他的董明知道的也就不多,仅仅知道这个康宁市是燕北省的一个地级市,而燕北则是神州国的一个省份。至于现在的日期,董明更是早就已经知晓,自家餐厅的那本日历,忠诚地记录着今天的日子,一九九八年十月二日! 早已弄清自己现状的董明,开始回忆他当初修炼的前前后后。在修真界,董明是孤儿,他自小就不得不流浪街头,还好,修真界可不比这里,生活并不是什么艰难之事,当然,前提是你没遇上什么恶人或妖兽。董明当初生活在一个叫做阳周镇的地方,早在董明年少的时候,他觉得这里是一处非常大的地方,因为,他曾经尝试过用去了七天的时间,仍然没有走出小镇的范围。后来,他到了练气期以后,才弄明白,这个人口有一千万的阳周镇,还真的不算是个多大的地方,一些不大的小城,动辄都是几十亿的人口,像那些人口达到百亿甚至数百亿的城市,董明虽然没有到过,但耳闻也不在少数。 在修真界想要修真,也不是太容易的事情,至于为什么修真困难,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修真前期的准备这关很难跨越!像练气期的功法,在修真界非常常见,并不是多难弄到之物,可是,有了修真功法并不代表着你就一定能够修真。问题的关键点就在修真前预备修炼,如果你能够通过预备期,那就预示着你的修炼基本没有问题,与别人的差别只是在修炼的速度之上。这个修真前预备期,总体来说,基本就是三个阶段,初期叫做开窍,中期是通脉,大成就是固脉!那什么是开窍呢?在修真界,灵气进入体内,是需要人体多个穴窍来吸收的,而这些穴窍,如果不经过本人的打磨,是不具备这种吸收灵气的功能,或者说吸收灵气的功能会很差!这些开窍的经验,在修真界是烂遍大街的东西,没有谁会不懂,但还是那句话,有些东西你虽然懂了原理,却并不等于你一定会做,因而,在修真界能跨越这关的人,可以说是千里挑一!当然,开窍这种事情,也有它的捷径,那就是寻到一个修为高深之人替你开窍,可这种方法,却是可遇不可求的。那些修为高深之人,一般都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又怎么会是普通凡人得见?再者说,如果想为他人开窍,最起码也要有筑基修为,当然如果想要有较高的成功率,最好是金丹期以上的修为去开窍!金丹真人,别说是普通凡人了,当初董明修炼到炼气九层之时,都没机遇碰上一位。当然了,在修真界中,境界相差一个大级别,那就是天地之别,如果真的碰上了,也不一定就是好事儿!请他人开窍,还有一个最为不利的后果,那就是凡是经他人开窍的人,虽然也可以修炼,但几乎无法通过筑基! 在修真界,人们把人体划分为一百零八个穴窍,这些穴窍需要每个都要磨通,而开窍最为艰难的地方,就是打开第一个穴窍的过程。当身体上第一个穴窍被你磨通之后,那么,基本上就可以恭喜你,你可以修真!当然,磨通第一个穴窍,只代表你拥有了修真的可能,只有将全部准备工作做好,你才可以真正踏上修真之旅!至于这些穴窍之中你想先开哪个后开哪个,倒也没有什么要求,总之一共就是这么多的穴窍,都需要你一个一个地磨! 预备期的第二个阶段通脉,顾名思义,就是打通这些穴窍之间的连接,使之形成一个供灵气游走的通道,这个阶段虽然也不算容易,但比起第一关开窍来说,难度算是天渊之别!至于预备期的最后那个阶段固脉,就是将第二个阶段打通的那些通道,固化,使得将来灵气在其间游走之时,不会散溢。到了这个阶段,你就可以拿着炼气期的功法,开始吸纳天地灵气,从而步入炼气期! 第十四章 练功 第十五章 村长家 董家沟子村的村长董泰平有一儿一女,儿子自然就是董广禄,女儿董广虹却是比董广禄小了近十岁!不过,董广虹的婚姻却是有些不顺,两年前离婚后,就回到了娘家与父亲董泰平生活在一起。说起来,董广虹也算是董家沟子远近闻名的美女,当初前来提亲的人可不在少数,但一来董广虹自己的眼光就高,二来,村长也希望为自家闺女选一个好女婿,最终,终于为她挑了一个在县城工作的干部,好像还有大专的学历。 村长的闺女,那也是出身不错,加上董广虹自身的条件确实出众,可她毕竟只有农村户口,嫁入县城一般人家的话,倒也没啥,可问题是她居然嫁了一个县城的干部,还是有着大专学历的干部。这位干部为啥同意了这门亲事?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这位干部也有着本身的缺陷,这位干部,竟然是位同性恋!