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存钱 第8章 存钱 第10章 卧谈会 第11章 考研计划 第12章 长跑 第13章 报名 第22章 标枪第一 第14章 武侠与气功 第24章 落后 前十五分钟里,双方互交白卷。 对方的教练是个高手,他仔细观察了机械系队员的防守和进攻后,借暂停机会调整了阵型,改为四三三阵型,加强了进攻的力度。 马上效果显现,比赛开始激烈起来。 机械系后卫防守弱的缺点被抓住了。 比赛进行到第二十五分钟时,造船系两个前锋,利用个人技术和能力,快速通过中场,在对方后卫冲上来防守时,做了一个撞墙式配合,过掉了后卫防守,到达禁区内,接到高个队员的传球后,矮个前锋找准机会起脚,打入一球。 造船系领先,一比零。 比分落后,机械系队员有些发慌,拼命追球,进攻时一窝蜂,防守时乱糟糟,体力下降的很快。 李琦在场上大声呼喊,要求稳住防守,进行有效进攻,但没有用。 机械系的进攻队员传球都通不过中场了,一直被压在自己的半场内,形势被动挨打。 造船系的中场队员已经参与到对机械系的进攻中,后卫队员也有两人位置前移,明显加强了进攻力度。 上半场第四十分钟时,造船系获得一个进攻角球,机械系队员大部分回来防守,禁区内造船系有四名进攻队员。 角球发出后,快速到达球门上方。 造船系另一个高个体育特长生早就埋伏在球门左侧,看着足球飞过来的轨迹,前冲两步,高高跃起,头一摆,将足球撞个正着。 足球飞进球门,机械系的门将身体毫无动作,没有反应只能目送足球进入球门。 机械系的防守队员也没有看住对方的两个重点进攻人物,防守出现了漏洞。 比分二比零。 机械系被打蒙了,而造船系也有些松懈,在剩下的时间里没有扩大战果。 上半场比赛结束。 统计两个足球队的技术数据,造船系控球时间占比三分之二之多,射门六次,进球两枚。 机械系射门仅有两次,射正一次,没有威胁性射门,没有进球。 好在双方队员比较遵守足球规则,犯规较少,没有人受伤,也可能是两个队整体足球水平低,身体接触少。 中场休息时,李琦找到张子健,着急地说道: “不行了,打不过,没体力了,照这个架势,还不得被人家灌个五比零。” “下半场你一定要上场,就指望你了,起码不要输的太难看。” 张子健以前虽然踢过足球,球技不用说了,业余水平都差不多,最主要是体力不行,上场五分钟就喘的不行,拉跨了。 他有一个特点,就是面皮薄好说话。 而现在他的体力没有问题,下半场对手体力肯定不行,自己上场也不会太累。 于是张子健回答道: “好吧,下半场我先不上场,当替补,给你们加油,实在不行了再说。” “没办法了,死马当活马医,但愿奇迹出现吧。”李琦无奈地说道。 张子健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放心吧,我就是司马懿。” “实在不行还有绝招,拿个标枪射门,看守门员敢不敢接。” 李琦被逗乐了,拉起张子健来到机械系足球队的替补区,换好了队服和足球鞋坐在塑料座椅上。 张子健的红色球衣号码是23,他能是足球场上的乔丹吗。 休息过后,下半场比赛开始了。 机械系里的足球教练这一次排出五三二阵型,队员体力不行,技术水平不行,只能防守反击。 摆出了大巴车阵型,反击是不用想了,防守也不知道结果怎么样,听天由命吧。 对手还是四三二阵型,只是中场队员和后卫已经前移位置,打定主意多灌对手几个球过过瘾。 下半场双方队员的体力都已经下降,机械系密集防守,队员之间距离不大,可以进行协防,来球就是大脚破坏,虽然被压在半场,造船系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前十五分钟里没有新的进球。 在下半场快到二十分钟时,机械系前场主力队员体力不支,大腿抽筋倒地,无法继续踢球,被搀出场地。 