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开局就杀皇帝 > 第一百六十六章朕愿坦然赴死!

第一百六十六章朕愿坦然赴死!

作者:咸鱼少点盐 返回目录
        

小满未过,


        

放眼望去半山腰的梯田满而不溢恰到好处,淅淅沥沥的雨滴落下在禾下卷起淡淡的涟漪,偶有鲤鱼冒出水面吐着水泡吞下虫子,原本是一副恬静的山村景象,却不见乡野村夫,正值卯时阡陌田间可见无数身穿长衫的学子背着竹娄踏着泥泞的山路徐徐登阶而上。


        

学子的宿地在山脚处,每日入学皆是登山而行,山路蜿蜒曲折而上,不多不多整好万阶,往往每日求学三更天,天色未明便要花上大半个时辰登山,山脚下更有一巨石刻有亚圣醒世之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每一位学子必然先行整理衣衫,


        

细细看去每一位学子皆是,


        

迈入学堂之前,


        

不论再多劳累,


        

本就是君子六艺,


        

自前任孟夫子任祭酒以来更是将稷下学宫发扬到了极致,早些年间走遍五湖四海结交友人无数,任祭酒后请来友人,稷下学宫皆有夫子友人任教于此,数十年下来少了满身迂腐气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反倒是出了不少左手持书右手握剑游历天下的游侠儿,虽是游侠儿可胸中同样不缺笔墨沟壑。


        

冠正纽结,袜履束齐,


        

礼,乐,射,御,书,数,


        

山门外,雨滴落在铁甲上四处溅开,内衬的黑色布衣已经湿透,数百禁军默默地持刀站在雨中,稷下学宫的牌匾下的龙辇无人,龙辇后人马无声,一片默然的景象。


        

“万统领,如今陛下已经山上一天两夜。”


        

此刻已至卯时末,


        

稷下学宫后山的门户外却静静地站着一身穿常服的男子,出宫时数百腰悬御赐长刀的亲卫禁军没有守候在左右反而停在了山脚,幽静的后山门户只余下齐皇一人。


        

“刘副统领的意思是登山?”


        

“陛下很早以前便说过稷下学宫不见兵卒。”


        

“咱们当真就在此地等候?”


        

禁军副统领挪动了两步遥遥望着山上眉头紧蹙,讲到底陛下也只是个不曾修炼的普通人,这一天两夜下来不说其他实在是害怕陛下的身子骨撑不下去。


        

“可陛下万一在山上有所不测,那……”


        

“没有那个万一!”


        

“君无戏言。”


        

万姓统领依旧是安稳的站在雨中。


        

万姓统领喃喃出声,


        

仰头着稷下学宫的牌匾有些出神。


        

万姓统领斩钉截铁道。


        

“刘副统领随在陛下的身边晚了些,不晓得学宫在陛下心中的是什么样的地位,只要有孟夫子在的一天那么稷下学宫便是大齐最安全的地方。”


        

“蔡祭酒,陛下如今还后山。”


        

“还是去劝劝吧!”


        

阡陌田间,


        

一儒士打扮的老者带着斗笠坐在田垄间悠哉悠哉的坐着,听着淅淅沥沥的雨声和上方学堂中传来的朗朗书声山间隐隐还有乐声传来甚是惬意。


        

“孟夫子的性子更是如此,我又如何去劝?”


        

蔡祭酒闻声也是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


        

一年老的夫子迈步走到悠哉悠哉的蔡祭酒面前长叹了一口气。


        

“陛下的性子我是省得的,又如何劝得动?”


        

“身子骨……唉……”


        

年老的老夫子抚着下颌的白须遥遥对着后山的方向一拜。


        

“昨日雨不大,却下了一夜。”


        

“陛下近天命之年。”


        

“陛下,已经等了许久。”


        

“孟夫子若是真愿意见陛下,早就出山了。”


        

“罢了罢了,我自去后山一趟。”


        

蔡祭酒掀开斗笠起身往后山走去,当目光落到稻田里的鲤鱼上时,苦笑着摇了摇头,脱下袜履往稻田而去,看着年过半百的老人下手确是十足的稳当不到十几个呼吸的时间便捉上了两条的鲤鱼,用草绳穿过提着往后山走去。


        

蔡祭酒寻了处未被雨水打湿的地生火起来,未至秋季稻田里的鱼不够肥美可却是鲜嫩,轻自动手处理起来,动作甚至极为熟练。


        

君子远庖厨本就是亚圣劝人行仁术之言,也不知是被谁曲解成荒谬之言,不忍杀生,确也不是绝对,毕竟人总是要填饱肚子的,总不能君子到了荒郊野外便白白饿死吧?


