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造访比邻星 第二章 来自150亿光年外的信息 第三章 那场差点灭绝人类的灾难 第四章 年轻的团队 第五章 与史前人类联系 第六章 试探性语言 第七章 破译密码高手林姗姗 第八章 2号行星上疑似有生命 第九章 天尽头回信了 第十章 确定下一步行动 第十一章 和千万年前的人对上了话 第十二章 不幸的消息 第十三章 设法营救 第十四章 重要客人要来 第十五章 爸爸不同意也不反对 第十六章 营救计划可能变卦了 第十七章 情况有变 第十八章 报名的事 面对来自妈妈的阻力,徐加伟不由得羡慕起马彪来,虽然他从小就失去亲生父母的关爱,但这样的环境也使得他的自由度更高,一切自己说了算,不用去征求谁的意见。 “唉,你的说法我赞同。我现在最大的阻力来自于妈妈,我爸爸是个天文老师,我没怎么说他就想通了,虽不同意我上太空,但也没反对。我妈妈是个说不通的人。” “你跟家里沟通过了?” “沟通过一次,我妈妈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同意的,到时候我就只得强行走,不同意也得同意。好在我还有个弟弟,就是我做出过激的事情,坚决要去,她也没话好说的,因为我去后还有弟弟在照顾他们。” “你们都不错,一个无牵无挂,一个有个弟弟,就可怜我想去也去不得。”林姗姗进来了,显得很沮丧,心情很是低落。 “姗姗,你是独女,不用考虑了,肯定去不了的,你父母坚决不会同意你去的。”徐加伟说。 “不,就这样放弃了我不会甘心的,我想向教授请个假,回家跟父母商量商量,争取他们的支持。”林姗姗说。 “姗姗你就不用费这个力气了,你父母不会同意的,就这么一个宝贝女儿,肯定舍不得的,你也要考虑父母的心里感受,我觉得你还是放弃吧。”马彪说。 “如果我不是独女,我也会毫不犹豫的报名了,毕竟上去的意愿是十分强烈的。但想到父母从此就也许看不到女儿回来,心里也是不舍的,我很纠结。”林姗姗说。 “要是你父母同意你去呢?”徐加伟问。 “那还考虑什么,肯定立刻报名。”林姗姗说。 “我也报名了。”三个人正在实验室说着报名的事,陈杰也走了进来,说自己报名了。大家对陈杰的报名有所意外,因为他从未表现过去外太空的意愿。 “你也想去?并且这么快就报名了,你跟家里沟通过了吗?”林姗姗看着陈杰说。 “不是我想去,也不是我不想去,我无所谓去不去,但报名还是要报的,要是被选中就去,选不中也没关系,不争取也不放弃,顺其自然。至于说家里,我还没告诉父母,先报了再说。万一选不中呢,跟家里岂不是白说了?”陈杰说。 “呵呵,你说得也有道理。”林姗姗说,“但我还得先跟家里说,万一父母一定不同意,我就只能放弃。” “不慌,今天才第一天。”徐加伟说,“我的意见,姗姗你可以跟家里说,但要是他们竭力反对……” “我就说也要去,测试他们的反对程度。”林姗姗看到本来意愿不强的陈杰也报了明,心里不免有些急,不等徐加伟把话说完就抢着说,以表明自己的态度。 “不是这个意思。”徐加伟接着自己刚才的话说,“你就只能放弃,不能任性,毕竟你父母只有你一个女儿,你也要照顾好他们的心情。” 林姗姗沉默了一会,说:“你们说,在什么样的条件下父母才会同意我走?” “一,和我爸爸一样是个天文教师,本身就教育学生要有献身天文的精神;二,和马彪的家庭一样。这两样只要符合一样,你就不用担心了,准会上去。哈哈,可你全都不符合。”徐加伟说。 “还有。”陈杰说,“如果你父母信佛的也可能行。” “怎么说?”三个人都表示惊讶。 “佛说: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如果你父母信佛,但又不是很精通,只是信而已,那你这一去走到茫茫的宇宙中,他们以为你是超出了三界外,这是他们想也想不到的境界,不但不反对,还会羡慕和自豪呢。”