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缘起 第二章 初识 第三章 相约 第四章 回乡 第四章 嬉闹 “喂,奶奶。”出门前,夏婉安给奶奶打了个电话。 “是我啊,婉安……” “我们已经考试考完了,昨天放的假。” “成绩还没有出来,要等几天。” “等下我和晓晓过来玩,您在家吗?” “在啊,好好好,那等下见。拜拜。” 挂掉电话,夏婉安便和顾晓晓出发了。 通往奶奶家的路是乡间小路,一路上风和日丽,晴空万里。 呼吸着带着青草特有的泥土芬芳、感受着乡下对城市喧嚣的包容、听着耳边时不时传来的鸟鸣,两人一时间仿佛忘记了现在置身何处,什么考试的烦恼都烟消云散,走着走着便忘了时间。 …… “奶奶,我们回来了。”还未进门就闻到了饭菜的香味,夏婉安便忍不住唤了起来。 “哦!婉安、晓晓!你们可算是来了。”奶奶系着围裙、拿着锅铲,从厨房探出半个身子,“自己先找地方坐,自己倒茶,我这边还有个红烧鱼要收汁,很快就好了。” “没事的奶奶,您先忙,我们也可以帮您呐。”顾晓晓答道。 “好好好,还是我的晓晓懂事……” “奶奶!我也很懂事的好吗!我也可以帮忙的!”没等奶奶数落,夏婉安便抢着答道。 “哈哈哈哈,都懂事,都懂事,都是奶奶的乖孙女,哈哈哈。” 调侃间,三个人来到了灶台前,为午餐做准备。 吃完了午餐,婉安和晓晓便来到了承载着童年时光的一处小山谷。 “晓晓,你还记得这里吗?”婉安坐在一块凸石上,指了指脚下的地。 “当然记得了,”顾晓晓也跳到了石头上,坐了下来: “这里可是我们的童话王国,记载着我们所有的快乐。听布谷鸟唱歌、抓野山鸡、打麻雀、喂斑鸠(为什么喂斑鸠呢,只是单纯的觉得斑鸠和鸽子比较像)、看蚂蚁……” 顾晓晓一手托着头,一手比划手指,细数着件件趣事:“记得小时候每次你发脾气后总喜欢一个人偷偷的往这边跑,然后我就和叔叔阿姨来到奶奶家,我再到这里寻你……” “还有我们每次捉迷藏,你也总是往这里跑,每次被我轻而易举的找到后,还一本正经的问我‘你怎么这么厉害啊’,现在想想还真是好笑啊。” “还有那次……” 夏婉安一听,这说的不都是自己的糗事吗,这怎么可以,绝对不可以! “你也是这样好的吗?每次被老师批评之后,放学了就喜欢躲到这里偷偷的哭。而作为大姐大的我,还不是要装的一本正经、若无其事。还要提前准备好零食,然后假装什么事都没有发生的给你讲几个冷笑话,再把你逗的哈哈大笑……” “什么!原来你都知道啊?”果然,听完这话,顾晓晓马上就转移了话题:“我说,你知道这么糗的事,为什么不提前告诉我呢?” 瞬时,周围空气温度的仿佛都降了几分。 “你的人生,是不是、太!圆!满!了!” 手动,气旋——俨然是顾晓晓动起了手。 “哈哈哈,我错了我错了!”夏婉安一边闪躲顾晓晓的挠痒偷袭,一边果断认错。 等顾晓晓稍微放松下来,又继续说道:“是我不对,下次我一定通知,并且提前准备好纸巾。” “你还想有下次!不想活了是吗?嗯?” 顾晓晓一听这话,当即加重了手中的力道,“叫你还有下次,叫你还有下次!” “哈哈哈哈,我错了,真的错了,哈哈哈。” …… 第五章 花语 转眼间,初二的暑假结束了。 不管学生们愿意否,初三学习生活如约而至,有条不紊的来了。 初三,按照惯例,学校对学生所在的班级进行了重新安排。而夏婉安和默哲在现实中,第一次有了实质性的交集。 “嗨,夏婉安。” 正在低头解答一道一元二次方程的夏婉安闻声抬起头,看了看面前的男生,淡淡道:“嗨,默哲。”然后继续算着题目。 “喂喂喂,你好像一点也不惊讶啊?为什么不呢,这么巧的事情。” “巧吗?是学校的安排。” 这次夏婉安没有抬头,手上计算的速度不自觉的加快了几分,似乎正是到了关键的地方。 “怎么不巧了,”默哲从课桌的旁边走到后面,指了指自己的课桌:“看,你终于排到了我的后面。” “呼~”这次夏婉安终于计算出了结果,放下手中的笔,抬头认真看着眼前的男生。 皮肤白皙。嗯,似乎比前两个多月见到的稍微黑了那么一些。 一双漂亮的眼睛,眼波里似有点点繁星。 鼻子微挺,嘴角微微上扬。 前额碎发,脖颈修长,还是那么好看。 “还真是……”夏婉安将目光转移到后桌,上面的书本上写着默哲二字。“挺巧的,那认真介绍一下,我叫夏婉安。认识你很高兴。” “哈哈哈,你和传闻一样,还真是一丝不苟的认真呢,哈哈哈。” “哦?我还有传闻?”女生似乎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 “那个啊,哈哈,就是听别人说的呗,哈哈。”似乎意识到多说了什么,默哲很快的转移了话题。 “暑假玩的开心吗?”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继续制造话题。 夏婉安从座位上拿起做的习题,校对答案:“挺不错的,就是……嗯?” “怎么了?”默哲见眼前的人眉头微皱,敏觉的问道。 “没事,好像又算错了。”夏婉安无奈的转过身去:“这种类型的题目我都算了两三次了,还是出各种各样的意外错误,唉。” “嗨,正好我也预习了一点,拿过来我帮你看看。” “呐,你给看看。” “哦哦哦,”默哲稍微看了一眼:“你这个问题是掉了常数项,把等式右边的0改为这个就可以了。” “咦,还——真是。我这个又忘记了……怎么老是记不住呢。” 夏婉安懊悔道。 “没关系的。” 默哲轻声鼓励:“这个问题主要是孰能生巧,预习的前提下能有这种效果也是很不错的。” “但愿是吧。” “肯定是的。对了,上次见面不是说下次有时间一起去吃冰淇淋吗?这周周六有时间吗,我们去吧。” 默哲换了一种口吻,看起来像是忽然想到了一件举足轻重的事。 “周六吗,可以啊。正好周六我也没有安排。” “嗯,那就说定了,周六先在时代广场见,然后再过去。” “嗯,好。” 第七章 花语 第六章 心情 第九章 心情 第七章 过往 第八章 糖衣 第九章 开始 周日,夏婉安和默哲完成了自己定下的学习任务,一起吃了午餐,便各自回了家。 周一,初三的学习生活正式拉开了帷幕。 “经过上周的磨合,想必大家都对初三学业繁重的现象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讲台上,班主任周文——周老师,正在进行一番声情并茂的讲话: “就如你们所见,上届初三我们的学校考的是相当的不错,故此教务处的领导特意下了指令:这届初三学生,要一鼓作气,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 根据教导组、学校的统一决定:将组建强化班加训……” “啊~?” “怎么会这样啊?” “这不是逼着我们学习吗?” “还有没有人性啊?” “简直丧尽天良!” “我要抗议!” “附议。” “附议。” “附议。” “……” “安静,大家先听我说。”周老师摆摆手,示意同学们停下来:“强化班不是每个同学都能进去的,只有平时学习刻苦,成绩突出……” “嗯?” “这不是歧视吗?” “这就是优等生的特权了吗?” “已经没有差生的地位了吗?” “我们要人权!” “我们要自由!” “反对歧视!” “附议。” “附议。” “附议。” …… 其实,班主任的话并没有太大的问题,符合进强化班的第一个要求便是:学习刻苦……这时就有人要问了,那什么叫刻苦,什么又叫不刻苦呢? 打个比方吧,学习效率不高的学生,整天不离板凳的学习,可能最后的成绩还没有课下从来没有翻过书的同学的成绩高——当然别人背地里可能非常吃苦表面上也看不出来。 或者又是,每次考试都投机倒把,次次取得的成绩比一些老老实实学习的同学还要好…… 总之,“刻苦”实际上是一个非常难定义的词。所以,这就有了周老师的第二句话:成绩突出。 成绩突出,是天赋、努力、技巧、勤奋还有机会等共同作用后的集中表现。至于有些同学议论“这不是歧视差生吗”,这还真不是。 初三的课程,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就拿化学来说吧,物理老师周文(你们没看错,就是班主任)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初三的化学,基本上靠背,在背的基础上理解,问题就不大。”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如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生成沉淀的口诀:钾钠硝酸溶水快……不相信的可以去问问那些被叫做差生的学生们,有几个认真背了?不说别的,元素周期表中“氢~钙”等前20个元素背完了吗?往重里说,水的化学式H2O会不会写还难说…… 这仅仅只是一门,其它的像英语单词啊,数学公式啊,物理概念和公式啊,语文课文和课外阅读啊,政治历史啊等等,作为一名成绩中等的学生,要学的远远不止表面上看起的那么一点,而所谓的优等生,就是在这学习方面更加自律。 像大城市的教育,学生不仅仅有课堂上的知识,还有课后补习班,艺术班等等。如果这些叫嚣着不公平的学生们想到了这点,可能要喊破喉咙了。 说的直接点,从进学校的那一天,绝大部分同学都在同一起跑线上。 