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不吃药药 第二章 小耿将军 第三章 商议退婚 第四章 卓府姐妹 第五章 随父面圣 第六章 宫中交友 第七章 荷池遇险 第八章 温柔少年 第九章 知耻后勇 第十章 美人如花 第十一章 错付他人 第十二章 案情分析 卓若凝抬头询问卓晓的意思,她最近被一连串的事情吓到了,不敢乱说话。 卓晓道:“我收到二皇孙的信,便顺路去了崇鸣寺。从住持处打听得知,童子听禅莲花佩是唐代玄鸣法师的作品,准确来说是一个容器,专门用来装舍利子的。这玉佩连同里面的七颗佛骨舍利,从崇鸣塔建成时,就一直供奉在塔顶,不知何时流落到民间的。此事在崇鸣寺的营建和修缮笔记上有记载,外人很少知道。” 一时谁都没说话,半天才听到耿侃和刘霄倒吸凉气的声音。 刘霄面色凝重,声音带着怒意:“怎么能确定就是崇鸣塔里供奉的那一块?” 卓若凝道:“不懂的人不知道,那两半玉佩打磨得非常完美,合起来的时候看不出缝隙。其实里面有很多卡扣,需要用技巧,从特殊的角度打开。我打开时,里面的舍利子还在的。” 耿侃:“有人盗了崇鸣塔里的法器送入春和宫,这是为什么?” 刘霄才知道那玉佩有这般诡异的来历,气得发抖:“不管是什么目的,虞毅中该死!” 耿侃:“死对虞毅中来说已经是太奢侈,他很可能会被扣上谋害皇太子的罪名,这可是要抄家灭族的。” “我估计盗那玉佩的并不知道里面供奉有舍利子,虞毅中当普通玉佩收回去,看着材质和雕工不凡,便胡乱编了出处,然后当节礼送到春和宫的。”卓晓分析道。 卓若凝听他们这么一说,越来越心慌,怯怯的问:“上次都说明白了,皇上还召见我干嘛?” 卓晓安抚她:“我抄了崇鸣寺里关于童子听禅莲花佩的相关记载,已经呈给皇太子殿下,想必还有些细节需要问你,别害怕。” 耿侃道:“乾清宫是皇上的寝宫,平时处理政事一般在奉天门的东西角门,或是武英殿,不在寝宫见外臣,既然是在乾清宫召见,说不定只是一时兴起,唤你过去问几句话,我陪你们去。” 卓晓推辞道:“你就别凑热闹了,这事牵连大,你还是避着点好。” 从皇帝这些年的大动作可知,长兴侯府应该是尚存的公侯贵族里最危险的,论在朝中的地位、在军中的威望,长兴侯目前可以排到前五,这在皇帝心中就相当于一个火药桶,只要一点火星子就能爆。 卓若凝不知道这些内情,不过也赞同兄长的意见:“既然已经退婚了,你不用管我的。” 耿侃被这话噎得哭笑不得:“想什么呢,退婚是因为我俩从小性格不合,见面总闹得不欢而散,与两家的交情无关。” 刘霄看他们推来推去着急了,招呼道:“哪来那么多事,一起去。” 卓若凝赖赖唧唧,她担心徐锦辰把图纸交给皇帝。如果皇帝知道她的真实身份,恐怕比玉佩的事严重多了。 “在皇上面前我说什么呀?” 卓晓给她打气:“皇上问什么你回答什么,不知道的二哥哥帮你回答。” 耿侃打趣道:“听二皇孙说你最近背了不少书,照着书上好听的话说还不会吗?” 卓若凝眼睛一亮:对了,当官的都喜欢听好话,多奉承几句总不会错吧? 刘霄虚推耿侃一把,佯怒道:“你莫乱出主意,皇祖父最讨厌油嘴滑舌之徒。” 可惜他的警告被卓若凝无视了,她的脑子里已经自动搜索背过的那些歌功颂德的文章。 