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家人 第三章 除害 第四章家人对话 “妈,你先回去吧,就最后这一块小田弄完就好了,回去做点吃的,饿了。” 接过母亲手中的火把和背篼,王正有些疲惫的说道。 再强的意志也没用,瘦弱的身体已经很疲倦了。 “诶,好,妈回去给你煮鱼吃,你没事吧?” 王妈语气中偷着股兴奋劲,等看到儿子状态不是很好,才关切的问道。 “没事,还熬得住,做菜多放点姜,驱驱寒湿。” 王妈走后,王正抓完最后一块田,把所有田缺口都恢复原状,提着水桶和一背篼的鱼获回到了家中。 饭菜已经端上了桌,王妈与王君正趴在水缸边上小声的嘀咕着,不时发出“嘿嘿”、“嘻嘻”的笑声。 王正走过去借着煤油灯看了看,清澈水面上浮着一群鲫鱼脑袋瓜,嘴巴不停的开合着,“泥鳅黄鳝加一起有两百斤吗?” “差不多,现在天冷价格高,除开小鲫鱼最少也能管百来块钱。” 王妈语气中忍不住的喜气。 “哇,一百块,那么管钱?”妹妹王君眼中透露出震惊,见过母亲借几块钱的艰难,自然知道一百块钱之重。 “不用大惊小怪,以后我们家会越来越有钱的。”王正说着把妹妹抱到了桌子边,“现在先吃饭,吃好了乖乖的去睡觉,明天等哥哥卖了鱼后,给你买点好东西。” “嗯,谢谢哥哥。”王君甜甜的说道,接着端起饭碗大吃了起来,家里见荤腥的时候可不多。 一边王妈不乐意了,“小娃家家的买什么好东西,她什么都不缺,家里还欠着账呐,你爸看病也得花钱。” 这时代愿意借钱给你的人,完全可以算是恩人,谁家日子都不好过,吃都吃不饱的年代,小病基本靠挨,大病靠拖,这种情况下钱就是命。 王正沉吟了一下,问道:“家里一起欠了多少钱?” 王妈沉默了一下,回道:“差不多快一千了吧,有些老账,大部分是这两年欠下的。” “不少,但也不算多,该买的东西还是得买,还钱的事,年底一起还。” 我妈嘟囔道:“现在就年底了。” 王正笑了一下,“我说的是过年前两天。” “管你,以后妈没钱就找你要。” 第二天,天一亮王正就爬了起来,躺着打量了一下四周。 昏暗的房间,灰色的白蚊帐,上面几根竹竿支撑着隔灰的胶布,低矮的泥墙搭着竹架子上面盖着茅草。 茅草屋顶中间叠着的几张厚实白胶布与墙缝处透出的白光,证明着天亮了。 真的穿越了,虽然还要经历一遍这个困苦的时代,可这一次必定不会再那么困苦了。 母亲已经起来在做饭了,弟弟妹妹还在睡。 王正来到里屋,看见父亲正躺着愣愣的看着屋顶发呆,过去把父亲扶起来,用枕头垫好靠背后,问道:“今天感觉怎么样?” “还行。” 王爸拍了拍床边,“坐下说,你妈说昨天晚上抓了许多泥鳅黄鳝?” “还行,能管点钱。”王正说着帮父亲掖了掖被脚。 “辛苦了,那么冷的天气下水,很难受吧?”王爸的眼中带着些心疼。 “没事,付出有回报就行,农村嘛,不就是磨骨养肠吗?”王正笑了笑,问道:“想吃些什么,等下我给你买回来。” 王爸摆了摆手,“不用,我吃药就很费钱了,可不敢乱花钱。” “以后不吃药了。” 看着父亲疑惑的眼神,王正笑着解释道:“药补不如食补,药疗也不如食疗,以后多给你吃点好东西,嘴巴享受了,身体也好了。” “哈哈哈” 王爸笑了,“哪有你这样的说法。” “有的,医生说你气血两虚,而蜂蜜、红枣、糯米、莲子、枸杞这些不是补气补血吗? 以后我天天给你吃红枣、枸杞炖鸡,用糯米、莲子做粽子沾蜂蜜吃,啥都给补回来了。” “哈哈,那不是比你太公吃得还好。” 