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战枭在唐 > 第632章 楚天阔创造的奇迹

第632章 楚天阔创造的奇迹

作者:月下嗷狼 返回目录
        

若问悲哀,辽东船队的水手们直指苍莽大地。 那里没有他们展示勇武的舞台,荣誉只属于六条‘腿’的骑兵。


        

必须承认,水师在安市城大捷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如果没有他们的协助,宁远铁骑的骑兵难以完成数百里奔袭,同样如果失去他们的努力,宁远铁骑也无法做到悄无声息的突然‘性’。


        

然而,他们只能拿将最佳绿叶奖揣在怀里,带着妒忌与羡慕,眼巴巴地看着骑兵们敌营,惬意摘取战功。


        

船队新贵,楚天阔船长牙痒痒,手也痒痒,十万颗头颅,均与他无缘。


        

走不了,只有等待下一轮‘潮’水。


        

“大郎,”一名同乡过来请示。


        

“叫我船长!”楚天阔的郁闷找到了个小小的宣泄口。


        

啥时候老子‘胸’前的星星才能涨停板撒?


        

楚天阔求遍诸天神佛,寄希望于某些瞎了眼的渤海国叛逆慌不择路,一头撞入辽水里,成全他的功劳‘欲’。可惜很不巧,貌似天上也有黄金周,大神都休假去了,让他的美好愿望落空。


        

好运不来也就算了,偏遇上倒霉事。搁浅了,不幸撞上在河道的淤泥滩,动弹不得。还好问题不大,不致于翻船。


        

正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契丹铁骑姗姗来迟。


        

不知该说契丹人倒霉,还是楚天阔否极泰来。


        

水手同乡‘挺’‘胸’抬头:“船长,请问,绞车弩能松开了吗?”


        

绞车弩的弦不能长时间保持紧张状态,否则会很快疲劳失去弹力。


        

楚天阔不甘心地瞧了眼船头方向的弩手们,嘴‘唇’动了几下,正想挥挥手同意,忽然,听到西边有马蹄声。


        

天与不受,必遭天谴。何况,楚天阔同志向来不会客气。


        

契丹人的两骑散骑在河边流连观察了一会,好奇地打量着辽水中的落单的斗舰,觉得毫无威胁后才不紧不慢离去。


        

老大,哦,不,船长,刚才为何不‘射’?


        

诺大的辽水上,只余下孤伶伶的一艘斗舰,辽东船队的其余船只凌晨时分已随着退去的‘潮’水驶出辽河河道。


        

且慢!转向!


        

楚天阔砰然心跳。不知天上的哪位大神显灵了,随手扔下一块大馅饼给他,意思意思。


        

敌骑来了数百人,围在岸边看热闹,还嚣张地指手画脚。


        

哈哈,丫的动不了了!


        

快下沉让爷爷乐乐!


        

‘射’?前戏也能让老子‘射’?


        

两条小鱼小虾远远满足不了楚天阔的胃口。


        

耐心果然有厚报。


        

楚天阔感觉到**在向他招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射’,给我一起‘射’!


        

三架绞车弩仿佛早已迫不及待,应声发言,嗡嗡震耳的弦声中,三大,十八小,一共二十一支弩箭化作流星闪影,狠狠扑向岸边的观众群。


        

绞车弩最让人纠结的是命中率。海战中,受海‘浪’颠簸的影响,能否取得战果全凭人品。但是,当目标与绞车弩同时处于静止时,情况另当别论。


        

而,斗舰上,水手们同样乐不可支:好多鱼啊!


        

楚天阔抹了抹嘴角:是好多,不过,我忍!


        

陆续又有数百骑到来,增加了观众团的厚度。


        

主弩箭的威力非同小可。慢镜头回放,在主弩强大的冲击力下,一匹战马的马头瞬间破碎,弩箭余势未减,猛然穿透骑士‘胸’前的皮甲,撕裂其身躯,释放出鲜活的内脏。然而,双重阻力依旧无法削弱它的力道,向前,高歌向前,继续向前,犁出一条血路,最后打个趔趄,放横身子狠撞,砸到三五骑,即使是那一刻,倒霉的骑士无不‘胸’骨或‘腿’骨尽碎……


        

眨眼之间,契丹人损失了三十余骑。余者惊骇无比,河里的船只原来是吃人的怪兽!


        

逃,赶快逃。


        

目标实在太多,所占面积足以忽略绞车弩的偏差。


        

属于契丹人的悲剧与属于楚天阔的喜剧同时发生。岸边上千契丹铁骑的站位,刚好与十支弩箭的前进轨迹‘吻’合,其中三支是粗如手臂的主弩箭。


        

弩箭扫过人群,如铁犁耕豆腐,空中随之‘激’‘荡’着腥风血雨与残肢碎骸,凄惨的鬼哭狼嚎同步响起,如果是电影,最佳配音奖非其莫属。


        

第二轮的弩箭肯定来得及放出,问题是命中率,必须在敌人密集的队形疏散前方能取得满意效果。


        

或许是契丹人的霉运未尽,中军刚好来了个大人物――契丹王李屈烈。


        

怎么回事?见鬼了吗?


        

无需命令,求生本能使然。


        

同样,斗舰上的弩手也不等命令,绞车弩放空后,马上又齐心协力拉动十二石弩弦。


        

双方都在与时间赛跑,一方为了活命,另一方为了立功。


        

李屈烈举首远眺,咦?那是?……


        

疑‘惑’很快烟消云散,一支弩箭凶狠霸道地从他前‘胸’向下斜‘插’,而后透出后腰,创造致命的贯穿伤。


        

大王被狼神召唤了!


        

李屈烈怒喝溃散的部下。在他眼里,契丹勇士表现得如此狼狈简直贻笑于世人。


        

没有人回答。尽管他们都知道正确答案。


        

该死,前面究竟有什么?


        

人心不足蛇吞象。数十名敌骑的惨死依旧驱赶不掉他心中的遗憾。


        

当然,如果让他得知,契丹王被他无意干掉了,肯定不会再有这番感概。


        

李屈烈的意外阵亡沉重打击了契丹铁骑的士气。可突于面无表情,远远望着辽水里的那头“怪兽”,向思想者大卫靠齐。


        

契丹骑兵傻眼,捡起大王的尸体,嚎哭而去。


        

限于视力,楚天阔无法确认战绩。


        

可惜了,可惜斗舰不能装十个,百个绞车弩!可惜十万敌骑没涌到河边排队……


        

还是那句,人算不如天算。河道意外出现敌人的船。


        

怎么回事?河对岸渤海人的斥候呢?


        

能雄霸一方的绝非省油灯。可突于抛却小算盘,马上派出斥候奔向辽水上游,从浅水区渡河。


        

他磨蹭迟到的原因,属于司马昭之心。


        

安市城是一块骨头,他兴趣不大,还是留给牙口好的大武艺来啃。打定主意,他躲在辽西城享受着唐军留下的大量物资,实在抵挡不住大武艺的威吓了,才慢吞吞赶来。不过,老天已经为他安排妥当藉口:辽水解冻,无法渡河。


        

隔河观虎斗。算盘不可谓不响。


        

契丹人撤了,原路折返,上演末路狂奔。


        

本书首发 。


        

好奇敌不过恐惧。


        

消息传回来,令可突于口瞪目呆,雄壮一时的渤海国十万大军已然成为历史,烟消云散。


        

李怀唐是怎么做到的?太可怕了!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_^*) ,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吧!


        

&-就能看发布的章节内容请记住的网址,如果您喜欢月下嗷狼写的《战枭在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