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章 难道穿越到了明朝 正在自习室编写毕业论文的盛达江,放在裤兜中的手机振动起来,盛达江拿出手机,显示是他老爸打来的,为了不影响自习室其他同学,盛达江将手机挂断,轻手轻脚的走向洗手间。 到洗手间,回拨手机,接通后,盛达江压低声音“爸!” “喂!小江,你能回来吗?方老爷子快不行了!”声音听上去有些焦急。 盛达江惊讶道:“方老爷子不行了!前几天,我与李教授在咱们村待的几天,与老爷爷在一起谈论他们方氏庄园时,看他身体还可以,怎么说不行就不行呢?” 盛达江的老爸回道:“老爷子毕竟是九十多岁的老人,上午看着行,转眼功夫,下午人可能就没了!几天前老爷子受了风寒,原以为吃点药、挂挂吊瓶就能扛过去,谁曾想,病情逐渐加重。” 盛达江,“可也是!” 盛达江的老爸,“我现在是在老爷子的院中给你打电话,大家一致认为,老爷子的病或许与你们见面有关,你的那位李教授仔细查看了方氏庄园的结构布局,你俩又与老爷子做了一些探讨,或许是以为方氏庄园衰败之谜即将揭开,老爷子精神有点放松,疾病就找上门来,老爷子自知快不行了,让我给你通话,有些事想与你面谈!” 盛达江没有迟疑,回道:“既然这样,我去请假,再与李教授说一声,这就坐车往回赶!” 盛达江的老爸问:“到学校后,与李教授对方氏庄园的研究有进展吗?” 盛达江,“哪有那么快,回来不过十天,一座三百多年的古宅,可谓谜团重重,十几天时间,怎么能够找到答案!不过,也不是没有进展,回来后,我与南山清园道观的了尘道长探讨了一番,了尘道长说,既然从表面布局看不出问题的话,是否考虑地下或墙体夹缝被人做了手脚!” 盛达江老爸:“老爷子说了,为了重振方氏家族,找到令方氏家族衰败的原因,无论是掘地三尺还是拆墙扒屋,他都没意见,他想通了!不过,老爷子有一事没好意思开口,看得出,他希望你与李教授一起回来。” 盛达江沉思片刻,“临近毕业,李教授工作很忙,许多事情要亲自处理,这个要求恐怕无法实现。” 挂断电话,盛达江回到自习室,拿上基本完成的论文,先请了假,而后来到李教授的办公室,将方才与老爸的通话大体复述一遍,最后递上论文,说:“李教授,这是毕业论文,您先审审,回来后,我再做些补充!” 李教授接过论文放到办公桌上,急切道:“既然老爷子特意要求你回去,或许有重要事情要交代!非常遗憾,要不是一大堆事要办,我也很想与你一同回去见老爷子最后一面。毕竟,四年前,你刚入校时,与我提到方氏庄园,我就开始关注这件事,而你呢,报考本校的环境与风水专业,也是为了最终揭开方氏庄园的谜团,你赶快收拾行李,这就动身!” 出了高铁站,接近中午,在小吃店简单吃了点,匆匆赶往公交站,两次转车,三个小时后就到家的所在地:北方一座普通镇子——旧镇。 盛达江本来有午休的习惯,刚坐上公交车时,就开始犯困,但是,邻座一位接近四十岁的中年男人引起他的注意,与中年男人紧挨着坐的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女子,自坐下开始,中年男人斜视的目光就一直在小姑娘身上扫,脸上的表情令人厌恶。 在大学课堂上,听专业教授讲课,学到的是学院派的知识,课余时间,盛达江与南山清园道观的道士们保持密切联系,与了尘道长的关系尤为密切,大学四年,盛达江从了尘道长那里学到很多道家知识,了尘道长更是向他传授了几种独门绝技,比如遥心术。 