王正说的喜庆,王爸也听着欢乐,想到父亲口中那个地主加小军阀爷爷过的好日子,王爸不禁咽了咽口水。 “那种日子不敢想哦,我现在只希望吃点药能早点把身体养好就行。” “日子嘛,过着看就是了,会越来越好的。”王正说着站起来道:“我先出去了,有事做。” “嗯。” 王爸点了点头,等王正离开,看着儿子的背影喊道:“不管什么事,都多想想再做。” 王正没有回头,摆了摆手:“知道的,已经大人了。” 正好传来母亲喊吃饭的声音,于是王正回到自己房间,准备把弟弟妹妹喊起来。 “东宝,醒醒,起来吃好吃的了。” “嗯。” 一声呻吟后,弟弟王东慢慢睁开了眼睛,接着使劲嗅了嗅鼻子,“好香啊,大锅,今天吃啥子。” “吃鱼摆摆,过来,哥帮你穿衣服。”王正伸出手说道。 “好。” 抱着弟弟一边穿衣服,一边对妹妹喊道:“君宝,起来吃鱼了。” 王君“嗯”了一声后,翻个身又睡了过去。 王正无奈一笑,知道这是昨天熬夜的后遗症,小孩子毕竟觉多,也没有继续喊。 抱着弟弟来到厨房,看着母亲疑惑的眼神,王正笑着解释道:“起不来,应该是昨天睡晚了,给她留点饭菜就行。” 王妈没多说什么,端起桌上的一份饭菜进里屋,给王爸送饭。 弟弟王东虽然才两岁多一点,可已经能自己吃饭了,穷人家的孩子并没有那么矫气,父母每天累死累活,哪里能照顾得那么周到啊。 王正在菜里面找了一条大些的鲫鱼夹给弟弟,“慢点吃,小心被卡住。” “嗯” 王东乖巧的点了点头,把碗推到了桌子中间一些,说道:“哥,帮我舀点汤。” 看着王正舀了两勺,王东摇头晃脑的喊道:“还要,舀满。” “那么喜欢喝汤?”王正有些诧异。 “嘿嘿。” 王东小小的脸上露出一抹得意,然后靠近王正小声的说道:“哥,我给你说,你可不能告诉别人,汤汤里面有油,油就在汤汤里头。” 第五章地少人穷民自刁(上) 第六章地少人穷民自刁(下) 第七章捕鼠箱 第八章好了些 第九章留饭 第十章三哥 第十一章十天 第十二章杀猪请客 第十三章显手段 第十四章一起发财 王正又打了一个满番,吴黑狗整个脸色都阴沉了下。 王正只是笑笑,静静的等着,并不先做表示,自己没有被抓住证据,不需要先表态。 “哈哈哈哈哈。” 吴黑狗脸色阴晴不定了一会儿,最后大笑了起来,笑的很真诚,仿佛想到了什么开心的事情。 “很好,当年我太公是你太公手下的兵,也是你大伯公的玩伴,黑狗小时候经常听我太公说你那两位长辈怎么了不起。 太公他老人家还说你老王家早晚会重新起来,所以一直对你爷爷照顾有加,就是对你爸,也算是有求必应。 可你家两代人不但没有一点起色,还把日子过的稀烂,就连人丁也不旺。 我也没见过你家两位长辈怎么英雄了得,所以,我一直对你们家有些不屑。 今天你至少证明了你老王家,还是有些本事,既然这样,那我也不吃你的穷,我们按规矩办事。” 王正叹了口气,点头道:“一直以来都多谢了,有什么要求就说吧?” 吴黑狗点了点头,很满意王正的态度,“谢什么的不敢当。 按我家太公的说法,他那条命,我们家这百来口人,都靠你家太公才来到了这个世上,论起来总是我们占了便宜。 可今天既然是我过来,你就得给个说法,这些天你挣了钱,并不是没人知道,也不是没人想知道。 可一直没人来找你,一个是都知道你家的情况,所以兄弟伙愿意等你先吃饱再说,二是我家老头子放话帮你压了下来,到今天你怎么也得给兄弟伙一句话了。” 