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贫僧法海 > 第十八章:声闻菩提

第十八章:声闻菩提

作者:吹牛小王呀 返回目录
        

法海赶紧上前两步,将广智禅师扶了起来:“禅师多礼了,法海当不起如此大礼。”


        

旁边迦蓝殿主也是一老僧,赶紧说道:“我寺住持,广智禅师。”


        

法海递过去一个感激的眼神,眉目中清秀如画,似有水波荡漾,简直夺人心魄。


        

迦蓝殿主都快入土的老僧,居然心神不稳。


        

“见过住持,可否殿上叙事?”


        

“哦,好,好,是老衲怠慢了,圣僧有请。”


        

法海已经踏破虚空,在严格意义上,根本就不属于人类。


        

一下子在这儿,下一秒又在那儿。


        

搞得城中如见鬼魅。


        

城内噪声喧天,法海却不急不躁,跟一堆僧侣将庙门一关,坐在偏殿讲经堂,跟住持坐下喝茶。


        

众僧按照佛门规矩,各自端坐蒲团之上,不管老僧沙弥,毕竟是休习佛法,自有定力,静静的听讲。


        

上座之上,一张茶几,两张蒲团,法海,住持,相对而坐。


        

法海闪现走后,城中厢军总指挥使,才乱哄哄的收拢兵马。


        

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只能拿手下出气。


        

怪这些士兵御敌不力,当场斩了四人,治那个督军监军不力之罪,押进天牢。


        

对着禅师微微鞠躬。


        

法海如此谦恭,却让下方殿主执事,包括广智禅师,都赶紧挪出蒲团,不敢受法海鞠躬。


        

佛门弘扬过后,按照不同教义,分化出了几大宗派。


        

殿主执事位于下首。


        

住持将一杯素茶毕恭毕敬的递上。


        

法海惶恐接过:“有劳禅师,千万别这么客气,小僧担当不起。”


        

净土宗,密宗,也叫真言宗,是最为古老的宗派,以往生西天极乐为最终目的,收徒极其严格,要有大能慧根,不是什么人都能修的。


        

而禅宗和律宗,则较为简单,门槛较低,操持清规戒律,参禅悟道,领悟哲理,讲究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而且不忌女客,男女只要诚心向佛,皆可修行。


        

在佛法上,两者说不上孰高孰低。


        

净土宗,密宗,禅宗,律宗。


        

另外,还有专研某一种佛法的宗派,法华宗,华严宗。


        

分别具有不同的教义,适应不同的人群修行。


        

阐提,出自大乘入楞伽经,既断善根阐提,有断善,大悲,无性,三境,切断六根,恪守佛门清规戒律,是为佛性入门。


        

声闻,断声色欲念,不见,不闻。


        

缘觉,了断凡尘。


        

但在修为上,就是天渊之别。


        

佛门修行,一共十一个境界。


        

阐提、声闻、缘觉、一乘、菩提、无念、空寂、圆觉、小乘、大乘、渡劫。


        

到这个时候,哪怕天资再好,也已经五六十岁了。


        

如果无法领悟空寂,那么修行之路就到此为止。


        

空寂,就是坐化,涅槃,修出舍利,元神,才可以进行转世。


        

一乘,便相当于道门筑基,开紫府灵台,可以修习法力,掌握神通。


        

菩提,根植佛性,初有法力。


        

到了无念之境,才称得上法师。


        

按照凡俗说法。


        

一鼎之力,为1000斤。


        

一牛之力,为2000斤。


        

转世之后,继续修行,圆觉,就是觉悟的意思,到某个机缘时候,觉醒,知道前世记忆。


        

再缓慢修行,积攒法力。


        

一般要至少三世,才能初入小乘。


        

小乘龙象,是为龙象之力,也就达到这样的水平。


        

至少需要三次转世。


        

道门修行,是逆天争命,服食丹药,精进功力,延年益寿,动辄两三百岁,正常修成,已经是老态龙钟。


        

一虎之力,为5000斤。


        

一象之力,为12500斤。


        

十象,为一龙之力,也就是125000斤。


        

至于大乘?


        

那只是传说中的存在。


        

如何修行?不知,从未留下任何法门。


        

而佛门则是顺应天意,涅槃,化生,转世。


        

修行极其艰难。


        

纵观整个东土佛门,大大小小几千寺,总数几十万的僧侣数量,修成小乘龙象的,全部加起来也超不过百人。


        

修行的难度,可想而知了。


        

如今法海大乘天龙,已经是人间神圣,人间至尊。


        

距离飞升西天极乐,也只差一步。


        

几百年才出一个,大乘之后面临天劫,不久也就飞升了。


        

道门也是一样,达到元婴化神之境,就要面临天劫。


        

但是飞升过后,就要面临两界束缚,想要下凡,只能选择转世。


        

内外相济,才能步入小乘龙象。


        

其余人呢,撑死也就两个殿主是无念境,还没领悟空寂,死了还不知道能不能留下舍利,能不能转世都还两说。


        

跟法海何等差距?


        

机缘到了,就彻底了却凡尘,跟随佛祖去了。


        

而眼前这一群僧侣,只有广智禅师是二次转世,圆觉境,这一世要精研法力,把灵台注满,基础打得越深厚越好。


        

等第三次转世,再修罗汉金身。


        

换成道门,徒子徒孙早就磕头了。


        

广智禅师一直在注意法海的修为,但凭他的境界,如何看得透?


        

想了一会儿,深一鞠躬,战战兢兢的问道:“请恕老衲无礼,敢问圣僧,如今修为几何了?”


        

要从年龄来讲,法海可以说是他们祖宗的祖宗。


        

如何敢受法海鞠躬?


        

也是佛门讲究众生平等,不提等级,大家才能坐下说话。


        

就相当于展示实力。


        

如今法海这朵莲花,虽然是法力幻化,却一点都不虚幻,几乎是纯金色,有如实质。


        

只动用了小乘龙象第九层,九龙之力。


        

法海笑而不语,手上幻化出一朵莲花,效仿佛祖在伽灵山拈花示众。


        

当初佛祖拈花,花瓣花蕊,有如实质,七彩斑斓,这乃无上修为,已达造化之机。


        

众比丘罗汉皆拜服。


        

广智禅师抖抖索索,丝毫不顾外面的混乱,当着众徒子徒孙的面,竟然扑通跪下。


        

“恳请圣僧赐我玄机,我如今灵台深塞,玄阴玉枕如梗在喉,始终……”


        

法海莲花一闪即逝,止手示意:“如今情势并不允许,修行之事,还是暂且勿论。”


        

众僧侣脸上的震惊,如见佛陀。


        

他也是两次转世,也算有些见识,法海这份修为,这朵莲花,即便禅宗六祖,恐怕也达不到。


        

脸上的震惊,则毋庸言表。


        

却不料广智极其固执,当着众徒子徒孙,竟然声泪俱下。


        

“求师祖指点迷津,就一句,就一句。”


        

状似癫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