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 第五百五十二章 可怜张良尚年幼!

第五百五十二章 可怜张良尚年幼!

作者:重别楼 返回目录
        

王贲笑道:“乱你军心?大言不惭,我军要攻打你韩国,何须如此,我等大可给你们三日时间,让你们去东郡搬救兵,三日一过,若是再不开城投降,本将势必屠戮尔等祖宗之庙,让你韩国上下鸡犬不留。”


        

张平怒吼道:“你们等着吧,无耻秦贼,竟敢小瞧韩国,我等必誓死抗秦。”


        

王贲和蒙恬不在犹豫,两人就同时大手一挥,道:“给我放箭!!!”


        

一时间,如蝗流矢飞一般的涌入了郑城的城楼。


        

而此时,韩国终于意识到自己国家和秦国武力上的巨大差距。


        

不多时,在唉声惨叫之下,层楼上才架起了盾牌,用来抵御秦军的箭矢,一旦秦军欲攻打城楼,便从城凹处,出现韩国的士卒,反击射矢。


        

然而王贲和蒙恬,根本就没打算强攻。


        

若是强攻,即便士气振奋之下,以同样兵力,强攻守城之军,也必然会是伤亡惨重。


        

秦国永用的弩乃是蹶张弩,而韩国的弩是臂张弩。


        

区别就是天差地别。


        

蹶张弩的三菱箭镞发出呼啸之声,收割着城墙上韩国士卒。


        

群臣托着疲累和心惧的心情才从王宫各自回府。


        

而此时。


        

曾经繁闹得郑城已然人人闭户。


        

如今二人只需等到内史腾的大军抵达。


        

到时,韩国也就无力回天了。


        

夜晚。


        

一个个皆是满脸发白。


        

张平刚一入屋,便看到夫人哭肿的双眸,妻妾和子女都纷纷聚集在一起。


        

老夫人立刻跪地,道:“老爷,投降吧,我们怎么可能打得过秦军。”


        

张平看着街道上,四处都是,白日里那些商贩,因为秦军的攻打,还没有来得及带走而遗留下的物件。


        

顿时是老泪纵横。


        

丞相府中。


        

老夫人道:“老爷? 老妇这一生? 从未求过你什么,当年? 秦军攻破邯郸,所有的宗庙都被坑杀? 难道? 你想看着我们还有你的孩儿们,都被秦国坑了吗?”


        

只见一个个男子,纷纷跪地道:“爹,孩儿不想死!”


        

张平泪流满面? 道:“我张家? 乃是五朝元老,你们却让我投降?老夫死后,怎么对得起列祖列宗,如何对得起先王,你们谁敢再说投降? 老夫就大义灭亲,先坑了你们。”


        

一时间,满屋子的人纷纷跪地哀求。


        

张平两眼赤红,胸口发痛,指着屋内的众人? 大吼道:“你? 你们,休得放肆!!”


        

张平的声音发颤。


        

如此危难之下。


        

张平才知道,举国无人可用!!!


        

夫人闻言,泪流不止,道:“老爷,既然老爷不肯投降,老妇愿于你同死,但孩儿们怎可如此于我等共赴黄泉,还请老爷开恩,想办法偷偷将儿子和女儿们送出城去,隐姓埋名,也算为我张家留意一个火种啊。”


        

张平的话? 充满了绝望。


        

他终于明白了,连他张平都是如此? 何况是如今的韩国上下。


        

这么多年来,韩国都尊秦国为上国? 对百姓来说? 那是不可侵犯的存在? 可如今,秦军大举来犯,士卒是心胆俱裂。


        

说完张平忽然想到了他最中意的儿子,张良!


        

顿时说道:“你们混出城后,一定要去东郡寻找张良,带着他一起走,永远不要回来了,走的越远越好。”


        

见张平松口,众人大喜过望,同时,又瞬间升起无限的悲呛。


        

众人纷纷跪地磕头不止!


        

屋内一片哀求!


        

张平痛苦的闭着双目,不敢的热泪从苍老的脸上划了下来,不知过了多久,才道:“好,老夫答应。”


        

以年幼之身,纵横韩赵秦三国。


        

几乎以一己之力奠定了东郡抗秦的格局,又几乎锁定了第六次合纵伐秦,然而这还是涉世未深的张良。


        

当初,就已让苏劫生出了必杀之心。


        

纷纷跪地道:“孩儿们不孝,不能侍奉爹娘!”


