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本府兵一小兵 炽热的太阳烘烤着大地,校场边上的柳树无精打采的摇晃着稀疏的柳叶,树下的黄狗吐着舌头,发出阵阵轻喘,看神经病一样的看着校场上的一群傻冒。太阳地里站着好玩吗? 大约两千多士兵全副武装的站在校场上。一个个如同打霜的茄子,精神萎靡不振,大多数人心里骂着上官,那个二世祖王朗,“大热天练个鸟兵,害的大爷们在这里受苦!” 虽然心里一万个不乐意,为了一口饭吃,为了活下去,却不敢说出半个不字。 这两千多人刚好是一府府兵,根据大夏兵制,一府两千多人,下面五个步军,一军四个团,一团三个旅,一旅两个伙,一伙十五人。总计步卒两千人左右,一个马军五百人左右。共计两千五百人。 府都尉将旗,军帅旗,团帅旗,旅帅旗,伙头旗。各级旗帜鲜明,层层叠叠,按照要求排列成前后中左右五个方阵。看起来军容齐整,仔细观察,却发现军无斗志,强装出一副模样而已! 周瑾作为后军的后军,站在两千多人的最后面,无力吐槽,这个狗屁公子爷,就喜欢玩花样,这些 人也就欺负一下不顶事的山贼,要是遇到草原蛮子,还不是一哄而散,比小孩过家家强不到哪里去! 周瑾今年二十岁,长的五大三粗,天生神力!粗犷的脸上一副络腮胡,整个人看起来无比威猛,实际上心思细腻,腹黑无比! 他算是是良家子弟,家里老父老母,哥嫂五口,几十亩田地,倒也过的生活安逸,不曾想大夏老皇帝驾崩,新帝登基,起了争雄天下之心,下令全大夏国一百多军府,每府择良家子弟成立府兵。 这府兵平时在家务农,战时出来作战,自带兵器盔甲粮食。本人免徭役地租,一时间大夏各府陡然间征起精兵二十多万! 周瑾年少轻狂,平时好结交豪侠,使枪弄棒,颇有武力,换句话说就是游手好闲,拉帮结派,偷鸡摸狗,打架斗殴!整天惹事生非不被父母待见,赶上征兵令,周父花了重金置办衣甲兵器,好言相劝,甚至以死相逼让周瑾参军,最后周瑾无奈,抱着大丈夫当马上取功名的想法,答应了!实在是受不了哥嫂那哀怨的眼神,邻人的鄙视,“小样,此番活出个人样给你们看看!” 没想到了军营却发现这里并不是善地,伙头赵大个是个老兵油子,其他伙中同袍都是和自己差不多的奸滑之辈,一个个嘴上如同抹了油,油腔滑调,行动起来一个比一个狡猾似鬼。 训练起来出工不出力,吃饭的时候最积极,其余时间都是在打酱油!要说他们这伙跟同一旅的另外一伙都是二十左右的年轻人,长的高高大大,个人也都孔武有力,奈何每个人都油滑无比,整个旅根本搓不到一堆,谁都不尿谁,分成三五个小团伙,彼此勾心斗角,相互倾轧,貌合神离,偶尔还会产生口角,动动手,打上一架。纯粹一盘散沙,集训了一个月,考评下下,被都尉分配为后军之后军,整个一吊车尾的存在。 旅帅王刚是都尉官王朗的家兵,为此没少被批,王刚这人三十多岁,生的木纳,榆木脑袋,要说他作为一个家兵,冲锋陷阵,保护家主责无旁贷,义不容辞,非常称职,但作为旅帅,统御两伙三十多人却又无可奈何,本就不是带兵的料。 说来凑巧,王刚跟副旅帅王俊都是王朗家兵,伙头赵大个跟另外一个伙头刘峰,两个副伙头李明,张勇刚好是四个镇来的,手下都是同镇来的人,这些家伙分成四个团伙,各种搞事情!