只是同学之间的差距逐渐增大,出现了成绩好的成绩越来越好;而成绩差的成绩越来越差——最后破罐子破摔的两极分化现象。 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在此不做过多表述。好了,扯远了,我们回到故事本身。 “赵谦、王莽、卢宇!”周老师厉声呵道:“瞎叫唤啥?刚开学就想造反吗!” “我没有,老师!” “我不是,老师!” “我没有,老师!” “我们再也不敢了,老师!”三人异口同声,喊道:“请周老师原谅!” “哈哈哈!”三言两语,就把班上的学生逗得哈哈大笑,连老师的面色也改善不少:“行了,下不为例,再犯就按班规处置。” “谢谢老师!” “老师真好!” “老师英明!” “哈哈哈!”班上又一阵大笑。 “行了,言归正传。”周老师清了清嗓子,“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其实这也不是看不起哪些成绩不好的同学,主要是激励大家认真学习,只要是认真学习,踏实肯干,也是有机会进入强化班的。” 周老师继续道:“现阶段成绩不好的也不需要担心,强化班组建的时间是在下学期后三个月,还是有大量的时间可以奋起直追,争取进去的。 至于没有进去的同学,也不用太担心。学校老师的教育资质是相差不大的,并不是抽掉了教师团队的精英,学校的这个决定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只是多建立了两个班,让学习氛围更加浓烈。 希望大家的注意力不要放在这上面,要放在几个月后的中考上。” 一听到中考,班上就慢慢形成了一种低压区,连异常活跃的同学也沉默了,都各自想着几个月后的那场可能会改变自己命运的考试。 见气氛似乎朝着某种奇怪的方向发展的不可收拾,周老师连忙换了种鼓励的语气:“中考,学长学姐都是这样考过来的,大家也不要太担心,像往年有个学生,紧张的吃饭都吃不下去,这样肯定是不行的……” “呵呵呵。”一阵低沉的笑,气氛比刚刚好了一点。 “上届我们学校考的还是不错的,这次我们的老师更是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相信我们一定可以考一个好成绩,打一个漂亮的胜仗!有没有信心!” “有~哦!”虽然不似开始的气氛高涨,但好歹也鼓舞了一点士气。 “那我们接着上课吧,先把书翻到第一章第二节。今天我们开始学习……” …… 第十章 悸动 第十一章 同学 第十二章 副本 第十三章 原来 第十四章 聂兰 第十五章 比赛 默哲淡淡地扫了一眼面前的人:“我就是默哲。” “听说你成绩很拽啊?”那人继续张狂,狠狠地瞪了一眼默哲,戏谑道:“就是不知道到了这赛道上还能不能继续出风头!” “向阳。”还没等默哲说话,就见旁边来了一个人,而一听这人说话,先前的那人便很识趣地闭了嘴。 “你好,我是校训队的队长,樊肖飞。”对方很客气地伸出了手。 “你好,初三一班默哲。”默哲倒也没有拒绝,只是语气透露着疏远。 两人客气的握了一下手,樊肖飞继续道:“作为队长,队员没有管教好,是我的责任,还请见谅。”说完,侧头叫了一声:“向阳,过来道歉。” 被叫做向阳的男生倒也没觉得丢面子什么的,挠了挠头,很是豪爽:“哈哈,刚刚就是开个玩笑,还请默哥见谅。我是焦向阳,校训队副队长。” 默哲点了点头,还是那副冷冷的面孔。 “对了,还有一个人,君武!”樊肖飞招了招手,不远处便有一个人闻声赶来。 “你好,校训队副队长,君武。” “你好,初一三班,默哲。” 其他四名参赛成员见状,也都凑到跟前,刷自己的存在感。 “你好,我是校训队成员……” “你好,我是……” 默哲逐一点了点头,表示自己认识了。 “好了,都散了,去热身吧。”樊肖飞摆了摆手,示意队员散开。 “好的队长。” …… “对了,默哲,你能完成比赛吗?”出于关心,樊肖飞倒也没有在意是否会伤害默哲的自尊心,直接问道。 “不觉得话说的太多了吗?”默哲也没有放在心上,冷言道:“要我说,还不如在赛道上见分晓。” “你这人怎么这样!”一听这话,焦向阳便忍不了了:“我们老大好心问你,你怎么当成驴肝肺……” “有趣……”君武幽幽地来了一句。 “行了。”樊肖飞打断了两位副队长的话:“默哲既然不担心,不是狂妄就是有实力,你们两个千万别丢校训队的脸。” “是!” “是!” 听见队长发话了,焦、君二人顿时严肃起来。 见状,默哲表情也严了起来。 “从一开始的接触来判断,本以为校训队的人不过如此。”默哲一边热身,一边盘算着,“现在看来,或者一开始的粗鲁无礼就很可能是一种试探。