陈杰说。 马彪用很惊讶的目光看着徐加伟,看得徐加伟心里直发毛,说:“你什么意思,这样看着我?” 马彪说:“我们这位小兄弟平时看上去不爱说话的,今天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把我都听晕乎乎了。” “那你去问小兄弟啊,看着我做什么,看得我心里都起毛。”徐加伟说。 陈杰说:“因为我父母都信佛,我难免也被熏陶了,所以能似懂非懂的说出点道理来。并且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不用同家里沟通,就先直接报名。” “原来是这样的啊。”林姗姗心里又燃起了希望,“那我也先报名。” “你父母也信佛?” “信,并且很信。”林姗姗点点头。 “很信的话可能也不行。”陈杰说。 “又是为什么?” “因为很信的话,他们就很懂,我刚才说的这句话对他们不管用,这句话只能对信,但又不怎么懂的人才管用,比方说我父母。”陈杰说。 “那我到底报还是不报,到底先跟父母说还是先报?”林姗姗更加纠结了。 “哈哈,这是考验你心理素质的时候了,如果到时候心理素质这道关过不了你还是上不的。”徐加伟说。 “算了算了,我还是回趟家里吧,先跟他们说好。”林姗姗说。 林姗姗说完就跟沈威教授请假,她的家在距离金山天文研究所500多公里外的山区,开着飞行车需一个小时时间。 对于女儿的突然到来母亲觉得很意外。 “你今天不是上班吗?怎么回来了,也不提前打个招呼。”母亲放下手中的活笑着说。 “妈,你是否对我突然回家不高兴。”林姗姗逗母亲。 “傻话,我巴不得你天天在身边呢。” “要是有一天不回来了呢?” “是不是想着嫁人了,如果是嫁人了不回来我也不反对。”母亲说,“你也应该找个夫家了,年纪不小了,听说你跟单位里的徐加伟很投缘,几时带到家里来让妈看看。” “妈,什么跟什么呀。”林姗姗没想到妈妈怎么会提起她跟徐加伟的事,他们彼此之间根本没想过往这方面发展。 “呵呵,妈不是反对你们,只要你看中的妈不会反对。只不过是想看一眼而已,哪有对自己的女婿也不认识的。”母亲说。 “女婿?妈,你说的是没有影的事,你哪来的女婿呀?” 林姗姗想跟妈妈也解释不清楚,并且自己这次来的主要目的不是谈这个,她就不再和母亲纠缠这事了。 “妈,爸爸呢?” “他去城里了,家里的佛像时间拜长了,弄上点灰尘擦不干净,他去请新的去了。哦,这不是回来了吗?” 正当她母女俩说着父亲的时候,父亲怀里抱着佛像回来了。 “姗姗你什么时候来的,怎么不早点打个招呼,我好买点你爱吃的回来。”父亲说。 “我是上午突然想起你们了,说回来就回来的。” “这么大的人了还像个孩子,爱撒娇。” “爸爸,在你的眼里我就是个长不大的孩子。” “好好好,我就喜欢女儿这个样子。” 父母把佛像恭恭敬敬的放好了,回头点上香,招呼女儿一块拜了又拜。 “爸爸,你说什么叫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我听过这话,但也不怎么懂,好像是说人修行到一定程度升到天上去,不受人间的管制了吧。”父亲说。 “哈哈。”林姗姗忍不住笑了出来,并且止不住的笑,笑出来了眼泪。爸爸真的是半懂不懂! “姗姗你怎么啦,笑什么?”母亲不解的问。 “没什么,我只是觉得爸爸解释得有道理。”林姗姗试探着问,“爸、妈,要是有一天女儿上天去了呢,你们答应吗?” 母亲说:“傻丫头,这是道行高的人修来的福份,你一个一天都没修行过,哪有这样的道行?” “我说真的,要是真有这么一天,你们舍得吗?” 父亲说:“能上天这是好事呀,是我们林家的福气,别人家修也修不来,我们有这样的好事,为什么要反对呢?” “真的吗,爸爸?”林姗姗根本没想到爸爸会这么支持。