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故事开始 第二章 不友好的态度 第三章 家族秘辛 第四章 解决和抗拒(缅怀逝者,致敬英雄!) 第五章 新朋友 第六章 事情缘由 从屋里搬了三个小板凳出来,三个男孩坐在石榴树下面聊天。 石榴和海棠好像发现两个陌生人确实没有敌意,开始围着三个人转着闹腾。 “白天你自己一个人在家真自由!这么大的院子一个人不是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真羡慕啊,我也好想这样!不过我妈妈管的太严,不允许我们在院子里闹腾。” 看着追着撒欢的小狗,何尚超有些羡慕。 李国庆在旁边一个劲儿的点头,表示十分认同自己发小的话。 杨振兴倒没觉得这样有什么好的,“一个人很没意思的,想玩什么都玩不了,我宁愿跟好朋友在一起玩。” 这时候何尚超突然整个人很兴奋的说起了之前杨振兴那件事。 “你知道吗,你现在是咱们小学的名人了!虽然我们俩在其他班,但是你的事迹全年级都知道了,甚至高年级的学生也都听说了。” 杨振兴有些尴尬,毕竟在他看来之前的事情很丢人。 “又不是什么好事,这下子真的丢人丢大了,别人都知道了以后该怎么看我啊!” “不不不!你理解错了!”何尚超直接站了起来,有些慷慨激昂。 “面对同学的羞辱和老师的敌视,你敢挺直腰板与他们面对面的交锋,大家都对你的勇气十分佩服!名声变差的不是你,是你们班的那些同学还有你的那个班主任。 哦,你可能不知道吧,那个欺负你的班主任已经被学校开除了,听说好像被送回地方上去了。” 李国庆也难得开口称赞了一句,“没错,我们都很佩服你,换做是我们,在那样的情况下,可做不到跟你一样的举动。” 听说之前的班主任被开除了,杨振兴心里比听到外面都在夸自己更开心。 就好像大热天口渴的不行喝到了一大碗清凉的井水一样,浑身上下都在欢呼雀跃。 “活该!那样的人根本不配当老师!一点师德都没有!” 重新坐下来,何尚超挤眉弄眼的对杨振兴说道:“你还不知道为什么孙闻那些人对你是那个态度的吧?” 看到勾起了对方的好奇,他神神秘秘的继续说道: “原来你们这个院子也是属于文化部的人住的院子,孙闻他们家原本就在这住,为了顺从领导,院里的人家全都搬到别的院子去了。 本来别的院子住的就很挤了,每个院子又被安排多住了几户人,房子比原来更小更挤,结果你们这里一个大院子就住俩人。 可顺从归顺从,心里难免有怨气,尤其是那些小孩,你想想他们能不对你那样的态度吗?” 杨振兴十分不能理解那些人的想法。 “这本来就是我们家,是我们家的房子,我爷爷说院子里原本也住着很多人家,最后全部被他们赶走了。 霸占了房子还回来不是应该的吗?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态度?你们院子也有从这里搬过去的吗?” 何尚超面露不屑,摇了摇脑袋。 “我们家院子住的都是干部,我们两家人家里有职务,孙闻他们那些人家里都是前几年从地方上来的,我们那个院子可不是谁想住就能住的。 而且我爷爷还说现在国家没有那个空闲,等手上有空了,肯定会收拾那些人,到时候孙闻他们家说不定会送回原籍,以后再也不会见面了。 也就是这个原因,他们才想搬出院子给领导卖个好,以后追究起来不至于把他们再赶回地方。 要不然的话这么大的院子就住你们爷孙两人,放眼整个京城都别无分号。” 