所谓遥心术,就是找准目标后,聚神敛气,将自己的大脑与对方大脑之间,建立一条通道,以探知对方所思所想。 借助几年来练就的识人术,盛达江立刻判断出中年男人与年轻女子并不认识,只所以挨着坐,是中年男子有意为之,确切滴说,女子上车前就被该男子盯上。 为了弄清楚中年男子接下来要做什么,盛达江决定用遥心术一探究竟。 他拿出手机对着中年男子一侧,做出要拍窗外风景的架势,实则聚神敛气,当盛达江眼神落在中年男子左脑门时,沟通即刻建立起来。 盛达江将反馈的信息做一番整理分析,原来中年男子接下来要做的是,下车前十分钟,趁客车颠簸,将随身携带的麻醉针扎向女子,女子的神志即刻被控制,-------- 盛达江切断与中年男子的通路,稳稳心神,决定阻止该男子的行为。 客车下了高速,行驶在一段乡村公路上,前面是十字路口,过十字路口前,客车要经过一段破损路面,盛达江猜想,中年男子应该趁此机会动手。 盛达江放好手机,用眼睛的余光密切观察对方,客车驶入坑洼地段,开始摇晃颠簸,只见中年男子原本放在裤兜中的左手在动,------ 盛达江心想,看来这家伙还是左撇子! 正当中年男子举起左手做出扎的动作时,盛达江迅速起身,伸右手用力攥住男子左手腕,客车一个俯冲、车头迅速抬起,显然驶过的路面损毁很严重。 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盛达江暗暗叫苦,“不好!上当了!男子临时改变主意,------” 中年男子抬右手,在盛达江右手背上轻轻一按,盛达江感觉手背像是被蚊子叮咬了一下,药力瞬间发作,盛达江像是换了个人,松开的左手拍着中年男子的肩头,话未送出口,------ 客车驶向十字路口,因为是绿灯,客车并未减速,突然,竖向车道冲出一辆失控大货车,“砰”的一声巨响------ 当盛达江醒来时,头涨的非常厉害,发出第一声啼哭后,舒畅了许多,他努力睁开眼睛,发现看到的东西都是反着的,几只女人的脚在来回晃动,旁边一盆开水向他的脸部蒸腾着热气! “哭出来了!小红,快去告诉老爷,生了个小子,母子平安!”接生婆一手倒提着婴儿,一手用力拍打婴儿腰部以下位置。 盛达江纳闷,“我是在哪里?”想开口说话,舌头却不听使唤,只能发出哦啊哦啊啼哭声。 接生婆将婴儿平放在炕上,用崭新的小棉被将婴儿裹好,做完这一切,深深舒了口气,冲婴儿笑了笑。 盛达江止住哭声,睁开小眼睛向上看着,是一张张女人的脸,头饰也有所不同,因为裹的太紧,他根本无法动弹,“妈呀!不是在客车上吗?怎么会在这里,看头饰,像是明朝的女人,难道,出了车祸,自己穿越了?------” 002章 似曾相识的大户人家 盛达江怀疑自己是不是穿越文看多了,致使自己做着穿越梦,眼前的一切只是梦中的情形。 他试图用手掐自己的脸,怎奈被裹的太紧,两手根本无法动弹,因为用力挣脱,小脸涨的通红,只听一个声音道:“少夫人,您看,刚落生的孩子就知道用力,少爷的脸都涨红了!” 盛达江停止挣扎,努力将两眼睁开,向上望去,一张少女的脸正望向他,此时,又多出一张脸,一缕头发粘在前额,一副疲惫的样子,只轻轻地抿嘴笑了一下,无力地倒向一侧。 一旁发出金属碰撞声音,是接生婆在收拾接生用的器具,“小翠,快帮着收拾房间,伺候你家少夫人,天天能够看到你家少爷,五夫人刚生完孩子,精气神虚,少出声,让少夫人眯会儿!”接生婆道。 直到此时,盛达江对自己穿越来到另一个时空深信不疑,从第一声啼哭到现在,不过几分钟,老爷、少夫人、也就是五夫人、少爷,从这些称呼来看,他穿越到一个大户人家! 