其他的人,包括华子家和刘龙都只是静静的听着,没人插话。 这些天王正母子卖那么多泥鳅黄鳝,早就引起了别人注意,也有人跟风着弄了几次,可都没有赚什么钱,早就已经有人眼红了。 农村就是这样,大家都苦哈哈的无所谓,要是有人找到了什么门道,眼红的人大把都是。 激烈一些的,损人不利己的事也屡见不鲜。 看你养鱼、养鸭、养猪挣钱了就偷偷给你下药,看你果树有收获了,就晚上偷偷给你砍倒,这种事时有发生。 王正能让人家上门商量,已经是祖上积德了。 所谓君子之泽三世而斩,王正现在还能得到些余荫,算老吴家念旧情了。 房间里面王妈需要出来,却被王爸一把抓住了,“你去没用,先看看吧,实在不行我出去说。” 王正斟酌了一下,说道:“泥鳅黄鳝的事,不能告诉你们。” 见吴黑狗想插话,王正摆了摆手,“你先听我说完,泥鳅黄鳝的事,我也只是应应急。 如果真的铺开了弄,不但大家都挣不了什么钱,而且如果事情闹大了,可能会被上面清算。” “不可能。” 王正皱眉,“什么不可能?” 吴黑狗冷笑了一下,“不可能挣不了钱,也不可能被清算。 只要你把路数交出来,田多的事,我们占据了先机,总能比别人快一步。 至于被清算,又不是家养的,都是野生的东西,清算什么清算? 我说,你该不会想吃独食吧? 你自己吃肉,要是汤都不给兄弟们一口喝的,恐怕不太好吧?” 这就开始上纲上线了? 王正有些无语了,“你要这样说,我也没办法,泥鳅黄鳝的事,以后我就不弄了,至于你想做什么,尽管做就是,我都接着。” “你真要做这么绝?” 吴黑狗的脸色更黑了些,“你这是看不起我了?” 王正点了点头,“确实有些看不起,你的路子太歪了,就算一直不出事,最后也会无路可走。” “哼哼” 吴黑狗冷笑道:“你祖上走歪路盛极一时,我家靠着走点歪路,也算人丁兴旺,你家现在倒是不走歪路了,可结果如何? 今天我们能见面,不就是因为你走了歪路吗? 你有什么资格嫌弃我的路走的歪。 再说,如果正路能让人吃饱,谁会想走歪路,还不是被这世道逼的。” “人的欲望无穷无尽,凡事总得有个底线,你有底线吗?” “我怎么没有底线了?” 吴黑狗把胸口拍的山响,“我的底线就是兄弟伙些,你随便问谁,我黑狗什么时候对不起兄弟伙了。 你宁愿自己不赚钱,也不愿意给兄弟伙一口汤喝,很好,既然你看不起我,那以后我们两家的情份就尽了。” “碰” 吴黑狗一拍桌子站了起来,其他人的脸色也很难看。 王正并没有动气,只是淡淡说道:“先坐下。” 就这样让吴黑狗带着人负气而走,就不是以后情份尽了那么简单了。 今天的谈话宣扬出去,王正今后在乡里无论做什么事,都将寸步难行。 人口稠密的地方,资源争抢就是这么的残酷。 王正思虑再三,决定还是给吴黑狗这些人一个机会,要是能把他们拉到正路上一些,也算是做好事了。 吴黑狗有一点起码是没有说错的,真要是正路好走了,谁又愿意过提心吊胆的日子。 “泥鳅黄鳝的事情就不要再说了,如果你们相信我,就去抓老鼠吧,一样不少挣钱。” 吴黑狗坐下来,有些不可置信,“能有泥鳅黄鳝挣的多?” 按王正弄泥鳅黄鳝的速度,这可是三个月一个万元户啊,八三年的万元户,那含金量简直了。 “差不多。” “说说,什么路数?”吴黑狗感兴趣的问道,脸上的表情也松快了起来。 “给你两个选择吧。 你可以抓来卖给我,活的两毛钱一斤,有多少要多少。 或者,你拿到我这来自己处理一下,年后准备一批货,和我去一趟东越省,我们一起出去转一圈,见见这个国家到底有多大。 