第十三章 殿上奉承 第十四章 龙颜大悦 第十五章 有何过节 第十六章 连累姐妹 第十七章 方寸大乱 第十八章 晴天霹雳 见林氏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卓若凝赶紧拉着她的手安慰:“娘,不过是换一个房子住而已,又不是以后见不到面了。” “呸呸,说什么胡话!” “我回来占了爹爹住的房子,他不得不去住书房,这本就不对。再说姐姐们都住在后面,我搬过去跟她们住一起,不是方便交流感情么?” 林氏瞪她一眼:“你什么时候耐烦跟她们交流感情了?” 蒋妈妈在一旁插话:“太太,五姑娘搬去月影轩也好,二太太在对面处理庶务,管事下人在院里来来往往,五姑娘住这里确实不方便。再说了,您都回来了,自然要与大老爷多多相处,把这些年疏远的感情给补回来。” 林氏舍不得女儿,对别的都不上心,“可念念长这么大,从没离开过我身边……” “姑娘总要长大的,”蒋妈妈笑道,“不过五姑娘与小耿将军的婚事,您还是得想办法定下来,大老爷清风明月般的人,宁愿自己吃亏,也不想给人留下话柄,他是男人,哪懂得婚姻对一个女子的重要性。” 卓若凝一听这话就头大,连忙提醒她:“蒋妈妈,爹爹说了不准去找长兴侯夫人,若是偷偷去了,他肯定会大发雷霆的。” 蒋妈妈狡黠一笑:“后天.浴佛节,全城女眷都要去庙里烧香参加斋会,长兴侯夫人肯定也是要去的。老爷不让去拜访,可要是巧遇了,他总不能怪您吧?” 林氏激动得两手一拍:“正是这个道理。” 蒋妈妈:“不过长兴侯是勋贵,想必早早定了寮房,参拜也是避开人群的,您要见她,怕不容易。” 林氏:“那怎么办,那日大报恩寺肯定人山人海,知客师傅也不一定愿意通传。” 卓若凝小鸡啄米般点头:“嗯嗯,既然这么不容易,我看还是算了吧。” 蒋妈妈指指对面:“二公子不是回来了吗,他与小耿将军最要好,让他去问问长兴侯夫人住哪个院不就行了?” 卓若凝:“二哥哥要备考呢,祖父说了谁都不准打扰他。” 林氏起身道:“不要紧,这事关系到你的终身幸福,晓哥儿能不出力吗?” 西厢房那边卓晓跟二老爷和二太太说完话准备回房,听林氏说明来意,他为难的皱起眉头。 林氏道:“晓哥儿,婶婶知道你正备考,本不该这时候来打扰你,可念念是你妹妹,她从小就体弱多病,现在又不知招惹了谁,外面的流言传的难听,若不跟长兴侯夫人见面说清楚,我怕会产生误会。” 卓晓正为难,见卓若凝从林氏身后探出头来,冲他拼命挤眉弄眼。 二太太在屋里已经听到他们的对话,走出来对卓晓道:“这事耽误不了多少工夫,你就帮大婶婶跑一趟腿吧。” 说着对林氏道:“不过交情归交情,耿侃毕竟是长兴侯府的公子,他的脾气大嫂是知道的,要是不愿说,大嫂可别怨晓哥儿办事不力。” 林氏大喜:“那是自然,晓哥儿,这事若成,大婶婶不会忘你的好,念念也不会忘的。” 卓晓:“都是一家人,大婶婶说这话就见外了。念念,你跟我来。” 卓晓住在西厢房旁边一个清幽的小跨院,卓若凝跟他进书房,鼓着脸不满道:“二哥哥,我不是给你使眼色,让你别答应吗?” 卓晓:“大婶婶求到我这里,不答应说不过去,不过你又是怎么回事,为何不让我去问?” “耿侃不想娶我,我也不愿嫁给他,顺势退了婚不是皆大欢喜么?” 卓晓露出奇怪的眼神,伸出一指点点她的额头:“你这里坏掉啦?