方才看到脸上粘着被汗水打湿头发的那位,是他此时此刻所处时空的妈妈,另一位叫小翠的年轻女子则是伺候妈妈的丫鬟,想到另一个时空的亲人,盛达江没有哭,因为他知道,被裹在襁褓中的这小小身躯,只能发出婴儿般的哭声,婴儿的啼哭是无法尽情抒发撕心裂肺般伤痛的! 随着接生婆等人陆续离去,屋里渐渐安静下来,少夫人微微抬起头,看见丫鬟小翠站在旁边,四夫人坐在靠北墙的一张椅子上。 少夫人无力地谦声道:“四夫人、四嫂,让你使心受累了,事不凑巧,我这边快生了,家中先生被人请去治病,出门有几天了,孩子都出世了,他还没回来!” 或许是因为身体过于虚弱,少夫人顿了顿,用手按下婴儿小脸一侧的被角,欠身望了望襁褓中的婴儿,襁褓中的“盛达江”正静静地听她们的谈话,以便梳理出更多信息,准确找出所穿越的时空究竟是何朝何代! 少夫人调整说话的姿势,冲四夫人继续道:“你看我带来的丫鬟小翠年岁尚小,不懂事,今天是您跑前跑后招看着,总算没出什么闪失!” 闻听此言,原本坐着的四夫人起身,宽慰道:“你我未出嫁前,是要好的姐妹,嫁到方家后成为妯娌,关系更近了一步,关键时刻,理应相帮!妹妹,不要太过见外!再者说,五弟身为郎中,治病救人是他的本分,给人治病,本就是行善积德,你作为五弟的妻子,老天有眼定会保佑,那有闪失之说!莫要胡思乱想,闭上眼眯一会儿,孩子由我和小翠照看!” 小翠心性单纯,主人生了孩子,作为丫鬟,她自我感觉身份见长,说:“夫人,你与方家公子成婚已有数年,因为迟迟没有生下一男半女,受了不少冷嘲热讽,尤其是方家大夫人,仗着生了四男两女,时常在你面前趾高气扬,对我们下人更是颐指气使,这下可好了,我们的腰板总算可以直起来了!” 原本眯着眼小憩的少夫人,听小翠一席话,再次起身,想加重语气呵斥对方,怎奈身体虚弱力不从心,只得瞪了小翠一眼,以示训诫,低声道:“掌嘴!四夫人在此,不得失礼!” 四夫人倒没什么,向前一步,站在小翠身后,轻抚小翠肩头,爱怜道:“自从小翠跟随你来到方家,所受之气,我心知肚明,主子升级做了妈妈,作为贴身丫鬟,说出心里高兴的话、说出心里憋屈的话,也在情理之中,你我姐妹,没有什么可避讳的!” 曾在另一个时空生活过的盛达江,骨子里原本是满满的行侠仗义,听着三个女人的交谈,尤其是想到在这个时空、身旁的这个女人,显然受了不少委屈,霎时,为朋友两肋插刀的精神被唤醒! 身旁女人不是朋友,从情感上来说,比朋友更近了一步,是被他称为妈妈的人! 如果认可穿越事实,就要正视面前的一切,安心的同时,更应该与这个时空的亲人相依为命,完成所承担角色所承载的使命。 想到此,盛达江努力使自己暂时将另一个时空忘记! 再次梳理她们的谈话,盛达江悟出,在这个时空,他的爸爸是一位郎中,外出给人治病,数天未归;称呼少夫人、五夫人,说明爸爸兄弟五个,而且他的爸爸行五! 在她们短时间的谈话中,“方家”二字出现数次! 盛达江心头为之一振,想想生活过的另一个时空,自己作为风水学专业的大学生,毕业研究的课题就是所在家乡旧镇的方氏庄园、在没有任何原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三百多年间,缘何从最辉煌而走向衰落! 想想此时身在的方家,也是大户人家,那么,与另一个时空的方家有没有联系? 是否是一家? 世界难道真的存在多维空间? 是否真的像科学家说的,世界原本存在暗力量,自己是受暗力量支配,穿越到不同时空的同一个方家? 推门的声音。 