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开局就杀皇帝 > 第一百八十一章安排后事

第一百八十一章安排后事

作者:咸鱼少点盐 返回目录
        

“吱呀吱呀……”


        

朱红色的宫门缓缓开启,早早便守候在门后的太监看清那一身黑金蟒袍后扯着公鸭嗓道:“恭迎乾使入宫!”


        

“殿下,入宫吧!”


        

身旁鸿胪寺卿卢明辅侧身引手道,当目光落到少年郎眼角的老式凉刀上瞳孔猛然收缩,片刻后又恢复如常,衣甲鲜明的禁军驻守在宫墙下望着那腰间配刀的少年也是微微有些愣神,不过还是默不作声的低下了头。


        

“劳烦卢大人引路了。”


        

少年郎拱手一礼很是随和道。


        

迈过午门仰头仰头望着高处的奉天殿,金黄色的琉璃瓦片下是朱红色的木柱,檐角还有雕有各种飞禽走兽,大殿的前方是极为冗长的汉白玉台阶,


        

登上长阶的尽头,


        

眺望着齐国皇宫的重重楼檐,万间殿宇,


        

细细看去颜色白而清润,质地纯而细密的石栏上雕龙画凤甚是精妙。


        

少年郎徐徐迈步,


        

“天下人都说齐国富硕,如今看来穷极奢靡。”


        

少年郎手指轻轻抚过雕龙画凤的白玉栏杆感受着指尖的温润轻声道,目之所及遍地亭台楼阁,那华丽的楼阁被华清池池水环绕,浮萍满地,碧绿而明净,宫殿的庄严肃穆之下多了几分南地亭台楼阁特有的温婉奢靡。


        

五步一楼,十步一阁;


        

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一个身穿蟒袍的清俊少年郎,


        

一个身穿大红蟒袍的老太监,


        

说完身穿蟒袍的少年郎在高台上闲庭漫步的走着,好似的游人赏景没有一丝一毫的拘谨,身后的太监看了一眼奉天殿欲言又止最终落到了一个身穿大红蟒袍的老太监身上,后者微微扬了扬手跟随在身后的几位小宦官低头默默退走。


        

此刻大殿外只余下三人,


        

“随手洒下一把饵料,便是万鲤朝天的奇景?”


        

少年郎置若罔闻的迈步往后方看去,目光落到了久负盛名的御花园中望着那一池湖水幽幽开口道,如今看完这皇宫才晓得北地的靡靡之风来自何处,齐国崇文便是皇城之内许多亭台楼阁假山流水皆是取诗词中的字,甚至前朝还听说无数文人为皇城的美景作诗写词只为博君王一笑。


        

一个身穿青色官袍的卢明辅,


        

“听说齐国御花园的春水湖中。”


        

少年郎回身望去是一个年老的太监,面容光洁,下颌无须,也不知道是不是一种错觉,这人给徐闲的感觉中没有寻常太监的阴柔,嗓音也不尖厉反而带着几分柔和,此刻嘴角挂着轻笑不卑不亢的站在自己身旁距离把控的刚好,不至于太过靠近,也不至于太过疏远。


        

“见过,高公公。”


        

“殿下谬赞了,若是前朝湖中大小锦鲤不下九万尾,便是寻遍了天下,也只此一处,前朝一妃子泛舟于湖上,不知为何木舟倾覆,半船饵料沉下,引动漫湖锦鲤,万鲤朝天的盛景也是由此传出。”身穿大红蟒袍的秉笔太监的嗓音在少年郎的耳边响起后者略微有些诧异。


        

“不过如今春水湖中锦鲤不过数千尾,其中不少还是奴才寻来的寻常货色,那万鲤朝天的奇景恐怕殿下见不着了。”


        

老太监微微侧开身子没有全部受下这一礼。


        

“伺候了两朝陛下,卢大人给老奴几分薄面。”


        

话音刚刚落下卢明辅便略微躬身行了一礼,徐闲的看向那老太监的神情也带着些许诧异,虽然稷下学宫往后风气改了许多,可齐国文人骨子里是极其清高的,对腰缠万贯的富贵人家都能横眉冷对,更别说天底下最为腌臜的宦官了。


        

“卢大人,多礼了。”


        

少年郎没有出声只是再度凝神望去,重重楼檐万间殿宇中不乏年久失修的已经倒塌了半边,本就是木质结构在偌大的皇宫中数不胜数偶有倒塌失火也算常事,可定睛看去还没有丝毫动工修缮的痕迹。


        

“他老人家算得上是的明君。”


        

高公公看出了徐闲眼中的疑惑解释道同时没有落下对卢明辅的回应做的滴水不露。


        

“今年宫中修缮的银两已经拨到了户部,想来用不了多少日子就能落入将士的孤寡妻儿手中,算不得多,可至少还是能撑过今年的。”高公公说完只是默默地侯在徐闲身旁也不言语。


        

“如果没有……”


        

少年郎望着眼前雄伟的奉天殿喃喃道。


        

“如果没有渔阳道那档子事,”


        

“如果没有举兵北上那档子事,”


        

“或许齐国真的可以和以前不一样些……”


        

“可惜……”


        

“知天命的年纪。”


        

“或许还可以在活个十几二十年吧……”


        

“殿下,真要苦苦相逼?”


