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父亲的情怀我不懂 第二章纠结的心,颤抖的手 第三章儿子想篡位怎么办 第四章儿子想篡位,我让位 第五章高大尚的销售套路 第六章青梅竹马再相见 第七章男人本性 第八章第一个成就 第九章要账第一战,母校 第十章要账第一战,确认主体 第十一章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第十二章木匠里面有大学问 第十三章去县委蹭饭 第十四章漫天要价的高书记 第十五章家具厂发展三部曲 第十六章废旧枕木(二合一) 第十七章任重道远,继续努力(二合一) 第十八章上门要账 第十九章相谈甚欢,新的订单 第二十章第二笔欠款到账 第二十一章绘画只是木匠的基本功 第二十二章买家没有卖家精 第二十三章转战齿轮厂 第二十四章绝境中的齿轮厂 走在齿轮厂的厂区里,能够明显的感觉到齿轮厂的荒凉。 硕大的厂区空荡荡的,连个人影都看不到。 平整的水泥路两侧,长满了杂草。 车间的玻璃也都到处都是窟窿。 因为找不到问路的人,张俊平和董建军在厂里转了好大一圈,才找到机关办公大楼。 这个时代,各单位的机关办公大楼都不高,大多数都是三层四层。 连五六层的都少见。 走进齿轮厂办公大楼,都是有了人声。 刚一推开办公大楼,就听到楼里面的吵闹声。 几个办公室开着门,从里面传来一阵阵喧嚣声。 听声音是在打牌! 打的是东山省最流行的够级。 伴随着打牌的喧嚣声,还有哀求声和骂街的声音。 哀求声,实在哀求财务科给报销医疗费,说家里有人等着钱去救命。 骂街声,自然是骂厂领导无能,废物,把好好的厂子搞成这个样,一个个都该拉去枪毙。 也不用找人打听,张俊平顺着声音就找到了财务科。 “杨师傅,不是我不给你报销,厂里实在是没有钱! 就算是厂长签了字,我也变不出钱来给你啊!” “那姓胡的呢?把厂子搞成这个样,他跑哪去了? 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他以为他不露面,就能解决问题? 逼急了,老子把他家给拆了!”一个身材魁梧的老人,嗓门洪亮的叫骂着。 “朱师傅,胡厂长不是躲了,他去县里找领导了!” “那其他几位厂领导呢?厂里的书记呢?工会主席呢?还有那些个副厂长呢? 总让小陈你顶在前面算怎么回事?” “朱师傅,其他几位领导也都出去找钱了! 外面欠咱们上百万的债务,他们都去要账去了!”陈科长苦笑着解释道。 “要账,要账,几个月了?他们要回来一分钱都没有? 我看他们就是躲了! 一个个都是贪污犯,都该枪毙!”老人声如洪钟的继续叫骂着。 那边几间办公室里打牌的人,都在继续打牌,对财务科发生的事情一点都不好奇,甚至连老人骂街都不出来看一下热闹。 可见,这样的场景,应该是经常发生,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了。 陈科长脾气很好,一直在耐心的和那些来要钱的职工解释着。 虽然脸上写满了疲倦和无奈,但是却没有发火,一直都和声和气的向职工解释着。 张俊平在人群后面看着里面那个一遍遍耐心向职工解释的中年人,忍不住点点头。 不管如何,这种情况下,还能耐心解释,还能坚守岗位,这绝对是一个好干部。 张俊平推开人群,走了进去。 “您好,陈科长! 我是金河家具厂的……” “金河家具厂?你们是来要账的吧?”中年人扶了扶眼镜,看着张俊平和董建军笑着问道。 “陈科长知道我们是来要账的?”张俊平到是有些好奇,自己一说金河家具厂,对方就知道是来要账的。 