如果说,校训队的纪律一直都比较好,那实力固然不可小觑。 按照一般人长距离的跑步习惯:起步速度一般,中间慢慢加快速,到保持一种较高速度的匀速,最后几圈再冲刺。 可校训队每天高强度的训练,身体在短时间的抗疲劳性也比一般人高出了不少。很有可能,比赛一开始就会是一种中高速,最后几圈,再提高速度冲刺。 不管怎么说,感觉不好办啊。” 下意识的,默哲抬头朝观看台上看去,在人群后面,一个女生默默地站着,正朝这边注视着。 “呵,嘴上说着毫不在意,还是格外的,心口不一呢。”默哲呢喃:“夏婉安,你到底在逃避什么呢……” “运动员就位!”一阵哨声,裁判员洪亮的声音在起点响起。 “我说你,可别落后的太远了。”蹲地式起跑,旁边的焦向阳调侃道。 “这句话还是留给你自己吧。”默哲毫不客气的讽刺回去。 “卧槽……” “各就各位,”众人神色一凝,纷纷高度集中注意力。 “预~备——” 砰! 白烟起,人影空。 瞬间,八个人如离弦的箭,快速向前奔去。 呼呼…… “老大,这小子到底会不会跑?”弯道上,焦向阳见缝插针的向肖凡飞询问。 “跑步过程中,不要说话。”队长樊肖飞打断了焦向阳的话,“看来这次我们是被摆了一道,比赛结束后好好反思,眼下给我认真完成比赛!” “是!” “是!” 从一开始,这三人便决定给默哲一个下马威,全然不顾训练时身体适应的节奏。刚跑完了第一圈就开始加速,想要狠狠地将其甩到身后。只是默哲的实力远超出三人的预料。 默哲表现得倒也不是惊为天人,只是稳稳的保持在三人身后10米左右的位置处,樊肖飞也是发现了这点,推测默哲还是留有余力。只是比赛进行到了这个地步,只能咬咬牙坚持到底。 于是,赛场上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校训队的队长和副队长们在前面领跑;默哲紧跟其后,其它四人也被拖入到了这种快节奏的比赛中,吊在后面半死不活,显得状态不足。 “默哲——” “加油!” “默哲——” “加油!” …… 初三一班,默哲的粉丝团队正在卖力的呐喊助威。其它班级的同学,见第一次有人把校训队逼到了这个地步,加油声也是越来越兴奋高亢。 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比赛还剩最后一公里。 “老大,怎么办?”看着身后的默哲还是一如既往的风轻云淡,不紧不慢的跟着,焦向阳显然没了主意。 “冷静,不可能有人在没有训练的情况下,能长时间的如此高强度的运动,坚持下去!”樊肖飞鼓励道。 其实此时的默哲,也是十分难受。 一开始的策略便是紧跟着三人,打算到最后两圈再冲刺。只是,眼前三个人一开始便狂奔,也狠狠地打乱了默哲的节奏。 太阳穴突突突地直跳;心脏也在超负荷的工作着,仿佛随时有蹦出来的危险;手、手肘、手臂冰凉;胸腔仿佛有块石头压着、喘不过气来;双腿像是灌了铅,重的让人不想往前抬…… 固然是到了这个地步,默哲还在苦苦撑着。 “夏婉安!我要赢!” 信念,永恒的信念在心中发芽扎根生长; 勇气,不顾一切想得到结果的无所畏惧; 现在这两者,成了默哲坚持的唯一动力。 五圈,四圈,三圈,两圈…… 默哲与三人的距离越来越近…… “老大……”焦向阳的声音听起来非常吃力:“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你先跑吧,我和君武在后面帮他减轻压力……” “是啊,”君武附和道:“绝不能让他拿第一……” 此时,四人的体力已经到了极限,谁先发力冲刺,谁就有可能赢得冠军。 “行,你们两个也准备冲刺吧……”樊肖飞说完,便加快了步伐,用小腿大腿交替发力,跨步、收步的频率明显加快。 “接下来就是我们了吧……”焦向阳苦笑一声,“默哲还真是,强大的让人无可挑剔呢。” “是啊,”君武也显得颇为无奈:“眼下,别人可是追上来了哦……” 然后,三人都进入了冲刺阶段。 “默哲!加油!” “默哲!加油!” 默哲的粉丝团队全部都靠在了前面,从另一种意义来说,默哲代表的是他们普通学生对校训队的第一次胜利,这又怎么不让人激动? “樊肖飞!加油!” “校训队!加油!” 支持校训队的同学,看见这么多人支持默哲,也不甘示弱,扯着嗓子拼了老命喊着。 “……” 这下,几乎全校的学生都参与到了这场比赛的呐喊中。 最后一圈,100米,50十米,20十米,5米…… 终于,在樊肖飞跨过终点线之后,默哲超过了焦、君二人。 “默哲,加油啊!”夏婉安在心里默默念道,连自己都没注意到,攥紧的手里已经微微出汗。 