李国庆听何尚超越说越离谱,立马出声阻止他继续说下去。 “三儿,你又在外面瞎说,回头爷爷和大爷知道了肯定又得揍你。” 何尚超好像原来因为这种事挨过教训,脖子明显一缩,立马交代杨振兴说道: “这事儿你自己知道就行了,反正现在就咱三人,咱们不说谁也不会知道。条子肯定不会说,杨振兴你可千万别害我!” “我不是多嘴的人,再说我成天在院子里不出去,说给谁听啊?照你刚才说的,你认为外面那些孩子还有愿意跟我一起玩的吗?” “我相信你,不过话说回来你刚才说你在家里学习,你学习的什么啊?” 何尚超迅速转移了话题,说起了其他的事情。 杨振兴显然没有注意到这些,听起来对方询问自己,没多想便回到道: “哦,刚才我在院子里写字练字呢,晚巴晌爷爷回来会检查我今天规定的字是不是已经会写了,写的到底好不好。” “哦?是钢笔字吗?看来老人都会这样,我爷爷也经常让我写钢笔字,检查我的作业。” 哪知道陈大力摇了摇头。 “不是钢笔字,是毛笔字,就是沾着水在地砖上写,我从小爷爷就让我这么练。” 他本以为很平常,哪知道另外两个人直接吃惊的长大了嘴巴。 “我的天啊!你居然从小会写毛笔字?太厉害了吧!” 杨振兴被夸的有些脸红,十分害羞的挠着头。 “这有什么厉害的,难道你们不会写毛笔字吗?” “不会,太难了!”两个人一块摇头。 “我爷爷和条子他爷爷倒是会写,现在每天都要写几张毛笔字,原来教我们练习过,不过我们俩一直没练出来,后来就放弃了。” …… 三个小孩在院子里玩了一上午,杨振兴给他们展示过自己写毛笔字,还带他们看了屋里睡觉的大将军。 何尚超和李国庆也跟杨振兴讲了很多故事,介绍了胡同里的环境和周围的一些事情,同时他也知道了对方两个人的外号和家里更多的事。 何尚超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和姐姐,他是家里老三,所以大家都喊他三儿。 又因为名字的关系,也有喊他和尚的,不过喊他这个外号的人不多。 因为他哥哥的名字是何尚涛,和尚的外号早就属于他哥哥了。 他哥哥比他大十岁,已经上高中了,平时住在学校,明年要高考考大学。 姐姐叫何秀娴,比他大四岁,同样在三条胡同小学上五年级。 李国庆家里兄弟姐妹更多,上面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他也是家里老小,不过年龄差没何尚超家那么大,最大的大哥才刚上初三。 因为不喜言笑,平时总是一脸没有太多表情,跟警察似的,所以外面的小孩都喊他条子。 杨振兴自然也介绍了自己的外号。 小时候因为营养跟不上,瘦的能看见肋排骨,原来住城外的时候,那些小孩都喊他羊排,有时候也有人喊他杨大脑袋。 一番交谈下来后,三个人真正成为了朋友,比刚认识那会儿亲近了不少。 新书求推荐收藏!以后更新放在正午十二点和傍晚六点吧。 第七章 关系日益密切 快到晌午吃饭的时间,纵然还有很多想要玩的想要说的,但何尚超和李国庆不得不跟杨振兴说再见。 他们得赶紧回家去吃饭,不然回去晚了肯定又要被家长数落。 有了两个新朋友,杨振兴虽然高兴,但同样担心朋友会因为回去晚了吃挂落。 他赶紧从屋里搬来一把大椅子,站上面把石榴树上那些已经成熟的大个儿石榴摘下来让俩个新朋友带回家去。 一直到俩人兜起来的衣服都满了,实在装不下了才作罢。 他认为只要俩朋友多带些东西回去,他们家里人肯定不会说他们。 