就是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王刚很无奈,对于这种情况也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只要不影响老子,随他去吧,反正老子是后军之后军,表现不了啥好,别丢人显眼就阿弥陀佛了! 军中上午一餐,下午一餐,吃了早餐出来整队,然后保持队列,一直站到现在中午时分,每个人穿戴着几十斤重的盔甲,顶着炎炎烈日,早晒得头晕眼花,汗流浃背,腹中肚鸣如雷,四肢酸痛,头晕眼花!心里可劲骂娘,但也得忍着,都尉王朗可不是好鸟! 当初第一次集合,最晚到齐的赵大个这伙可是每个人领了十军棍,赵大个那叫一个郁闷,只能暗叫倒霉,后来也没少给最迟来的周瑾好果子吃。 奈何周瑾这厮皮糙肉厚,多打十军棍照样生龙活虎,越发带着张勇等五个湖湾镇的兵跳的欢实! 这几个参军以前就是老相识,军营重逢以后,小团伙立马就形成了,张勇这家伙家里有钱,经常吃喝玩乐,也很拜服周瑾这厮的武力,就不像是副伙头,倒像是周瑾的狗腿子!余下同镇的严山重,郭杜,刘涛,李洋几个更是隐隐以周瑾这厮为首,出则同行,入则同居,水泼不进,针扎不入!着实让人头疼! 严山重,郭杜是刀盾手,站在第一排,周瑾,张勇是长枪手护在中间,后排是刘涛李洋两个弩手。 其实一伙十五人,四个刀盾手,四个长枪手,四个弩手,一伙长,一副伙长,一旗手,分三排五列,另外一边一伙同样是这样,中间旅帅站在最前,后面是旗手,后面副旗手,最后是副旅帅。 整个队列方形,刀盾在前,内里长枪手,弩手,遇到无甲的敌人,先用弩攒射,接敌长枪兵刺杀,刀盾兵掩护。这就是明安府的基本府兵配置,至于战力如何,还要看战斗考验! 都尉王朗是秦州刺史王迅的小儿子,王家乃是河东豪门大阀,土地上万倾,很多族人在朝为官,跟关中李家,陇右范家,河西崔氏,组成一个盘根错节,错综复杂的既得利益集团,大夏皇族也得仰仗这些大族帮衬,很多皇后,贵妃,都是几大豪门嫡系小姐出身。所谓王与士共天下。 天下割据已经上百年了,大夏割据关陇河西河东,靠着潼关,黄河天险跟塞北蛮族,中原大燕国,南方大楚国争雄。 蛮族逐水草而居,大小数十上百个部族,其中规模最大的犬戎人,狄人分别吞并小部落,形成东西两蛮,一直在草原上争抢话语权,他们分出胜负的一天,就是挥军南下的时候,中原的富庶让他们做梦都在想过来抢一把! 大楚占据南方,水网密布,渔米之乡,手工业发达,更与海外贸易,民富有,不喜征战。 大燕国地两千里,人口众多,兵精粮足,同时面对蛮族和大夏的压力,一百多年来互有攻伐,版图却没有太大的变化,各国人口财富也积累起来。 作为刚刚招募的府兵小白周瑾对天下大势没有一点了解,王朗是世家子弟,消息灵通,自然知道这次不一样,新的大夏皇帝杨凯野心勃勃,从先帝十四个皇子夺嫡中脱颖而出,让他们这些大族都深感意外。 世家大族推测,这很可能是帝师袁腾的阴谋,通过战争,将大夏国内的矛盾向外转移,如果战争顺利,形成新的勋贵集团,抗衡他们这些世家大族,如果失利,丧师失地,则难免沦为他们这些世家大族的傀儡,以杨凯的性格,如果不能大权在握,即便作为皇帝,干什么都要仰仗门阀的鼻息,那才是生不如死! 三月招募府兵,四月五月训练,七八月就要调动了,其中五万人拱卫京师,五万据守潼关,五万据守太原府,七万作为远征大军,进攻燕国。 