要知道,最近半年多,家具厂可是没有来要过账。 “那是,你不看小陈是谁? 小伙子,我告诉你,小陈那可是大学生! 厂里所有的账都装在小陈的脑子里! 要不是成分不好,哪轮得到那姓胡的当厂长?”刚刚骂街的魁梧老人朱师傅此时反倒是替陈科长说起了好话。 “呵呵!陈科长打电话您猜对了! 咱们齿轮厂欠我们家具厂五千多块钱,已经欠了三年多了! 如今我们家具厂也解不开锅了……” “小同志,不好意思啊! 恐怕要让你失望了! 你也看到了,我们厂现在距离破产倒闭就差一份红头文件了! 实在是拿不出钱来给你们结账!”陈科长歉意的笑了笑。 张俊平打量着陈科长,这绝对是个人才! 这胸襟,这肚量,这担当,还有这和蔼的态度,实在是让人无法和他生气。 张俊平既然来了,自然不会就这么两手空空的离开。 “陈科长,我刚才听您说,咱们齿轮厂外面有上百万的账没收回来是吗?” “是啊!要是那些钱能够收上来,我们厂也能喘口气! 这些家伙,一个个没有一点兄弟情义,不说让他们雪中送碳,可是也不能落井下石吧?”说到欠账的事,陈科长一直保持笑容消失不见,语气里带上了愤怒的情绪。 张俊平对陈科长的愤怒感同身受,金河家具厂也刚刚经受了同样的遭遇。 很多人都在等着家具厂破产倒闭,好能够省下一笔钱。 这不能说那些企业的领导坏,或者说没有诚信。 毕竟,刚刚改革开放,大家的观念还没转变过来。 反正你欠我的,我欠你的,欠来欠去,都是国家的。 反正你都要破产了,给你也救不活厂子。 干嘛要给你? 我省下来的钱,给自己厂里的职工发福利不好吗? “陈科长是老财务了,应该听说过债权转让吧?” “债权转让? 你想替我们去要账?” “不,我不是听你们去要账,而是进行债务置换! 既然外面欠你们厂的钱,你们厂又钱我们的钱! 现在你们厂拿不出钱来,那么咱们做一个交易吧! 债务置换! 把你们的欠条换成其他企业的欠条!”张俊平笑着建议道。 债权转让,债务置换,在国内是一个很新鲜的概念。 可以说新中国成立以来,从来没有人进行债权转让和债务置换。 张俊平这是蝎子拉粑粑独一份。 “小同志,你这个建议是不错,可是我不能做主! 我只是财务科科长,没有权利和你进行债权转让或者债务置换!”陈科长再次露出歉意的表情。 “陈科长,我刚刚听那位老大爷说他老伴躺在医院病床上,正等着钱救命呢! 一条人命啊!就因两百块钱,就要眼睁睁看着老人痛苦的死去!”对陈科长的拒绝张俊平一点都不意外,也没有沮丧,而是摇头叹息道。 “陈科长,求求你了,想想办法吧!”听了张俊平的话,老人适时的哀求道:“我给你跪下了!” 说着老人就要下跪! 陈科长连忙扶住老人,苦着脸说道:“杨师傅,上一次给您报销的钱都是我自己掏腰包垫上的! 我们一家老小六口人,就靠我爱人那点工资生活! 如今我们家也揭不开锅了,我实在是拿不出钱了!” 第二十五章张俊平打人 征求意见稿 第二十六章债权债务置换 第二十七章新任财务科长陈昌裔 第二十八章王县长登门请教 第二十九章价格谈判 第三十章一百万的合同 第三十一章系统三连奖 第三十二章来自祖师爷的鼓励 第三十三章五十万到账 第三十四章霸气凌然的张俊平 第三十五章第三笔欠款 第三十六章新中式家具 第三十七章村民百态 第三十八章强势立威(二合一) 第三十九章嬉笑怒骂皆学问 “虎子,人家买家具也不会到厂里来看,更不会关心你做家具的人是什么学历! 过去木匠也没几个识字的啊!” “虎子,你的要求太高了,就没有别的折中的办法了?” “姑父,大爷,这份是那个一百万合同的图纸,识字的木匠拿着图纸就知道这活怎么干! 那些不识字,你让他看看这份图纸,他能看得懂?