3米,2米,1米…… “老大,不能怪我们啊,这个男人太强了……” 看着默哲在自己前一秒冲过终点线,焦、君二人均是哭丧着脸,一脸的生无可恋。 “喔噢!”全校沸腾。 “呼哦~,呼~”随后,参赛小组的其他成员也陆陆续续的赶到了终点。 “默哥,你真是太强了!”在另外后勤组人员的搀扶下,焦向阳来到默哲的身边,由衷的称赞了一句。 “你们也不赖啊。”此时默哲同样也由同学搀扶着,只是脸上没了之前的冷意。 “行了,还是想想等下体训队的老师怎么惩罚吧。”队长樊肖飞无情地泼了一盆冷水。 “呵呵……”一想到校训队老师那严苛的体训手法,校训队的成员们一个个都蔫了劲。 哼,都怪默哲,跑这么快干什么!过分! 第十六章 转机 第十七章 假期 第十八章 秘密 第十九章 助攻 第二十章 月考 第二十一章 周六 第二十二章 相聚 第二十三章 分歧 第二十四章 朋友 第二十五章 机会 第二十六章 礼物 第二十七章 平安夜 第二十六章 努力学习 自从上次平安夜默哲送夏婉安礼物后,班上大部分同学对两人的关系都变成一种默认的状态,说直白点,就是见怪不怪。 夏婉安家里对两人的关系,也是一种微妙的态度。一方面,觉得自家女儿好不容易交了个朋友,觉得是好事。可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孩子们早恋,影响学习,或者做出其它出格的事。 好不容易等到了元旦,夏父夏母决定将默哲邀请到家里来,几个人一起好生谈谈。 就这样,元旦这天,默哲第一次正式地见了夏婉安的父母。 “来来来,多吃点,正在长身体的时候,营养别落下。”餐桌上,夏母体贴的给默哲夹着菜。 “谢谢阿姨。”默哲双手端着碗,一双筷子无处安放,显得有点拘谨。 “也不是第一次到我们家来了,也不是什么山珍海味,自己想吃什么就夹什么,别客气。”夏父看起来也比平时多了一丝热忱。 “嗯,谢谢。” 坐在默哲对面的夏婉安,看着自家父母坐在默哲两边,一人不时给默哲夹点菜,一人不时唠点家常。这画风怎么看,都觉得自己是一个外人。 默默地扒了一口白米饭,夏婉安很想说点什么改善一下氛围,可实在是找不到什么话题。思索了半天,觉得还是将话语权交给父母的好,免得等下自己又变成了谈话的焦点。 “你就少吃点吧,这最后一个鸡腿给默哲留着。”夏婉安刚伸手想去夹点菜,夏父半路就给截胡了。眼看着盘里最后一个鸡腿落到了默哲的碗中,夏父还不忘劝着菜: “小默就该多吃点,看这细胳膊细腿的,平时在家自己照顾的过来么。来,多吃点。” 夏婉安:…… 你自己瞧瞧,别人那身高是细胳膊细腿么! 在父母面前,总归是不能吐槽的。夏婉安又默默地扒了一口米饭。 一顿饭下来,夏婉安不知道扒了多少米饭,一桌子菜差不多都积聚在默哲面前,离自己最近的呢,就一叠咸菜。 夏父夏母原本打算呢,是想问一问两人今后的安排,也给夏婉安立个榜样。可三人一见面,就对默哲喜欢的不行。这么乖巧巧懂事的小孩子,一来二去,聊着聊着,就渐渐偏离了主题,俨然有种把默哲当儿子的势头。当然,这种事呢,才见两次面,就摆出来也不太好。 反正两家离得也不远,吃饭也就是添双筷子的事,干脆邀请默哲一起吃晚餐再回去。 难得有机会给自己放了半天假,下午没事做,夏父和夏母便一起去逛街了;夏婉安和默哲在家也闲着无聊,吃完午餐后看了一会儿电视,就在小区楼下搭了个烧烤架,随便烤点东西打发时间。 “我爸妈就这样,别往心里去。”刷着烧烤酱,夏婉安和默哲闲聊着。 “叔叔阿姨人挺好的,我挺喜欢他们。”默哲在一旁串着串儿,接过话茬。 “你什么时候去的国外啊?”夏婉安停下手中的调料刷,偏头看了看默哲。先前在餐桌上,自己爸妈问到了这点。 “很小的时候了,十多年前吧。” “哦。”夏婉安回过头来继续刷着酱。想想自己现在连省会城市都没有去过,人家默哲已经是出国回来的人了。 “国外生活好吗?” “还行吧。刚去的时候年龄小,也不知道为什么和别人说的话不同。总以为是自己的错,尽量讨好别人也还是被孤立的一个。 后来年龄渐渐大了,看明白了一些事,也就渐渐习惯了,谈不上好不好的。” 夏婉安朝默哲看去,默哲依旧在串着串儿,语气还是那么风轻云淡,像是说着一件和自己不相干的往事。 “嗯,我就是觉得国内好,跑国外受这气干什么。”夏婉安决定装作不明白的好。 “都差不多。” 默哲察觉到夏婉安在朝自己看,抬头看了一眼,回了一个微笑。 都差不多,只是在美国有舅舅一家,在这里有你。 “嘻嘻。”夏婉安也不好再说什么,也回了一个淡淡的笑容。 等夏父夏母拎着大包小包回到家里,夏婉安和默哲已经吃得差不多,连烧烤用的东西都收拾好了。 “这……”夏父看起来有点尴尬,毕竟之前还想着留默哲吃晚餐来着,“这真的不好意思,在街上逛着逛着就忘记时间了。” “是啊是啊,这真的不好意思了。”