以前不是挺喜欢耿侃,非他不嫁吗?” 卓若凝不屑的撇撇嘴:“那都是年少无知时干的傻事。” 所谓当局者迷,她就看不出耿侃有什么好的,原来的卓若凝一定是被什么迷了心窍,上赶着嫁给一个讨厌自己的人,婚后肯定不会幸福的,所以她得帮她跳出火坑。 卓晓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么想就对了,我就怕你钻牛角尖。” 卓若凝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问他:“二哥哥,你在外游历的时候,有没有听说哪里掉下来一个大家伙,有十层楼那么高,外观像个火箭筒,里面有很多这里没有的仪器?” 卓晓笑道:“要是有这么大个家伙掉下来,那全国百姓不都得去看稀奇?” 卓若凝:“万一是朝廷想秘密研究,把仪器藏起来,不让人去看呢?” “天上掉下庞然大物,不是神迹就是灾祸,哪瞒得住?要是神迹,朝廷早就敲锣打鼓宣告天下;要是灾祸,皇上就得下罪己诏,辟居反省。你从哪听说这东西的?” 这番分析如同晴天霹雳般劈开美梦幻觉,将残酷的现实摆在卓若凝的面前,她“嗷”的一声惨叫,扑倒在卓晓的书桌上,桌上的书帖笔架纷纷被推到地上。 “小心!” 卓晓飞快的将她拉到身后,眼看桌上一个小木匣掉到地上,木匣里装着两个鸡蛋大小的褐色果子,其中一个果子摔成两瓣,一颗花生米大小的黑色石子滚落出来,接触地面的一刹那,石子发出“滋滋”的轻响,并冒出蓝烟。 “这是什么?”卓若凝顾不得伤心,从他身后探出头来。 “快躲开些,这是霹雳石,我从一个外地商人手上买来的,很危险,别伤着你。”他说着跑出去找工具。 石子在地上不断冒烟,卓若凝蹲下来,好奇的观察那石子,又趴在地上闻气味。 等卓晓在厨房找到火钳返回,突然听到一声崩溃嚎啕。哭声把全府的人都惊动了,卓晓奔回书房,见卓若凝趴在地上哭得撕心裂肺。 “怎么了?哎呀,念念你怎么躺地上?”二太太紧跟在后面跑进来。 “回不去了,都碎成渣了,啊啊啊……”卓若凝哭得抽搐起来。 “不得了!”二太太转身跑出去喊人:“大嫂,念念疯了……” 那黑色石子,正是动力装置里提供能量的暗物质融合物的碎片,可能经过高温燃烧,重新凝结成颗粒,表面被氧化成黑色。 噩梦变成了现实,仪器真的被毁了,这对卓若凝来说简直是灭顶之灾,她回去的路被断了,不崩溃才怪。 但她出生于科研世家,具备最顶尖科学家的优秀素养,越是穷途末路,越是能冷静下来思考,并另辟蹊跷。 快天亮时她醒过来,在黑暗中睁着眼睛将目前的处境和所有可能的利用的资源都想了一遍,突然直挺挺的从床上坐起来,把值守的夏桑吓了一跳。 “五姑娘,你怎么了?” 卓若凝目露凶光,咬牙切齿道:“肯定不止二哥哥找到的这两颗,我得把所有的碎片都找到……” 第十九章 寺庙烧香 第二十章 冤家路窄 第二十一章 差点遇害 第二十二章 偷听行动 第二十三章 耿侃骗我 第二十四章 出大事了 第二十五章 出门办事 第二十六章 落入陷阱 第二十七章 芳心萌动 第二十八章 应约赴宴 第二十九章 没完没了 第三十章 中毒原因 第三十一章 一雪前耻 郑国公府的远香堂是一座四面厅,靠山而筑,面阔三间,结构精巧,周围挂着竹帘子,帘子卷起来时可以从里面看到周围景色。 