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儒神在上 > 第50章引圣共鸣

第50章引圣共鸣

作者:秋风揽明月 返回目录
        

“大才,此子真有大才啊!”。


        

罗铭拍了拍手说道。


        

这张试卷是他审阅的,发现这样的人才,他也有功劳。


        

罗铭自然十分高兴。


        

“确实有大才!”,其余人也点了点头。


        

罗铭随即将试卷呈送给了唐叔同。


        

唐叔同看了一眼试卷,点了点头,说道,“看来这一届考生不简单啊,陈公之的孙子陈昊阳怕是遇到了对手!”。


        

天运大陆科举考试的审阅方法比较特别,一般都是第一科及格之后,才会审核相应学子的第二科,第二科及格之后,才会审核第三科,第三科及格之后,才会审核第四科,所以科举考试是很残酷,但凡有一科不及格,必遭淘汰。


        

这样做,也是为了防止科举舞弊发生。


        

唐叔同之所以能够判断出来这张试卷不是陈昊阳的,是因为陈昊阳的书法乃是“公之体”。


        

这是大儒陈公之创造的书法,圆润饱满,十分独特,他们可以从书法上面判断出来哪张试卷是陈昊阳的。


        

而考生的试卷,只有学籍号没有被封存,其余的名字,籍贯等等信心都被封存上了,负责发放考生学籍号的官员,吏,都会在学籍号发下去之后被隔离一段时间。


        

而负责阅卷的考官这段时间也会被隔离。


        

所以这些考官并不知道每一名考生的学籍号是多少。


        

他们继续阅卷。


        

不久之后,刘葛州说道,“看来陈昊阳的试卷将由我来审核了”。


        

他的话,顿时引起了大家的注意力。


        

陈昊阳原本也是神童,十三岁所做的咏梅诗就登上了大武周刊,自然引人瞩目。


        

“继续阅卷吧!”唐叔同说道。


        

“是”。四位副考官应道。


        

“这道题确实太难了,做错,其实也可以理解”,唐叔同说道。


        

众人点点头,不过大家脑海之中却闪过一个念头。


        

之前就有一名学子,作对了这道题。


        

刘葛州耐心看下去。


        

“如何?”。汪荃问道。


        

“错了一道题,最后一道题,《韶》的作者是谁?这陈昊阳写的是舜帝”。刘葛州说道。


        

这一轮考试,及格以上具体成绩如下:


        

满分一人,便是苏毅,错一题者一人,乃是陈昊阳,错三题者两人,错四题者六人,错五题者十三人,错六题者三十人,错七题者七十人,错八题者一百零五人,错九题者一百三十人,错十题者二百人,错十一题者二百四十二人,错十二题者三百二十人。


        

第二轮审核随之开始。


        

很快,第一轮阅卷便结束了。


        

考生一共一千五百七十三人,作对十八道题以上才是及格,第一轮刷掉了四百五十三人。


        

还剩下一千一百二十人。


        

“诸位,听一下这首诗!”。这时候,陈凯之站了起来说道。


        

大家看向陈凯之。


        

陈凯之则是吟诵道:


        

第二场考试是考诗赋。


        

这一卷其实很重要,能够彰显一个人的才华如何。


        

这些考官审阅着一张张试卷,不时连连摇头,有时候还会说出狗屁不通一类的话。


        

这首诗,最合汪荃口味的便是“花船撑槁入深处,一片笙歌醉里归”这句诗。


        

携妓同游西湖,不醉不归,这种事情在士林之中还是很流行的,被许多人视之为潮流,这也是花间派诗人最喜欢做的事情了。


        

汪荃便属于花间派诗人,这首诗,自然让他喜欢异常。


        

“荷花盛开西湖好,粉红点缀绿盖随”。


        

“花船撑槁入深处,一片笙歌醉里归”。


        

“好诗,好诗,将初夏的美景写了出来!”。汪荃笑着说道。


        

“此诗大家以为应该如何评分?”,陈凯之问道。


        

“点为双甲如何?”,汪荃对这首诗极其欣赏,不由说道。


        

所谓的双甲,是评定诗等级的方法。


        

汪荃走了过来,看了一下试卷,诧异的说道,“公之体,看来这试卷是陈昊阳所做!”


        

“陈昊阳小小年纪,便风流不羁,还真是潇洒”。刘葛州不无讥讽的说道,他为人正直,并不喜欢与青楼女子有太多交集。


        

大家都知道刘葛州的性格,倒也不会多说什么,都一笑置之。


        

三乙,双乙,乙。


        

这是第二个档次的评分。


        

三丙,双丙,丙。


        

具体为。


        

三甲,双甲,甲。


        

这是第一类评分,三甲最高,双甲次之,甲第三。


        

则是第四个档次的评分,这个档次就是不及格。


        

将会被淘汰。


        

“才气已经够了,只是,科举考试却写到了乘坐花船游湖,大家应该知道乘坐花船是什么意思,这里这样写,稍显不妥,我看还是点为甲吧”。刘葛州说道。


        

这是第三个档次的评分。


        

想要及格,最起码需要得到一个丙的成绩。


        

三丁,双丁,丁。


        

唐叔同说道,“点为双甲诗吧”。


        

“是!”


        

众人应道。


        

“我也同意点为甲”,罗铭附议道。


        

汪荃则是说道,“陈昊阳年轻气盛,热血方刚,如此写,倒也是真性情,而且,陈公之应该也在关注这场县试”。


        

众人听汪荃提及陈康盛,不由微微皱眉。


        

唐叔同说道,“速速吟来!”。


        

刘葛州说道,“诗名《悯农》”。


        

他稳定了一下情绪,随即吟诵道:


        

大家继续审阅试卷。


        

不久之后,刘葛州激动的说道,“诸位,这里有一首好诗!绝对是好诗!”。


        

看到刘葛州这么激动,大家都十分吃惊。


        

粒粒皆辛苦。


        

当这首诗被刘葛州念出来之后。


        

文院,贡院的方向。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贡院正在批改此次县试的试卷,现在应该审阅到诗赋卷了吧?如此大的动静,一定是因为某位学子的诗文,惊动了文院的圣人意志”。


        

“没错,一定是这样”。


        

无数个方向,无数人都议论纷纷起来。


        

圣光冲天,金声玉振。


        

就连杨广孝,齐子丞等人都被惊动了。


        

“是贡院方向传来的动静!”。


        

其余人也连连向陈昊阳道贺。


        

陈昊阳微微一笑,随即谦虚的说道,“不敢当,不敢当,策之才学,与诸兄比起来,差的远呢”。


        

钟山草堂。


        

百花楼。


        

正在聚会饮酒的陈昊阳等人也被惊动了。


        

“恭喜颜策兄,这一次颜策兄的诗文惊动文院圣人,必将成为千古佳话”。一名公子哥,赶紧笑着说道。


        

而就在这个时候,苏毅忽然感觉,强大的才气,源源不断的涌入身体之中。


        

这是才气灌顶。


        

苏毅的文气,直接从童生三转,提升到了童生四转。


        

苏毅正在读《左氏春秋》这本书。


        

《春秋》这本书,许多地方晦涩难懂。


        

而《左氏春秋》经半圣左丘明做注解,浅显易懂了许多。


        

“为什么我突然才气灌顶?”。苏毅疑惑不解。


        

“莫非是因为读《左氏春秋》有感的原因?”。


        

想到这里,苏毅顿时露出了欢喜之色,继续诵读《左氏春秋》这本儒道圣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