送走新结交的朋友,杨振兴心情愉悦的过完了剩下的半天,高兴的甚至连平时中午都会睡一会儿的午休,都没有睡着,一直躺在床上打滚。 气得在床上睡觉的大将军接下来好几天都没再床上睡觉。 晚上杨兴盛回家后,杨振兴迫不及待的把今天认识了俩新朋友的事情告诉了他。 杨兴盛看着眉飞色舞喜笑颜开的孙子,脸上也带着笑容。 “既然交了新朋友,平时没事儿可以邀请人家经常来家里做客,之前你张爷爷怹们送你的那些舍不得吃的糖果和果脯不要吝惜,拿出来招待朋友。吃完了可以跟爷爷说,爷爷到时候会再买一些回来。” “恩,谢谢爷爷!我知道了!” 杨振兴开心的点着头,心里想着能快点再见到何尚超和李国庆,和他们一起吃着果脯聊天玩耍。 第二天下午放学,何尚超和李国庆不出意外的又跑过来了。 不过这次俩人都没有空着手过来。 昨天在看到他们抱着一大堆石榴回去,对方家里听了孩子的诉说没有反对他们交朋友。 反而听说了杨振兴白天一人在家,中午自己吃点早上的剩饭,做了不少小菜让两个人带过来。 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把早上准备的饭说成了剩饭,但是面对花样很多的从没吃过的小菜,杨振兴还是十分开心了收下了礼物。 从那天起每个大礼拜,偶尔有下午放学以后,何尚超和李国庆两人总会跑来找杨振兴玩。 他们三在大院子里捉迷藏、抓虫子、拍方宝,从中院后院的树下面找树叶子,凑一块拔树根。 有时候何尚超和李国庆也会给杨振兴讲学校里老师上课时教的东西,帮助他学习。 虽然很喜欢一起玩各种游戏,但杨振兴更喜欢听两个朋友讲课,他甚至请两人每天都能告诉他学校里布置的家庭作业,主动的一起做作业。 这一举动让俩人震惊了很久。 他们还有班上同学巴不得每天没有作业,放学后只需要玩。 结果杨振兴居然不愿意多玩,主动要求做作业,搞不明白对方的想法。 他们可不知道杨振兴对学习的渴望,还有因为心理阴影,产生的对学校的恐惧。 想要学习更多知识,学习知识只能在学校里学到,但是心理又恐惧学校不敢去,自然没办法学到知识。 现在有了这么一个可以不去学校也同样能学到知识的机会,自然要紧紧抓住。 何尚超和李国庆都把这件事当作新鲜事儿跟自己告诉了自己家里。 结果是他们两家的家长,对杨振兴的评价更高了,也更喜爱了。 隐隐有一种变成‘别人家的孩子’的趋势。 当然他们俩人也没有逃过家里对他们学习更加严格的监督。 就这样时间过的很快,天气逐渐开始变冷,前几天还穿着单衣,没两天毛衣毛裤什么的都穿在了身上。 杨振兴发现家里的院子里一夜之间几棵树全都变得光秃秃的了。 仿佛昨天晚上的大风,把所有的树叶全都吹落一样。 最近一段时间爷爷杨兴盛早起卖完菜总会回到家里不再出门。 除了在窗户下面堆了一堆白菜,家里存了很多酱菜,杨兴盛还拉着孙子堵窗户缝,自己拾到炉子。 街上的几位奶奶还专门来家里叮嘱他们家安装烟囱和风斗,胡同里也多了很多卖煤的拖车和三轮。 不过杨兴盛没有买,而是自己用三轮从煤铺带不来不少散碎的煤块,自己在家摇煤球,搪炉子。 “爷爷,炉子为什么从中堂搬我屋去啊?以后做饭在我屋里做吗?” “恩,你屋里比东屋冷,回头天冷了晚上睡觉得生炉子,不然得冻感冒了。” 杨兴盛在院子里做着煤球,有些嫌弃自己孙子在边上碍事。 “你没事儿做了吗?该读书去读书,该写字去写字,别在我跟前耽误事儿。” 因为爷爷最近白天经常在家,杨振兴难得有机会可以去何尚超李国庆家里做客。 