厅里面的陈设精雅,正中间有一块匾额,上面写着“远香堂”三字,两边楹柱上刻有烫金对联。 一众公子小姐分坐两边的长凳上,正谈笑风生。两姐妹从走廊过来,说笑声顿时停下,大家都看向他们,有好奇的,有不屑的,当然也有高兴的——比如耿侃。 “四姑娘,念念,坐这里。”他起身让出位置。 卓晓往旁边让了让,两人挨着他坐下,之前那起哄的少年道:“轮到谁了?” 一个女孩手里拿着箭起身,卓若凝这才看到厅中的圆桌旁立了个双螭纹投壶。 另一个女孩按住她,眼睛在卓若凝脸上扫过,笑道:“投壶有什么好玩的,今日卓府双姝都在,自然是要作诗比字呀。” 她意有所指,大家都笑起来,卓若凝脸色一红,往兄长身后缩了缩。 卓晓转头,见卓若凇冲他微不可察的点了下头,递了个“放心”的眼神。两人心照不宣,静观其变。 那起哄的少年道:“既然是比试,总要有点彩头,我听说富乐院里有新玩法,谁出彩头,谁就可以出一个题。” 余承教别有意味的瞧着他:“每次富乐院里出了什么新玩法,你都是最早知道的。” 众人哄笑起来,那少年也不恼,嘻嘻哈哈随他们闹。 耿侃道:“于兄见多识广,我们不及你。” 卓若凝用手肘捅捅他:“这人是谁啊?” 耿侃凑到她耳边小声道:“他叫于良畴,闽国公之孙,郑国公夫人的堂侄,招猫逗狗,最会寻乐子。” “他旁边那女孩呢?”就是提议作诗那个,之前在大报恩寺就羞辱过卓若凝。 “她闺名叫于凡柔,蜀国公的孙女,于良畴的堂妹。她旁边坐的是凉国公的孙女,闺名叫荆虹。” 耿侃简单的介绍了在场的众人,卓若凝越听越心惊,都是一些公侯之家的少爷小姐,难怪那几个小娘子看她时都鼻孔朝天。 他俩说话时,开国公府的四公子拿出一块玉牌来,“今日是祖母过寿,就以祝寿为题,每人作词一首,作完需得唱出来。 卓若凝傻眼了,刚刚是背了祝寿的诗,没想到他们不安排理出牌,居然改为作词。 丫头很有眼色的拿托盘接了那玉牌,四公子道:“余世子也添点什么?” 余承教取下随身玉佩,放在托盘上,哈哈笑道:“既然席兄说要唱出来,没音乐怎么行,我的题目是音乐,不拘什么乐器。” 音乐也是卓若凝的弱项,她倒是会钢琴、小提琴、萨克斯之类几十种西洋乐器,传统乐器只会编钟、编磬,这里他们应该没准备编钟吧,就算有,黄钟大乐是国家祭祀曲目,太常寺才有资格演奏,她可不敢拿出来卖弄。 信国公府的一位公子见状,也拿出一个玉扳指放在上面:“有词有音乐,今日俊男靓女齐聚一堂,怎么能少了画呢,我出题是美人图。” 大家纷纷笑起来,嘲笑他心术不正。 卓若凝心里叹气,他们玩的节目她都不会,诗词是来这里现学的,虽然这段时间背了不少诗文,弄清楚了诗词的规律,也能生搬硬套凑几句,但文学修养是需要长期培养的,她一时半会学不来。 音乐就更不用说了,没她会的乐器。 至于画,她只会素描、速写、测绘图、建筑草图之类实用性画图,与古典人物风景画不是一个路子。 学霸卓若凝人生第一次感受到被人踩在脚底下的屈辱,虽然每天都咬牙切齿想要发愤图强,但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八个脑袋也不够用。文学类的东西不像工理科,不是找到规律、弄清楚原理就能解决问题的。 思维跟人家根本不是在一条道路上。 “我也添一个彩头,”厅外有人高声道,大家寻声看去,走廊那边过来一个人,“听说卓五姑娘会算数,《九章算术》可学过?” “他是成国公府三公子,刘雍,喜欢算术,挺怪的一个人。”耿侃小声科普道。 卓若凝心中一喜,总算是来了一个她擅长的。 “九章算术没有学过,不过您可以随意出题。”这海口她敢夸,如果这个时代的算术题她都解不出来,也没脸再混下去了。 “呵,胆子还挺大。” 于良畴问:“刘兄,你的彩头呢?” 刘雍道:“今日来祝寿,身上没带合适的彩头,我收藏的宝贝你们都知道,谁赢了,随便挑一样。” 余承教笑道:“你点名要跟卓五姑娘比试,她又怎知该挑什么。” 刘雍道:“卓姑娘不知道,卓晓总知道的。” 卓晓偏头对卓若凝道:“刘雍的舅舅是工部尚书徐德勇,他收藏的都是好东西。” 余承教道:“那些东西也就是你能看得上,卓姑娘一个娇滴滴的小娘子,恐怕没兴趣。我听说他在哪弄了个海碗大的霹雳石,怕被刘夫人发现,藏在田庄里,结果把田庄都炸没了。” 这事大家都有所耳闻,又是一阵哄堂大笑。 刘雍不以为意:“我也没想到霹雳石的威力那么大,为这事还被皇上叫去训了一顿,在家闭门思过好长时间。” 卓若凝:“全炸没了吗?” “可不全没了。” “我是说霹雳石。” 刘雍没想到她对霹雳石感兴趣,道:“大的没了,不过我还有个小一些的,你若是想要,解出我的题便送你。” 卓若凝马上斗志满满,对卓晓道:“二哥哥,我想跟他比。” 于良畴:“那我说说规则,比试要按出题的顺序来,完成前面一题,才可以接后面一题,不过音乐可以与诗画同时进行。” 卓若凝对那个霹雳石志在必得,摩拳擦掌,跃跃欲试。那什么词啊、画啊、乐器的恐惧早抛到了九霄云外。 比试开始前,下人抬了画案、乐器过来,荆虹坐下弹琴,其他人都围在画案和圆桌周围作词画画,刘雍则在一张纸上写算术题。 卓若凇在旁边小声道:“祝寿的词……” “卓五姑娘可是准备要作一首祝寿的打油词?”于凡柔和另外两个小娘子挤到她身边揶揄道。 卓若凝懒得跟她计较,吃一堑长一智,经过前两次的算计,她已经摸清楚了跟这些人打交道的规矩。这些豪门小姐不是你想示好,她们就会对你好的。 而且因为她自己不小心,连累卓府的姐妹抬不起头来,今日正好有机会,得把名誉挽救回来才行。 别人都在提笔做词,她却埋头将一张纸紧密的卷成指头粗细的长条,找丫头要了绳子拴紧,大家不知她要做什么,都好奇的打量她。 只见卓若凝左手持纸卷,右手持毛笔,向周围看了一圈,纸卷沾了些墨,纸卷和毛笔同时落在纸上。 于凡柔捏着笔杆“噗嗤”一声笑出来,跟旁边的女孩道:“她是想表演杂耍吗,我在庙会上见过有人两手同时作画。” 大家都停下手上的活看过来,余承教感叹道:“两手同时作画可不好练。” 话音刚落,现场发出惊讶的抽气声。 卓若凝并非两手同时作画,而是左边作画,右边题词: 祝寿千龄福慧, 七十九年佳气。 今朝禄永永, 天上人间欢喜。 真意, 真意, 比照王母仙仪。 字迹工整规范,是标准的馆阁体,词虽然不出彩,但也没什么槽点。 一首《如梦令·祝寿》写完,左边的画也初见端倪,她画的是远香堂内众人弹琴作画的场面,寥寥数笔,已将众人形态画出,虽看不清人物的五官,但谁是谁,一眼能辩出来,与版画小说里的插画有些相似。 “卓老弟,你这妹子居然有这本事?”于良畴叫道。 卓晓也放下笔认真看她作画,惊讶道:“我可不知,念念这画风和笔迹,都与以前不同了。” 