能知道怎么干? 折中的办法,我之前不是已经说了吗? 初中没毕业的可以去上夜校,公社有专门的夜校扫盲班,去上个夜校就这么难?” “这白天干一天活,晚上谁不想……”张贤胜嘟囔一句。 张贤胜是张俊平本家侄子,小学毕业后就不再上学了。 “想什么?那些有媳妇的能搂着媳妇使劲! 你们那些没媳妇的,晚上不去上夜校,想干嘛? 对着炕使劲?不怕把炕弄出窟窿来?” “哈哈……” “哈哈!是啊,小胜子,晚上少对炕使劲,,小心别把炕给弄塌了!” 张俊平的话逗得满屋人哈哈大笑,不断的打趣着身边那些没媳妇的小年轻。 “都别笑了! 你们那些有媳妇的,也别在那幸灾乐祸,你们有媳妇怎么了? 媳妇孩子要不要养活? 天天晚上搂着媳妇使劲的除了给计划生育增加压力,还有什么用? 我告诉你们,以后没有文化,看不懂图纸的,你们就只能干最脏最累的活,拿最少的工资! 你们不介意,那就继续晚上搂着媳妇折腾吧! 折腾出人命来,计划生育罚死你们!”张俊平一通夹枪带棒的浑骚话,把反对声给压了下去。 董耀宗在旁边看着妻侄,嬉笑怒骂,把所有的反对化为无形,心里忍不住感慨,这人天生就该吃哪一碗饭,都是注定的。 张俊平话说的很,虽然暂时压下了反对的声音,但是过后必然会有反弹。 他也很无奈,之所以强势要求必须是初中毕业生,是因为他担心,用不了几年,他们村就没有初中生了。 虽然家具厂的发展,以后会招聘越来越多的木匠学徒。 一些家长,真敢让孩子辍学进家具厂当学徒。 村里人可没有不能雇佣童工的概念,更何况,劳动法中关于禁止雇佣童工的相关法律也是二十一世纪以后才出台的。 只要张俊平敢开口子,八九岁的孩子,都敢给你送厂里来当学徒工。 “唉!为这个家具厂,为这个村子,我真是操碎了心!”张俊平摇头在心里叹息一句,接着说道:“关于招收学徒工还有一点要明确,那就是以后厂里招收学徒工,不得低于十六周岁! 大家回去可以宣传一下,外村有亲戚的,也可以通知一下,后天在这,由我爸负责面试! 明确一点,咱们村的孩子优先,其次是咱们村的外甥,也就是咱们村嫁出去的闺女的孩子! 如果还不够,那么再从其他方面挑选!” “虎子,你这怎么听着有点任人唯亲啊?”董耀宗调侃着自己的妻侄。 这爷俩一天不斗嘴,心里就难受。 “我就是任人唯亲咋滴?姑父你要是不同意,那就取消后面那一条! 回头我告诉村民这是你定的!”张俊平对着自己姑父嘿嘿一笑。 “滚蛋!臭小子你一天不坑我,你难受是吧?”董耀宗的脸更黑了。 “董耀宗同志,注意你的言辞,我现在可是厂长,有你这么和领导说话的?”张俊平板着脸训斥道。 “领导是吧?”董耀宗黑着脸,脱下鞋照着张俊平扔了过去。 “君子动口不动手!你这位老同志,怎么能动手呢?”张俊平躲过飞鞋,转身就跑,再不跑真要挨揍了。 跑到门口,张俊平又回头挑衅道:“你这个老同志,你给我等着,我这就找我姑去,你打我!” 回答他的是另外一只飞鞋。 厂里的事处理的差不多了,今天也说了不少,不能继续了,要留给大家一点时间,消化消化自己说的。 改变从来不是一蹶而就的,要慢慢的,潜移默化的去改变。 张俊平离开家具厂的溜溜达达的来到姑姑家。 “姑,姑!我回来了!” “虎子来了?快进了,我给你留了好吃的!” “姑,我都这么大了,那些零食,你留给我小侄子和小外甥吧!”张俊平一边说着,一边很诚实的跟着姑姑走进屋子。 抓起一片姑姑给他留的好吃的,塞进嘴里。 其实,姑姑说的好吃的,就是地瓜干。 把地瓜煮熟后,切成片,然后晒干,就成了一种美食。 也是张俊平最爱吃的美食。 “姑,我给买了一条围巾,您带上试试,看好看不!”说着张俊平从挎兜里掏出一条红色的围巾。 “拿错了,这是给我姐的! 