        

“何苦如此?”


        

行礼过后,


        

“朕愿意等。”


        

“朕也相信孟夫子心中是有齐国的。”


        

“孟夫子入后山已经十年。”


        

“曾说过不过问朝政……”


        

“便是伞也不撑一把?”


        

“心诚!”


        

齐皇田恒笑了笑语调有些微弱乏力,细细看去面色苍白,身上的常服已经被雨水打湿透了,大袖贴在手臂上皱褶着,斑白的头发已经露出被雨水打湿一绺一绺的贴在后背,看上去就像是一个落魄的老人哪有朝堂之上的半分威严气度。


        

“陛下,那又何苦等在雨中?”


        

“说来好笑,如今徒弟狼狈的模样诚心些,当师傅的看见了也能心软些。”


        

齐皇田恒苦笑着摇了摇头。


        

“早些时候曾有幸听过夫子讲学。”


        

“说到底朕也勉强算是夫子的学生。”


        

“自然如此。”


        

“莫非那二十万人的去向出了变故?”


        

“如今陛下急着见孟夫子,是因为上党一事?”


        

蔡祭酒问道。


        

“陛下的意思是?”


        

蔡祭酒难以置信的开口道。


        

蔡祭酒闻言眉头紧蹙起来。


        

“没有那二十万人了。”


        

“这……”


        

蔡祭酒呼吸急促身子轻颤起来。


        

“我大齐那二十万儿郎皆葬身于上党!”


        

田恒摇头苦笑道。


        

“陛下,近日忧心了!”


        

蔡祭酒将鲤鱼放在木架上,


        

几炷香后,


        

蔡祭酒的气息平稳下来,


        

“如今至此心境倒是平和了许多。”


        

田恒深吸了一口气面前是一片竹林雨滴落下耳边有穿林打叶声响起,清新的空气中带着竹叶的轻香。


        

理了理身上的长衫躬身一礼。


        

“呼,待在宫中许久。”


        

一旁竹林下“滋滋”的声响传来,


        

柴火很旺,


        

……


        

不知过了多久,


        

“陛下,还是吃点东西吧。”


        

“稻花鱼。”


        

鱼的表面微焦有油光冒起,


        

蔡祭酒从袖口掏出一堆瓶瓶罐罐,小心翼翼的将粉末撒上,闻着诱人的香味,蔡祭酒深吸了一口气,迈步往前。


        

“比不得宫里的山珍海味。”


        

“可确是孟夫子入后山之前最喜欢的吃食。”


        

田恒心神微动,


        

舔了舔泛白的嘴唇却还是苦笑着摇了摇头。


        

“吃饱了,也有力气多等一会。”


        

“臣,陪您。”


        

蔡祭酒笑道。


        

“陛下,尝尝吧。”


        

“朕便尝尝蔡祭酒的手艺。”


        

田恒接过烤鱼,放在鼻尖轻嗅着,随口举到嘴边,火候恰到好处,焦香的鱼皮入口酥脆,咬下鱼肉鲜嫩多汁,不过却也是浅尝截止。


        

蔡祭酒很是认真行了君臣之礼沉声道,最初的祭酒本是是一种祭祀活动,最长者立主位,面向祭神开席,后齐国设稷下学宫,学宫中设祭酒一职,为天下文人大开求学之门,这身份可谓是清贵至极。


        

自孟夫子任稷下学宫祭酒以来,原本不温不火的稷下学宫可谓是到达了顶点,在齐国文人的眼中稷下学宫便是最高学府,便是朝堂之上也有不少人出自学宫,同样祭酒的身份水涨船高,便是见了当朝陛下也不至于卑躬屈膝,可眼下观蔡祭酒的模样倒是真情实意。


        

已经到了寅时,


        

身穿长衫的学子徐徐下山,


        

……


        

山腰袅袅炊烟升起,


        

整个稷下学宫最为清净之地,


        

同样也是孟夫子隐世之地,


        

可后山处却依旧不见任何的动静。


        

后山,


        

天下孤本不知凡几却皆是手抄,


        

木屋的一壁摆着数张先贤画像,案上摆放有一尊仙气袅袅的古朴香炉,此时青烟袅袅,一身穿素色布衣的清瘦老者正写着圣人文章,窗外有清风吹来,木屋中有翻书声响起。


        

山中不见亭台楼阁,只是半山处有一木屋,穿过一竹林数十丈外便是一条从山上落下的瀑布,直直落下水花无数,底下的深潭中有水溢出,潺潺流水绕着穿流而过,木屋架在流水之上带着淡淡的水汽。


        

木屋不大确皆是藏书万卷,


        