卓若凝不止一心二用,她还能抽空给哥哥一个大笑脸,回答道:“字是二皇孙教的,画是自创的。” 她画的快,也不润色,只为完成任务,画完直奔刘雍出的算术题。 余承教道:“你得先完成音乐题。” 卓若凝一拍脑袋,想了想道:“我想要演奏的乐器,你们这也没有,不如简化一下。” 她从丫头手里接过托盘,将里面的茶杯倒空,又让倒些凉水来,往杯子里注入不等的水,然后按照水的多少排成一排。 没有编磬,就用水杯替代,演奏效果不同,能成调子就行了,反正她的目标是霹雳石。 卓若凝用两根筷子和十六个茶杯,敲出一曲《流水》。 她露了这两手,实在新奇,大家都没心思比试了,围过来看她表演。远香堂里十几个人,静静的站在她周围,没有一人出声,只有茶杯发出叮叮咚咚的乐声。 一曲毕,卓若凝欢欣鼓舞的扔下筷子,当看到刘雍出的题目时,她一头黑线,嘴角抽抽道:“就这?” 第三十二章 另眼相看 第三十三章 落入陷阱 第三十四章 制造混乱 第三十五章 一个秘密 第三十六章 御医看病 第三十七章 应约赴宴 第三十八章 配合调查 第三十九章 中毒原因 第四十章 时新玩法 第四十一章 逆风翻盘 第四十二章 一雪前耻 第四十三章 突然失恋 第四十四章 八卦姐妹 第四十五章 引起轰动 第四十六章 祖父过寿 月影轩西梢间,卓若凇坐在南窗下打络子,卓若凌扭着小腰走到窗前,斜倚着窗台道:“那小耿将军可真有意思,前阵子还吵着闹着要退婚,这下打脸了吧,五妹妹才回来几天,他就巴巴的一趟趟往卓家跑。” 卓若凇知道她就是想挑拨是非,喜欢看人不自在,连眼皮也没抬,轻笑道:“那不是很好吗?三妹妹要是羡慕,叫唐公子也常来啊。” “你……”卓若凌被怼得哑口无言,转念又道:“听说,皇上要给他俩赐婚,只要赐婚的圣旨下了,这桩婚事就十拿九稳了吧?” “三姐姐慎言,圣旨还没下,妄度圣意可是要下大狱的。” 卓若凌在这位四妹妹面前向来讨不到便宜,倒也习惯了,逞一时口舌之快,能恶心恶心她也心情舒畅,转身要走,想了想又回头道:“四妹妹要不跟我去听听他们说什么,聊这老半天了,哪有那么多话说呀。” 卓若凇放下络子,严肃道:“三姐姐,偷听别人说话可不是大家闺秀该做的事情。你要是想知道他们说了什么,等五妹妹回来,直接问她不就成了?” “哼,你就装吧。”卓若凌将丝巾一甩,恨恨走了。 “四姑娘,你别听三姑娘挑拨,我刚刚路过正院,你猜我听到什么?” 卓若凇面无表情的别她一眼:“不是不让你去吗?” “我去常妈妈那里取布料,不小心听到的。”核儿委屈道,等了一会见卓若凇的面色缓和了些,她才凑过去,小心道:“五姑娘跟小耿将军商量,如果皇上真赐婚,她就和你演一出“调包计”,到时候让你替她嫁去侯府,你说她这是想干嘛呀?” 卓若凇一愣,站起来道:“胡闹,耿侃怎么说?” “小耿将军也说她净出些馊主意,没一个有用的,被气走了。五姑娘这是怎么了,她不是一直挺紧张小耿将军,生怕被人抢去吗?” 若是以前,卓若凇也想不明白,自从知道卓若凝对徐锦辰那点小心思后,这一切的变化都有了答案。 虽然敏感刻薄的五妹妹不找她麻烦是好事,但她要是看上徐锦辰,这事还真挺严重的,卓若凇不禁为她担忧起来。 四月二十日,卓老太爷奉旨办寿宴,卓家准备了几个月,宅子重新装修过,置办了新的桌椅板凳,全家上下换了新衣。 