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开局就杀皇帝 > 第二百六十九章宫廷奏对

第二百六十九章宫廷奏对

作者:咸鱼少点盐 返回目录
        

卯时初,


        

大魏,


        

宫廷,


        

朱红色的宫墙之外,魏国的官员已经陆陆续续的排好了队列默默地等待着宫门的开启,魏君算不得夙兴夜寐,靡有朝矣一般呕心沥血的君王,可也算得上勤政的君王,至少每日的早朝从未落下。


        

厚重桦木的马车缓慢的行驶在安邑城的长街上,余下两道深深的车辙,仰头往上看去驾车的车夫是个持剑的高大汉子,魏地官员看到车夫的面容也知道了车厢中坐着的是谁。


        

“唏,吁,吁……”


        

那高大的门客极为熟练的拉拢缰绳,


        

将马车挺稳在路旁。


        

吴春秋侧身道,话音落下车厢中走出一位身穿深色长袍文士打扮的中年男子,道谢之后,坦然受下这份礼节。


        

“这人是谁?”


        

身穿朝服的吴春秋率先从马车上迈步而出,可车帘却并未有合拢的意思,反而是抽出一只手搭着帘子,周遭过往的官员皆是好奇的侧身看了过来,因为吴春秋极少乘车上朝,因为在魏国能够担得起吴家当代家主如此礼遇的人屈指可数。


        

“先生,请!”


        

“这人,我好像识得。”


        

一旁的同僚沉思了片刻后缓缓出声道,可目光落到那气势不凡的吴春秋身旁的那人上,还是变得惊疑不定起来,因为实在无法想象这样声名狼藉之人是凭什么能够与吴春秋并肩而行。


        

“为何老夫从未见过?”


        

有身穿紫袍的老者望着张仪压低声响对着身旁的同僚诧异道,自己在魏国身居高位许久,按道理来说能够担得起那吴家家主如此礼遇的人应当是身份非凡之人,自己也应当认得,可细细看去还是一副陌生的面孔。


        

“刘大人,若是下官没有看错的话,”


        

“想来这人便是张仪。”


        

对的,并肩而行,


        

细细看去那身穿长袍的中年男子脚步没有落后吴春秋半分,神情也是泰然自若,对于周遭各种目光视若无睹。


        

紫袍老者皱眉道,虽然没有见过其人,可他的名声自己也是有所耳闻,难免有种有种先入为主的观念。


        

“老夫也是听说此人自楚国受辱之后便游历天下去了,本以为会泯然于众没想到如今确是攀到了吴家的枝头,能得到吴将军如此对待,想来也不是易于之辈,如今也算是苦尽甘来。”


        

那官员压低嗓音道。


        

“张仪?”


        

众人侧目之时,


        

厚重的宫门缓缓开启,


        

紫袍老者目光在张仪身上停留了许久之后,落到了吴春秋身上最后轻叹了一声,收回目光,言语之中在无丝毫贬义。


        

“吱呀吱呀……”


        

可偏偏这时,


        

一个极为轻佻的嗓音在宫门外响起,


        

吴春秋与张仪同行入宫,宫门外的侍卫也极为知趣的没有阻拦,魏地文武百官碍于吴春秋的颜面同样对此视若无睹。


        

“爹,这不是偷玉贼吗?”


        

当目光落到身旁同行的吴春秋身上时,眼中更是涌现出了一抹酸意,自己出生权贵尚且还需随在自家父亲身后才有资格在大殿之外旁听,可如今观这模样竟是成了吴家的座上宾客,还能随之入朝,实在荒谬。


        

“吴将军,切莫被这贼寇诓骗。”


        

定睛看去,


        

一中年官员身侧有一年轻男子嬉笑出声道,与此同时手指高高扬起,竟是直接指到了路过张仪的鼻尖上,眼神中的轻蔑毫不掩盖。


        

“在楚地……”


        

那膏梁子弟吐沫横飞,


        

那中年官员闻声埋头面色铁青,手扯住自家儿子的袖口,可还未拉紧,便被挣脱,年轻男子一步迈出竟是挡在了吴春秋身前高呼道。


        

“吴将军,这贼寇的行径恐怕尚且将军不知。”


        

宫门外,


        

那膏梁子弟话音落下后宫门外竟是陷入了诡异的沉默中,百官相视无言,面色怪异,可他却觉得众人或许还处于被拆穿之后的震惊之中,神色越发的自得起来。


        

如同倒豆子一般将张仪在楚国的事讲了出来。


        

……


        

“周兄。”


        

“张仪的过往想来吴将军是知晓的。”


        

“吴将军……”


        

可那膏梁子弟仰头对上张仪云淡风轻的模样,突兀的又想起了几日之前在城门处的场景,那种被当事人无视的感觉,恼怒起来,继续出声道。


        

可一旁吴春秋的神色确是冷了下来。


        

“何必如此?”