推门的是走在前面的丫鬟小红,方才就是由她向老爷报的喜,低声道:“夫人,老夫人来了!”说完闪身站在一旁。 老夫人欣慰地望了望半躺着的五儿媳,紧走两步,俯视襁褓中的婴儿,旋即将婴儿抱起,就在婴儿小脑袋瓜被竖起的瞬间,襁褓中的“盛达江”看到北墙中堂位置有一副对联,而这幅对联好生面熟,不久前见过,只是面前的这幅要比心目中的那幅要新的多! 对联内容是: 上联:尝百草而悬壶济世 下联:验千方而妙手回春 横批:誉满杏林 这不就是旧镇方氏庄园妙手斋墙上的那幅对联吗? 003章 方氏庄园妙手斋 襁褓中的“盛达江”全部精力集中在那副对联上,以至于忽视了几人的谈话。 仅凭一幅对联不能证明什么!在另一个时空,盛达江曾与李教授对方氏庄园所有临街商行店铺、庄园内仓库以及方家祖祖辈辈居住的楼堂庭院做过仔细考察。 关于妙手斋内的布局,记忆最深刻的有几处,厅堂北墙正中位置有一幅对联,东西墙正中位置各有一根立柱顶在房子的中檩条上。 东屋包括中檩条在内、所有檩条东端依次搁置在东侧承重墙上;同样,西屋包括中檩条在内、所有檩条西端依次搁置在西侧承重墙上。既然有承重墙,为何另外紧贴墙设置两根二十五公分粗的立柱?整个方氏庄园二三百间房屋,靠墙设置立柱的只有妙手斋一处。 当时,盛达江与李教授也对此百思不得其解,方氏庄园90多岁的方老爷子也没说出其中原因! 襁褓中的“盛达江”盼着老夫人改变站立的方向,以便能够证实东西墙有无立柱存在。 老妇人与四儿媳叮嘱几句,丫鬟小翠想趁势接过老妇人怀中的襁褓,四夫人轻轻将其拉至一边,对老夫人说:“母亲大人,把孩子给我吧。”回头对小翠道,“你还小,如何抱孩子,你还没有经验,刚生下的孩子比一只猫大不了多少,不容易摆弄,不急!慢慢学!” 朝南正对着老妇人的四夫人,接过襁褓,两手握紧平举在眼前,以便让老妇人仔细看看婴儿的脸蛋儿。 在这一送一抱的过程中,襁褓中的“盛达江”瞅机会看向西侧,果然西墙正中位置有一根立柱。立柱上刷着大红的底漆,立柱正面从上至下有黄颜色的字体,由于速度太快,盛达江没看清所写内容。 仅凭对联和立柱两项,盛达江确信自己真的穿越到了方氏庄园。当老夫人喜滋滋地看着襁褓中的婴儿时,襁褓中的“盛达江”微睁的小眼睛同样在观察对方。 直到此时,“盛达江”先后看到五张脸,即丫鬟小翠、五夫人、四夫人、丫鬟小红、老夫人。五个人处在三个年龄阶段,老夫人的头饰和服饰,完全是明朝妇女的打扮;更为年轻的四夫人、五夫人,其头饰和服饰多了些许清朝初期的时尚元素;而正值妙龄的丫鬟小红、小翠,完全符合清初女子的打扮。 “盛达江”由此判断他穿越到了明末清初的时代。 在另一个时空,他与李教授所研究的方氏庄园有着三百多年的历史。按三百多年向上推,正值明末清初,中间经历短暂的李自成的大顺朝。 “盛达江”心想,襁褓中的自己恰好置身于刚刚建成不久的方氏庄园,也是方氏庄园从起步走向辉煌的年代。 襁褓中的婴儿,毕竟无法承载“盛达江”高速运转的思维,小脑袋瓜有些昏昏沉沉,眨眼功夫就睡了过去。 不知睡了多长时间,被一阵嚷嚷声吵醒,睁眼发现,房内已经燃起起蜡烛。 来人是一位中年妇女,当丫鬟小翠喊出“大夫人“”三字时,襁褓中的“盛达江”立刻警觉起来,心想,莫非就是平时对丫鬟、五夫人言语相欺的大夫人? 大夫人先是用手轻轻触摸婴儿的脸,婴儿本能地躲着对方带着凉意的手指,大夫人说话的声音很大,“瞧这小子!刚下生几个时辰,就知道冷热,有出息!老五家,你真有福!” 话音刚落,伸手将襁褓抱起,扯着大夫人衣角的一位七八岁的儿童嚷嚷着,“让我看!