杨凯甚至联合了楚国,不知道许诺了楚国什么好处,楚国也将出动大军,夹击燕国! 王朗从小家学渊源,王迅这一支王家分支跟河东王家已经几十年没有往来了,这次征战天下,是他们这些小家族,边缘分支的机会,毕竟关陇人都崇尚武力,习武成风,渴望建功立业,创造新的豪门,光宗耀祖!王家父子熟读兵书战策,王迅也是从小兵累积军功做到秦州刺史,这不是终点,他的目的是超越河东王家,成为王家真正的主脉,而不是分支,连去拜会王家家主王昭都被敷衍,羞辱! 太阳火辣辣的,却比不上王朗心中那团火来的炽热,他恨不得冲到前线,斩杀燕国狗贼,冲进燕国国都邺城,生擒燕国皇帝,成就不世之功。 今天只是排列阵型而已,以后还要操练变阵,合击之术,进攻撤退都是大学问,两军对垒,可不是农夫争水械斗,一个不慎就要兵败如山倒,被人衔尾追杀,死无葬身之地! 看着这些慵懒的士兵,王朗气不打一处来,指望这些乌合之众,根本打不了胜仗,看来要好好操练一番,至少也要做到令行禁止! 周瑾全身披挂,头戴铁盔,身披扎甲,这身估计有三十几斤,手里铁枪也有二十几斤,早上一碗粥水,肚子早就饿了,又累又饿,真不是人呆的地方,可是军令如山,没看伙头赵大个都一动不动吗,上次被打了二十军棍,这次咬着牙也要坚持下去,说不准小煞星王朗动怒,砍了自己吃饭的家伙可就完犊子了!心里将王家女性问候个遍! 第二章 人仰马翻不足睹 太阳西斜,校场上的士兵们已经站了三个时辰,举旗的旗手手都酸了,像是有千斤重担在手上挂着,其余的人腿肚子哆嗦,王朗没有发话,这些人只能坚持! 敢说话的军棍伺候,敢走动一下的,拉出去打!这时候阵容已经不整了,王朗很不满意,但对于刚刚集结的新兵队伍来说,能坚持到这一步已经不错了! “解散,各部带回!”王朗黑着脸转身离开。有传令兵摇旗,其他人都明白了。 这时候很多人都快要瘫痪了,王朗一走,他们立马坐在地上,人仰马翻,不忍卒视! 带回也不是一窝蜂的都走了,从后军开始疏散,往营房方向走,周瑾最喜欢的就是解散这句话了! 刚才还是一脸的不情愿,现在精神的跟脱缰的野马一样,跑步往营地跑去,却被张勇抓住,别跑啊,小心旅帅打你屁股!周瑾无奈,“真她妈累啊,腿快要断了!” “可不是咋地,我感觉这辈子都没吃过这样的苦,倒了八辈子霉了!”张勇他们立马附和,纷纷表示遭了大罪了! 那肯定是大人物先走,旅帅王刚带着旗手走在前面,后面的人跟着走在后面,最后王刚他们去了军官食堂,周瑾这些大头兵狂奔向伙房! “老张,今天吃啥啊?”快嘴张勇问道。 “今天吃肉,都尉大人发话了,今日表现不错,赏肉吃!”伙房大师傅笑呵呵的回答。 “哇,太好了,半个月没吃过肉了!” “是啊是啊,都忘了肉是啥味了!” 火头军开始抬出饭菜,喷香的大肉也上了桌!香气扑鼻,让人嘴馋不已。 大兵们一点都不敢上去抢饭,为啥,没看几个纠察队虎视眈眈,敢有抢饭的拖出去往死里打!周瑾被打的最多,长记性了! 等饭菜摆满了,每个人都对着饭菜流口水!当兵吃粮,这粮不好吃,王朗是个严谨的人,吹了号才能开动。 好不容易吹了号,大兵们开始风卷残云,胡吃海塞,实在是饿坏了,没多久,饭菜被吃喝的精光,周瑾依依不舍的舔舔盘子,喝下最后一滴汤水! 大肚汉不是白叫的,一个人吃了三碗饭,五张大饼!一碗汤!