        

“你今日又何必如此言语?”


        

张仪笑容如沐春风,


        

“孽畜,住嘴!”


        

那膏梁子弟还欲多言,只听身旁自家父亲暴喝出生,抬头望着吴春秋冰冷的瞳孔,身子轻颤起来,双腿止不住有些发软。


        

“好你个贼寇,竟如此肆无忌惮……”


        

“啪……”


        

那中年官员战战兢兢的行礼道,


        

随即转身在对着张仪躬身一礼,


        

“吴大人,逆子满嘴胡言冲撞了大人的贵客。”


        

“下官代犬子给大人赔罪了!”


        

那膏梁子弟一只手捂着火辣辣的侧脸,


        

另一只手指着张仪说不出话来,


        

“你……”


        

“你……”


        

吴春秋问道张仪。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


        

吴春秋望着在张仪鼻尖颤抖的手指眉宇间越发的冷冽起来,拇指已经微不可查的抵住了腰间的剑鞘。


        

“先生,何为?”


        

“有人找死,何须多言?”


        

只听得张仪双手合拢在袖间,


        

从外乡学来的地道的俚语在宫门前响起,


        

众人面面相觑不解其意,


        

“那便依先生所言!”


        

吴春秋闻声有些诧异,可细细想来又在意料之中,最后看向那怒不可止末膏梁子弟轻轻点了点头。


        

面上露出温和笑容,


        

口中也轻飘飘的挤出牛头不对马嘴的后半句,


        

“嘭……”


        

这是头颅落地的沉闷声响,


        

“嗡……”


        

这是铁剑出鞘的细微声响,


        

“此人,无故辱我大魏国士,当斩!”


        

吴春秋缓缓收剑入鞘道,掷地有声道,放眼整个大魏朝堂能够佩剑入朝的也只有吴春秋一人,同样这剑也并非摆设。


        

众人只见一道亮光闪过眼眸,下一刻,那膏梁子弟便只余下一具无头的尸身无力的往后倒下,血液飞溅到了宫墙上融入原本深红的颜色,头颅在翻滚最终落到了张仪脚下。


        

周遭的文人忽见这血腥的一幕皆是掩面后退,唯独张仪毫不在意,只是轻轻地抬脚跨过那尚未瞑目的头颅,便是衣角沾染上鲜血神色没有半分改变。


        

吴春秋说完后迈步而出,望着那步履依旧从容的张仪,也不知为何,心底隐隐感觉的一丝不安,恍惚之间想到了一丝不好的苗头。


        

说不清,道不明,


        

“诸位大人,入朝吧!”


        

“此事,往后我自会向君上禀报。”


        

吴春秋斟酌用词片刻后开口道,


        

“将军,请讲!”


        

可还是想要念头通达,便快步追了上去,


        

“先生,入朝之前春秋还有一事请教。”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何解?”


        

“大道纲常,天地法则?”


        

张仪望着自己染血的衣角想起方才的神色,也明白了什么,神色郑重起来,放慢步子,对着吴春秋拱手道。


        

“敢问先生。”


        

“非也!”


        

“先生说得通透,可春秋这还有个答案。”


        

张仪沉思了片刻试问道。


        

“是也!”


        

“人往高处走,如我等这般登阶而上!”


        

吴春秋望着这大殿前数百上千步的白玉阶梯轻声道。


        

“洗耳恭听!”


        

张仪开口道。


        

张仪闻声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可神情确是莫名的慎重起来,


        

“指的是我等的,眼界,身份,地位!”


        

“哦?”


        

“指的是我等的,出生,故乡,国家!”


        

吴春秋站在台阶的正中眺望着大魏眼里河山朗声道。


        

“敢问将军下句!”


        

“这水往低处流,同样是如我等一般。”


        

末尾语调低了下来,


        

吴春秋伸手细细的替张仪整理起衣衫来。


        

“还有那几分香火情份!”


        

最后凑到张仪身前,


        

“天下之大有魏国,齐国,燕国,楚国,赵国……之所,同样也有魏人,齐人,燕人,楚人……之分。”


        

“可仪想来“天下”所指,便是天穹之下。”


        

“先生莫要忘记了自己是魏人!”


        

吴春秋话音落下后便不在多言迈步往大殿走去。


        

——————


        

张仪仰头望去低声喃喃道。


        

“明明只有一个天下,为何偏偏要分得如此细致?”


        

“岂不是太过小家子气了些?”


        

望着朝堂中对宫门外的事缄口不言的文物百官也也晓得了吴家在魏国的地位,也明白了先前的言语,在魏国这个阶级极为稳固的国家,这批顶尖门阀他们都是坐天下的那批人,所以吴春秋的立场自然永远也不会与魏君背道而驰,所有有益于魏国的决定,便是有益于自己吴家的决定。


        

也很好解释北伐之时,为何宁愿放弃优势的局面也要带着数万大魏武卒回援魏都。


        

……


        

迈步入殿,


        

可动作却没有丝毫迟疑,


        

“草民张仪拜见魏君!”