卓若凝早早接到安排,办寿宴这天要跟姐姐们一起招待客人。 她们家二哥哥正当相看姑娘的年纪,二太太借此机会给有适婚女儿的夫人发了帖子。 卓家虽不是大富大贵之家,却是大朗朝有名的书香世家,卓晓又才名在外,大家心照不宣,想必来的小娘子不会少。 接到这个任务卓若凝又期待又紧张,她以前因为跟同龄人的思维不同步,上学总被欺负,所以没有正经去学校上过几天课,整天跟研究所里的专家们混,等回过神来的时候,身边只剩下中老年人了。 她是真的很渴望跟年轻人交朋友,以弥补青春期缺失的遗憾,但小姑娘们的花样防不胜防,她不善于处理这种复杂的人际关系。 宴席的前一天上寿,她和姐姐们一早打扮好,去味闲堂给祖父磕头祝寿。这日来的客人不多,都是各家送礼的,没有小姑娘来。 到了第二日开流水席唱大戏,宾客盈门,熙熙攘攘,她见到这么多人就发懵了。 好在有几位姐姐在前面顶着,她当小尾巴听指挥就行了。 这日卓若凝穿的是一身石榴红织金花卉缎面方口立领比甲,白色中衣,水红色挑线裙,头上挽着一个小小的元宝髻,为了符合喜庆的氛围,蒋妈妈特意给她戴了福禄寿绒花头饰,鲜艳的绒花,衬得她气色好不少,娇娇俏俏,肤如雪凝。 卓老太爷喜气洋洋的坐在正堂的大太师椅上,陆续有人前来贺寿。 先来的都是老太爷和大老爷的学生,见面各种文邹邹的恭维和礼节,看着都累。 不光屋里热闹,院里还搭了一个卷帘凉棚,林氏招待几位夫人带着女儿坐在外头喝茶吃瓜果,亲亲热热的说着话,二太太则忙里忙外,负责安排酒席吃食。 大姐姐把做客的小姑娘都领到月影轩,其他姐妹便招呼吃茶吃果子,同龄人有共同话题,很快便聊熟了。 有小姑娘注意到卓家姐妹头上的绒花,说好看俏皮,三姐姐便教她们怎么做;一会又聊到最近流行的花样子,四姐姐在南窗下铺开厚纸板,与她们一起描画;一会又有人提议用箔纸做花钿……女孩们凑在一起热热闹闹,干的事情五花八门且有趣,也没有谁故意挤兑谁。 卓若凝因为长期生病的原因,身材比较娇小,又长得娇憨懵懂,姑娘们不管大的小的,都下意识把她当妹妹看待,处处照顾她,把她欢喜得跟只小仓鼠一般,几个房间里跑来跑去,这才明白交朋友是个什么滋味。 一会大姐姐又领了小姑娘过来,对卓若凝招手道:“念念,你跟我来。” 卓若凝连忙放下手里的花钿,跑到她跟前问:“大姐姐,需要我做什么?” 卓若冰盯着她,神情奇怪道:“成国公府的三公子来了,说是有问题想请教你。” 卓若凝想了半天才转过弯来:“哦,是刘雍,听说他痴迷算学,应该是问数学问题。” 大姐姐给她正了正头上的绒花,叮嘱她:“西跨院来了好几位公子,你毕竟与小耿将军有婚约,别待太久。” 卓若凝连忙点头,抱着她的手臂嘻嘻笑道:“大姐姐,我喜欢今天来的客人,比郡主和席蓉那些人有趣多了。” 卓若冰宠爱的用手指刮了刮她的鼻尖,“要是交到贴心的小姐妹,可以给她们发帖子,下次还能邀请她们来家里玩。” 两人说着话已到正院,戏已开场了,咿咿呀呀的唱腔,夫人们听得如痴如醉。 大姐姐让她自己去西跨院,她还得去招呼客人。 第四十七章 两不相欠 第四十八章 圣旨驾到 第四十九章 家庭会议 第五十章 走马上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