而且原来因为要在家里看家没法出门,胡同里的一些事情,还有周围的环境还都是从俩朋友那里听来的。 正好这些天,杨振兴可以好好的跟着两人在周围转悠。 原来看何尚超李国庆身上的穿着,就知道对方家里肯定不简单,加上又住在文化部大院里面。 虽然不知道文化部是干什么的,但是光听名字杨振兴就知道不是一般地方,而且对方家里还有干部。 上门做客之后发现果然跟他想的一样。 两个朋友家里做不到一人一个屋子,但是至少睡觉不至于全都挤在一起,仅仅李国庆因为家里孩子多,稍微显得紧张一些。 哪怕睡觉地方很紧张,他们家里也专门有一个屋子作为书房,屋里书的数量是杨振兴之前见过自家那一箱子书的好几倍。 尤其是何尚超家里,满满一面墙的书架上全是书籍。 甚至书多到有好几摞堆在别的地方。 这让杨振兴十分羡慕。 在家里爷爷从来都不让他看那些书,说那些书都是菜谱,一点作用都没有。 反倒是何尚超的爷爷,送了几本书给他,说以后如果有什么想看的书可以告诉何尚超,让他送过去,或者杨振兴自己过来拿也可以。 可能因为何尚超平时回家经常说杨振兴的事情,还送了不少宣纸给他,让他回去以后可以在宣纸上写字练字。 不过拿回家后听爷爷杨兴盛说这些宣纸十分珍贵,外面买要花不少钱。 杨振兴没有舍得拿来练字,而是请自己爷爷小心的存放起来。 求收藏推荐!! 第八章 伤心的消息 京城的秋天来的快去的也快,人们还没觉得怎么着呢,几场大风过后,冬天就正式到来。 在新家的第一个冬天,杨振兴感受到了明显的变化。 首先房子不再像原来一样,是四处漏风的窝棚,砖瓦房阻挡了外面呼啸的寒风。 爷爷在他屋里放置的炉子,每天晚上让整个屋里都十分温暖。 虽然没有夸张到不需要盖被子的程度,但至少不需要跟虫子一样把自己紧紧的裹住才能觉得温暖。 而且每天晚上朦胧里杨振兴都能听到火钳子磕碰到炉框和炉档的声音。 他知道这是爷爷过来检查炉火,不让炉子熄灭,让屋里变冷,这也让他心里也暖暖的。 正式进入冬天后,杨兴盛再次变得忙碌起来。 过冬每户人家怎么说都得存个千八百的白菜萝卜之类的过冬蔬菜,要存够可以一直坚持吃到来年开春的量。 每天杨兴盛都要帮着跟他定菜的街壁儿往他们家拉白菜。 何尚超和李国庆近段时间来的次数也少了。 按照他们的说法出门穿衣服费劲,棉袜棉鞋棉裤棉袄棉帽棉手套棉口罩还要裹着棉猴儿,身上穿这么多衣服走路都累得慌。 而且一件件穿起来回家还得再脱掉,想想都麻烦。 再说杨振兴白天在院子里活动,屋里的炉子不会生很旺,只要关死炉档不让炉子灭掉,等用炉子的时候能再旺起来就行。 俩人觉得来他家就算在屋里都冷,不如自己待家里暖和,所以等天暖和了再继续出来玩耍。 杨振兴觉得俩朋友有些小题大做,太矫情了。 他每天都在院子里抻练,也没觉得有多么的冷,甚至还会出汗。 劝说两人跟他一起抻练就不会觉得冷,但显然遭到了明确的拒绝。 跟两个朋友同样情况的还有家里的大将军。 这只猫天暖和了还有时候出门找地方晒太阳,出来转转。 但自从天冷之后,只有在炉子跟前和被窝深处才能见到它的身影,远不及石榴和海棠俩狗,那俩家伙非但没有任何冷的感觉,有时候还会去舔院子里地上结的冰。 没了一起玩耍的朋友,杨振兴只好在院子里和石榴海棠一起玩。 为什么在院子里玩不去屋里呢? 因为爷爷警告过他,猫可以进屋,但是不能让狗进去。 猫爱干净,身上不脏,也不太捣乱,进屋能震慑老鼠,让老鼠不敢进屋里。 狗一般都很赖,没脏没净,要是进屋,会到处乱拉乱尿,还会为了磨牙破坏家具。 