免得你一天到晚盯着老家转悠。” “你果然看不起我。” 吴黑狗自嘲的笑了笑,“不过你越是这态度,我心里反而越是相信了你的话。 我选第二种,准备的事情就不劳你过问了,你出发的时候,招呼我一声就行。” “不行,备货的事情必须到我这来弄。” “为什么?” “你他娘的要是下老鼠药咋整?” 听见这话,吴黑狗一脸心虚,其他人皆是脸色讪讪。 第十五章过年了 第十六章出发 第十七章三叔公 第十八章分道扬镳 第十九章于乡民有利的事情 第二十章全都来占便宜 第二十一章小赚一笔 搬运的人接过王正的三十块钱,有些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您看,这多不好意思,我们都没有把东西给您送到地方。” 王正摆了摆手,“没事,都是些辛苦钱,我赚钱容易点,就不跟你们计较那么多了,答应你的货物,给你们留船上,拿钱找船老板取货就是了。” 众人连连道谢。 船老板上前对王正说道:“那我们就回去了,这十袋货的货款到时候怎么给你。” “放你哪儿吧,钱不多,长久的买卖,帐还有的算。” “哈哈哈,小哥子爽气,不错,希望我们这帐能一直算下去。” 在船老板的笑声中,船慢慢的退了出去。 回去的一路上阵战颇大,王正和刘龙眼睛不停的来回盯着,防止货物被不小心掉沟里了,或者滚下山坡什么的。 一路上不时的有人出来看热闹,毕竟一两百人的搬运队可不多见,王正也没宣传一下什么的。 东西看起来蛮多,可能还不够自己一个队的人消耗,别说还有亲戚朋友什么的需要照顾一番,这些人只能等下次了。 离家还有一里地,王妈就带着妹妹君宝跑来接王正了,一起的还有华子父子三人。 看见阵战太大,王妈有些放不开,没有立马上前来。 华子直接跑到王正面前蹦跳着喊道:“我就知道会这样,我就知道你一定会让我们大吃一惊。 你不知道,吴黑狗那家伙……。” “回去再说。” 王正打断了华子的话,抱起跑到面前的君宝,来到母亲面前,“妈,我回来了。” 王妈连连点头,“好好好,回来就好,我们回去再说。” 一起回到家,王爸带着弟弟东宝在坝子中微笑着,看向王正点了点头,“你先忙,等下再说。” 王正点了点头,让把货物全部卸到坝子上就行,反正明天就能消耗的差不多了,到时候留点再搬进屋就行。 货物在江对面卖了九十四袋,王正数了一百六给搬运的老头,让他自己去分钱。 老头接过钱却不离开,讨好着对王正问道:“小老板,能不能问下,您那么多布料都是干嘛用的?” 王正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之后,忍不住骂了句老东西,之前不说,就为了挣点搬运费。 民生艰难,小算计无处不在,王正有些恼火,更多的是无奈与心酸。 “本来这次没你们份的,现在给你们一个机会,把所有钱都拿出来吧,五十块钱一袋,不准翻找。” 老头有些急了,“买东西怎么不能挑拣呢?” “爱要不要,不要拉倒,别占便宜没够,里面有些什么,路上你们还没有弄清楚吗?” “要,要的,不翻,就一袋一袋的拿。” 见王正发火,老头立马紧张了起来,转身问大家都带了多少钱。 最后一结合,加上王正付的运费一起才不到一千。 “整数还差了好几十块,留下一辆板车给我,自己去搬二十袋吧。” “好好好,谢谢小老板了。” 看着在暗淡天色中,老头欢天喜地的带着众人,拉着板车离去的背影,王正脸上不知不觉的露出了一丝笑意。 “妈,弄点好吃的,三哥去村里小店买两斤酒回来,要瓶装的。” “一回来就知道指使你妈。”王妈骂了一句,脸上却是止不住的笑意。 刘龙接过王正递来的十块钱,点了点头后跑了。 王正转身对李德说道:“还要麻烦表叔回家拿点胶布来,春雨虽下不大,这些东西还是盖一下好点,等下一起喝酒,哦,顺便把你家板车拉也过来。” “好说。”李德笑着转身离开。 李德离开后,华子立马跳了出来,“老表,你不知道,那吴黑狗回来后,丢了两捆甘蔗在你家,就不理人了。 问他什么都不说,只是说你去江南了,很快就会回来,让他说你们在那边都经历了些什么,那家伙嘴紧的很。” 人之常情,王正倒觉得没什么,“他现在人呢?” “又走了,就今天走的,带了好几个人,还有一大堆老鼠肉,我跟你说,他们老鼠肉有些是用耗子药弄的。” 看着华子神神秘秘的样子,王正有些诧异,“你怎么知道?” 华子表情有些不屑,“他们自己家里人传出来的呗,百来口子人,还不能有几个不对付的说说小话啊。 他们家有些人还笑你蠢呐,说什么耗子药份量又不多,炒熟了就更没有什么药效了,又吃不死人,用耗子药抓多块啊,干嘛不用?” 王正心里冷笑,断定吴黑狗这次百分百要出事,真以为别人是傻子。 不一会儿,买酒的刘龙和李德就回来了,大家一起用胶布把货物遮掩了一下后,就开始吃饭喝酒。 王正也把自己这一趟的行程,简单的对大家说了一遍,刘龙在一旁补充。 众人听的目瞪口呆,虽然不算什么大事,也没有什么惊险的事情发生,可对于没出过远门的人来说,王正这一次的经历,也算是稀奇了。 关键是行程伴随着财富在增长啊,这样一来就让人激动了。 华子打了个摆子,有些激动的说道:“这样说来,你这一趟回来,就赚了小两万块钱了。” 王正点了点头,“差不多,里面也有你的一份,等下用板车拉二十袋布料回去吧。” “嘿嘿嘿” 华子不好意思了笑了一下,“这多不好意思啊。” 王正也笑了一下,“没事,都是你应得的,别嫌少就行。” “不少,不少了,许多事情我都没有参与,我就是抓了一点老鼠而已,你分给我那么多东西,已经很好了。” 王正见华子能知足,比较满意,众人也都很高兴。 当晚华子父子三人用两辆板车把二十袋布料拉了回去,王正和刘龙还帮忙推了一下上坡的路。 华子回到家,华子妈在知道王正赚了那么多钱后,看着板车上的布料,感觉有些不香了,语气有些抱怨,“大宝赚那么多钱,才分了你这么点,你还傻乐呵呢?” 李德顿时就变了脸色,呵斥道:“人家跑那么远,拿命换的钱凭什么分给你,那五百斤老鼠肉全部给你,你去给我换两千块钱回来。” 第二十二章老村长 第二天。 也许是回到家,让王正比较安心的缘故,王正起来的有些晚了。 外面声音杂乱,显得比较吵闹,不时有大笑声传来。 王正深吸了一口气,慢慢坐了起来。 等王正推开门,吵闹的声音安静了一下,接着更加的喧闹了起来。 “起来了,起来了。” “王大宝起来了。” “终于起来了。” “老村长呢?” “对,先让老村长上去搭话。” “对对对,先把章程弄清楚。” 王正看了一下,自家坝子上,河沟边,附近的大小路上,还有田坎上面,到处全都是人,加起来最少上千。 在众人七嘴八舌中,一个老人朝着王正走了过来。 看清老人,王正赶紧趋步上前扶着老人,“表叔公,您老人家也来了。” 老人叫张国,已经六十多岁了,是王正他们的大队书记,本身和王正没有亲戚关系,默认和王正爷爷同辈。 