机械系足球教练举手裁判示意,换人。 学校足球比赛没有那么严格要求,虽然张子健原来并没有在比赛队员大名单中,现在改变也来得及。 机械系教练对张子健说道: “没有人换,只有你了,上场后注意防守,别受伤,也别乱踢别人,尽力吧。” 张子健上场,成为机械系防守的一员。 造船系认为这是一个好机会,趁着对方换人,加强了进攻,对方换标枪运动员上场,以为这是田赛场,机械系真是没人了。 时间又过去五分钟,场上机械系依然是铁桶式防守,进攻方的足球一旦靠近禁区,防守队员就上来好几个,大脚将球踢出去,只要不向自己家大门踢就行,运气不错,没有乌龙球。 张子健在他防守的右侧区域小范围地积极跑动,协防其他队员,活动着身体,慢慢熟悉周围场地上的情况。 很久没有踢球了,先找找感觉再说。 下半场比赛进行到第二十五分钟,机会来了。 造船系的前锋带球突破,趟球过大,被防守的后卫大脚破坏,足球向张子健方向飞来。 判断了足球的落点后,他小跑了几步,抬起右腿,用脚背将足球轻轻卸下来。 抬起头查看了一下四周情况,自己附近只有一个进攻方的中场队员,正向他冲过来。 看着对方冲来的球员就要到跟前,张子健用脚尖一点,足球快速向前滚动,对方队员跑的太快,距离足球有一小段距离,够不到,一下子冲过去。 足球场上张子健突然启动,加速向足球奔去,控制身体的力量和速度,也不能太快,否则人飞起来怎么办。 人球分过,突破了对方这个中场防守队员,他追上足球,沿着右侧边路,盘带着向对方的后场冲过去。 他的速度很快,进攻方几个队员都落在他的身后,前方只有两个对方后卫防守他。 而己方的队员根本没有跟上来,孤军奋战,只好单刀赴会。 第25章 反败 第17章 三条线 第19章 就位与贯通 第28章 实练 第29章 出师 第15章 入门 第16章 站桩 第32章 物价 第33章 大年三十 第34章 盗贼 第35章 见义勇为 第36章 刘天一 第37章 回师门 第38章 研究生考试 第39章 极限 第32章 物价 第33章 大年三十 第27章 传授 第43章 九中 第35章 见义勇为 第45章 神鹰 第46章 毕业 第47章 盛京 火车站是一个城市的门面和标志。 九十年代的盛京火车站与RB人辰野设计的RB东京站建筑几乎一模一样,二层小楼充满日式风格,并与广场对面的盛京饭店、医药大厦构成盛京标志性建筑群。 最显眼的是广场上那座顶部悬置坦克的苏军烈士纪念碑。 天气已经进入盛夏,很多人在站前新建的喷泉附近乘凉,绝大部分人穿着的确良衬衫,蓝色或黑色裤子。 张子健下了火车后,找到通往盛京TX区的公共汽车。 坐在汽车上,他看着路途上的旧时景象,心中感慨良多。 TX区当年是盛京的重工业区,污染严重,烟筒林立,火车道线纵横交错,到处冒着黑烟,PM2.5很严重,走在路上不但呛嗓子,一会脸就会变黑了,不过当时却是这个地区先进发达的标志。 机床厂、重型机器厂、冶炼厂和变压器厂等机械化工冶炼工业集聚此地,很多厂房还是日伪时期建筑,斑驳的红砖厂房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沧桑而陈旧。 全国有名的工业村就位于此区,被称为“东方鲁尔”,当年能够入村的人都以此自豪。 九十年代,东北重工业结束了计划经济,迎来市场化发展,企业的转型和经营与以往有很大差别,而盛京的重工业受到改革阵痛创伤,产业工人陆续下岗失业,从云端跌落,换了人间。 实际上当时许多企业并不是设备和技术有问题,也不是工人水平和能力不行,而是计划经济模式没有改变,工厂领导不懂市场经济,原来是上级下达任务让生产多少就生产多少,根本不管市场是否需要,产品是否有销路。 现在变成市场经济了,但是工厂领导依旧按照计划经济模式进行生产,或者是等着上面给任务,或者是等着政府给他们找出路,工厂的效益本来就在逐年下降,很多企业自负盈亏后当月就开始亏损。 