不让进门的石榴和海棠只在院子里分别拥有一个用木板简单搭盖的小窝,里面垫着爷爷在城外带回来的秸秆儿。 每次杨振兴看到这个小窝,都会想起小时候自己和爷爷一直住的那个窝棚,也是在一个院子里的一角,简单搭建的,就好像石榴和海棠的狗窝一样。 然后在心里总会有很多复杂的情绪。 尤其是见到即使这样也没心没肺乐的不行、在窝里钻进钻出快乐的一批的石榴和海棠。 杨振兴想起来自己小时候好像也是这么个样子。 不由得对俩小狗的感情更深了。 一直在屋外活动,除了爷爷不让石榴海棠进屋之外,杨振兴也有舍不得烧炉子的念头。 炉子这么好的东西,又能做饭又能取暖,原来的时候家里可没有这个东西。 每年冬天他只是看着别人家烧炉子,烟囱里往外冒着青烟,自己和爷爷却裹着被子,点一个炭盆烧上木头,俩人靠在一起互相取暖。 现在家里有了炉子,或者说能用的上炉子烧的起煤球,肯定是爷爷搬家后一直在外面赚钱,有了余钱买的,肯定不便宜。 所以下意识的,杨振兴总是很小心的使用炉子,尽量节省煤球的用量。 有些无聊的冬天,杨振兴每天都在院子里想如何打发时间。 其实有一点他自己都没有发现。 原来的时候,他从来都没有过任何觉得无聊的想法,每天读书抻练都觉得很有意思。 当习惯了何尚超和李国庆时不常的找他玩各种游戏后。 一下子没人陪他玩了,少了那一份热闹和快乐,无聊的情绪自然开始蔓延。 日子一天天的过,下过几场雪之后,杨振兴的生活再次丰富起来,与难得出来玩的何尚超李国庆两人堆雪人打雪仗,好好的玩个尽兴。 结果还没热闹两天,一直都很好的心情被突然送上门的一个消息变得伤心起来。 这天杨振兴在院子里抻练,突然听到前面有人敲门。 隔着门问发现对方是许久没见的发小刘建业父亲的朋友。 来他们家也是受到拜托过来捎一个口信。 “刘建业的母亲身体突然恶化,医生说已经撑不住了,刘家托我过来给你们家传个话,让你们抓紧过去看看。” 突然的消息让杨振兴失了魂,门外送信的人走了他都没有发现,最后连句谢谢都没跟人家说。 一整天都失魂落魄什么都没做,等到晚上见到爷爷回来后他才忍不住哭了出来。 从孙子嘴里断断续续的知道了消息,杨兴盛没时间伤感,立刻带着他就出了家门。 当初杨振兴出生的时候,他的父亲已经远在安徽山区改造,只剩下杨兴盛和儿媳妇在京城,而且杨兴盛每天也要去学习改造。 结果就是因为家里没人,杨振兴的母亲突然生产,很晚才有人听到呼救,送去医院后大出血,只有年幼的杨振兴自己活了下来。 杨兴盛一个大老爷们虽然可以照顾孙子,但跟女性比肯定不如。 结果跟杨振兴父亲相熟的刘家,因为刘妈妈也剩下了刘建业,杨振兴就被刘家接去,被刘妈妈连着自己儿子一起照顾。 可以说杨振兴是喝着刘建业妈妈的奶长大的。 他跟刘建业不但是发小,说是一奶同胞也不为过。 杨振兴虽然不是自己亲生儿子,但是对他的照顾比对自己儿子还好,也让从小没有自己母亲的杨振兴,时刻能够感受到母爱的呵护。 在杨振兴的心里,他也把刘妈妈当做是自己的母亲对待。 现在听到了刘妈妈时日无所的消息,杨振兴自然感到十分的伤心难过。 新书求收藏推荐!! 