        

张平扬天悲呛的说道:“可怜我的良儿如今还小,否则,我韩国岂会陷入到今日的境地。”


        

公子良,韩国继韩非之后的惊世之才。


        

不得不让人暗叹难踌!


        

然而,这一幕。


        

也同样发生在所有韩国的权臣家里,他们知道,秦军是无论如何不会放过他们的,只有灭了他们,才不会出现叛乱。


        

可是张良机警的逃离了咸阳。


        

众观两千年,后世武侯祠供奉的千古文武将才,张良也是唯一的一品!


        

可是张良遇见的却是苏劫。


        

新郑城门突开。


        

数万韩军冲出城来,于秦军厮杀在了一起。


        

两军之际,顿时暗中有人趁乱换上了秦军的衣服。


        

秦国几百年来的君主,都是这么做的。


        

义渠之乱记忆犹新,谁会放过亡国之臣,亡国之君!?


        

次日。


        

赵长戈的十二万大军,不肯交出兵权,而颜聚和郭信二人却以王命,命令着剩余的八万大军。


        

形成两方割据之态。


        

如此格局下。


        

朝着远处奔逃而去。


        

然而此时,天下诸侯,谁也没有想到,本是在东郡的一场战事,却变成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灭国之战。


        

而如今的东郡。


        

这是无边的大功,还有,一旦李牧的事情泄露半点,他们两人必定会被赵长戈讨伐,在他们二人看来,李牧本就是有不臣之心,何况他下面的部将。


        

然而,如今东郡的情形,比想象还要严重。


        

市租的撤销,即便是李牧都不敢,何况是他们。


        

其实两方都知道,事态的严重性。


        

对赵长戈他们来说,他们知道,此时交出兵权,就等于将东郡拱手让给了秦。


        

而对郭信二人来说,更加需要兵权。


        

可如今,双方皆有忌惮,谁也不敢妄动。


        

郭信有意消磨李牧的大军,顺便以防护为名,将赵长戈的军队尽数调到了城外。


        

赵长戈以遵守李牧将军的命令为由,要镇守各城,以防秦军偷袭,让郭信二人率军驻守要塞,二人僵持不下。


        

军心涣散,流言蜚语。


        

调离李牧,无一不让这支百战之师,几乎到了溃散的边缘。


        

李牧曾布下的铜墙铁壁,如今已是中看不中用,因为壁垒并不是坚不可摧的,而是需要相互接应,才能防范敌军。


        

当然,这便是苏劫愿意看到的。


        

军营里,李牧的部将们坐在一起,几乎每个人脸色都写满怨愤,张良则是略有不安的坐在最后面。


        

众将一边怒骂,发泄这心中的恼怒:“赵将军,末将有一言!不说不快!”


        

最终只能双方妥协,各派一路人马,驻守壁垒。


        

但是,谁都知道,这么做等于无用,因为,将帅不和,必然会让这些部署好的阵势无法使用,但赵长戈等人已然也不得不如此。


        

因为,明知这样不会有好的结果,可如果不这么做,将士们的生死都会直接捏在二人的手中。


        

那就是东郡可能守不住了。


        

不战自败了!


        

然而,他的话其他人听去,没有人反驳,也没有人赞成,无疑也都是想看看赵长戈怎么说,没人反驳,也就意味着,同样想法却不少。


        

赵长戈看去,说道:“有何不可说。”


        

那人才继续说道:“如今东郡以末将看,还是要早做准备,末将的话虽然不好听,但是,这也是事实,毕竟,这十二万将士在这里,都是跟着李牧将军十几年得兄弟,我等死不足惜,可是,若是害得这些将士出现了意外,我们将来,怎么和李将军交代。”


        

他的话,意思很简单。


        

众将的话,无疑是让张良害怕的,因为,韩国的安危,就系在东郡之上,他好不容易,布置下了如此好的局面。


        

又人有人说道:“将军,与其再这般下去,我等不用秦军来打,自己都把自己给弄死了,我等这般境地,那也是因为大王乱命,李将军必然能够理解我们。”


        

然而。


        

赵长戈也不敢轻易下决断。


        

若是赵长戈等人抗命而离开,那一切都激付诸于东流!


        

至于郭信和颜聚,他张良自然认为这二人如何可能和李牧相比!能和秦侯交手的,天下寥寥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