这条是您的!”说着又掏出一条黄色的围巾。 这种方形围巾,在张俊平看来很土,可是这个年代却是很流行。 “哎呦!出去还记得给我买东西,姑真买白疼你!”姑姑高兴的摸着围巾。 “那是,姑,等过几天我市里的时候,我给你买件呢子的衣服,带里子的那种!” “姑不要,姑都这么大岁数了,还要什么呢子衣服? 你有钱,也不能乱花,攒着娶媳妇!” “姑,你这话说的我可不爱听! 给您买衣服,怎么能叫乱花钱呢? 再说了,我现在有钱,以后还会赚更多的钱!我可是咱们家具厂的厂长了! 以后,姑你想要什么,就和我说,我给你买!”张俊平拉着姑姑的手灿烂的笑着。 “不用,不用,我什么都不缺! 你要是真有心,姑给你钱,你回头给你姑父捎一件呢子的衣服,你姑父老早就嚷嚷着想要件呢子衣服!” “我才不给我姑父买呢!让他穿老棉袄就行了,让他拿鞋扔我!” “你啊!又和你姑父斗嘴了?”姑姑宠溺的用手指点了点张俊平的额头。 “嘿嘿!刚刚姑父被我气的脸都黑了!”想到刚才姑父被他气的脸漆黑,张俊平忍不住笑了起来。 “你们两个啊,真是上辈子的冤家!”姑姑笑着摇摇头。 这爷俩天天斗嘴,吵架,她已经习惯了。 第四十章长不大的两个人 第四十一章霸气凌然的张俊平 第四十二章张俊平画的饼 第四十三章为了茅台五粮液干杯 第四十四章手艺是偷来的 “我到不是担心以后没有木地板的活干! 专门学做木地板到是简单,用不了一个月就能学会! 只是,那样的话,那些学徒学不到真正的木匠手艺……” “爸,您真是太善良了!”张俊平听了父亲的话,忍不住笑道:“木匠这个行业包含了到是门类?很多人穷其一生也学不全! 不说别人,就是您,您被称为木匠大师,木匠门类里面所有的技艺您都掌握了?” “都掌握?这怎么可能?估计除了鲁班祖师爷,没人能够掌握所有的木匠技艺!”张英杰摇头道。 “还是啊!既然穷其一生都不可能掌握所有的木匠技艺,那还有什么好纠结的? 您没听说过,一门精吃遍天这句话? 与其多而不精,不如让他们专精一项,只要他们把手工木地板这一项做精了!那么这一辈子都不会愁没饭吃! 咱们手艺人,讲究什么高大上的情怀没用,祖师爷传下手艺来,为的也是让后人能有碗饭吃!”张俊平笑着劝道。 “嗯,也是! 是我有些钻牛角尖了! 儿子,还是你看的透彻,学手艺就是为了有碗饭吃!说其他的都是虚的!”张英杰也不傻,张俊平一提醒就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从古至今,木匠被分成了无数个小门类。 大方向上,有大木匠和小木匠之分。 大木匠是盖房子的,小木匠是做家具的。 再细分,又有专做木桶,木盆的圆木匠,专做雕刻的木雕匠,根雕匠,核雕匠,在家具或者木质饰品上做镶嵌的镶嵌工匠,做竹制品的竹匠,藤制品的藤匠等等。 这些,都是专精一个小项,千百年来发展的也都很不错。 家具厂要想培养会绘图,会下料,会加工榫卯,会雕刻,会上大漆的木匠花费的时间精力太多。 所以,张俊平准备把其中一些技艺分开,专精一项。 比如榫卯加工制作,雕刻和上大漆的完全可以分开,专门就学一项。 甚至上大漆还可以再分,分成披麻挂灰和刷大漆两个工序号,专精一个工序。 “爸,不光是木地板这一项,其他的也可以让他们分开来学! 现在这种培养模式,很多人学了一年,连个四腿八叉凳都不会做! 不如直接让他们去学一个单项技艺!” “虎子,这么做是不是有些太极端了? 很多人可是奔着学手艺来的,你让他们只学单项,那些学徒恐怕要闹情绪!” “爸,闹情绪可以走人,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人有的是! 