夏母在一旁搓了搓手,送正在门口准备回家的默哲。 “也没什么好招待的,下次有时间再一起聚聚。” 临走前,夏父还不忘邀请默哲下次再来。 “嗯,今天打扰叔叔阿姨了,叔叔阿姨再见。” “好嘞,再见再见。” “那个,婉安啊,送一送默哲呗。” 正窝在沙发上看电视的夏婉安,迈着站了三四个小时的腿,极不情愿的送着默哲下了楼。 “看这架势,两个人基本上就是那种普通朋友关系了?” 夏婉安和默哲下了楼,夏父和夏母从窗户口看去,两人在小区门口简简单单的道了个别,然后就分开了,也看不出个所以然来。 “我看这种关系挺正常的。”夏母在一旁附和。 “嗯……” …… 元旦假期结束后,新一年的,大部分学生都比较激动。当然,这不仅仅是因为上个月的月考没有考,更重要的一点是大概还是因为快要放寒假了。 默哲班上,或者说镇中学的大部分学生,家里面父母亲都有一个或者是两个在外地打工,一家人在过年的时候才能团聚。 虽然在放寒假之前还要一次考试,但不管怎么说,总归还是很高兴的。 “看样子,问题是彻底解决了。” 回到学校,见默哲没了之前的阴沉,整个人看起来都是一种像似沉浸在喜悦中的感觉,聂兰觉得这两人之间的关系看起来应该是没什么大问题了。 听到声音,默哲转过身去,从刚刚神游的状态走了出来,恢复常态,点了点头:“这次还是要谢谢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说。” 聂兰:“之前已经说过了,我只是想和你做朋友……” 默哲:“也不是不可以,但这种朋友来得未免太过廉价。” 聂兰:“没关系,我可以等。总会有那么一个时候,你会看到我的诚意。” 虽然默哲话说的不太好听,换做他人可能已经扬长而去,但这也说明默哲是准备交聂兰这个朋友的,对于其他人,或许也只是简单的点点头,压根不会说这么多话。 一月份,从北方来的寒流肆虐,天气渐渐变得比较冷。一场雪说到就到,一时间红的绿的黄花的,各色各样珍藏了一年的棉袄被穿出来,整个班上色彩斑斓,倒也独具一番特色。 “穆如雪,你穿这么少不冷吗?”裹了裹自己身上厚重的棉袄,趁下课时间,夏婉安关心的问了一句旁边的穆如雪。看起来穿的和之前一样单薄。 “我还行吧。”抱着一罐薯片,给夏婉安递了过来。 夏婉安拿了一片,示意够了。穆如雪收回薯片,凑到比较近的地方,和夏婉安紧挨着,小声道: “我穿的是羽绒服,虽然看起来比较薄,但是还是很暖和的。” 羽绒服夏婉安也有,但和一般的棉袄比起来也只薄了一点,像穆如雪这么薄的,夏婉安还真没看见过。 “很贵吧。” 夏婉安仔细打量着这件看起来很不一般的衣服,小心翼翼地问出了心里的疑惑。 “不知道,我爸从他那边寄过来的,听我妈说快递费就花了不少。” 穆如雪吃着薯片,漫不经心的回答着,像是在讨论今天的天气怎么样。 夏婉安:……果然是大户人家。 想着想着,夏婉安又重重裹了裹自己的厚棉袄。貌似,默哲穿的也是这款? 朝默哲看去,对方正在和聂兰说着话。 聂兰是班上的宣传委员,人又漂亮,成绩又好,上次考试的排名还在自己前面,唉。 想着两人坐的这么近,怎么看都像是郎才女貌,夏婉安也顾不上看什么衣服的款式,暗自给自己打气: 学习,学习改变命运! 穆如雪:……真搞不懂这个人,一会儿一个样。还是薯片好吃。。 薯片诚不欺我,咔嚓—— 第二十七章 落日长风 第二十八章 又见三人 “嗯?”常安安回过头看去。 此时夏婉安和顾晓晓账号时间到了,两人退出游戏,朝身后看去。 “呦,都这么厉害了,还这么努力啊。”身后的人俯下身,滑了滑常安安的鼠标,查看着人物属性。 “你谁啊!”这种听起来就是找茬的人,常安安也没有好脾气,转身站了起来,推开那人的手。 “我谁?我是你大爷!”对面的人还真就是来找事的,也不客气,推了回来。 见来者不善,夏婉安和顾晓晓关了电脑,站了起来,三人一致对外。 “上次就是你们抢了我们的Boss吧,我和我兄弟蹲了那么多天的Boss,打到最后,被你们抢了,这笔账该怎么算?” 游戏里面的设定就是这样,出了Boss谁都可以抢,谁抢到掉落的装备就归谁。规则写的清清楚楚,大家都遵守的很好,可就是有这种不讲道理的人。 那人招了招手,很快又围了几个人过来,看起来都是十五、十六的样子。 常安安咽了咽口水,道:“什么怎么算,一个Boss而已,你家养的吗?” 对方人多,常安安将两个女生护在身后,以防对面忽然动手。 “是可以抢,不过既然今天被我撞上了,就得给我们个交代吧,你们说对吗?”带头的人朝后面喊道。 “对!”一群狐朋狗友瞎起哄。 这种阵势,八成是看上了常安安游戏装备,多少想捞点好处。 