这才意犹未尽的回宿舍! “周哥,吃饱没?”张勇问道。 “饱个屁,还能再来三碗,不是没饭了吗!” “哈哈,周哥,要是都跟你一样能吃,部队的粮食可就很快就没了!你倒好,总计带来十担粮食,已经吃了一担了!看你吃完了还吃什么?” “额,怕啥,你们不是饭量小吗,你们的粮食我就帮你们吃了!” “哈哈,”众人哄笑,对于周瑾的饭量,那是佩服的五体投地!每天吃了饭都拿这事寻开心! 吃完饭就要回去睡觉了,天还早,大家洗洗刷刷好,躺在床上海聊,军营内不许随便走动,别的地方是不是这样不知道,王朗绝对禁止士兵们乱窜,一是严防奸细,二是省得惹事生非! “赵头,给大家讲讲吧,这伙也就你一个人上过战场,以后我们难免也要上,你给大家再讲讲如何保命!”严山重又来了。 “嘿嘿,要说保命,你们可算找对人了,我给你们讲啊,你上了战场,就跟着大部队,看谁武功高,跟着他跑绝对没错,还有,就是千万别走散了,落了单你就死定了,看旅帅的旗,他要往哪里冲,你就跟着,熟悉的人一起是个照应,另外,你们可别跟人单挑,大家要配合,三五个人打一个,刀盾手不要强攻,一定要胆大,………” 赵大个经历过战阵,说起来头头是道,新兵们听得津津有味!恨不得明天就上阵,砍个敌人首级立功受赏! 周瑾也听得入味,长的粗可不代表心粗,上战场可是要命的事,谁有几个脑袋,只能学,学老兵的经验,听着赵大个吹的山响,这家伙保命就是一个字怂。跟着大部队,跟着武功高的人,也是一个办法,周老爹也打过仗,平时喝醉了也说队伍里的事情,老惨了,全军覆灭,老周自己打到脱力昏迷,天降大雨,从昏迷中醒来,部队不知道跑哪里去了,从尸山血海里爬出来,一路潜行乞讨才回到家,一辈子最痛苦的就是遇到一个窝囊将军,一将无能累死三军,那支队伍番号都没了!弟兄们也没几个活下来! 不久熄灯号响起,大家开始睡觉,都累了,鼾声如雷,一夜无话! 接下来月余时间,王朗将队伍操练的死去活来的,严苛的军令下,新兵们逐渐成长起来,认旗,听号令,走队列,排阵型,转化阵型,渐渐的有些军队的样子。 最痛苦的是拉练了,武装越野,将军骑着马,小兵们跟着跑,每天十里,跑回来休息吃饭,阵型最乱的没饭吃,逼着这些家伙保持阵型,要是万一遇到袭击,也不至于手忙脚乱,被人一举歼灭! 大伙都累的没有力气说话,训练完了吃了饭,倒头就睡,也没时间听赵大个吹牛,反正翻来覆去就是那几段!没有新鲜玩意!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对练,王刚让手下两伙人对练,熟悉战法,都是木刀木枪,没剪头的羽箭。几场较量下来,互有胜负,同一伙的家伙们开始团结起来,跟另一伙人对干,打出火气了,不团结就会被揍得很惨,对面的家伙胜了,会拿木刀拍脸,被人踩在脚下拍脸,是爷们都不能忍!于是对练变得残酷起来,经常有人受伤,鼻青脸肿的! 周瑾开始受欢迎起来,没办法,这家伙力量奇大,天生神力,一枪下去全力的话,可以让穿着护甲的家伙筋断骨折。全伙保护周瑾一个,盾牌护着全身,其余枪手打乱他们的进攻,只要周瑾一个出手,一枪捅下去,对面盾牌炸裂,阵型乱了,人马倒地,其余人上去逮住落单的打,就这样对面伙无语了,挡不住周瑾一枪。 