但她心里还不踏实,干脆把真实情况跟他们说,“爸妈,是这样的,我们在实验室里发现有两个人被困在天边回不来,准备派人去把他们接回来,我有可能被选中。” “好事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你去呀,还能上天,这是双喜临门,好事全被我们林家粘上了。”父亲说。 “可能要去很长时间,回来不知道那年那月,毕竟上天的路很远。”林姗姗说。 “那个徐加伟一起去的吗?”母亲踌躇了一会问道。 林姗姗点点头说:“对对对,和他一起去的。” “那就放心的去吧,只要女儿和女婿一起,我们有什么不放心的。”母亲说。 “妈,不是你说的这样。” “那你说说看,是哪样的?要是徐加伟不去的话,妈就不同意你去,你爸同意了也不行。”母亲说。 “我和徐加伟虽然天天在一起,但是都没谈到那个事情上面呢。”林姗姗说。 妈妈笑着说:“傻丫头,妈懂,这个不能自己说不出来的,得有个媒人,让媒人去说,你们只要心里有就好了,缘份到了自然会有媒人给你们说的。” “妈……”林姗姗也不知道怎样跟妈妈说,她也不知道妈妈怎么就认准了徐加伟是她的女婿,其实她跟他之间什么都说不上,两个人除了工作上的默契,生活上的关心之外,还真没有谈私人感情上的事。 “珊儿,妈是过来人,懂你的心,也懂徐加伟的心,你们越是不说,就说明你们越是有缘,这缘份是放在心里的,不是说出来的,说出来就跑了。妈天天拜佛,佛都告诉了妈妈,我的女婿就是他。” 林姗姗大吃一惊。 第十九章 出征前的集训 第二十章 去火星基地 第二十一章 模拟飞船爆炸了 第二十二章 陈杰居然放弃了 第二十三章 飞向天尽头 第二十四章 踏上天外行星 实验室这边,沈威教授清晰的听到了徐加伟他们之间的说话,他对徐加伟的表现表示认可,对苏晓佳的能力表示赞赏。他对坐在边上的陈杰说:“你对宇宙引力研究也是颇有成就的,如果刚才和徐加伟对话的是你而不是苏晓佳,你会怎么做?” 陈杰说:“我也会和苏晓佳一样,只是我觉得现在做稍微早了点。” “哼,现在的速度已经到了170了,距离比邻星的引力范围不远了,我估计速度200左右的时刻就是比邻星引力范围的边缘了,现在开始着手计算不算太早。如果按照现在的航向不变的话无疑会撞向比邻星。当然这点不可怕,周文波会及时调整航向的。我看徐加伟也知道这一点,他的意思一定是让苏晓佳早点弄出来交给周文波,到时候做到无缝衔接,这是最佳方法。” “是,教授您说得对。” “你判断一下,比邻星的引力会不会造成反作用力?” “看教授您是要参照哪个速度?如果参照100倍光年的速度,那不用算,肯定作用大,在比邻星恒星团的引力作用下绝对会超过100,如果按照到达比邻星引力范围那一刻的速度200位参照的话,就很难说,我计算过它的引力,光靠比邻星独家的引力可能会出现反作用力,速度会降下来。但是它是一个恒星团,引力会更大点,不过由于相互的作用抵消了一部分,所以,我判断只要引力路径维持得好,保持200应该没问题。当然,这仅仅是理论上的计算,苏晓佳他们在现场,计算得会更准确一点。” “拭目以待。”教授说,“他们出去几天了?” “8天了。” “哦,我看徐加伟一个小时内会有行动。你给我盯好,我去办公室看个文件。” “好的。教授,你茶杯里的水没了,我给你续点。” “哦,我们两个人的注意力都太集中了。” “其实前方徐加伟会处理好的,我们在后方不用太担心。”陈杰给教授续好了水,教授出去了。 飞船这边,林姗姗回到了信息台,苏晓佳也计算好了,徐加伟叫苏晓佳把数据输入进周文波的工作台上。 “周文波,引力路径已经输入了,请适时调整航向。”徐加伟向周文波下达指令。 “明白。”周文波回答。 苏晓佳说:“现在速度是190了,再过一会,预计速度到达200时会进入引力范围,如果忽略下到2号恒星的行动,在经过整个半人马的飞行过程中,我计算速度会维持在250至280之间,这里恒星不够大,而且互相靠得太近,互相之间的运动会消耗掉一点,因此引力很一般。” “200了。”