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大汉皇帝 > 第九十一章 论策

第九十一章 论策

作者:一木难支 返回目录
        

如此,天子刘启在这大殿之上,扫视了在场的诸多朝臣将校,发现似乎无人能担此重任…………


        

所选之人既要有能力,又要对朝廷绝对的忠心。


        

然刘姓皇族此刻在朝中者只有宗正刘礼还是个书呆子,将汉家天下之安危交于外姓朝臣,天子刘启定然绝不愿之,固此似乎只能从外戚中选出一人来。


        

就在朝臣们议论何人合适之时,那两位前去治伤的,回来了,两人前后脚进入殿中,皆是言道:“臣拜见陛下”。


        

“此后绝不可如此莽撞行事”。


        

两人一拜道:“诺”。


        

就在两人进入殿中之时,周亚夫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一拱手言道:“陛下,臣以为窦詹事似乎便是好的人选”。


        

闻此,天子刘启思索之下,也是甚觉妥当,一者,窦婴乃是窦太后之侄,对朝廷忠心耿耿。


        

晁错鼻端之上还有血迹,而窦婴俨然是变成了乌眼青头上还有块类似纱布的东西包着。


        

看来此次‘战争’应该是晁错略胜一筹,窦婴伤的似乎更重一点,精通武艺的窦婴被一介文臣给打成这样,窦婴的脸面有些挂不住了…………


        

若不是如此,也不会在宫宴之上直言阻止天子传位梁王之言。


        

此时的窦婴刚刚入殿自然是不知适才周亚夫与天子刘启所言为何。


        

二者,在长安的官员特别是在外戚之中,名声可是好的很。


        

如此既有能力又忠心之臣确实不可多得,不过窦婴此人就是理想主义风气太重,行事过于冲动。


        

“爱卿之才,天下皆知,不必如此自轻自贱”。


        

“拟诏,命詹事窦婴为卫将军,领军四万驻扎荥阳,且节制荥阳、河内、上党三郡之兵”。


        

还是栾布将适才之言尽皆告知窦婴。


        

窦婴忙起身道:“陛下,臣智疏学浅恐不能担此重任,望陛下再选任贤良方正才可”。


        

……………………………………………………………………


        

待此事了结,天子刘启当即便命王仡拿出数幅绢布所绘制之地图,将其一一悬挂于大殿之上。


        

历史上便是窦婴临危受命,驻扎荥阳,然此时还是如此,看来是上天注定,窦婴要有此行,刘荣心道。


        

晁错原想进言劝谏天子,但见天子已然下诏,也只得作罢。


        

刘荣也是一笑,一拱手言道:“还望长者赐教”。


        

于是栾布便指着图中各处,细细为刘荣讲述,刘荣则是露出一副如后世上课认真听讲的好学生的神态,认真听讲…………


        

刘荣注意到了其中最大一幅地图,其上山峦叠嶂,且清晰的标会出了山峰、河流以及城镇,更是有许多认不得的图案与标识。俨然便是一幅构图严谨的军用地图。


        

站立刘荣一旁的栾布似乎看出了刘荣的窘迫,便笑道:“殿下此前定是未曾见过此军需之用之地图,便由臣为殿下讲解一番如何?”。


        

这个时代可不是如后世一般,有卫星地图、卫星定位。


        

西元前之古人便能绘制出如此清晰且实用之地图,不得不令刘荣所感叹。


        

在栾布讲述之下,刘荣总算是知道了图中那些个符号图形所代表为何。


        

如城墙要塞皆用正方形表示,营垒军塞则是用三角形表示…………


        

只见多时未发声的贾谊起身,朝天子刘启一行礼,言道:“陛下,臣以为,吴王若反之,有上中下三策可行之”。


        

“哦?郎中令还请直言”,天子刘启笑道。


        

“此乃是朕命人前去天禄阁查到的,当年先秦伐南越之时所绘制之吴楚之地的地图。


        

诸位朝臣将军以为,吴楚若反之,吴楚将会如何用兵”。


        

贾谊之此言一出,天子刘启是立即起身,行至此地图之前,紧锁眉头…………


        

而朝臣与诸将可是立时便炸开了锅,若吴王行这分进合击之策,整个长江以南瞬时便要变成刘濞之土。


        

“以臣之谏言,吴王之上策,当是分兵两路行之,一路可令一路大军沿陆路北上与楚军汇合,直奔关中。


        

另一路则是出奇兵循江淮而上快去西进,攻取淮南、长沙之地,直入武关。到时两路大军汇合,再与齐赵之诸王联合,立时天下便要大乱之!”。


        

望着眼前的地图,刘荣也是感叹老师贾谊的谋略之强。历史上吴楚七国叛乱,田禄伯向刘濞进言如此出奇兵分兵合击之策,这可是连当时身为太尉节制汉家天下兵马的太尉周亚夫也未曾想到之事。