对面后来精了,不接战,两伙人就在场上兜圈子,老鹰捉小鸡,王刚看不下去了,只好这样了,两伙人合练,刀盾掩护,枪手突刺,弩手偷袭,全旅成锥形,以周瑾为核心,打破一个缺口,其余人后面跟进扩大战果!大部分时间都是这样演练,倒也精熟! 如此一来,周瑾开始成为这一旅的风云人物,不服不行,这家伙专找不服的对练,打到你服,也是大家都年轻,军中也崇拜武力高强之辈,表面上客气,私底下不服的自己加紧练习,希望能打败这货,等时间长了,才发现周瑾也在进步,差距越来越大,也就平息了争胜的念头,毕竟有个武功高强的同伙,战场上生存率高些!哪个不开眼的跟自己小命过不去?人家吃肉,自己也能喝口汤! 一道军令传到王朗手上,王迅命令明兴府府兵三日后到秦州集结,十日后向汾州开拔! 这里距离秦州并不远,五十多里路,当天下令收拾东西,一些淘汰下来的老弱留下来看护营地,其余人全军准备出发。 周瑾们这些新兵兴奋起来,终于等到这一天,训练也停了,休息一下,王刚紧张起来,满营地叫骂,什么该怎样装车,那些先收拾,晚上睡觉的被褥铺盖晚上还要用,瞎咋呼了一天,总算收拾停当! 第二天队伍集结完毕,王朗训话,让大家打起精神,不要紧张,勇敢杀敌,建功立业,完全调动起全军的热情,一声号炮响过,斥候首先出发,没多久,马军出发,依次是前军,左军,右军,中军,后军,后面是运输粮食的锱重部队。运输着粮食。 每个士兵全副武装,另外每人携带两升熟粮,马军还带着草料,万一遇到状况,也能凑合吃点,不然饿坏了,还打什么仗。 两千多人的队伍加上锱重部队,拖拖拉拉也有两里那么长,斥候不停的来回报告前面情况,要是高山密林地形,必须要探查清楚有无伏兵,遇到河流要打造浮桥,总之一天也走不多远,这里还是秦州地界,不过阵仗还是要做足,也是训练他们,不是说现在马虎大意,到敌人势力范围再紧张起来,到那时懒散惯了,毛病也改不过来了,那就麻烦大了! 第一天走了二十里,就寻找地方扎营了,事先王朗就勘探好了地形,每天走多远,到哪里扎营,全按计划行事,看得出来也是一个谨慎小心的人! 周瑾们自然听令行事,说扎营,开始将锱重车围成一个圆形,挖开壕沟,竖立营栅,辕门,布置中军大帐,各军营房,伙房的人接近水源,搭灶做饭,全军人人动手,一切有条不紊,旅帅以上的人都是老手,指挥手下做事情,小兵们干的热火朝天,无他,新鲜而已!然后开始吃饭,休息,自然有人在外围警戒。 周瑾看在眼里,心里嘀咕“这王朗手下的老兵还真不赖,一切有条不紊,按部就班,跟着这样谨慎小心的主将还真能学到不少东西!” 第三章 秦州虎狼齐地走 第三天王朗部众吃完早饭拔营开路,距离秦州还有十里路,昨天已经派人联络了王迅,接到命令到秦州大营驻扎,中午时分远远的看到秦州巍峨的城墙。不知到了多少部队。 秦州大营在城南大教场,等从大营辕门进去,两边都是营帐,也有早早到达的友军,明兴府府兵开进来的时候所有人都观望一番,也有比较的意思,王朗自然有表现的欲望,特意叮嘱过,进营的时候走的整齐一些,还好,没出大的纰漏,比平时训练还要好些,大兵们自然也有同样的想法,至少不能让人轻视吧! 王迅在中军大帐门外看着这些府兵,行走队列齐整,心里也乐开了花,微笑着将王朗迎进大帐,不是说特意如此,而是每个府来了,都要出去迎接一下,以示鼓励,大将军是有威严,但也要安抚手下,主将傲慢无礼,军心不稳啊! 