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明末风云之铁血崇祯 > 第四十七章 家国四

第四十七章 家国四

作者:兰莲花 返回目录
        

政改!在任何时候都是个敏感话题,更何况是在中世纪。


        

正反双方的意见在大明的政治中心激烈的碰撞着,有如后世辩论大会或某国议会,谁也不会让着谁,各自表达着自己的意见。


        

最后还是首辅面子大,大家都停住了辩论。


        

“朕其实不怕你们吵,朕怕你们正面不吵,背地相争反而更糟!首辅既然不让大家争论,肯定是有什么意见,那就请说吧!”


        

朱由检的话不软不硬,听着反正不对味。


        

标也不管不了这么多,该说什么就说什么:“启禀陛下!朝廷六部制度确定已久,突然起变故,臣担心会导致政局动荡;各部的政事是多了些,但还是能解决,臣建议将各部的职权细分;比如在户部可以成立民政司、农林司、度支司等,工部可以分工业司、水利司、建设司等,各司分别任两位侍郎主管各项事物,这样即不动政体,也可以管理日渐增加的事情。”


        

次辅李邦华站起来,行礼奏对道:“启禀陛下!臣附议首辅的建议,此乃老臣谋国之道,恳请陛下恩准!”


        

文武大臣都同意,那这事就这么定了呗!这样处理朝廷还少出点俸禄。


        

偷学朕的想法,旧瓶装新酒,不错!这是个不错的主意,看来这位首辅大人想这事不是一天两天的事。


        

各位大臣们听到这比较中庸的建议,坐在那也不停地点头,既满足了发展的需要,也不打乱原有的格局,也就减少了矛盾。


        

“陛下!这是?”


        

“陛下!不可啊!儒学乃立国根本,不能如此冒失啊!”


        

“行了!这事就由内阁去安排各部去整理,出个方案报给朕;朕就再多说一点,现在户部也有钱了,能不能在试点推广新式学校?”


        

朱由检冷不丁的一句话,就如在平静的水塘里扔下一块巨石,不是泛起涟漪,而是掀起惊天骇浪。


        

一下子殿内的众臣群情激奋,唾沫横飞。


        

“得了吧!朕说过抛弃儒学吗?光靠儒学可以打败林丹汗?可以打败辽东反贼吗?每年那么多读书人,真正能能招来的不就是三年一次的会试和殿试吗?为什么不能让更多的人读书呢?为什么不给那些底层寒门学子其它的出路呢?你们当中也有寒门出来的,知道学儒学的艰难,你们想过改变这些没有?”


        

“是谁在陛下面前进的谗言!老夫!”


        

……


        

朕有钱在手,还有人在手,你们可以继续想,但不能阻止朕另辟捷径。


        

“儒学为主,杂学辅佐,这是大势!西洋人可以远隔重洋来大明?为什么大明的人不可以远隔重洋去他们哪里?为什么总是要学别人的东西?这些问题你们都没想过?”


        

“户部不出这钱也没事,皇商那边有支出,这钱就不给官学了,交给内宫去办点其它类型的学校吧!反正内宫也开始在在各省建立新式学堂,专门招生皇庄和军户学子。”


        

朱由检无视群臣的激愤,不管不顾的打出一通组合拳,打得下面那些文武大臣眼冒金星、苦不堪言。


        

“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下面这件事,朕和你们通个气!内宫准备组建大明皇家钱庄,会在合适的时候发行银币、铜币及银票,取代目前流通的银两!”


        

又是一个巨型炸弹丢了下来,炸得这些大臣眼冒金星。


        

“你们没想清楚的,就回去继续想,在座的每个人都要就这事写篇奏章;对了朝廷的支出,不要每年都算糊涂账,内阁要求各部报每年的花销预算,这个预算要给朕过目,要不然内库可没钱拨出。”


        

又是一连串的问题和想法,脑子转得慢的大臣已经头晕了,不停擦汗。


        

事关利益,薛国观又一次不管不顾的跳了出来,行礼后大声说道:“启禀陛下!臣有奏!”


        

“爱卿有何事?说吧!”


        

陛下您不能这样!老丢炸弹啊!想干嘛!想乱中取胜么?


        

怎么能这样?能讲点道理行不!


        

“为何?户部能拿出那么多库银满足天下流通的需求吗?户部能防止铸造的银钱不做假吗?户部……”


        

又是一堆炸弹跑了出来,勇敢如斯的薛国观终于抵挡不住,擦着冷汗败下阵去,心有不甘的看了眼在座的其他大臣。


        

“铸钱乃朝廷行为,臣不知为何要由内宫掌管。”


        

有胆气!朕佩服你的勇气,但绝不提倡,更不会鼓励!


        

久未出声的内阁阁老徐光启勇敢的站了出来,也一连抛出了三个炸弹。


        

他的出战多少给文臣们扳回点脸面,虽然他早不是纯粹的中国文臣,几位大臣当即对徐光启露出了感激的目光。


        

前锋败退,自然有人补位,这就是大明的官场,一切都有章法。


        

“启禀陛下!臣有三问:其一其他人能否建立钱庄;其二这些钱庄能否同样发行银币和银票;其三这些钱庄又如何保证信用。”


        

这些金融问题,你们在座的没一个比朕知道的多;朕这里可有大量的信息在里面,还没整出股市、期权啥东西出来。


        

为啥不整?这些连朕都没想明白,不敢贸然使用。


        

“其他的人可以开设钱庄,但必需提供五百万两以上的保证金在大明皇家钱庄;这些钱庄不能发行银币和铜币,发行货币是朕的权利,他们可以发行内部银票,由他们自己的资金作保,出了问题由他们钱庄自己负责;至于皇家钱庄的信用当然是由皇家的荣誉担保,由内宫无数的产业、专利担保,这样回答应该没问题吧!”


        

对付这样的炸弹,朕轻松面对。


        

“集中!有吗?没有啊!内宫的库银估计还没那些江南的豪商多!怎么能说财富集中在内库呢?这两年的查抄和缴获,用在哪里难道你们不知道?这是个什么问题?朕富有天下总不至于光是口号吧!你们几位喊喊,逗朕玩的?”


        

问题被朱由检毫不客气的话怼了回去!句句含着诡辩和大坑!


        

大明的文臣的气节还是不错的,不懂不代表服气;有人站出来继续丢炸弹!


        

“启禀陛下!这样是做,内宫的财富是否过度集中点?”


        

不能让皇权肆无忌惮破坏大明的权利平衡,文臣们为了心中的理想!冲啊!


        

有人站了出来,冒着崇祯帝朱由检猛烈炮火,义无反顾的冲了上去。


        

谁敢再多言一句就会调坑里,再爬不上来可就不容易了。


        

面对皇帝猛烈的炮火,提问的那位大臣悄悄的钻桌子底下保命去了。


        

“可以!那这个事就这么定了!”


        

“臣…臣等遵旨!”


        

“皇家钱庄铸银收益,户部要监管和抽成。”


        

管钱的还是厉害!这次终于说中了重点,一击而中!


        

“辛苦各位了,都坐了大半天,茶也没喝两口,曹总管,怎么回事?”


        

“臣…臣谢陛下隆恩!臣不渴!”


        

“那都散了吧!朕也累了!”


        

双方停战熄火,再次变得彬彬有礼,君臣和睦,一团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