原本根本不想结婚的他,在迫于家庭与社会的压力下,不得不履行结婚的义务。恰巧这个时候,不摸门路的董泰平一头撞了进来,结果就是董广虹悲剧了。由于婚前没有仔细调查过这位干部的情况,她为自己的疏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她那位老公与她婚后,就从来没有碰过他,他们的婚姻形同虚设!这样的婚姻关系维持了半年多,董广虹实在是受不了这种尴尬,不得已才与之离婚回到家中。 董泰平的儿子董广禄也不算太顺,好在他的家庭圆满,媳妇贤惠,还为他生了两个儿子。按理说,这样的生活在村里也算不差了,可董泰平为了让他的儿子董广禄将来有所发展,是煞费苦心,在十年前,董泰平找了关系,把董广禄送到了采石镇政府,在里面做个临时工。可别小看这个临时工,此工非彼工,这是个整日能在领导面前晃悠的好位置,在镇上是炙手可热!原本董泰平希望自家儿子有了这个机会之后,能够入得哪位领导的法眼,找机会转干,顶不济也能混成个合同制——这可是政府里的合同制,几乎等同于公务员了!可自家的这个儿子却让他有些失望,十年时间过去了,仍然只是个临时工。儿子到这个岁数都没能混出点儿样子,也就没有了指望,因而董泰平的希望,就全部落在自己的两个孙子身上! 大孙子董新中比较有出息,现在已经在县中上了初二,这是让村里人羡慕不已的事情!二孙子董新阳与董新中比起来略有不足,但与其他人一比,也并不算差。现在董新阳已经五年级了,再用不上两年就能升到初中,董泰平知道,只要自己在村长的这个位置上面坐得稳,那董新阳升入采石峪中学就是板上钉钉的事儿! 董广禄虽然是家中的独子,但却也分到了一处宅基地,现在早已经与父母一家分开来住了。董广禄的这种情况按照政策是不能分宅基地的,可谁让老爸董泰平是村长呢,在村里出现这种情况,大伙倒也都不会说三道四,觉得当领导的搞些特殊化是很正常的事情。 董新阳的母亲带着儿子来到了董泰平的家,刚进院门儿,就看到自己的公婆还有那个离婚回家的小姑三人,正在院内忙活剥栗子,“你们的栗子咋这早就打了,按理说不还要等几天的么?” “素云来了啊,小阳,快到奶奶这儿来!”董泰平的老伴儿一边儿喊着董新阳的母亲,一边儿叫着孙子董新阳坐过来。董泰平却平淡地对儿媳道,“昨儿镇里有人告诉我,这两天要来几个收栗子的客商,所以,就提前打了几天,我已经告诉你家广禄了,他今晚就能回家。” 董新阳被奶奶一叫,就凑到了奶奶的身边儿,董广虹则是把自己坐着的小板凳递到了董新阳的屁股底下,然后她又进屋拿了两只凳子出来,自己与董新阳母亲一人一只,坐了下来。“嫂子咋这会儿过来了,吃过饭没有?”董广虹问道。她这么问也是有原因的,正常吃饭的时间都是十二点到十二点半左右,不会差太多,而一般走亲戚吃饭的话,不会赶这个点儿过来,要么晚点儿,要么就早一点儿。董新阳母亲今天带着董新阳来到这里的时间,恰好就是十二点半,这也就是今天董泰平家里吃饭早了一点儿,这才没被这俩人堵在饭口上。儿媳与孙子不是外人,可那种感觉仍不会太好,那个啥,为啥不能早点儿过来一块儿吃饭?实际上,董新阳跟他老娘还真是没吃饭呢,谁让董新阳刚一到家,就和老娘闹了一通呢!被小姑这么一问,董新阳的母亲有些尴尬,这事儿搞的,稍晚点儿过来就好了!董新阳可没有母亲的那种感觉,直接就对董广虹道,“姑,我还饿着了,我要吃饭!”董新阳的这话,让其母更是脸上一热,自己好像是中午犯懒了,带着儿子过来蹭饭的感觉! 董新阳母亲看着已经起身要去准备的董广虹道,“他姑,别忙了,家里的饭都已经准备好了,就是……”说到这里,董新阳的母亲,又是有些说不出口了。 看着这娘儿俩的样子,还有上门挑的这时候,董泰平哪里会不知道好像出了点儿啥事儿,而且吧,这事儿多少会与孙子董新阳有关!跟孙子有关的事情,再小的事情也是大事,因而董泰平对董广虹道,“给素云他们准备点儿吃的,等会儿吃了再走。”嘱咐完董广虹后,董泰平又对董新阳道,“小阳,跟爷爷到屋里去。”然后,又给了董新阳母亲了一个眼神儿后,就把手伸向了董新阳。 董新阳一下子从凳子上蹿了起来,抓住了爷爷的手,然后就与爷爷、母亲一道儿,进了屋。 进了屋以后,董新阳的母亲就将其在学校的经过讲了一遍,董新阳母亲倒也是没往里面填点儿什么料,忠实地复述了董新阳的说法,实际上这个说法,已经被董新阳加了一次料了!