将军们在大帐商议军情,自有人引导明兴府兵去事先安排好的位置扎营,秦州十几个军府,三万人马,数百上千营帐,里三层外三层,大致占地上百亩。王迅军令,无事不得外出,不得随意走动,大家吃了晚饭就在营帐内休息。 到了第五天,最远的部队也到了,全军集合,祭旗!三万人密密麻麻排满整个校场,旗帜飘扬,鸦雀无声,除了战马打响鼻的声音,无人敢说话,交头接耳!王迅看起来笑眯眯,律法严苛,比王朗更过之而无不及!这些部队本来就是以王迅的老部队为骨架组建的,各军将领知道自家主帅的秉性,是以三万人聚集,除了风吹过树林,风卷锦旗的猎猎声响!没有别的杂音!整个校场显得无比威严肃穆萧杀! “咚咚咚,”三声号炮响过,军乐响起,王迅斩杀三牲,以血祭牙旗,这是秦州军最大的旗,代表王迅,用生灵的鲜血祭奠神灵,期望神灵保佑,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之后王迅发表致辞,激发将士们的斗志,激励众人杀敌立功,报效朝廷!之乎者也之类,周瑾听得不大懂,“这老头真抠门,说这些有什么用,不如几两银子来的实在,犒赏三军,喝酒吃肉来的痛快!”呵呵,殊不知大军没开动,没战绩,哪里来的犒赏三军,又不是山寨,大碗喝酒…… 接着台上的将领每个人喝了一碗酒,誓师大会也就完成了,各家带回,等着三天后出发! 至于如何行军,到哪里去,跟谁作战,大头兵们一无所知,王迅一声令下,前锋部队首先出发,斥候早就撒出去了,接着也是前军,中军等依次出发,不再赘述! 周瑾看着所有的部队都走了,自家队伍还没有动静,心里纳闷,也不知道自己这部分要干点啥,没多久,命令传来,今日休息,明日跟随运输粮食部队出发,保护粮草! “哇,怎么会这样,” “是啊,想着王朗还是主帅之子,肯定要当个前锋,或者后队也行,哪里想到会是运粮食!” “知足吧,不用上战场,那就没危险!” “你可拉倒吧,是来打仗的,不是来踏青的,人家吃肉,我们连汤都没得喝吧。” “都回去,干嘛,这么急着送死?出征打仗,又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有的是仗打!” “兔崽子,长能耐了是吧,滚回去!” 各部在各级长官的弹压之下,乖乖回去休息。 周瑾看着几万队伍迤逦出行,绵延不绝十几里,锦旗招展,西风烈烈,人吼马嘶,人人激动不已,三万虎狼之师!那气势磅礴,比自己这部强的不是一点半点!还真是,别的府兵老兵要多一半,明兴府老兵配置相对来说就是吊车尾的存在,不得重用也是自然而然! 当初就没人愿意来领军,那就鸟不拉屎的地方,穷,就代表着兵员素质差,装备不好,王迅无奈,才让王朗去的,要是明兴府兵们知道人家是这样看他们的,那还不翻天了! 旅帅们都去开会了,大兵们都窝在营地里跳脚,骂人。 “行了各位,到此为止,这可是好差事,不过也说不准,路上遇到不开眼的毛贼也说不定,不用送命你们都可以偷着笑了!真要让你们去蚁附攻城,那就要了命了!那活你们玩不转!” 赵大个起来说话,大家都住嘴了,好歹是伙头,谁不给面子!至于内心是喜是忧,忐忑不安,饥渴难耐,人心难测,谁也不知道! 周瑾没说话,心里盘算着,要是前锋也很累啊,开路搭桥,哨探军情,半路遇到伏击?我擦,想那么多干嘛,该吃喝就吃喝,该玩命就玩命,兵凶战危!生死由命,富贵在天!随遇而安吧! 