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水浒新秩序 > 第二十四章 不如放手一搏

第二十四章 不如放手一搏

作者:江湖野人 返回目录
        

密州安丘县城。


        

“代理县令”陈规身披甲胄,立在城头,看着远处贼军大营中忙碌不停的贼人,心中的疑虑越来越深。


        

安丘县最危急的时刻是十余天前,当时贼人大军迫城,原知县孔果臻却弃城而走。


        

城池将陷之时,陈规临危受命,被街坊推举出来代理县令。


        

但彼时城池防御设施年久失修,城内又无能战之军,纵使其人有千般良计,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危急时刻,陈规发动族人全部登城,实际上已经做好了与城谐亡的准备。


        

没想到,此举竟然“吓走”了汹汹而来的贼军。


        

陈规一面组织百姓抢建羊马墙,设置拒马桩、挖掘内外堑壕等防御设施,一面又命城中的厢军壮城军和县弓手加强训练。


        

其人坚持“若无反击,势难坚守”,要求守军不仅能守城,关键时刻还敢于出城反击。


        

待六日后,贼军返回此处时,安丘已经构筑了相对严密的防御体系,再想攻城就难多了。


        

贼军退后,陈规力排众议,认为贼军很快还会再来,


        

“上策莫如自治”,指望贼人发善心放弃安丘,还不如自己打败贼人,乃命县人抓紧时间加固城防。


        

安丘是内陆小城,常年又无战争威胁,护城河、马面、射楼之类的防御设施,自然都没有,现在也来不及开始建。


        

贼军的营寨扎得很讲究,拒马、堑壕、望楼等设施一应俱全,防守也极为严密。


        

城中守军本来就少,训练又严重不足,陈规自然不敢派人出城袭扰,攻守双方竟然诡异的“和平相处”了数天。


        

陈规每天大半的时间都在城墙上,守城士卒和这个代理县令都混熟了。


        

贼军显然也意识到这一点,期间,除了派人象征性地喊了两次喊话外,就一直没有攻城。


        

起初,陈规以为贼军是要等后续的人马赶到了再打。


        

岂料贼军人数一直没有增加不说,还在营寨中组织起训练来。


        

陈规想着心事,随便拿话敷衍着这个本分的士卒。


        

“俺咋看着贼人的训练比诸城武卫军还要好?”


        

“呃,这些人,这些人也许是之前投贼的军兵吧?”


        

“县令老爷,这些贼人是准备做甚?”


        

说话的守卒姓陈名二驴,但和陈规不是本宗,其人的大名陈敦还是陈规赐的。


        

“敦啊,贼人仓促成军,不训练,咋能应付日后的官军围剿?”


        

造反没多久的贼人最不缺的就是“人”,只要舍得开仓放粮杀大户,随随便便就能裹挟几万人。


        

用人命来堆,一般防守薄弱的县城都轻易可下。


        

打过两三场残酷的攻城战,还没死的贼兵就变成了精锐。


        

“难怪,这些狗贼!”


        

陈敦为人本分,见县令老爷有心事,骂了几句贼人,就不再吭声了。


        

陈规的话经不起推敲,乃是因为其人心事重重。


        

陈规只知道贼军之前去了潍州,至于北面的战况怎么样,朝廷的大军有没有打过来,


        

贼军究竟有多少人,打到了哪里等等信息,他都不知道。


        

贼军去了潍州几日,又退回安丘,围城而不攻,莫非是打算围城打援?


        

靠这套裹挟加不把人命当回事的战术滚雪球,远比在营中抓训练强得多。


        

但这些贼人既不裹挟青壮,又不攻城,似乎他们来这里就是为了训练给城里军民看的,太不对劲了!


        

自上次贼军迫城后,安丘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便断绝了。


        

贼人打的究竟是什么主意???


        

城外,“红五营”大营。


        

徐泽和吴用正在讨论完善下阶段作战方案,杨喜送来最新的情报。


        

可是,就算要围城打援,也得围诸城、北海这些州治,


        

再不济,也要围莒县、昌乐两州交界,又处于交通要道之上的县城才对。


        

安丘虽然位于潍州和密州的交接处,但不在交通要道,根本没有多强的战略价值。


        

“牛皋到了哪里?”


        

“已经到了高密。”


        

吴用知道社首问牛皋的原因,心中有些犯突。


        

“一万四千人?这本钱下得够大啊。”


        

徐泽将情报交给吴用,闭上眼,手指敲打着桌面,快速盘算着此战之后将引发的各种链锁反应。


        

未过多久,其人睁开眼。


        

徐泽把部分军队调到安丘城外,围而不攻,就是预判朝廷大军会攻击潍州,以抄“红五营”的退路。


        

才故意隐真示假,将潍州的军队大半抽调到此,以吸引朝廷军队冒进,再一口气吃下这股力量。


        

现在朝廷的军队真来了,却超出了徐泽和吴用的设想——太多了。


        

他本是个极其自负的人,但跟了徐泽之后,才慢慢了解到自己的渺小。


        

这些年,随着担起的担子越大,见识的天下英雄越多,越是心生敬畏。


        

吴用如今做事,比之当年已经谨慎了很多。


        

徐泽见就怕没事的吴用也知道怕,笑道:“都已经送上门来了,为什么不吃?”


        

吴用跟了徐泽这几年,自是知道在社首面前不要遮遮掩掩,有话直接说。


        

“可是,如此以来,朝廷恐怕还要增兵,现在的局面,就已经大大超越我们最初的作战计划了,再超,属下就掌控不了这么大的局面了。”


        

见徐泽坚持要打吴汝翼部的主意,其人心下反有些没底了。


        

他担心的不是打不赢,而是打赢了之后怎么办。


        

“社首,真要吃下这么多的朝廷军队?”


        

“这一战,我们能决定开始,却不能决定不了结尾。最终会打多大,只能由朝廷决定,我们唯一的应对,就是打得朝廷主动求饶!”


        

吴用沉思片刻,拱手行礼,表示受教,终是没有再劝徐泽。


        

社首说的很对,自己就是太执着于用计了,但世上之事,哪能尽在掌握?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原本的吴用的知人却不自知,如今已经自知了,还能坦白承认自己当前的能力极限,不硬撑,这点要表扬。


        

徐泽看向吴用,认真地道:“学究,你要记住一点,这世界上从来都没有能够绝对掌控的事,前怕狼后怕虎,总想面面俱到,是成不了事的。”


        

该放手一搏的时候,就必须放手一搏!


        

徐泽一旦作出决定,就不再犹豫,吩咐道:


        

“喜子,传军务部各曹首及众将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