仔细地听完了儿媳的叙述,董泰平却是比儿媳显得沉得住气,他并没有因孙子闹脾气而失去判断力,就在儿媳刚刚讲完之后,董泰平对董新阳道,“经过就是你妈妈讲的这样吗?” 董新阳用力点头,“爷爷你是不知道,当时他说这些话的时候,那样子有多么的嚣张!” “好了,爷爷知道了,你出去跟奶奶玩儿去吧,爷爷和你妈妈说两句话。” 看着孙子从屋里跑了出去后,董泰平对儿媳道,“你真的相信小阳说的,那个董明作弊了吗?”说完,眼色很认真地看向了儿媳。 董新阳的母亲在家里的时候,那是被儿子闹腾的,因而没有仔细想过其讲述的经过,而现在经过自己的口再次心平气和地将经过讲完后,不用公爹询问,她自己都已经知道刚刚重复的这话里面有着水分,这个时候的她,哪里会不明白公爹的意思?只得歉意地说道,“我也知道小阳打小没受过啥波折,这也是被他闹腾得没辙,才带着他过来,其实我也是有点儿担心,这个镇中的事儿……”说到这时,她不再说下去了,因为她知道,这个时候公爹会给她一个解释的。 董泰平对董新阳母亲的表现非常满意,他知道自家儿媳是个知道轻重的,不是那种没有见识的村妇,故而,董泰平轻轻摇头道,“这事儿小阳处理得不好,他不该这样去闹,还好你们直接到我这儿来了,要是真得闹得谁都知道了这事儿,那小阳镇中的事情,怕是真会被你们给搅黄了!” 董新阳母亲一听,她马上就听出了公爹说话透露出来的两点意见,其一就是,董新阳镇中的事情,根本不会受到成绩的影响,其二么,那就是这件事情唯一的变数,就是董新阳自己这里不要出什么乱子!她当然明白,这事情私下里去做,无论出了什么结果,都不会发生什么意外,关键就是不要折腾得太厉害,引起那些有心人的关注!“小阳那里我会安抚的,爸,这事情,我给您添麻烦了。” “你能这样想我就放心了,记住,关键时候,宁可多对小阳透露点儿东西,也不能让他再出去瞎折腾!” 董广虹很快就招呼董新阳娘俩出去吃饭了,而董泰平却脸色阴沉地独自坐在屋内,别看他已经看出来那个熊伢儿没有啥错,可你千不该万不该惹到我的宝贝孙子,惹了我那孙子就是最大的错!我不让自己孙子去找你们的麻烦,可不代表我这里没有表示,哼,等着吧,早晚会有你们的好! 村长家里的事情,董明自是不知,吃过晚饭的他,又开始运转起了他那开窍的功法!随着功法的运转,内心开始出现空明,然后出现对自己身体感觉的慢慢虚化,那种自身拥有的旋律再次被其感应。这种旋律非常轻微,轻微到稍一分神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早有经验的董明,自是知道如何最大程度地让这种感觉维持下去。慢慢地,这种旋律在他脑海中开始放大,逐渐变换成为了一幅层次感鲜明的交响乐章!董明清楚,全身一百零八个穴窍,都有着自己特定的旋律,他必须要将这里面每一个旋律,从整体的乐章中剥离出来。最开始剥离的时候,是最困难的,这一百零八个穴窍对应的旋律,就是像缠绕在一起的一百零八个线头那般,很难寻出头绪,董明倒也并不着急,因为他清楚,这种分离的工作,越往以后,就越是容易。第一天的晚上,董明只是分离出来了一道旋律,他知道,这已经是他第一次运功的极限了,收功后的董明,感觉有点儿头昏脑涨,今天必须休息了,这事情也是急不来的。当他看看时间之时,竟然已经过了凌晨三点,他不禁苦笑,原本他只想修炼到十二点以前的,但这修炼的时间还真不好控制,一个不好,就容易超时。还好,董明也知道,以后的时间,就比较容易控制了,修炼之初,总会有着各种的不确定因素。 第十六章 姑姑要来 第十七章 打栗子 第十八章 快艇 第十九章 另类的交流方式——干仗 第二十章 觉察 第二十一章 中秋 第二十二章 不算融洽的中秋饭 第二十三章 姑夫 第二十四章 磨穴 第二十五章 匆匆两月 第二十六章 入位 第二十七章 躺枪 第二十八章 大哥 第二十九章 离日 第三十章 董柏的初恋 第三十一章 年夜饭 第三十二章 千禧之年 第三十三章 两份通知书 第三十四章 示威 第三十五章 迟来的通知书 第三十六章 小聚 第三十七章 爬山 第三十八章 爬山与修炼 第三十九章 董老师 第四十章 谢师宴 第四十一章 表妹到来 第四十二章 离村 第四十三章 董建成家 第四十四章 建成叔的想法 第四十五章 姑姑家 第四十六章 熟人 第四十七章 报到 第四十八章 大杂烩 第四十九章 舍友 第五十章 操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