        

也正是因为如此,看似固若金汤的泱泱大国,实则骨子里已经透露出了一股子腐朽的气息,因为在这样的国度变法永远都行不通的,而如今的大世之争,不破不立,何以争天下?


        

张仪脑海中思绪万千,


        

早些时候吴春秋便已经道明了张仪的身份此刻倒也没有那些多余的解释。


        

“先生入朝为名还是为利?”


        

“免礼!”


        

魏君抬手道。


        

“庙堂蝇营皆为名来。”


        

“张仪为名利而来!”


        

魏君魏方坐在高处,望着底下那衣衫浆洗得发白的文人,眼眸中有莫名的神色流转,思量片刻后最后挥袖问道。


        

“天下熙攘皆为利往。”


        

脸上露出了然的神色,


        

“也为助我大魏纵横天下而来!”


        

张仪双手合拢在袖口不假思索的坦然道,


        

魏君魏方往后靠了靠,


        

庙堂之上有倒吸一口凉气的声响传来,


        

“放肆!”


        

张仪见状退后一步双手张开再度开口道。


        

“嘶……”


        

魏君压下群臣身子微不可查的往前顷了顷,


        

也对这番言语来了兴致。


        

先前神色镇定的紫袍老者闻声再也顾不得吴春秋的面子直接大喝出声。


        

“哦?”


        

魏君笑问道。


        

“有!”


        

“既为助我大魏纵横天下而来。”


        

“可有国策?”


        

张仪朗声道。


        

“奈何……”


        

“我大魏立国数百年有余,不论文治颇有建树,百姓也是安居乐业,不论是,国力之雄厚,还是国之根基皆是诸国中的佼佼者。”


        

“我大魏更是以武卒甲于天下,披靡六国!”


        

“先生何意?”


        

“短板为何?”


        

“大世之争,若有短板无异于这木门一般!”


        

张仪转身望向大殿之中那一排华美的大门。


        

“奈何有短也!”


        

“还请将军借剑一用!”


        

魏君问道。


        

“木门皆齐焉!”


        

张仪从容接剑,


        

往前迈步而出,


        

张仪拱手道。


        

魏君点头,吴春秋抽剑出鞘平稳递出,


        

放眼望去,


        

一排华美的木门中缺了一道,


        

一剑挥出,


        

木门齐断,


        

只是静静看着大殿之上的铜壶滴漏,


        

卯时末分,


        

众人不解,


        

张仪不急,


        

“君上,此为短板也!”


        

张仪归剑于吴春秋看向魏君朗声道。


        

天地间有光亮升起,


        

大殿中其余各地皆是烛光幽幽,唯独朝阳透过那缺了一道的木门照入,落在张仪身上,那落魄文人看起来耀耀生辉。


        

“不能为我大魏遮风避阳!”


        

张仪高声道。


        

“大魏皆强焉!”


        

“奈何这骑兵便如同这断裂的木门!”


        

“他日兵强马壮纵横天下!”


        

张仪双手合拢躬身不起。


        

“张仪,愿为君上取齐境南阳三郡之地牧马!”


        

“补齐这大魏最后的短板!”


        

魏君沉默了良久这才出声。


        

“我大魏因齐境孟夫子而合,如今……”


        

……


        

“先生所图,甚大!”


        

张仪掷地有声道。


        

“天下大势!”


        

魏君欲言又止。


        

“那便请君上为我张仪而散!”


        

张仪伸手在身前挥出一横一竖!


        

“天下大事!”


        

“无非两笔!”


        

“一个是纵,一个是横。”


        

张仪仰头直视魏君高声道。


        

魏君在他的眼眸中看到了星辰北斗!


        

“无非家事!”


        

“诸子百家,唯我纵横。”


        

大殿之外,


        

吴春秋望着身侧的张仪喃喃出声。


        

……


        

“先生言语中的气魄更甚于昨日。”


        

张仪仰头望着天外思绪飘飞,


        

“张仪,你出生便是落魄勋族,此间种种人情世故,也奈何世态炎凉,难免这些狗屁倒灶的事被打磨了心气儿。”


        

“我家先生说的。”


        

“不过还算不晚。”


        

“说话就得扬起脑袋!”


        

“做事就得不可一世!”


        

“可你这辈子一定得记着,别只顾着学了那一身屠龙术,临了在把那股子心气磨没了,一定得趁着年轻那段,说几句狂言,撂几句狠话,别管他娘什么君子自谦的狗屁道理。”


        

“最好再去做几件让整个天下都震惊的壮举!”


        

“别笑!”


        

“你他娘的,就应当如此才是!”


        

张仪轻笑着收拢思绪,迈步往长阶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