徐加伟说。 “看,周文波开始调整航向了,说明进入了引力范围了。” “那我们到2号行星的时间呢?”林姗姗问。 “很快就会到。”徐加伟说,“现在进入了引力范围,估计最多一天时间就会到达。” “教授过来了,看样子要和你说话。”林姗姗说。 林姗姗看到沈威教授过来了,对徐加伟说:“你看教授激动的样子,一定要向你表示祝贺了,还是你先向教授汇报吧。” “好。”徐加伟向沈威教授报告,“教授,我们现在已经到达比邻星的引力范围了,请指示下一步行动。” “比我们预计的时间早5天到达,恭喜你们。下一步按照原计划去2号行星,计算好轨道,适时降低速度。” “是。” 一天后,飞船按照预定的时间准确降落在2号行星上,降落点就是上次“天华一号”的测量点。 沈威教授说:“徐加伟你不要急着出去,飞船先停在原地观察一个小时,把前后左右的所有情况都观察仔细,不放过任何细节,等待我的指令。但如果确认有不利的紧急情况,可不用我的指令直接升空离开。” “是,教授!”徐加伟报告说,“我和马彪已经穿好宇航服,准备两个人一起下去。” “同意。”沈威教授说。 徐加伟在飞船下降过程中非常注意上次那一点蓝--那个疑似有水的地方,可这次一点踪迹都没有。他和林姗姗、马彪都在很细心的观察和对比,除了石子可能因风的作用有变化外其他都一样。 一个小时后,徐加伟向沈威教授报告:“地面温度30度,天晴,阳光充足,风力5级,引力和磁场类似地球,没有发现任何异常情况。请求下去。” 沈威教授再次复核了一下刚才飞船发过来的主要数据,沉思了片刻,发出指令:“同意。但不能超出方圆一公里,没有指令不能走出行星车。” “是。” “同事们,我和马彪就要下到行星上去了,这是人类第一次走到外太空的行星上,虽然我们对外面的情况作了深观察,但毕竟是外太空,风险还是有的,万一碰到外星生命,遇到麻烦,我们会及时赶回,要是失联了的话,你们就适时离开,不要等我们,否则会给全队带来更大的风险,当然如果你们离开后又收到我们的求救信号可以重新回来施救,哈哈。”徐加伟又对杨奇说:“我们离开后这里交给你了。” “我们会随时接应你们的。” 徐加伟和马彪走进了行星车,周文波打开飞船舱门,行星车徐徐驶出飞船。 实验室里,沈威教授紧盯着行星车,看到徐加伟大约开了500米后,在原地转了一圈。他说:“加伟,发生了什么情况?” “没什么情况,我是想观察一下四周的动静。”徐加伟报告。说完他又继续往前开。 看到行星车开到一块很大的空地中间,徐加伟报告说准备下去。沈威教授看了看视频,地形开阔,风和日丽,看不出有什么动静,就同意了徐加伟的请求。 徐加伟和马彪走出了行星车,这是人类在外太空的第一个脚印。这里一马平川,地上除了石子,什么都没有。徐加伟蹲下身子,捡起地上的一块小石子,这石子也和地表的颜色一样,呈铁锈红。他们往前走了一小段,徐加伟有个惊人的发现,立即向教授报告:“发现了疑似植物,红色的,和地表颜色一样,不仔细看看不出。”他边说边把摄像机的焦点对准地面上的植物,“和地球上的苔藓差不多,仔细看还很多,一片一片的,我准备用工具测试一下。” 沈威教授也很激动,批准了徐加伟的请求。 徐加伟用小石子在红色苔藓上划了一下,说:“教授,对的,是植物,我们找到了外星植物了,要不要带点回来做研究。” “不行,万一处理不好会对飞船的生物圈带来灾难性的影响,至于带回地球,这事我就交给天华小智办好了。” “好的,为避免飞船里的生物受到影响,那我让马彪返回飞船把杨奇接下来对植物的结构就地进行分析。” “同意。” 徐加伟叫马彪返回飞船,接杨奇过来。他同时跟杨奇联系,叫他立即换好宇航服,准备执行任务。杨奇他们在飞船里也看到了这种植物,他还准备请求下来研究呢。 