握笔的手顿了顿,


        

啪的一声轻响,吸饱墨水的毛笔在空中悬停的时间太长,一滴墨汁落了下来,落在雪白的纸面上,墨汁顺着纸张上的纤维迅速散开。


        

孟夫子抬头望着风翻开的书页,


        

看着书页上最后一行,


        

苦笑着合拢书页。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闭目良久后,


        

轻揉自己的脸颊,


        

“君轻,民贵。”


        

他微微一怔站起身来,走到西窗旁眺望着齐国南地,又回身看着案台纸上的那句话轻念出声,待到纸干后收入怀中。


        

书页的最后是亚圣第子汇总亚圣言行的醒世之言,孟夫子顿住的笔落在纸上苍劲有力的字迹落余纸上。


        

停腕搁笔,静静看着纸上那些字,


        

“除了田氏,齐地还有无数黎明百姓。”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


        

“吱呀吱呀……”


        

木屋的门被推开,


        

话音落下之时,


        

孟夫子已经到了数百丈之外,


        

孟夫子喃喃出声。


        

“不论此番来意如何,为了齐地万千生民,老夫便下山走上一遭。”


        

站在后山门户的田恒望着眼前突兀出现的布衣老者竟是惊呼出声。


        

“学生田恒,见过夫子!”


        

不过几个呼吸的时间便已经到了后山门户。


        

“孟夫子!”


        

“上党的事老夫已经知晓。”


        

声音并不苍老反而带着一丝温润,细细看去眼前的老者很是清瘦,满身的书卷气却掩盖不下那身风骨。


        

“学生蔡信,见过夫子!”


        

身穿布衣的老者望着分外狼狈的田恒轻抚着白须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唏嘘。


        

田恒闻言豁然开朗讲到底稷下学宫的孟夫子,自己的老师也是门下遍天下之人,虽久居后山可诸多消息也是省得的。


        

“上党一役,学生愧对齐国百姓,讲到底那二十万儿郎家中也有妻儿老母,如今确是这样一番惨淡的光景。”


        

“夫子为何?”


        

“曾敬酒也是稷下学宫的夫子。”


        

“学生罪孽深重。”


        

田恒苦笑道。


        

“常言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


        

“殊不知,民不聊生皆是君罪。”


        

对于田恒如今的态度还有有些欣慰的。


        

“其实夫子入后山的道理,学生也是知道的。”


        

“如今事已至此,多说无益。”


        

孟夫子点了点头,


        

清风徐来,


        

孟夫子的布衣轻晃着,长须微微扬起,


        

“稷下学宫之所以是稷下学宫因为不介入朝堂,能得一份纯粹。”


        

“可如今大齐已经危在旦夕,学生也只能如此让夫子违心。”


        

里边有数之不尽的故事,


        

讲到底孟夫子也是活了百二十年的人,


        

身上是阅尽山川湖海的沧桑,


        

就像清风翻开一本厚厚的书,


        

当大齐国君行礼的时候,


        

清瘦的身子没有半分的挪动,


        

前半生持书仗剑江湖载酒行,


        

后半生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


        

“当真不在考虑考虑?”


        

望着执礼的田恒,


        

而是坦然受下了这一礼。


        

“老夫一人一剑能斩那乾国殿下于永安之外。”


        

话音落下,


        

场中良久无声,


        

孟夫子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却又在思绪流转之间突兀的开口道。


        

躬身再度一礼,


        

脸上带着释怀的轻笑。


        

“孟夫子,不必了。”


        

“学生已经做出了选择。”


        

“虽然我大齐四十余万兵卒已经葬身于上党,可区区三百骑学生还是有自信留下的,不过若那人当真死在齐地,拒鹿郡那二十万铁骑再度南下……”


        

“此番南下,他容不下我。”


        

“不后悔?”


        

“落子无悔!”


        

“如果学生的性命能够换来齐国未来的安稳。”


        

“也是极好的。”


        

“可学生不想看到一个支离破碎的齐境。”


        

“相信夫子也不想如此。”


        

“如今我大齐已养士半甲子有余!”


        

“如今我大齐万事俱备!”


        

“说句私心的话,学生同样希望纯儿能如蔡祭酒所言为我大齐中兴之君,学生愿意以此命为大齐换来喘息之机。”


        

“如今我大齐万千百姓同仇敌忾!”


        

“还请夫子出山,监国!”


        

“学生田恒!”


        

“只欠一良师!”


        

田恒理了理衣衫很是郑重的行了一个学生礼。


        

“朕,愿坦然赴死!”


        

田恒挥袖转身眺望而去大齐万里河山尽收眼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