第九章 爷爷的教导 第十章 和发小一起住 第十一章 杨振兴的心思 第十二章 事情总是在不经意间开始 第十三章 鞭炮 第十四章 和面的学问 第十五章 回家后的第一个新年 第十六章 第一次发面 第十七章 人生的第一道料理 第十八章 一九八零 第十九章 何爷爷的关心帮助 第二十章 春天来了 第二十一章 小孩子们的赚钱手段 第二十二章 胡同口的美味 第二十三章 杨振兴的心思 第二十四章 鲜牛奶 第二十五章 敏感的内心 第二十六章 考试季节 第二十七章 杨兴盛的回报方式 第二十八章 吊高汤 第二十九章 高超厨艺 第三十章 宴席确定 第三十一章 萌芽 第三十二章 事情暴漏 第三十三章 展现天赋 第三十四章 开始培养 第三十五章 陌生男子 第三十六章 亲生父亲 屋里的空气瞬间冷却下来。 杨兴盛双眼无神的跌坐回椅子上,过了很久才问道:“发生了什么事?” 男人,或者说杨振兴从未见过面的父亲杨继业,摇头晒然一笑,回答道:“胃癌晚期,最多活不过半年。 在那边收拾整理用了些时间,现在如果大夫说的没错,差不多还有一个月好活吧,我已经好些日子吃不下东西了,我知道那一天可能不会太远了。” “为什么没有早些看医生?为什么不回家?写信把事情告诉我也行?为什么你什么都不告诉我?” “说实话如果不是想看自己儿子一眼,想再看卫华一眼,我永远不会再踏入京城一步,而且婷婷的母亲去年也去世了,那边没亲人照顾,我不想孩子在我走后被送到孤儿院成为孤儿。” “哼,所以你就带了个赔钱货回来,打算跟你儿子一样再丢给我吗!” “父亲,您也不想杨家的血脉就那样被丢到孤儿院里吧。” 紧闭着双唇,杨兴盛盯着眼前的儿子看了许久许久,最后眼睛一闭,深深的叹了口气,“坐吧,把你这些年的经历好好的跟我说一遍吧!” 杨继业没有坐下,站着开始了讲述。 当年在徽省山区改造的杨继业在收到自己妻子顾卫华生产之后去世的来信后,曾经一度十分绝望。 那时的他整个人浑浑噩噩,心里对自己父亲,对杨家,还有对这个社会的怨恨也更加的深重,如果没有他们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这时候杨玉婷的母亲走进了他的生活,让他内心再次燃起了希望。 至于京城自己那刚出生的儿子,早已经在一系列事情中被他忘到了九霄云外。 在当地杨继业重新组建了家庭,也正是如此,在动荡结束后没有返回京城,而是继续留在当地生活。 本来女儿的出生让这个新家庭充满了幸福美满,但命运总是喜欢捉弄人。 先是杨继业身体逐渐出现问题,后来杨玉婷的母亲也因为一场意外撒手人寰。 因为不宽裕的生活一直找的江湖大夫开的中药,再加上续弦的离世,两者影响之下,杨继业的身体开始迅速变差。 不同于远在天边从没见过一面的陌生儿子,杨玉婷可是他亲眼看着从怀孕到出生长大的,在感情上肯定要更加深厚。 为了治好自己的病,不让女儿成为孤儿,杨继业跑去县里托关系请了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大夫检查,然后得到了自己时日无多的消息。 回家后思来想去,最后为了女儿他抛弃了曾经不再回京的誓言。 把那边的所有事情全都处理解决清楚后,带着女儿坐火车一路北上,回到了这座出生成长的城市。 屋里的大人显然忘记了外面还有俩等着吃饭的小孩儿。 见爷爷他们一直没开门出来,早已到了饭点饿肚子的两人连聊天都没力气聊下去了。 听着肚子里咕咕的叫声,杨振兴只能继续忍着。 他还好,年纪稍大,饿一饿可以忍住,可旁边杨玉婷还只是个两岁大点儿的孩子,还没有他一样的忍耐力。 不一小会儿,小姑娘饿的开始出虚汗,身体打摆子,坐都快坐不住了。 见此杨振兴赶紧跑去了东厢房,把平时害怕刘建业偷吃藏在这里的几块果糖找出来,赶紧剥开糖纸,塞了一颗到对方嘴里。 