老人一辈子正直,明年通电后,老人四方奔走,给村里弄了个甘蔗糖厂。 之后自己亲自管理,每年不但还一部分钱,缴完税后,还能给村里人分些钱。 等老人干不动之后,那个糖厂别说分钱了,每年缴税都完不成,这还是老人先把开糖厂的还完了,不然村里还得欠债。 张国抓着王正的手,笑呵呵的说道:“过来看看,都说你娃娃弄了些好东西回来,打算便宜处理给乡亲,老头子过来见识见识,有机会的话,也打算沾点小便宜。” 王正点了点头,“好说,等下送一袋给表叔公就是了。” 张国摆了摆手,“可不敢收,那是犯错误的,能让老头子买一点就行,你那些东西,打算怎么个处理法,这人啊,就怕和别人比啊。” 王正沉吟了一下,“表叔公,我们屋里坐下慢慢说。” “好,慢慢说,老头子还想听听你这次都遇到了些啥子事。” 王正先报了一下布料的种类和数量,还有价格给张国,让他给个章程出来。 老人想了想,说道:“全村三千来号人,这数量倒是足足的了。 这样吧,就按你说的,五毛钱一斤,让他们一人选两斤,够里外做两套衣服就行,其它的你可以加点钱再卖。” 两人抬手阻止了想说话的王正,“老头子想让你多赚点,然后出点钱把娃娃们读书的地方给弄弄。 村里没钱啊,连乡里都穷的叮当响,天寒地冻的,那几排破房子都开裂了,它不挡风啊。” 老人语气有些哽咽,听得王正心里也不是滋味。 “还是按五毛的价钱给每人五斤吧,我吃到了肉,也让乡人喝点汤水。 至于学校的事,您尽管修就是了,左右不过几千块钱的事,顺便修个蒸饭的地方,让远点的还在能中午在学校蒸下饭。” “好好好,做人就得这样,发达了也不能忘本啊。” 王正出去先让刘龙和李德几人搬了二十包进屋,然后把外面的分成了大小两堆,小的那堆是给家里亲朋好友准备的,大的那堆是给村里人准备的。 等王正分好了,老村长来到大的那堆布料旁边,才对着四周巴望的人们喊道:“村里人都站到我对面排好队。 五毛钱一斤,按人头分,一个人只准买五斤,我给布料,你给钱,不准挑拣,要就要,不要就滚,没钱的先站旁边等着,最后再处理。” 老村长那边开始了,王正这边也不能闲着。 看着稀疏了许多的人,王正先抱拳行了一圈的礼,“各位乡朋高邻,王正先谢过大家的捧场了,你们的来意,大家都清楚。 东西看着虽多,可人也不少,肯定不能敞开了来,这时候也不能论远近亲疏,咱们就每人两斤吧,等过了一轮后,咱们明天再说其它的。 事情这么办,行不行,大家给个准信?” 有人高呼,“客随主便,有个章程就行。” “对对对,能分着来就没问题。” 王正笑了笑,之后开始亲自称量,王妈负责收钱,刘龙负责分拣,打算厚薄搭配着给他们,华子父子在一边打下手。 老村长那边正忙得不亦说乎,大队会计跑到老村长耳边小声说道:“乡里来人了,说是要抓王正投机倒把。” 老村长沉吟了一下,“你在这儿看着,维持好秩序,特别是账目千万别弄差了,我去截住他们。” 会计点了点头,“相处几十年了,我办事,你放心。” 老村长点了十几个已经买好布料,在一边看热闹身材壮实的男人一起离开。 老村长到大路口后,对身边的人吩咐道,“乡里有人眼红了,我去截住他们,等下有人敢硬闯的话尽管下手,只要别下死手就行。” 村里人都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这是等于有人想从村里抢东西呐。 老村长上大路没多久,就看见乡长和所长带着四个穿制服的人,正使劲踩着单车骑了过来。 