常安安给环顾四周,对上了网吧老板的视线。老板给了个眼色——秒懂。 不动声色,常安安继续和那人对峙:“你这是不讲道理!” “我今天还就不讲道理了……” 啪—— 灯灭了,电脑屏幕也随之一个接一个按下去,不少正在打游戏的人纷纷摘下耳机,一时间叫骂声不断。 网吧老板趁机喊道:“网吧电源抢修,今天上午就到这了,不好意思啊。下午免费上机,欢迎下午来。” 趁那人愣神的功夫,常安安猛的一推,拉上顾晓晓朝门外跑去。 “哎呦——”那人也没有摔倒,只是在电脑桌上磕了一下,连忙叫上周围的人追了出去。 常安安三人路过店老板时,常安安感激的道了声谢,飞快地冲了出去。 “朝人多的地方跑!” 出了门,后面还有人追着,夏婉安提了个建议。 “是哦。”常安安似乎才想到这点。 于是街上就出现了这样一幕: 一条店铺还算是比较多的街。前面,一男生带着两女生跑;后面,四五个身高略高、发型怪异的青少年在后面赶。乍一看,还以为在拍戏,也不知道这样追到之后有什么意义。 毕竟看起来年龄也相仿,后面追的人又是赤手空拳。周围的人只是好奇,也没人在意。两拨人就开始了追逐赛。 “哦?夏婉安?” 转角,三人出现在常安安一行人的眼中。眼前这三个人,一前一后悠闲的吃着冰淇淋,在这恨不得开两个小太阳取暖器的冬天里悠闲的散着步。 “哟,还真是夏婉安呢。”第二个人咬了一口冰淇淋,和前一个人站在了一起。 “怎么了,遇到什么事了吗?”第三个人也来到前面,站成了一排。 如果默哲现在在这儿,一定不会陌生。这三个人正是校训队的樊肖飞、焦向阳、还有李君。 常安安三个人弓着腰,喘着大气;这三个人吃着冰淇淋,不嫌冷。在这冬天的街头,倒也颇具一番风趣。 “呼呼……”常安安实在是喘不过气来,用手指了指后面。 这时,后面追过来的人也到了…… “哟,这不是隔壁院校的,怎么到我们这来了?”焦向阳将手中吃剩下的雪糕木棍一扔,气势瞬时高涨。接近一米七五的个子,五大三粗,看着也颇为唬人。 不管发生什么事,到咱家底盘上追自家认识的人,就是看不过去! “唔……”后面的人一看,好家伙,还真是冤家路窄。 后面这五人,也是体训队的,不过是隔壁镇中学的校体训队。 去年夏天,两个学校联合举办了一场体训队之间的比赛,樊、焦、李三人稳稳占据了前三。而对方学校的队长,也只堪堪拿了个第四的成绩。在回学校的时候,对面的人居然还大言不惭地说下次比赛肯定不会手下留情,说什么比赛不公平,不是在自己学校的比赛,裁判包庇云云……两个学校的学生差点就起了冲突。 比赛不行,不知道打架厉不厉害,不过就对方比赛时表现出来的状态,估计也就那样。 后面追着的人面色沉重,说了句“下次见面给我小心点”便悻悻离去。 樊肖飞:“你好,我们是默哲的朋友,校训队的。” 夏婉安:“哦哦,你们好,刚才谢谢了。” 焦向阳:“害,小事,怎么不见默哲?” 李君:“是啊,刚刚是怎么回事啊,这两位是?” “是这样的……”常安安作为默哲的跟班,关键时候还是要拿出点担当,不能给默哲丢脸。 交代了刚刚在网吧发生的事,说明与默哲的关系,几个人说了声再见,便散了。 然后常安安回了默哲家,倒也不怕之前追的人再次找上门来,反正也知道是谁了,来了也不怕。 夏婉安和顾晓晓回到家里,给夏母说了这件事。 “你们怎么不打电话给我呢?”夏母第一时间教育了两人。 “当时街上那么多人,随便叫一两声,也不至于跑那么累吧。” 镇上发生的事,也都不是什么大事。就算出了什么事,地方就那么大点,总能找到人。夏母没有太放在心上,教育两句就做饭去了。 夏婉安和顾晓晓横躺在床上,想想刚刚发生的事,还是心有余悸。好险。 夏婉安:“以后这种禁止未成年人入内的地方还是要少去。” 顾晓晓:“今天常安安表现还算是不错啊。” 夏婉安:……得,白瞎了自己妈妈刚刚说了这么大一会儿。 另一边,默哲家里。 常安安登了游戏账号,若无其事的继续玩着游戏,心大。 …… 每天写写作业,看看书,再去街上溜达几圈,日复一日,不知不觉就到了年三十。 大年三十晚上,顾晓晓一家和夏婉安一家一起回了乡下,陪老人过年。常安安父母也回了镇上,毕竟还是自己父母,一年就只有这一天,回来看看也是应该的。 “新年快乐!” “新年快乐!” 屋外,烟花现,爆竹声鸣。屋内,碰杯声响,祝福声不断。 几家人,不管上一年有什么不痛快的、不开心的,在这一瞬间,团圆的喜悦是真实的。幸福不言而喻。 小镇灯火通明,默哲远在大洋的对面,却还是白天。 在异国他乡,过年的氛围远没有那么强烈。默哲舅舅一家人聚在一起,吃个团圆饭,相互给几个红包,这年也就过了。。 好像,还从来没有正正经经过个年呢。晚上,默哲静静的看着夜空,夜空还是那个夜空,寒气袭人。 