所以有很多工厂停工和破产,就连每月几十元的工人下岗生活费企业都不能按时发出来,下岗的工人生活陷入困顿之中,不能等啊,一时间盛京里家家户户做小买卖、摆摊和打零工,可是卖货的人很多,而买货的人寥寥无几,即使打零工站在街口一天无人问津。 “东方鲁尔”里能走的人都走了,到南方去,到祖国最富裕的地方去,广阔天地大有座位。 “东方鲁尔”里走不了离不开的人只能是苦熬,挣扎求存,什么活都做,只要有口饭吃。 城市里无所事事的人增加了,舞厅里生意火爆(门票只要两角钱),不安分的人开始琢磨歪门邪道,坑绷拐骗,甚至走向一条不归路。 中国的九十年代下岗人很多,方式也有多种多样,相对南方城市要好一些,而北方重工业比重太大,再就业机会少,则是困难得多。 有的企业根据职工的工龄给予每年一定的补偿叫一次性买断付清,从此与企业再无任何瓜葛,有一种叫内退,就是提前退休,但是拿不到全部的退休金属于打折处理,最惨的是企业破产了欠了很多外债,职工下岗根本没有一分钱可拿,只能靠政府低保救济。 而南方商业经济发达,就业机会多,下岗了也能很快找到新的工作,北方经济落后消息闭塞,老工业基地的工人早就习惯将自己的人生完全捆绑在企业身上,以厂为家世代相传,突然下岗了,很多人不会谋生…… 当支撑生活的骄傲被抹灭,剩下只有迷茫、痛苦和挣扎。 但冬天总会过去,国人的忍耐和坚韧帮助人们战胜了一切。 在历史每一个转折点上,都意味着要做出困难的抉择和必须放弃的其他道路。 有人会问如果当时做出了其他的决定或者选择了另外的道路,历史会变的怎样? 答案就是历史不可能逆行,未来只能由当初的选择所决定。 当年的中国以不可逆转的姿态痛苦地向市场经济转轨,以前所未有的抉择和努力推动着古老的东方大国,激荡前行并改变自身的命运,进而影响创造着整个世界的未来。 …… 张子健到了铁西广场边上市刑警支队铁西大队的办公楼门口,向收发室值班民警说明找人的情况。 不一会,小师姑风风火火地出来,将他带进办公室。 接过张子健手中的伤药,一边说道: “大师兄和爷爷真是的,多大点伤,现在已经没事,完全好了。” 又问道:“你这是毕业了放假回家,研究生开学还早呢。” 然后打量一下他。 “商量个事呗,你现在没什么事,抓个公差。” “还记得过年吃饭时聊起的事吗,现在我们已经全面开始抓捕那个盗贼集团的成员了。” “今天分配给我的任务是去抓小白,就是你去年在火车上遇到的那个小偷。” “根据线报,他在HG区的一个城中村躲了起来。” “可是我的搭档今天突然有病,去不了。” “怎么样,没危险,我可是高手,你就是站个岗,放个哨什么的。” 口气里已经开始分配任务,不容置疑。 反正没有什么事,开开眼界也好,惹不起小师姑。 说走就走,小师姑骑上摩托车,喊一声。 “快上来,出发。” 他们骑上了摩托车风驰电掣地赶往城中村,在一个高大建筑后的低矮棚户区前,把车一停。 小师姑快速来到一个破败的院落前,把门一脚踹开,拔出手枪,冲进去,大喊一声。 “警察,都不许动,蹲下!” 张子健紧跟着小师姑进了院子,只见有三个人待在院子里,里面有一个小窝棚,小院并不大堆满了杂物。 其中两个人认识,一个是小白,另一个是李玉方,还有一个二十多岁的不认识,看来情报有误。 李玉方一看进来个警察,还有一个他认识的武术高手,知道不能抵抗,喊了一声。 “分开跑,老地方集合。” 小师姑一看,还敢跑,这时她已经发现了三个人中间有一条大鱼。 第48章 擒贼 第49章 驴友 第50章 穆棱老金沟 第51章 淘金与闯关东 第52章 绥芬河 第53章 老黑山镇 第54章 寻幽探胜 第55章 黑熊 通知 第56章 秘密仓库 第57章 寻觅 第58章 大黄鱼 第59章 大绥芬河 第60章 七月流火 第61章 值钱的猪 说明 第1章 重生 第2章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