骑着单车的众人看见老村长,也放慢了骑车的速度。 老村长上去一把抓住乡长的车龙头,问道:“你们当官的下来,怎么不去我那儿坐坐呢?” 乡长笑了笑,“去了,没见你人,才过来的,有人举报你们村里有人投机倒把。” 老村长矢口否认,“没有的事儿,那是有人眼红乱诬陷。” 所长悠悠的说道:“是不是诬陷,去看看就知道了,现在应该还在进行着犯罪活动吧。” “什么犯罪活动,你别胡说八道啊。” 老村长瞪了所长一眼,然后看着乡长,眼神特诚恳的说道:“那是我看村里人衣裳不抗冻,让大伙凑钱给人家小娃娃去买了点烂布料回来分给村里人用的。 这种事儿怎么能算投机倒把呢?” 乡长气笑了,“这么说来,那小娃娃没赚钱了?” “赚了,能赚钱是人家本事儿,我也可以给你开条子,你把东西带回来,你也能赚钱,你要不要条子?” 看着老村长那张耍无赖的嘴脸,乡长脸上使劲的抽了抽,条子我自己开的还没你的好使? 第二十三章付出回报 第二十四章吴黑狗的越州行 第二十五章三十年的思念 第二十六章种甘蔗 第二十七章惩罚 第二十八章再次远行 第二十九章再次相遇 第三十章悠闲中的恼火 第三十一章离开前的合伙 第三十二章告别 第三十三章到港 第三十四章托尼 第三十五章第五广播台 第三十六章专利 第三十七章电台直播 第三十八章片场 第三十九章富士山 第四十章交通广播 第四十一章买电脑 第四十二章中森家的女儿 草庐下,季子一身和服,附身点燃了一支熏香后,开始淡然的抄写着一篇佛经。 四周竹叶的摩擦声与鸟鸣声,好像根本不存在一样,丝毫不能打扰季子平静的新湖。 那个男人在心中掀起巨浪再离开后,季子的心就变成了死水,又怎么会再为外物所动呢? 香残之时,季子的佛经也刚好抄完。 远处微步走一个同样身着和服的女孩子,来到季子对面跪坐好后,才说道。 “季子桑,我港岛的朋友给我带来了一盒磁带,她说里面有一首歌蕴含了佛意,我的朋友中,数你的中文最好,你能帮我翻译一下吗? 拜托了。” 季子听到港岛的时候,有些微的出神,看了看矮几上的磁带,叹息着说道:“玲子桑,我精通的是华夏通用语,至于港语,你可以去请教我父亲。” 玲子皱了一下眉头,“那我们先一起欣赏一下吧,里面也有些通用语的歌曲。” “也好。” 几首些微沙哑声音的清唱歌曲放完,季子一滴泪水滑过了唇角。 “是有一丝佛意,不过太伤感了些,让您见笑了。” 玲子微微一笑,“季子桑只是真情流露而已,玲子不会取笑。” “我们去找我父亲吧,里面的港语,我确实不能理解。” 玲子点了点头,“那我们走吧,相信以中森大师的造诣,一定能让我们有所收获。” 随后两人找到了季子父亲,见礼说明来意,把磁带放给中森听后,中森露出了微笑。 “这歌很好,特别是第二首,如果能和意思一起推广开来,自杀林应该会减少一些亡魂吧。 起码殉情的人,应该会少一些的。” “大师居然如此推崇。” 玲子附身行了一个大礼,“还请大师解析。” 中森微笑着感叹道:“缘,妙不可言。” 玲子挑眉,“佛意与大师有关?” 中森点了点头。 “这其实是一首男子分手后劝解女子的歌曲,可里面用词精妙,蕴含佛意,加上曲调优美,实在是不可多得啊。 我先直白些,给你们说一下歌词吧。 雨比雪冻,你是否已经感觉不到了呢? 这么久了,你还是难以忘怀吗? 花费苦心让我今天送你回去。 请原谅我不能送花给你,以前的心伤不想揭开了。 在伤口上撒上花瓣才是最难受的事情。 