嘴里有了甜滋味儿,小姑娘开始拼命地吮吸,同时身体补充了糖分,脸色渐渐恢复了正常。 看着杨玉婷可怜巴巴的眼神,他咬咬牙,又不舍的掏出了一块糖,喂给了对方。 杨玉婷那笑的弯成月牙的眼睛,让杨振兴没来由的心里出现一股满足。 屋里的大人好像想起了外面的孩子们,很快门就从里推开,杨兴盛把两个人喊回了屋里。 看着脸上一脸复杂表情的爷爷,杨振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进屋后老实的站在了一边,杨玉婷则立刻又跑回到男人身边,紧紧的抱住对方的腿。 杨兴盛见到孙子进了门,指着男子对他说道:“跟你介绍一下,这是我跟你提起过的你的父亲杨继业,旁边的小姑娘是你同父异母的妹妹,快点喊爸爸。” 杨振兴盯着男人,脑子里乱成了一团。 他张了张嘴唇,想喊一声从小羡慕别人天天喊的“爸爸”,也想质问眼前的男人,为什么这些年都不回家,为什么把他跟爷爷俩人抛弃在一边。 可千言万语,全都卡在了嘴边,最后他闭上了嘴,什么都没有说,只是低着头看着地上的砖缝。 杨振兴并没有发现,即使鼻子发酸,眼眶也有些湿润,可自始至终,他没有流下来一滴眼泪。 旁边的杨玉婷没想到给她印象极好的哥哥,居然也是自己爸爸的孩子,是自己的哥哥,再次瞪着眼睛,一个劲儿的盯着他看。 两个男人看到杨振兴这个表现,都叹了一声。 杨继业伸出一只手,本想上前,但最终还是没有迈出这一步,摇头站在原地对着杨振兴说道: “我没有资格担得起你的称呼和认可,这么多年没有回家,把你一人丢下也完全是我的过错,我对不起你,也对不起你的母亲!我没有做到一个父亲应该做的义务和责任! 我不奢求你能够原谅我,我只希望你以后不要带着怨恨生活,不要也成为我这样不负责任的人。” 晚饭杨振兴没有吃,他把自己关在了屋子里,任爷爷怎么喊,也没有出来。 他一直揉着大将军,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 大将军好像也感受到了自己小主人的心情,躺下露着肚皮任他施展,嘴里还念着经讨好杨振兴。 大将军的卖萌打滚让他心情稍微好了一些,不过心中那团结,依然没有解开。 连带着他现在将刚才在院子里感官很好的杨玉婷,也一起讨厌上了。 他认为自己父亲之所以没有回家,就是因为对方和对方妈妈的关系。 正是因为她们的存在,才让自己父亲将自己抛弃了快十年,连一个面都没见过,是导致这一切发生的罪魁祸首。 最让他感到难受的是,第二天起床,他发现父女两个人就这么留在了院子里,住进了一直空着的西厢房。 原本天天都要在院子里读书抻练的杨振兴,突然变得不喜欢出屋门。 为了照顾他的感受,杨兴盛最近几天没再早上领着他去菜市场学习。 不过杨振兴,每天吃过早饭后便会跟着爷爷出门,跑去何爷爷那边待着。 他还是第一次,对于回自己家,感到如此的讨厌。 第三十七章 新住客 第三十八章 愤怒的杨兴盛 第三十九章 种子已经种下 第四十章 爷爷的劝导 第四十一章 变化的生活 第四十二章 往事重提 第四十三章 其他孩子的恶意 第四十四章 胡同里的规矩 第四十五章 解决 第四十六章 性格问题 第四十七章 土鳖涨价了 第四十八章 那年夏天的那一刀 第四十九章 教授技艺 第五十章 被低估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