第二天一大早吃完饭,王朗命令部队集结,按照前左右中后军次序,每次出动一个团,一百人,夹杂在运粮队中间保护粮草,马军机动,王朗居中指挥调度! 车队粮车都装上牛车,骡马车,这是第二批,第一批跟着大部队昨天都出发了,等他们到了粮站,再回来拉下一批,也给运粮队畜力休息的时间。 周瑾们是第四团,最后出发,自从第一次考评过后,王朗就没动过排兵布阵的次序,大概是怕这些老粗们搞不清楚,乱了阵脚! 第四团团帅叫黄波,焦黄的面皮,大板牙,人看起来极度猥琐,整天板着脸,到处挑刺,人称蔫黄瓜,蔫坏一个人! 他是极度看不起王刚的,王刚不如另外两个旅帅会来事,马屁拍的山响,好处都给人家得了,老实人王刚他们就是后娘养的,酒肉分配从来都是最少的! 王刚也没辙,黄波级别比他高,心眼多,动不动就给王刚小鞋穿,老实人厚道,忍忍就过去了! 黄波在两个旅帅丁大牙,吴迪的簇拥下施施然的走过来! “王老实,人都齐了吗?” “报告团帅,第三旅应到三十二人,实到三十二人,请指示!” “嗯,你们第三旅跟着走后面,别掉队了!” 蔫黄瓜丢下一句话,上马走了,留下三旅几十人大眼瞪小眼,然后排着队,跟在前面两个旅后面行军! “卧槽,这蔫黄瓜看不起我们啊!周哥怎么看?”张勇问道。 “屁,兄弟们走着,他还能咋滴,咱们旅帅可是都尉大人的家兵,蔫黄瓜再怎么使坏,也不能不给都尉面子,怕个鸟!” 周瑾自然心里有气,可也不能灭了自家威风,长别人志气! “呵呵,替旅帅不值,哪轮到这挫鸟呼来喝去!”刘洋小声说着。 “行了,保持阵型,别说话,你们不累啊!给我长点心思,别被人偷袭了就是给我最大的长脸!”王刚小声呵斥! 大家怀着郁闷的心情赶路,不时地踢个石子,砍个树枝,好像那是蔫黄瓜的人头,被当做球踢,来发泄心中的不满! 正是八月间,秦地一马平川,官道旁边是无边的农田,秋高梁满地,不时地有农人扯着嗓子唱秦腔,“单童是李世民抓到的山大王,要被问斩,呼喊一声绑帐外~~~~”,唱的是李世民斩单雄信!吼声里让人觉得心神开阔,也觉生命之苍凉珍贵。比如站在华山边看华山高耸入云,站在高原上看原地翻腾,一望无际! 众儿郎听的心中瘙痒不已,时不时跟着哼几声,“我身骑白马,走三关,我改换素衣回中原,放下西凉无人管,我一心只想王宝钏……” 赳赳老秦,东征西战!吼声里带着凄凉,悲壮!好男儿当马革裹尸,匹马戊凉州! 军人,征战四野,心里总有个人儿,走到哪里了都放不下!想起那个人儿,我无奈出关!你还好吗! 周瑾带头,将王宝钏唱了三遍,紧跟着前面两旅的兵士也跟着唱起来! 第一旅旅帅丁大牙想制止,被蔫黄瓜一个眼神打消,看了一眼周瑾,他也跟着唱起来! 自古英雄出少年,少年今日出秦关,不知道今日一去,能有几人复返,这离别的秦腔,就让他猖狂,这离别的泪,纵流又何妨! 苍凉大气的歌声,在黄色烟尘里渐去渐远!大头兵们开口歌唱,缓解压力,真情流露!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整个团的气质都变化了,这个时代,小人物终究没有能力掌控自己的命运,在大势下被碾压,或者盲从,或者消散!滚滚历史车轮向前,碾碎了谁的清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