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吾乃战神吕布 > 第47章监察天下

第47章监察天下

作者:兵魂 返回目录
        

是夜。


        

刘辩在长秋宫留宿。


        

夜深人静时,协助唐姬入道。


        

起初。


        

刘辩觉的唐姬资质不如张宁,蔡琰,甚至资质庸碌。


        

结果,唐姬表现非凡。


        

是元气流内罕见的召唤,驭兽。


        

此举超乎刘辩预料,指点唐姬苦修时,把《太玄经》,《大道驭兽诀》赠予对方。


        

一夜无眠,苦练至东方鱼肚白。


        

德阳殿。


        

百官依次而列,彼此窃窃私语。


        

皇上西征,速战速决。


        

彰显汉室军威,震慑各路宵小。


        

西凉精骑,将成为汉室平叛的劲旅。


        

刘辩身穿龙袍出现在德阳殿,文武百官抱着朝笏行礼。


        

今日,朝堂多了不少面生的官吏。


        

譬如王允,付完,蔡邕,张辽,高顺等。


        

“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辩端坐在龙椅,虎目横扫百官。


        

徐荣领飞熊军征讨袁术,此时战况不明。


        

“平身!”


        

既有刘辩西征招降的将领,也有皇甫嵩,卢植,为朝廷选拔干吏。


        

当前朱儁领军西征,剑道宗从旁协助,不出意外西征必然大捷。


        

长安,洛阳,乃至整个司隶部流传着刘辩的事迹。


        

特别是西征大捷,弹指间杀得吕布似丧家之犬逃离,刘辩声望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刘辩示意百官。


        

数日来,刘辩表现的越来越英武。


        

皇甫嵩作为大将军,总览朝廷军务,紧抓西征与南征事宜。


        

皇甫嵩抱着朝笏而出:“皇上,徐将军挥师南征,首战告捷,在颍川一带,诛杀袁术前锋大将袁胤,一路浩浩荡荡杀进豫州地界。不过,豫州广袤,袁术麾下兵多将广。


        

朝廷的威信,在快速的恢复。


        

“皇甫将军,谈谈豫州战况。”刘辩点名询问。


        

果然!


        

南征不像预料的顺利,刘辩龙颜严肃。


        

袁术得知徐将军仅率飞熊军南征,快速改变作战策略,采取节节布防的拖字诀,故意消耗飞熊军。


        

纵然徐将军神勇,砍杀袁术的大将纪灵,却不能速战速决。”


        

增兵?


        

刘辩有此念头。


        

“皇上,袁术势大,号称汉末第一大势力,臣建议...增兵。”一名陌生的臣子走出来进言。


        

刘辩凝眸望去,赫然是在凤翔俘虏的贾诩。


        

目前,袁术占领豫州,涵盖比较富庶的南阳,汝南和江淮一带。


        

地界不大,却人口众多,钱粮充足。


        

袁术出身高贵,是汝南大族袁家的嫡长子,袁家四世三公,是汉末顶级的豪门,门生故吏遍天下。


        

蜀中的刘焉,荆州的刘表,这些皇室宗亲也望其项背。


        

再者袁术麾下十余万精兵,远远超过北方大诸侯公孙瓒。


        

有问鼎中原的计划。


        

何况南阳郡,汝南郡,分别为东汉第一,第二大郡。


        

袁术底气十足。


        

以前朝廷兵少将寡,不得不让徐荣铤而走险。


        

今降服七八万西凉精骑,是时候终结袁术的锋芒了。


        

最关键袁术与公孙瓒,陶谦结盟,南北呼应,江东孙坚也在袁术麾下效命,堪称袁术的头号打手。


        

徐荣再善战,单凭区区三万飞熊军,的确很难全歼袁术的劲旅。


        

张绣挺身而出。


        

“带三万西凉精骑,驰援徐将军,记住生擒袁术,不要辜负你北地枪王的称号。”


        

“张绣何在?”刘辩起身喝问。


        

“末将在!”


        

皇上对他有知遇之恩,张绣抱着大捷的决心离去。


        

此后,卢植,黄琬,皇甫嵩陆续汇报几个不咸不淡的问题。


        

“喏!”


        

张绣领命,折身而去。


        

闻讯,百官纷纷抱拳恭贺。


        

一时间,气氛紧绷的朝廷内,渐渐轻松,欢愉。


        

刘辩目光转向蔡邕,宣布道:“即日起,朕册封两名妃嫔,蔡侍郎之女蔡琰,封昭仪,爵比诸侯王,封张宁,为婕妤,爵比列侯,唐姬统管后宫,择日举行仪式。”


        

为避免朝廷争端,刘辩刻意淡化张宁的身份。


        

刘辩走到王允身旁。


        

“皇上,董卓乱京,朝廷不少机构荒废,现在各郡太守,刺史与朝廷离心离德,甚至悖逆朝廷,臣建议在廷尉之外,设监察机构,收集情报,监察天下,甚至监视各地宗门。


        

“恭喜皇上,贺喜皇上!”新迁的太仆王允走出来道贺,忽然话锋一转抱拳说:“皇上纳妃,举国同庆。不过,臣有事汇报。”


        

“说!”


        

此言一出,朝廷百官惊骇,欢声笑语顷刻间散去。


        

朝廷设监察机构,此举简直引火自焚。


        

做到知己知彼,发现危机,扼杀危机,避免朝廷处处被动。”


        

监察机构,监管天下?


        

若他们驳斥,不免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引起皇上怀疑。


        

刘辩审视着百官,王允竟然如此耿直,公然建议监视同僚。


        

届时,不光监视各地太守,刺史,宗门势力,保不齐暗地监视洛阳官吏。


        

王允为朝廷着想,也把同僚推进火坑。


        

由衷的说,他支持设置监察机构。


        

不过,王允在朝廷公然提出来,让他处境两难。


        

咳咳...


        

刘辩干咳两声。


        

王允稍稍犹豫,铁面无私的说:“皇上,监察天下,收集情报,必然涉及宗门,臣举荐两人。”


        

“何人?”


        

若赞同,岂不表明不相信百官吗?


        

“王允,此事非同小可,何人能担当大任?”刘辩询问,计划让王允打消念头。


        

在西凉军诸多俘虏内,王允发现效忠李傕的贾诩,和西征军内善战的典韦。


        

贾诩修为不高,却擅长兵法谋略。


        

“西凉贾诩,河内典韦!”王允转身盯着贾诩说。


        

回到洛阳,卢植安排他与华雄处置俘虏。


        

瞧见王允严肃的神情,刘辩知道王允计划一条道走到黑。


        

“爱卿,朕会慎重考虑。”刘辩高声道:“今日起贾诩担任朕的幕僚,典韦任禁军统领,保护京都与皇宫安危。”


        

典韦不懂谋略,修为惊世骇俗,是仅次吕布的存在。


        

他们配合,一文一武,相得益彰。


        

退朝后。


        

刘辩回到内宫。


        

“谢皇上!”


        

贾诩答谢。


        

一路思考王允的建议。


        

是该监察天下,做到知己知彼。


        

即使不能监视宗门,也要监视汉室各地刺史,诸侯,快速收拢皇权,收复失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