我们给他们开着工资,让他们学手艺,还闹情绪? 至于说有人天赋高,完全可以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其他的技艺! 我们又不藏着掖着,全都敞开了,有本事,能学多少是多少! 学手艺要靠偷! 老祖宗有句话叫做艺不轻传,您现在这么上学的教,恨不得手把手的教,他们往往不知道珍惜,反而不用心去学! 所以,就拿鞭子抽着他们去学一项技艺,然后就让他们出师,去干活! 当然了,咱们也不亏待他们,可以给他们开熟练工的工资,或者干脆给他们按照计件工资来算!” 过去想学手艺可不容易,你得先帮师傅干几年活?才能教你手艺。 师傅还经常要留一手,很多时候,学手艺就靠偷师! “我看行,虎子这人虽然不靠谱,但是这些话还是比较靠谱的!”刚刚上任的副厂长董耀宗推门走了进来。 和他一块进来的还有大队书记兼家具厂书记张英文。 在早上刚刚召开的金河家具厂第一届干部会议上,董耀宗成功当选分管后勤科,保卫科的副厂长。 本家大爷张英文自然是金河家具厂书记。 其他的大队干部,各生产对队长分别担任副书记,工会主席,副主席,以及各科室负责人。 “那行,那就按照你说的做吧! 等你把木料采购回来,我就教他们如何制作木地板!” “爸,没必要等我买回来再教,咱们不是有旧枕木吗? 就用那个就行,做坏了,也不心疼,用这个来练手艺最好不过!”关于学手艺这一块,张俊平早就考虑到了,所以很自然的给出解决办法,“包括其他的技艺,榫卯加工,雕刻,披麻挂灰,刷大漆等等都可以用这些旧枕木来练手! 因为是练手,所以也不需要处理枕木上的味道什么的!” “嗯,我一会就让人把枕木解开,弄些料子出来,给大家练手!”见儿子考虑的这么周全,张英杰也不再多说什么,点头答应下来。 张英杰一点没有被儿子领导的尴尬,相反干劲十足。 以前是自己干事业,现在是和儿子一起干事业,儿子能成材,这比赚多少钱都让他高兴。 商量完,张英杰就准备转身离开办公室,去车间开启新的教学模式。 “爸,你干嘛去?”看着转身就走的父亲,张俊平有些愕然,忙开口问道。 “我去车间啊!” “爸,我姑父过来应该有事,等会再去也不迟!” “哦!对,姐夫你有事?”张英杰这才想起问董耀宗有什么事。 董耀宗对自己这个小舅子已经习惯了,也不计较,直接把自己的目的说了出来,“昨天不是虎子不是说要再招二十名木匠学徒吗? 外面来了不少人报名! 你们看怎么处理?” “那还怎么处理? 只要附和我之前说的要求,都招进来就是了!”张俊平笑着说道。 “人有点多!” “有点多是什么意思?” “来了有四五十人!这还不包括路远没赶到的!” “这么多?”张俊平吃惊的问道。 在他看来,八十年代中期,农村应该没那么多初中毕业生才对。 “你以为呢?光是咱们村,就有十多个初中毕业生,再加其他村里的,四五十一点都不多!” “多大点事! 按照咱们之前说好的,先紧着咱们村的人,剩下的再从咱们村的外甥中选择!”张俊平语气轻松的说道。 “除了咱们村的,其他都是咱们村的外甥或者外孙子!”董耀宗一脸看热闹的表情笑着说道。 “都是?”张俊平长大嘴巴。 “咱们村是附近最大的村子,每年娶进来的不少,嫁出去的也不少。 这么多年下来,这附近十里八村,哪个村子没有十几二十个咱们村出去的闺女?”张英文笑着给张俊平解惑道。 第四十五章姑奶奶来了 第四十六章一群姑奶奶驾到 第四十七章手艺人都不容易 第四十八章四不像家具制作工艺 第四十九章硬核装逼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