徐加伟继续在四周考察,看看是否还有其他植物。他发现在一堆红色苔藓间有一个四方形的洞,他把镜头对准洞口,并向教授报告:“教授,我看到这个洞很光滑,难道有动物出入?”说完这句话,徐加伟感到有点毛骨悚然,如果说这是有动物出入的洞,莫非这动物是四方形的? 沈威也没见过这样的洞,叫徐加伟继续考察。徐加伟再往前走,看到红色苔藓越来越多,这种四方的洞也越来越多,大小不一,很光滑。他继续向教授报告,说:“教授,我断定,这里有动物,并且这种动物是四边形的。啊,奇迹,教授,我发现了奇迹。” 沈威教授很兴奋,说:“加伟,别激动,说,什么奇迹。” 飞船上林姗姗也激动的问:“加伟,快说说什么奇迹。” 徐加伟说:“前面的红色苔藓明显有点湿的感觉,说明这里有水,有水,哈哈。” 徐加伟兴奋的跑过去,很意外的跌倒了。 “什么情况?”教授、林姗姗同时对徐加伟说。 “意外的收获,教授,我滑了一跤,地上滑,是因为湿才滑倒的。我看到地上爬出好多四边形的动物,红色的。徐加伟把镜头对准这些小动物。呵呵,看来一个生物学家下来还不够,还要把生命科学家也叫上。” 飞船上传来罗东方激动的声音,说:“好,我马上行动,行星车回来了,我穿好宇航服就下来。” “可以,你先做好准备,但要等总指挥的指令。” 徐加伟站起身来,凝神看了会远处,忽然有一股红色的雾飘了过来,并且速度很快,说:“教授,不好,刚才只顾眼前,没注意到远处,我看见有团红色的雾迅速飘过来,并且起风了,行星车回到飞船上了,我只得步行撤离。” “快点撤离,注意安全。” 飞船里,林姗姗很焦急的喊话:“队长,刮风了,红色的雾过来了,快回来。” “嗯,我回来了,别紧张,就这么几百米的路,我一会就走到,马彪和杨奇就不要下来了。”红雾随风快速而来,徐加伟话音刚落,红雾弥漫了整片天空,只听徐加伟说:“不好,我看不见了。” 第二十五章 徐加伟失踪了 第二十六章 发现徐加伟踪迹 第二十七章 徐加伟得救了 第二十八章 一千年前神秘失踪的航班 第二十九章 被一个小物体跟踪 第三十章 紧急避险 第三十一章 失联了 马彪虽然是个相对粗心的人,但工作起来一点都不马虎,他小心翼翼的检查着每一个零部件,一丝一毫的细节都做得很规范。 “没有故障。”马彪肯定的说。 “那会是什么原因呢?”徐加伟自言自语,“即便是太空中不可测的原因很多,但也不能这样不可测到无缘无故的出现故障地步。”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刚刚发现真空地带该加的速度没加上去,又出现更大的问题:跟实验室失联!徐加伟心里有一种不妙的感觉,但他表面上还是很镇定,他召集大家商议对策,共同分析事故原因。 苏晓佳说:“关于真空地带加速出现意外的状况,原因有二,一是已经加速了,但仪器出现问题,显示的数据失真。二是我们当初的研究有误,这里并不是真空的。关于第一点,马彪已经反复检查了设备,可以排除。那么就应该是第二点了,这里其实不是真空的。但问题又来了,为什么我们扫描了50光年之内,没发现这里有任何物质,这又说明是真空的。” “这个是小问题,大不了我再收缩扫描范围,这样看得更清晰,也许这里真不是真空的。问题是怎么会和实验室突然失联?马彪否定了实验室的原因,又排除了飞船的原因。”林姗姗说完随即收缩扫描范围。 罗东方和杨奇都说对技术上的东西不懂。 林姗姗说:“有发现。” 林姗姗把扫描范围收缩到1光年,周围的天体就看得非常清晰了,这里根本不是真空,有丰富的星云,这些星云呈雾状,形状、颜色多姿多彩,移动速度缓慢,就像是地球上空漂浮这的云彩。 苏晓佳说:“莫非这是300年前猜想的云彩地带?根据先前的研究,这里整片天空是一个真空地带,后来通过光谱和引力分析,猜想真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北边是云彩带,其面积远远超过真空。