让我看弟弟!” 大夫人抱婴儿的动作显得有些夸张,几乎是在原地转了个圈,如此一来,使得襁褓中的“盛达江”有机会再次观察屋内摆设。 这一看不打紧!“盛达江”为之一惊! 西墙立柱及对联的记忆,全部消失,唯一能辨认的是东墙的立柱和变得愈发清晰的五夫人、小翠、小红的脸! 004章 记忆被清零 为什么对西墙立柱、北墙中堂位置的记忆变得模糊? 为什么对东墙立柱的记忆活灵活现? 为什么屋内的人只看了几眼,对她们的印象愈发清晰? 襁褓中的“盛达江”顾不上观察大夫人及所带儿童,而是集中精力找出问题所在。 难道是因为西墙立柱、中堂的对联与自己在另一个时空的记忆产生了沟通、当看第二眼后,这种记忆将被清零? 为了求证这一想法,襁褓中的“盛达江”趁大夫人转身朝西的机会再次望向东墙立柱,果然对于东墙立柱的记忆变得模糊,“盛达江”收回视线的过程,特意望了东屋地上放着的一个药碾子,闭眼睁眼之间,间隔也就几微秒,“药碾子”三字已经从其记忆中被清除! 记得在另一个时空生活时,听老人讲,世界有三个空间,即神界、而神仙一般生活在天上;凡间、也就是人世间;鬼界、也就是地狱。 老人说,刚出生没满月的婴儿能够与这三个空间进行交流,比如睡梦中的婴儿会咧嘴发笑;婴儿睡梦中惊厥则是受到试图找到宿主的野鬼的惊扰。随着五谷杂粮的摄入、慢慢长大过程中,认知的对象便仅限于人世间的所有东西,只有少数人经过特殊训练才可以与三界相互沟通,比如得道高僧或修炼多年的道家信徒。 盛达江还想到一个问题,记得在另一个时空时,接触的穿越文,如果是穿越到古代,其套路一般是借助所学的先进知识帮助古人摆脱困境、重振辉煌。 既然自己已经穿越到三百多年前的方氏庄园,出现记忆消失的现象也不符合穿越文的套路啊? 从降生到现在,且不说五谷杂粮,连一滴水都未进,更何况被接生婆拍打后流了几滴眼泪的同时,还撒了几滴尿,所有这些也不足以导致对另一个时空记忆的消失啊? 这一切该如何解释? 五夫人、小翠、小红等,方家人的面孔,只见了一面,便能过目不忘,这一切又该如何解释? 为何出现这种情形?难道方氏庄园自建成起就存在一种暗力量?这种暗力量不但能让方氏庄园从辉煌走向衰败,就连带着先进科学理念穿越到庄园的人,也会被暗力量所控制,先是记忆被清除,之后,对于庄园内的人和物,必须从零开始,慢慢认知、随着年龄而逐步熟悉? 如果大脑对另一个时空的记忆全部清零,完全按照正常婴儿的生长规律成长,那么,随着身心成熟,接受的是明末清初地教育,便成了明末清初的人,自己这次穿越还有什么意义? 回忆客车上的自己,原本想英雄救美,因为判断失误,反而遭恶人算计,两车相撞前还挨了恶人的麻醉针,想想就来气! 如果不能尽快想出记忆被清零的措施,势必顺理成章的融进方家,成为方家的一员,继续与他们从辉煌走向衰落,虽然穿越到方氏庄园,但庄园衰落之谜依旧不能解决。 如果不能尽快想出应对记忆被清除的措施,如果方氏庄园真有暗力量存在,当婴儿满月后,一旦离开妙手斋在方氏庄园内活动,等方氏庄园一切尽收眼底时,也是大学四年对方氏庄园研究成果被清零的时候。 婴儿再次无法承受“盛达江”快速运转的思维,又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由于暂时无法找出应对的措施,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对前来探望的方家的家人,“盛达江”记住她们相貌与身份的同时,对于妙手斋房屋结构及室内的家具摆设,采取闭眼不看的措施。 