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水浒新秩序 > 第一百一十七章 新附军首重听话

第一百一十七章 新附军首重听话

作者:江湖野人 返回目录
        

新安州之战后,


        

徐泽派辽东第三将乙一营回鸭绿江,换防已经清理完缴获船只的甲三营。


        

根据社首的指示,时荼丹部还送来林冲、萧近海两部兵马。


        

除掉入高丽后,连番大战战损的三百多人,


        

同舟社攻打开京的本部力量,仍有七千多人。


        

具体编制如下:


        

辽东第一将三个甲种营和三个乙种营,加强第三将甲一营五百人,合计二千九百人。


        

辽东第二将乙三营林冲部,加保州抽调兵力,合计一千八百人。


        

辽东第三将三个甲种营和两个乙种营,合计二千一百人。


        

再加上昨晚收编的高丽新附军八千多人。


        

总兵力已经超过一万七千人,比开京城内的兵马还要多。


        

斥候营加医护营、亲卫队、演出队等,合计近千人。


        

另有投降的高丽新联合舰队水师残部一千三百人。


        

也让同舟社的战略受到冲击,徐泽必须对战前制定的计划作出调整了。


        

出兵前,制定的反攻高丽作战计划,主要分为五步。


        

战争形势的急剧变化,


        

不仅让反应迟钝的高丽朝廷措手不及,


        

第二步,夺取并占领重要的港口城市,大张旗鼓地开展反高丽王朝宣传。


        

迫使高丽集结征集各地的军队,以收复失地。


        

第一步,制造假象,将高丽水师调出防备严密的驻守海港。


        

而后逐个击破,使其处于有海无防的境地。


        

迫使高丽君臣在“灭国”的威胁下,


        

放弃稳扎稳打,重点防御的战略,


        

因为军队的仓促调动,又为同舟社创造新的攻击“弱点”。


        

第三步,攻下江华岛,兵临开京。


        

同舟社主动撤离江华岛,攻占其余港口城市。


        

然后,在运动中消灭其紧急回援,已经疲惫至极的勤王兵马。


        

急召全国军队勤王,彻底打乱高丽全国的兵马部署。


        

第四步,趁高丽人重兵集结开京,各地兵力空虚之际。


        

即便高丽大军跟着同舟社的屁股后面“收复失地”,


        

也会因为其后的维稳而焦头烂额。


        

第五步,征战各地的同时,配合强有力的政治宣传。


        

将同舟社“仁义无双”,高丽王朝“腐败无能”的种子,撒遍所有占领区。


        

总体原则是打掉水上力量,运动疲敌歼敌,政宣争取民心。


        

让高丽的有生力量在反复的被动运动中,彻底拖疲、拖废,


        

最终,迫使高丽君臣认清“同舟社不可战胜”的形势,主动乞和。


        

这五步战略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区分,相互转化,又环环相扣。


        

明暗配合,绝对能把高丽折腾个天翻地覆。


        

至于灭亡高丽?


        

然后被同舟社轻易消灭。


        

在五步战略之外,徐泽还布置有暗棋。


        

更关键的是,这样做不符合同舟社的利益。


        

高丽这片土地这个很特别,


        

徐泽还没有自大到这种地步。


        

做不做得到是一码事,


        

地理上又与中原王朝隔绝,天然上就独立于“中华”之外。


        

而且其国虽小,韧性却十足,


        

虽然自汉朝以后,就一直使用汉字作为唯一的书写文字。


        

但他们也有自己的独特语言,


        

能与上升期倾国而来的辽人连战三场,


        

一败再败,开京城都被辽人攻破了,


        

历史上,多次灭亡,又多次建立起独立的政权。


        

此时的高丽,远不是五百年以后,被倭人差点灭国的李氏朝鲜可比。


        

对付这种有着自己独特文化,又韧性十足“不死小强”般的政权,


        

一味依靠武力破城灭国,


        

就是不服输,接着再打,一直打到辽人主动让步为止。


        

又与扩张期的女直人血战十几年,差点将生女直联盟打崩溃。


        

甚至还有可能因为高昂的维稳成本,拖垮一个欣欣向荣的帝国。


        

历史位面,


        

就算真能做到,也会留下极大的隐患,


        

日后肯定要花百倍千倍的精力来解决这些隐患。


        

偏安一隅之地的割据政权,尚能够成为中华正朔。


        

而占领中原,享国一百二十年的金国,


        

“靖康之乱”后,


        

弱宋被灭,又立即在江南建立小朝廷。


        

贸然击破其国都,俘虏或杀死其国君,


        

对同舟社不仅没有任好处,


        

其后千年,甚至连“北朝”的历史定位都得不到。


        

在没有能力彻底占领并消化一个立国两百多年的稳定政权之前,


        

会让同舟社实力增强后,再来消化这片土地变得极为艰难。


        

徐泽当然不可能脑子一热,为了后世所谓的“民族情节”,作出如此不智之事。


        

还会在战争中“创造”一大批高丽人的“民族英雄”,


        

促使其民族意识过早觉醒,人为制造严重的民族对立情绪。


        

让“腐败无能”的高丽朝廷,变成同舟社的代理人。


        

将是是付出最少,获利最多,效果最好的消化模式。


        

相对而言,


        

打败其赖以立国的军队,扰乱其民间思想,扶持其上层投降派,


        

至少,也会减轻极多阻力。


        

只是,战乱之中的一切形势变化,都不可以“常理”度之。


        

若干年后,等同舟社一统天下,


        

即便不能一纸诏书,就令这个已经堕落的国家献土称臣。


        

还收纳了近万的新附军。


        

背上新附军这个包袱后,就能再死守着计划转战他地,


        

现在,徐泽带着七千余人的水陆联军。


        

不仅彻底摧毁了高丽全国的水师力量,


        

都已经打到开京城下了,


        

不放他几炮,怎么能让狂妄自大的高丽君臣迅速看清形势?


        

到了这个时候,不攻城也必须攻城了。


        

不过,徐泽对此倒是无所谓,改计划就改吧。


        

他自己则暂时留下来,带剩余兵力,紧急整编新附军。


        

刚投降的高丽新附军士气很高,


        

昨晚,从投降的罗鑫部得知开京城中防守空虚后,


        

徐泽就果断命令斥候营先行,史进率两千兵马紧随其后,赶赴开京。


        

少了承上启下,传达命令,组织指挥部队的中间环节,


        

新附军组织度又极低,


        

杀起同胞,尤其是豪族子弟和奴仆来,比同舟社直属军还狠。


        

但作为军官主力的豪族子弟爪牙被屠戮一空后,


        

组织结构上,维持高丽原有的军制不变。


        

大战当前,临时乱变组织结构,


        

稍微出点意外,就有可能导致全军崩溃的情况。


        

时间紧迫,徐泽的整编非常直接简单。


        

只要亲手杀过豪族子弟爪牙的,都可为底层军士或军官。


        

而后再相互推举更高一级得军官,一直推选到营级副职,


        

兵卒们根本适应不了,打仗的时候,是会出大乱子的。


        

至于军官的补充,更简单。


        

各营的主官则由徐泽的亲卫出任。


        

营级主官只是临时任命,副官战后有功者即可转正。


        

徐泽只是稍微打通了军中的上升通道,


        

新附军就立即爆发出极强的战斗欲望。


        

其实,徐泽对他们的战斗力并不是太关心,他更关心这支军队是否“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