由于光线太暗,望远镜观察不到云彩,所以只是猜想。” “我们闯入了云彩地带?那会不会有危险?”杨奇问。 “云彩地带比较温柔,只是有一小片一小片的云雾,没什么危险,但其成因不了解,也有人猜测地球上的水最初来自这里。”苏晓佳说。 “那为什么我们跟实验室联系不上了?是不是这里也有信号干扰?”徐加伟说。 “不可能,这样的云彩不可能屏蔽掉信号。”马彪说得很肯定。 “不对,我们严重偏离了路径,照这样一直飞下去会飞到东北偏北方向去了。”苏晓佳像是突然醒悟了似的说,“我原来研究过这一区域,这区域不在我们的路径上。” “原来是这样,怪不得跟教授失联了,也怪不得没有走进真空地带。”徐加伟说。 “我们怎么会偏离方向的呢?”林姗姗说。 “我明白了,我们在躲避那个大石块的时候,不是向左上方向斜飞的吗,后来飞船调整到正常状态了,但路径还没调整回来,所以出现了现在这样的情况。”徐加伟说。 “原来是开错了方向啊。”罗东方说。 “周文波,航向已经严重偏离,请调整航向。”徐加伟向周文波发指令。 “啊?”周文波一看航向指示标,果然是严重偏离了,“明白。”周文波把航向调整到原来的路径上,然后向徐加伟报告:“队长,有一事比较奇怪,在飞船躲避成功后,我很明确把航向调整回来了的,航向标当时也显示正确,为什么飞着飞着居然会严重偏离了?请求做好分析,排除故障,以免今后出现类似情况。” “好的。”徐加伟说。 这又是一个相当严重的情况,如果不及时排除,后果不堪设想!徐加伟问马彪:“在技术上你和周文波是权威,现在周文波也弄不清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那么,你来分析一下。” “首先,这不是飞船本身的问题。其次,这不是人为造成的失误。”马彪说。 “为什么这么肯定?”徐加伟说。 “因为飞船制造技术从早先的登月、空间站那时算起,已积累了一千多年的经验了,技术上非常成熟,并且建造好后有经过严格的检验,在技术上不可能有问题。在操作层面,周文波是从这么多高手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无论心理素质还是操作技术,在全国堪称第一,所以不可能出现失误。”马彪说。 “那就一定是外力的作用造成的。外力?这片云彩地带不可能有这么强力的外力,能导致航向标指示错误。会不会是和那块大石头有关?那块大石头速度奇快,虽然体质小,但由于速度快,产生的引力还很大,一度造成飞船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在空中翻滚,有如此大的引力,难道不会造成航标的差错吗?”徐加伟像是自言自语。 林姗姗和马彪习惯了他的这种思考方法。 “对,一定是这样的。”徐加伟的这一判断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那么以后我们在遇到此类情况后,务必再确认一下航标,免得再犯同样的错误。” 苏晓佳对云彩地带的“风光”产生了浓郁的兴趣,她不停的在计算着各种数据,这些云彩大的犹如月球,小的也有足球场那么大,在空中的微弱光源的照射下,显得五颜六色,非常漂亮。云彩全是水雾,成份和地球上的水一模一样。自己原先就一直认同前人的猜想,这里有一片云彩地带,会有一片片的水雾,现在居然能到现场亲眼见证,这是任何人想做都做不到的,这次能上天来,真的是太荣幸了。只是这些水是从哪里来的?是地球上来的,还是送地球上去的?这个还需要自己去研究。 “晓佳,看你研究得这么认真,要不要采样?”林姗姗笑着说。 “能采样当然是最好的,有助于我研究这些水雾的形成和来源。只是有可能犯规,这个不是任务。从技术上讲不成问题。”苏晓佳也笑着说。 “如果回来的时候有机会可以考虑,现在我们先完成任务吧。也许在航行途中机缘巧合忽然有一件事情让你碰巧解开了心中的谜团也说不定。”徐加伟说。 “但愿吧。”苏晓佳说。 “队长,扫描范围一直1吗?”林姗姗问。 “这里的水雾不会对飞船造成影响,还是恢复到100吧,看得远,更安全点。”徐加伟说,“大家都休息一会吧,没有事情了。” 飞船还是在100的速度里飞,徐加伟问苏晓佳:“照这样的速度什么时候能飞到真空地带呢?” “飞不去了。” “什么意思?”徐加伟不解。 “如果折回到真空地带,然后飞出真空地带往引力源方向飞的时候又要进入一次云彩地带,这样用时反而会更多,现在是抄近路直飞引力源方向,等到找到引力源后再调整回到原来的路径,这样时间更节省。”苏晓佳说。 “你说得对。估计还有多长时间?”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在太空里一个月的时间不算长,但对于教授来说,失联一个月,教授会历尽煎熬,度日如年。唉……”徐加伟不由得叹气了。 “队长,你得沉住气哦,你叹气了叫我们怎么想,更何况教授的心理素质这么强,不会像你想得这么可怕。”林姗姗打趣说。 “对呀,即使你心里想叹气但你也不能表露出来哦。”苏晓佳说。 “哈哈,两位美女批评得对。”徐加伟说,“晓佳,你刚才说的特殊情况是指什么?” “比方说这个地带暗藏着质量很小、小到发的光地球上根本测不到,但有一定引力的微型恒星拉我们一把,还有像那块大石头一样的路过者捎带我们一阵。”苏晓佳笑着说。 “原来是这样啊,那就安心的呆上一个月吧,几乎不会出现这两种情况。”徐加伟说。 “没那么绝对吧,我们对太空的了解实在是太少了,一切皆有可能。” “哦?” 林姗姗说:“我同意苏晓佳的意见,太空中任何意外都会发生,我们到目前止经历过的三件事,哪一件不是意外的?加伟我看你要转换思路,离开地球这么长时间了,你还把自己当地球人啊,哈。” “有道理有道理,批评得对,我们应该转换思路,现在不是地球人了,不能再用地球人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哈哈。”徐加伟说,“但不知道地球人怎么看我们,失踪好几天了,教授一定心急如焚。” “那是肯定的,如果再联系不上,我们也许会被地球除名。”马彪说。 “那我们就成为了光荣献身的探索外太空的先驱,全世界的天文院都记载着我们光辉事迹。多么有意思啊,哈哈。”苏晓佳说。 “到时候国家天文院肯定为我们立像,供后人凭吊。”罗东方说。 “不会这么倒霉的,我们在地球上的时候都做足了功课,偶尔的偏差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杨奇说。 “至少还有长长的一个月时间联系不上,我们教授的头发会愁成全白了。”徐加伟说。 “凭教授的智慧,他不会认可我们就这样失踪的,他坚信我们会联系上的,不会这么轻易的一月白发。”林姗姗说。 “你认为教授此刻会在想什么呢?”徐加伟问林姗姗。 第三十二章 教授的担忧 第三十三章 被困水球中 第三十四章 炸出两万光年外 第三十五章 罗东方说“怒” 第三十六章 外星生命的求救信号 第三十七章 降落到罗蒙行星上 第三十八章 杨奇和马彪被外星人杀了? 第三十九章 外星人在引诱? 第四十章 和外星人接触上了 第四十一章 被外星人关进了牢笼 第四十二章 和外星人面对面交流 第四十三章 生活在黑洞边缘的外星人 第四十四章 杨奇和马彪有消息了 第四十五章 在罗蒙的最后时刻 第四十六章 飞向黑洞 第四十七章 飞船被黑洞俘获了 第四十八章 挣扎在黑洞里 第四十九章 一线希望 第五十章 找到黑洞里储藏光明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