婴儿出生后第四天,妙手斋主人方积慈才回来。 其实,郎中方积慈喜添贵子之事,随着婴儿的降生已经在旧镇传开。 方积慈的马车刚一进到旧镇,街两旁的街坊纷纷向他贺喜。方积慈礼节性地做着呼应,低声吩咐仆人新安快马加鞭向庄园奔。 来到庄园东大门,方积慈让仆童罗尘先行到妙手斋向夫人禀报,而他则到父母屋里请安。老夫人与老爷子方忠没有像往常一样问这问那,几乎是同声说“慈儿、快回妙手斋,看看你家媳妇与刚刚生下的儿子”。 由于事先得到仆童罗尘的禀报,丫鬟小翠、小红站在妙手斋门口相迎,方积慈一溜小跑赶到屋内,人未站稳,笑言道:“晓柔、娘子,你辛苦了,为我们方家添新丁,你是我们方家当仁不让的功臣”。 妻子生孩子丈夫不在跟前产生的所有怨言,随着丈夫的几句暖心的话而烟消云散,五夫人脸上随之被满满的幸福感、成就感所代替。 经过几天的调养,五夫人的身体逐渐恢复,她起身抱起襁褓,柔声道:“宝贝儿子,看看谁来了。快看看你爸!”。 “不急,手凉!”方积慈没有急于接过孩子,而是脱下外套,两掌心用力上下搓着,直到手心发热,尔后将热掌心在脸上搓了几个来回,做完这些才小心翼翼地接过孩子,先是端详一番,笑言道:“我家的儿子真帅!嗯!随我!”紧接着,在婴儿的脸蛋上亲了又亲。 五夫人道:“积慈,你真行,夸孩子还捎带上自己。” “孩子他爸不帅吗?”方积慈冲妻子晓柔笑言道。 “帅!脸还没洗,就可劲亲孩子!行了,快洗洗脸,换换衣服,这次出去有几天了,该歇息歇息了!” “怎么忘了脸这茬!还郎中呢?”方积慈将襁褓递给晓柔,用手轻轻拍打左右脸数下。 听着小两口幸福言语,一旁的小红、小翠相视一笑,忍者没出声。 襁褓中的“盛达江”,直到现在,才从夫妻俩的对话中悟出,妙手斋的男主人叫方积慈,女主人叫晓柔。 在方积慈接过襁褓时,“盛达江”就迫不及待地看了看这位将来被其称为“爸爸”的男人,这也是穿越到方氏庄园后见到的第一个成年男人。 看完方积慈,“盛达江”随之在记忆中与另一个时空里方老爷子年轻时照片上的模样做着比较。 “嗯,真是一脉相传啊!面前的‘爸爸’与方老爷子年轻时真像!”襁褓中的“盛达江”慨叹道。 不容“盛达江”顺着这个思路再往下想,另一个警告随之泛起,“不好,看到方积慈的相貌,对另一个时空中方老爷子的记忆是否随之被清除?” 慎重起见,“盛达江”赶紧闭上眼睛,任凭方积慈如何逗他,也不再睁开。 ------ 妙手斋每天在充满幸福感的氛围中打发着时光。 襁褓中的“盛达江”与天下所有的婴儿一样,经历着喝奶、拉粑粑、每天增重二至三两等等一切。 由于方积慈的妻子晓柔来自县城董府,董府也是大户人家,与方氏庄园可谓门当户对,而董晓柔不但相貌俊美、性格温柔、知书达理,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月子期间,方积慈尽量在妙手斋陪伴妻儿,由于夫妻都算是文化人,期间曾为给孩子起名字有过争执,不过很快云开雾散。 襁褓中的“盛达江”才不关心名字叫什么,记忆清零问题没得到解决前,什么都是浮云!对于小翠、小红的哄与逗,也懒得搭理,惹急了,他便嗷嗷大哭,这也成了他阻止来人打扰、以便静下心来思考问题的杀手锏。 北方民俗,婴儿降生十二天时,有一个庆贺仪式,会有很多亲朋好友前来祝贺,当然以女眷和带着孩子而来的女眷居多。 也就是在这个仪式上,一位女道人的一句话,提醒了“盛达江”,让他迅速找到阻止记忆清零的方法。 