一生一世的执念,必将需要一生一世的代价。 彼此纠缠,势必彼此凋谢。 我们不能拥有彼此,就不要继续纠缠下去了,把曾经的美好留在心里吧。 ………。” 听完中森的翻译,玲子一直在出神,而季子却已经泪流满面,扑在中森怀中泣不成声。 玲子回过神后,看见季子的样子,有些吃惊的问道:“季子桑为何如此悲情呢?” 中森拍了拍季子的肩膀以为安慰,叹息着对玲子说道:“这就是我刚才说的缘了,你应该知道,季子在去年有一个男友吧?” 玲子点了点头,“是的,季子桑在去年十分开朗,脸上会一直带着笑容。 难道?” 中森点了点头,“是的,这其实就是季子的故事。” 玲子表情十分吃惊,“怎么会这么巧。” 中森微笑着把季子的肩膀推了起来,看着她的眼睛说道:“季子,我的女儿,这不是巧合,这是佛意,有佛意现,事情必定出现了转机。 你应该开朗起来,以迎接我佛的旨意,如果我所料不错,转机近在眼前了。” 玲子更加吃惊了,“大师,你这又是以何断定的呢?” 中森微微一笑,肯定的说道:“能写出这首歌的人,知道了这件事情,必定会给出一个办法,我女儿如此优秀,她男友必定会再次争取的。” 就在这时,门外有匆忙的脚步声传来,接着有人禀报道:“大师,有港人携长辈拜访,你是否愿意见见?” “哈哈哈。” 中森大笑,笑后对季子问道:“你是否要一起见见呢?” 季子擦了擦脸上的泪水,露出笑容,说道:“女儿如今心湖涟漪阵阵,还是不见了,一切全凭父亲做主就是。” 中森连连点头,“好好好,父亲定会考虑周全的。” 玲子在一边有些羡慕的对中森说道:“恭喜大师,您佛法更加精深了。” 中森站起身摆了摆手,“这不算什么,只要精修佛法,诚心侍奉我佛,自然能领悟我佛真意。 你回去好好随你父亲修行吧,今天我中森家贵客到,就不招待你了,还望见谅。” 中森说完,大步离去。 而造成这一切的王正,此时正在家中吹着空调,一边扣着脚,一边码着字。 王正打算多写点套路出来,等回家之后,再找人代笔,反正国内人工便宜,花不了几个钱,多找点人,总能出点精品。 雨季彻底过去之后,王正已经不爱出门了。 特别是在风都没有的天气,更是一直缩在房间里面,只有等晚上才会出去走走。 通过电话联系,托尼已经把俄罗斯方块的样机弄了出来。 按托尼的意思,就在星条旗那边制作销售就行,而王正则让他快点回来,那边的人工那么高,利润会减少多少啊。 就算不在国内制造,在港岛也比那边划算多了,何必让他们占那么大便宜。 最多在那边采购一些电子元件,就足够了。 这两天,王正也和叶明跟老六两个人聚了聚,现在叶明已经过上了老年生活,而老六却去了片场当了替身。 人家看他个头小,身手又不错,特别适合做女演员和小演员替身,给的工钱还可以。 能天天见到大明星,老六也乐意,天天忙的不亦乐乎,几个片场来回的跑。 早几天天,周星星就把自己和几个朋友弄出来的剧本,给王正送过来看了看,王正觉得还可以,就没有多说。 反正那么点钱,王正也懒得管,就当给他试试手了,毕竟周星星今年才二十一,就算已经吃够了生活的苦,也有许多不足的地方。 这又是第一次拍电影,能指望有多好的水准呢? 第四十三章电影 第四十四章首映 第四十五章证婚人 第四十六章看医生 第四十七章水上闯关 第四十八章李松被抓 第四十九章百万富翁 第五十章爱我中华 第五十一章回国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