第二十九章 算计 第三十章 最后的努力 第三十一章 “加油!” 第三十二章 再见,“中考” “对了,中考完了有什么安排吗?想去哪里玩?”回家的路上,默哲和夏婉安商量暑假计划。 “不知道,考完了再说吧。”虽然是放松,夏婉安还是没敢随便立flag。万一到时候考砸了,失望与希望的落差还不会太大。 “嗯,考完了再说。”默哲猜到了一点,没有追问。 “如果可以,去看看大海吧。” 像是自言自语,默哲看了一眼夏婉安。后者反应过来,讪讪一笑:“走吧。” “嗯,走吧。”默哲应道。 …… 中考考点设在教学楼,强化班所在的实验楼没有被征用,依旧可以放复习用的资料书。 6月18日,历史、物理、语文; 6月19日,政治、化学、数学; 6月20日,英语; 当英语作文最后一个标点符号落笔,明明认真准备了这么久,可心里却出奇的平静。 前面几科考试考的什么题目早已不记得,现在英语考试也结束了。是不是意味着,这段时光已经远去,再也找不回来。 这几个月,默哲每天晚上都送自己回家,照顾自己的情绪,现在想想,好像从来没有看到过默哲说自己的心里话。 好久都没有回乡下看看了,不知道奶奶种的桃子树有没有结果?围墙里养的小鸭子还是那么小巧可爱吗?那条大狼狗还认得自己吗? 还有,现在回去,妈妈还没有下课吧,要不要给爸妈做一顿饭? …… 盯着试卷,夏婉安一时间有些恍惚。这期待已久的考试,终于是结束了啊! “考试结束还有15分钟,没有做完的同学抓紧时间做。做完的同学认真检查,看自己的名字考好有没有误,不要东张西望。” 监考老师的声音响起,提醒在座的考生时间不多了。 夏婉安将试卷过了一遍,基本上确定没有失误,盯着窗外又一阵发呆…… “叮——” 最后一门考试结束,中考也结束了。在这里学习生活了三年的地方,终归是要离开。 …… 搬着东西,夏婉安和默哲两个人相互协助,将所有的书籍和试卷统统往回搬。 校门口,夏爸爸和夏妈妈早已候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来的。 学校的铁门外,全部都是学生的家长,正焦急地朝学校里望着。所有的人看起来都揪着心。 当人,学校的门卫大叔,依旧是云淡风轻的端着搪瓷茶杯,有一口没一口喝着茶。 夏婉安和默哲抬着书,走到门口。此时已有不少学生出来,因为东西比较多,二人出来得比较慢。 “哟,我的宝贝,考试辛苦了啊。”还隔着三、四米远,夏爸爸就等不急地张开双臂向夏婉安走去。 夏婉安也不管是不是还和默哲提着装书籍的箱子,手一松,把箱子往地上一放,张开双手迎了上去。 “嗯,终于考完了。”夏婉安带着哭腔,眼睛微红,将头埋进夏爸爸的肩膀,委屈得不行。 “稍微意思意思得了,这么多人看着呢。”夏妈妈走过来,帮默哲搬东西,“默哲一个人搬这么多东西,快来帮忙,老夏!” “嘻嘻~”夏婉安抹了抹眼眶上的泪痕,转身去帮默哲搬箱子。 “唉?你们这个怎么这么重?”夏母试着抬了一下箱子,比想象中的吃力,“有这么多书?” “这是我的,默哲的还在楼上没搬下来。”夏婉安接过手,“还不是我认真读书……” 没等说完,默哲拆了台:“还不是你卷子舍不得扔,一整个学期的卷子都在这里。” “哼!这是我初三的回忆,你这个只留了教科书的人怎么会懂!” “是是是,我不懂,我没有回忆——”默哲有些无奈。 “哈哈哈,我来吧,车就在外面,抬到那儿就行了。默哲你去搬你的东西。”夏爸爸把默哲换了下来。 “嗯,好。” “走,我跟你去看看有没有需要帮忙的。”夏妈妈客气地加入默哲的搬书行动。 “嗯,谢谢……” “还说什么谢谢,你都帮婉安抬了这么远,婉安没有说谢谢吧?” “额,是没有……”默哲有些语塞。 “你看是吧,关系好的人能帮就帮,说谢谢多生分啊。今天中午就到我家吃饭,婉安的爸爸准备了你最爱吃的红烧排骨。” “额,谢谢。”默哲还是有些拘谨,一时反应不过来。 “害,你看看你。”夏妈妈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 “哈哈,行,那我要多吃一点。”默哲挠了挠头,换了一种语气。 “对么,这才像话!” …… 吃完了饭,夏爸爸送默哲回家,夏婉安则在家收拾整理自己的东西,小声嘀咕道: “嗯,去哪儿玩好呢?”。 这还要好好计划! 第三十三章 初三暑假 第三十四章 暑假伊始 第三十五章 招工 第三十六章 逛逛逛 第三十七章 我是 第三十八章 夏婉安的日记十则(1) 第三十九章 夏婉安的日记十则(2) 第四十章 完本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