005章 来了一位师太 方氏庄园的庄主方忠与老夫人共生育五男两女,目前只有16岁的小女方积毓没有出嫁,由于五个儿子在庄园的临街商铺有各自的生意,有儿有女,加上店铺的雇工、内院的仆人丫鬟,每个儿子都养活了20多口子人。 在旧镇安家后(方忠年轻时的经历及五个儿子各自的生意,会在后续章节交代!),随着年龄增长,方忠越来越喜欢清静,除了过年过节儿孙来老屋聚一聚,有自己的厨房和专用厨师,一般是他们老两口和小女积毓在一起用餐。 按照当地风俗,小满月这一天,婆婆要给坐月子的儿媳包水饺,提前给过小满月的孙子做一双小迷糊鞋。 一大早,老夫人吩咐厨房大厨王岭斌去镇上采办新鲜的河虾和三年以上的鲫鱼,她要给五儿媳包虾仁水饺和鲫鱼肉水饺。 小满月这天,董晓柔娘家来贺喜的人是贵客,董晓柔的母亲也会来,按礼节女亲家来后首先拜访女儿的公公婆婆,尔后再去女儿那里。为了省去这个环节也是为了突出主题,老夫人吩咐仆人周昌到庄园的东大门迎候,告诉女亲家,就说老夫人在妙手斋敬候。 小女儿积毓拿着她为小侄子做好的青色裤子,对老夫人说:“娘亲,先过去了,就不等我姐了!”积毓说的姐,是她已经嫁到湾东镇霍家大院的姐姐方积珊。 大厨王岭斌将面和饺子馅准备好后,老夫人亲自下厨,包了九个虾仁馅的饺子和九个鲫鱼肉馅的饺子,寓意长长久久。老夫人吩咐她包的这些饺子要单独下锅、单独盛碗,余下的馅和面由厨师们包好,中午开席时一并送到,让来贺喜的客人都尝尝。 老夫人简单吃了早饭,拿上给孙子做好的迷糊鞋,由丫鬟小凤陪着赶往妙手斋。 妙手斋大门朝南,堂屋、也就是北屋九间(北方门窗朝南的称为堂屋或北屋),东西厢房各四间,方积慈两口住中间四敞间的西间,整个方氏庄园就这四间堂屋的东西墙正中有立柱。 方积慈从其岳父家学医回来后(其学医经过后续章节详细交代!),妙手斋已经建好,也是方忠特意为小儿子建的。 董晓柔嫁到方家后,问过为什么好好的房子、室内紧贴东西墙的正中各竖起一根立柱? 而方积慈的回答让她放弃了刨根问底的想法,方积慈说:“他从十岁离开父亲在董府学医,方家之后发生的事了解的很少,老爷子曾嘱咐说,方家以前的事尽量少知道为好!” 妙手斋后面还有两座与之大小相同的院落,用途分别是药材仓库、厨房、雇工、账房先生居住场所。 宴席设在妙手斋堂屋和东西厢房,方积慈的四位兄长提前商量,所用桌椅板凳从各自家中提前搬来,宴席用的鸡鸭鱼肉、萝卜青菜三天前在镇上的相关店铺订购齐全,早饭刚过,陆续有商家来送货。 董晓柔父母所在的湾南县县城距离方氏庄园所在的旧镇有十五里路,上午辰时,来了第一波客人,董晓柔的母亲、婶婶、姑姑、姐姐等相关亲戚,计三十多人分乘五辆马车来到妙手斋。 方老夫人携四位儿媳及其她晚辈在门口迎接,俩亲家紧走几步牵了手,问寒问暖,着实亲切! 紧随董夫人身后的是一位穿灰道袍的道姑,面目清秀沉稳,看相貌,年龄与董夫人不相上下。 跟在方老夫人后面的大儿媳眼见嘴快,疑惑道:“孩子过小满月,没听说有道姑到场的道理!”话已出口,自知失言,涨红着脸往后紧退。 小姑子积毓毫不含糊抢白道:“就你长了眼、就你长了嘴!” 关于董家与面前道姑的渊源,方老夫人略知一二,为缓和尴尬局面,方老夫人松开亲家的手,迎向道姑,谦声道:“晚辈言语不周,还望韵怡师太海涵!我家小孙过小满月,有心去请师太,唯恐请不来,未曾想师太登门,着实是我们方家的荣幸!”说着话的同时,牵着师太的手向妙手斋大门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