        

高公公眼眶莫名的有些红肿突兀的想起的那日在御书房中陛下的模样,忍不住开口道,这些事本就已经犯了忌讳可到了眼下的地步还是咬牙问道。


        

少年郎顿了顿,


        

没有往下再说,


        

站在一旁的卢明辅听着二人的话初始觉着有些云里雾里,可能站在这个位置的自然没有一个蠢柴,隐隐猜到了什么后背已经被冷汗打湿,怔怔的站在一旁低头数着地上的蚂蚁,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免得在多听去一些言语。


        

几丈外驻守在大殿外的兵卒仅仅是零星的听着只言片语就已经大汗淋漓,默默地低着头,实在不知道为什么那个少年在这般地界还能如此肆无忌惮的说着。


        

“苦苦相逼?”


        

“这是他的选择,不是吗?”


        

“乾国使臣到!”


        

“乾国使臣到!”


        

“入殿吧。”


        

少年郎转身往奉天殿走去。


        

宦官扯着公鸭嗓道,


        

一声叠一声在大殿内响起,


        

“乾国使臣到!”


        

大殿门外,


        

“迎使臣入殿!”


        

“迎使臣入殿!”


        

几息后,


        

“迎使臣入殿!”


        

少年郎迈步入内,


        

原本吵闹的大殿一瞬间安静下来,


        

一声叠一声的通报再度传出,


        

……


        

没有低头,目光环视着四周


        

殿柱是圆形的,两柱间上方的横梁用一条雕刻的整龙连接,龙头探出檐外,龙尾直入殿中,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望柱下有吐水的螭首,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


        

群臣的目光都落到了殿门处,


        

少年郎靴底踏在厚厚的鲜红地毯上,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同样,


        

仰头望去大殿由上百根楠木作为主体而构成,金黄色的琉璃瓦铺顶华贵异常,两侧高耸盘龙金桂树,底下两侧还袅袅青烟自从熏炉而出。


        

少年郎突兀的想起一句话,


        

就像高处坐着的那个老者一般,


        

那是祖上沉淀的,


        

积富之家,必有余贵,


        

齐国富丽堂皇的宫殿并非暴发富一般,只顾着金碧辉煌,反而细微之处皆是沉淀,那是一种骨子里透出的贵气。


        

那身穿黄袍的老者正饶有兴致的打量着自己,


        

四周齐境上百文臣武将皆是将目光放到了那个少年郎的身上,前方的几位身穿紫袍身居高位的文臣望着那少年进殿后轻佻游游离的目光,暗自压下心中的怒气,可脸上的不悦确是毫不掩饰。


        

那是深入骨髓的,


        

仰头望去,


        

“殿下!”


        

“殿下!”


        

“臣李明辅,叩见陛下!”


        

身穿青袍的卢明辅入殿后便一直低着头,刻意淡化自己的存在,迈步到了大殿正中后这才一丝不苟的行礼道。


        

侧身望去那少年郎竟然依旧是站直身子,


        

若有所思的打量着高处坐着的老者,


        

跪在地面,


        

可久久没有听到第二个声音响起,


        

不是深潭无波无澜行将就木的幽静,


        

而是深邃,


        

两鬓斑白,略微苍老的面容上是平常的五官,想来年轻的时候也是模样端正,可绝对算不得俊郎。


        

可那双眸子确是仿佛一眼看不见底,


        

坐在伸手就能触碰到穹顶的位置上,


        

自然应当看见别人看不清浩瀚星河。


        

那种面对浩瀚星空没有边际的无垠,


        

或许是因为他坐的位置太高了一些,


        

卢明辅脸上咬牙扯了扯蟒袍的下摆,


        

“乾使,为何见陛下还不行礼?”


        

“殿下!”


        

“行礼啊!”


        

少年郎默不作声,


        

眼光依旧停留在齐皇田恒身上,


        

“乾使,为何带刀入奉天殿前?”


        

开口的不是御史,而是一位身穿紫袍的礼部老臣,说起来殿前礼仪一事应当是鸿胪寺管的可如今的局面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本殿乃是外臣,自然不行齐礼。”


        

话音落下,


        

“乾使,莫非不知礼数为何物?”


