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战枭在唐 > 第546章 攻敌所必救

第546章 攻敌所必救

作者:月下嗷狼 返回目录
        

第546章 攻敌所必救


        

同样是山,同样是秋季,西域的与辽西相差太大,西域的山脉高大,‘色’调以灰为主,而辽西多为相对矮小的山岭,遍山金黄。


        

一支庞大的骑军缓慢而坚定地行进在营州通往科尔沁草原的山道上,他们的主将小心翼翼,在队伍前方的山坡两侧放出了斥候和猎犬。


        

指挥这支骑军的将领正是宁远上将军李怀唐。


        

秋风吹黄了树叶,落叶随风散布于漫山遍野之间,‘色’调‘迷’人,然而,他却无心观赏,注意力全在山腰浓密的山林里。


        

安抱‘玉’忍不住发表意见:“契丹人新败,对我们莫名畏惧,全军上下士气低落,面对面地堵截我们只会适得其反。如若我是可突于,宁愿选择意想不到之处设伏,冲击中的骑兵不懂恐惧。”


        

“意想不到之处?”李怀唐饶有兴趣地望着安抱‘玉’。


        

安抱‘玉’点点头,继续道:“山道两侧树林茂密,山坡较为平缓,明显是个设伏的地形。但是,设伏者能想到,经此路者又岂能无戒心?”说到此,他顿了顿,遥望向前方视野尽头,又没头没脑地道出一句:“鹰骑的斥候越走越快了。”


        

山林茂密幽静,远远望去,让人总觉得里面隐藏有无数的妖魔鬼怪,仿佛他们随时会现身,居高临下扑下来,将路过的人马撕碎吞噬。


        

李怀唐扬鞭指着前方蜿蜒的羊肠小道对身边的封常清言:“如此险峻要道,可突于既不设防堵路又不设伏截击,岂非怪事?”


        

封常清在观察地形,闻言,疑‘惑’道:“上将军常言,事有异常必为妖。依属将看,契丹人对付我们只有两途,要么设防,要么设伏。可眼下真的很奇怪,走了半天,依然不见他们的影子。”


        

胜利容易滋生骄傲,骄傲又是轻狂大意的温‘床’,连场大捷正在吞噬将士们的应有的谨慎。如果连斥候都失去警惕之心,那么距离兵败之日不远矣。


        

刚进入山道之时,鹰骑斥候还能兢兢业业,随着时间的推移,期待中的契丹人依旧销声匿迹,将士们开始松懈。很明显,契丹人已经胆怯,从榆关一路到此,数百里之遥,契丹人莫说沿途袭扰,甚至连营州都不战而弃,其畏战之心可见一斑。于是乎,斥候们的脚步开始加快,检查越来越马虎……


        

经安抱‘玉’的提醒,李怀唐这才发现自己忽略了将士们的心态,如果任由其发展,恐怕将如安抱‘玉’所指,在最意想不到的地方遭遇契丹人的伏击!


        

李怀唐疑‘惑’地顺着安抱‘玉’的视线望去,忽有所悟,又惊又怒。


        

“张仇,传令,鹰骑斥候放慢脚步,仔细搜索,一只蚂蚁都不能放过!”


        

张仇应命而去。


        

“该死的李怀唐,比兔子还小心!”


        

站在他身旁的一名大将问道:“大将军,我们还伏击吗?”


        

“伏击个屁!他没上钩,先放斥候过来还带着狗,走得比蜗牛还慢。撤!”


        

山道的北端,山上最高的巨石上,一名浑身兽皮的猎人凝目远眺。


        

良久,猎人爬了下来,对一名等候的将军说些什么,一边说还一边摇头,脸‘色’尽是失望。


        

听者更失望,神‘色’严峻。


        

可突于放弃伏击的现场,万马经过的痕迹浓重。李怀唐暗自庆幸。可突于不简单,败而不‘乱’,自榆关外开始就设下圈套,用连续的退却麻痹对手,在预计对手最大意之时再发动致命一击力挽狂澜。若非安抱‘玉’心细谨慎,恐怕还真要‘阴’沟翻船。


        

越过重山和丘陵地带,视界豁然开朗,一望无际的大草原展现在宁远铁骑的眼前。


        

科尔沁草原以护真河为界,以西是契丹人的牙帐所在,那里的地形较为复杂;向东过河为科尔沁大草原,地势平坦,是契丹人的最主要牧区。


        

没过多久,数不清的骑兵从原本静悄悄的山林里走出,悻悻地向北而去,惊起林中的一窝窝飞鸟。


        

鸟类杂‘乱’的尖叫声在山岭之间回‘荡’……


        

果然有埋伏!可突于竟然将伏击安排在山道的最北端,也就是宁远铁骑即将进入科尔沁草原之际。


        

话音方落,天上的白‘玉’爪接着发出警报。


        

敌人就在前方!


        

追!


        

李怀唐驻马高地上,叹道:“这里的条件可比西域要好多了,水丰草美。”


        

封常清无心思欣赏草原风景,问出了压抑在心中许久的担忧:“上将军真的相信神秘人的信息吗?万一……”


        

李怀唐豪气干云:“若非是他,都山下的唐军已灰飞湮灭,契丹人也不会惨败逃窜。没什么万一,辽阔的草原适合机动作战,这片土地将会见证,谁才是骑兵中的王者!”


        

接到斥候的报告,可突于惊慌失措,再无心思于躲猫猫,下令全军转向。科尔沁草原上,追逐者的身份迅速转换。


        

可突于心神不宁,烦躁不安,他怀疑内部出了叛徒,不然,李怀唐怎能知道他的部署?在与渤海国‘交’界的松山下安置有他从松漠都督府转移而来的上万工匠,其中大部份是汉人,以铁匠为主。


        

契丹之意乃镔铁,暗指他们会打铁。实际上,他们能从茹‘毛’饮血的荒蛮时代到掌握冶铁技术要拜他们先祖的远大目光所赐,在与大汉文明的接触过程中,他们深知铁器的重要‘性’,或向汉匠偷师,或抓取汉匠为奴,才逐渐掌握冶铁技术。


        

宁远铁骑杀气凛凛,在天上的白‘玉’爪引导下,有条不紊地‘逼’迫向对手。


        

契丹人似乎害羞得很,如同被热烈追求的闺‘女’小娘,始终躲着背影相向。


        

向北追出数百里后,宁远铁骑忽然放弃契丹人,挥师东进,直‘逼’松漠都督府与渤海都督府的‘交’界山区。


        

抢汉匠!


        

那,为什么我们不学?


        

因为我们忙着抢汉匠!


        

我们干嘛要抢汉匠?


        

因为我们需要战刀和马掌。


        

要战刀和马掌作甚?


        

这是契丹人世代相传时父子之间典型的问答。


        

冶铁是契丹人自立的根本,他们身上的战甲,手中的战刀,以及和诸胡换取的马匹都需要铁器制品,而,李怀唐直扑的方向是他的软肋所在,如果失去这些匠人,契丹族将一夜回到解放前。


        

可突于一边策骑,一遍诅咒李怀唐。为了躲避可能从北方袭来的回纥联军,他小心翼翼地作了安排,将处于与东突厥‘交’界处的松漠都督府里的所有匠人都转移到东面草原,然后才安心南下对付唐军。没想到,李怀唐居然知道他的死‘穴’。请记住的网址,如果您喜欢月下嗷狼写的《战枭在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