        

只是刘濞刚愎自用,不愿分兵令他人领军,否则,汉家天子在文帝这一枝便可要断了…………


        

而且更麻烦的是,吴兵进逼淮南,那与朝廷有杀父之仇的淮南、衡山、庐江三王必会与刘濞沆瀣一气,一同举兵北上,到时整个汉家之南方,便成了吴国之土,更可源源不断的向刘濞供应粮草军械……


        

且刘濞若是如此,朝廷更是要兵分三路才可应之,对朝廷之平叛定然是大为不利。


        

“为何?”。


        

“若行此策,吴王此要分兵而行之,统率大军之权更是要交于他人之手,吴王刘濞此人最是骄恣屈强,猖猾始乱,必不愿将兵权交于他人”。


        

只见天子刘启微皱眉头,道:“贾卿以为,吴楚若是如此行之,此等局势当如何解之?”。


        

贾谊当然也是同天子刘启一并演戏,大笑道:“陛下放心,臣断言,吴王绝不会行此之策”。


        

这条计划可是让天子刘启更坐不住了,洛阳虽不如长安重要,但也是极其重要之地,当年刘邦建汉,便是想定都洛阳,朝臣皆是进言要迁都至关中。


        

还是最终张良进言道:雒阳虽有此固,其中小,不过数百里,田地薄,四面受敌,此非用武之国也。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輓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


        

接着,贾谊便言道:“至于中策,吴王若反之,其大军必是越淮河与楚连兵一处而北上,据臣所知,吴楚之兵多是步兵,擅走险道。便可过路途之上之城邑而不攻,极速行军,直奔东都洛阳而去!


        

攻下洛阳武库与敖仓,食敖仓之粮食,以洛阳居天下之中之地利,便可控制函谷关以东之土与朝廷抗衡!”。


        

更为致命的则是洛阳武库与敖仓,天子刘启可是清楚的很,武库之中所备之军械装备五十万精锐也是绰绰有余。敖仓之粮更是可令二十万大军食用数年。


        

若是洛阳被吴王刘濞夺了,刘启便可以去高庙向高皇帝谢罪下诏退位了………………


        

当时,由秦制主导的自耕农社会刚刚兴起,耕战体系组织起来的关中地区,对松散的关东地区形成了巨大的优势。最终一向秉承实用主义的刘邦,毫不犹豫地选择定都关中。


        

然洛阳还是有一些政治地位的,单单是洛阳令便是秩比两千石之高官,比起长安令也是不逞多让。


        

只见贾谊十分镇定言道:“陛下适才令窦詹事任卫将军进驻荥阳,便已可保敖仓不失,然荥阳距离洛阳不过两百里,吴楚未行至洛阳,荥阳之军便可提前到达洛阳据守。


        

即便是令叛军攻下洛阳也是无妨,吴楚之军北上远道而来,后援粮草必要从千里之外的吴楚运往前线,数十万大军不可一日无粮,到时陛下只须派一支骑兵便可断其粮道,到时吴兵必自乱。


        

望着满脸惊慌之神态的天子刘启,贾谊又道:“陛下不必惊慌,吴王此策适才陛下已亲自解之”。


        

“朕怎不知?”,闻贾谊此言,天子刘启是一脸错愕。


        

“贾卿所言,下策为何?”。


        

“下策,便是吴楚连兵向北突进,一路攻下城池要塞,攻破梁国,而叩关函谷,便可长驱直入关中之地,一战而定天下。


        

且吴王刘濞此时已六十有二,行此策,数年内难分胜负,故此其必不会取之”。


        

这时,天子刘启才稍稍放下心来。


        

陛下已决意下诏令梁王整军备战,梁国此时更是兵精粮足,睢阳城之坚固,除长安外便无可与媲美者,吴国之叛军必然会被挡于梁国之前而不可动之,到时陛下派一大将讨之其必败!”。


        

听完了贾谊的分析,天子刘启自然是高兴万分,如此吴王刘濞即便如何也翻不出太大的浪花来。


        

以臣之愚见,吴王必会行此策,一者此用兵缓和,且不必分兵,更可一战而定天下”。


        

言毕,见天子毫无反应,贾谊又言道:“陛下,若吴王行此策,不出数月其必败之!


        

周亚夫也是起身向刘启行一礼道:“陛下,郎中令真乃是当世奇才,以臣之见,吴王若反,也只有这三条用兵之策”。


        

贾谊是忙笑道:“绛侯谬赞,绛侯谬赞!”。


        

此时刘启一扫此前心中之忧虑,兴奋的身体都有些微微颤动,既然刘濞败局以定,朕还怕什么嘛!!刘濞老贼你等着!


        

哈哈一笑,言道:“绛侯与贾卿皆是当世之大才,不必如此自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