        

紫袍老臣看着少年郎毫不理会的模样满脸怒容道。


        

“我大乾比不得齐国富硕,银子都被父皇拿去打了马刀,做了甲胄,换了马匹,凑不出一副完整的使节仪仗。”


        

“只好以凉刀一柄为仪仗。”


        

少年郎落落大方抱拳一礼,


        

不似朝堂,好似江湖中人,


        

无论是动作还是言语,


        

都透着几分漫不经心,


        

“还望陛下勿怪。”


        

与此同时拍了拍腰间的凉刀朗声道,


        

“你,你,你……”


        

礼部老臣闻声气急指着少年郎说不出话来,大殿上其余几位位高权重的老臣依旧没有表态,可底下那些官职不显的文臣武将皆是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


        

可看在齐人的眼中便是羞辱,


        

齐境各地也就罢了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也就过去了,可这里是大齐的都城,这里是奉天殿,这里是整个齐国权力的中心,站在这里的人掌控者大半个齐国。


        

“外臣,自然不必多礼。”


        

轻飘飘的话语中中带着不可反驳的威严,


        

“卢爱卿不必多礼,平身吧。”


        

“外臣?”


        

少年郎再度望去那人眼中竟然没有一丝一毫的戾气,甚至嘴角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神情中透露出来的意味完全不像是敌对双方已经打出脑浆子的怒气,而是自家的子侄之辈的欣赏。


        

对,


        

老臣叹了一口气默默地退回行列,


        

“外臣,谢过陛下。”


        

毫不掩饰的欣赏……


        

“大军北伐,说到底是我大齐败了。”


        

欣赏!


        

赤裸裸,


        

“可以堂堂正正的站着,”


        

“可以挺直腰板的站着。”


        

“这是事实,所以你来了,


        

“你站到了这奉天殿上,”


        

同样没有丝毫的矫情,


        

陛下的这番话有些耐人寻味,朝堂众人脸上的表情有些精彩,文臣的脸上有些苍白,可右侧武将的面色已经铁青一片,默默地低着头。


        

开门见山,


        

没有丝毫的委婉,


        

议和,


        

求和,


        

“所谓议和,不过求和罢了。”


        

田恒轻飘飘的开口道,语气中带着浓浓的自嘲。


        

有一句话叫做,


        

主辱,臣死,


        

一字之差,天壤之别!


        

最后一层遮羞布已经被撕开了,血淋淋的伤疤被这个身体的主人毫不留情的揭开,暴露在天下人眼中。


        

“臣在!”


        

文臣的最前端,原本一直闭眼假寐的老者睁开眼走出行列应声道。


        

眼下的情况没有那么严重,可想着那少年郎肆无忌惮的言行也差不离了,整个大殿之上针落可闻,不少老臣的身子轻颤不止。


        

“苏爱卿,何在?”


        

田恒面色平静的开口道,


        

也许平静的面容下早就已经掀起了万丈波澜,


        

“求和的事,便定在鸿胪寺,此事你全权负责。”


        

“三日之内,敲定出具体的章程,务必让乾使满意。”


        

他有骨子里的傲气。


        

“出来混,错了就要认,挨打要立正……”


        

少年郎如是想到,


        

讲到底他老人家一国之君,


        

苏泉州躬身行礼道。


        

默默退回行列之中,


        

少年郎也不知为何听着听着脑海中想起了一句市井间的俚语,在他的言语中透着一股子行走江湖的意味在里边。


        

“臣,领旨!”


        

“庞爱卿所奏何事?”


        

“臣如今老迈,身患顽疾……”


        

与此同时场中的氛围怪异起来,一个身穿紫袍的文臣从左侧前端走出,看上去不过知天命的年纪。


        

“老臣,有事启奏!”


        

“庞爱卿这……”


        

“还请殿下恩准!”


        

“还请陛下恩准臣告老还乡。”


        

话音落下众人看着那人的面容怔了怔,尚不到知天命的,便是放到武将中也还能再撑个两年,文臣的队列中更是佼佼者,四十八九岁的年纪能够当上门下的侍中,仕途未必没有更进一步的可能。


        

“老臣谢过陛下!”


        

“老臣还有一人举荐,可谓门下侍中!”


        

良久无言,


        

“朕,准了!”


        

当孟夫子三个字在朝堂之上响起时,


        

寂静无声,


        

话音落下又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臣,举荐孟夫子为门下侍中。”


        

不知过了多久,


        

大殿之上多了一个清瘦老者,


        

门下设两名侍中,如今余下一位也是肱骨大臣,亲近于太子,自然要另一个人腾出位置来,侍中为正二品大员,掌出纳帝命,相礼仪,凡国家之务,与中书令参总,陛下这是在铺路啊。


        

……


        

朝堂上的声响渐渐停歇下来,


        

少年郎好似一个看客,


        

静静地看着一出大戏,


        

看着齐国君臣的表演,


        

又或者说看着一个寻常老人在安排着自己的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