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农家福妻养包子 > 第97章 浔阳郡夫人二更

第97章 浔阳郡夫人二更

作者:陌南枝 返回目录
        

金陵,大魏的国都。


        

亦是达官显贵聚集的繁都。


        

林羡想过去金陵,却不是现在,也不该以这种方式前往。


        

络腮胡男见林羡低头未语,当下有些不悦:“你这妇人不知好歹!我们都统问你话,你为何不答?”


        

似怕自家都统被这妇人小瞧了去,不等林羡出声,他又说道:“咱们谢副都统,乃太傅谢安之孙,亦是当今皇后的胞弟,左相李容胤李大人的内侄,叫你一个村妇跟去金陵,是我们大人抬举你!”


        

“何骞!”那位谢都统截住下属的话。


        

络腮胡男不情愿地闭嘴。


        

这十几年,他姑父训遍天下名医,也未能完全治好姑母从娘胎里带出来的顽疾。


        

至于姑母病情加重的源头,还是出在表妹身上。


        

前年千秋节,表妹李琇被皇后娘娘赐婚与衡水楚氏长孙楚珩,金陵与衡水相隔千里,然而,懿旨不可违抗,去年开春,是他亲自护送表妹带着十里红妆前往衡水。


        

谢长青再度看向眼前的妇人,话说得客气了些:“叫你去金陵别无它意,实在是我与你颇有眼缘,又看你机敏聪颖,略懂医理,才想着让你去我姑母浔阳郡夫人身边当值。”


        

事实上——


        

自从他表妹出嫁,他那本就体弱多病的姑母就时常卧病在床。


        

他姑母又曾是金陵第一才女,素来多愁伤感,思女心切,自然也就积忧成疾。


        

谢长青正想着李府近况,那年轻妇人突然就回了话:“民妇出身乡野,行事粗鄙,倘若去金陵,怕是要冲撞了贵人。”


        

粗不粗鄙,谢长青倒不在意。


        

姑父李容胤与姑母一向恩爱情笃,婚后也只得一女。


        

珍视程度,可想而知。


        

如今女儿远嫁,一年回不了一趟娘家。


        

他没说的是——


        

这妇人生得与他姑母竟有七分相像。


        

甚至,比他表妹还像他姑母。


        

即便是最粗鲁的村妇,让那些教习嬷嬷一管教,不出一月,也能练出几分人样。


        

“等你去了金陵,这些我自会替你想周全。”


        

谢长青瞧这村妇不到双十之龄,只当她不舍得家中夫君,便又道:“若你在浔阳郡夫人跟前得了脸,不是不能给你夫君在李府谋个职务,到那时,再派人来接你夫君便是。”


        

所以,谢长青又抛出一个诱饵:“只要你随我去金陵,我就让知县免除你夫家五年徭役,如何?”


        

那妇人迟疑片刻,终于接话:“大人的盛情,民妇实在难却,大人也不用免我夫家的徭役,只要允我带上家中仨孩子就成。”


        

谢长青:“……”


        

另外三分不相像,是因为这妇人眉眼不如他姑母婉约,而他表妹,则继承了他姑母这份似水的清丽之姿。


        

这妇人一看就是个嘴巧的。


        

即便是替代品,有她在姑母跟前,也能解一解姑母的思女之情。


        

“民妇丈夫走得早,只给民妇留下三个半大儿子,民妇愿意跟大人去金陵,将来民妇伺候那位浔阳郡夫人伺候得好,也不求别的,只希望大人能让我的孩子入大人家的学堂念书。”


        

“荒谬!”络腮胡男率先听不下去:“谢家家学,连圣人都要赞一句渊博,多少名门贵胄子弟挤破头都不被纳入门,尔等乡野所生之子,有甚资格跻身其中?!”


        

“那我不去金陵了。”


        

“你竟已有三个孩子?”


        

这个结果,是谢长青没料到的。


        

明明这妇人瞧着并不像有生养过孩子。


        

原来,也不过一点小聪明。


        

遇到大事,依旧不改乡间妇人的鼠目寸光。


        

他谢家的家学,岂是那么好进!


        

那妇人说着,竟耍起赖:“除非大人答应,培养我几个儿子成才,将来也让他们像大人一样,进那虎贲营当校将!”


        

谢长青的额角一跳。


        

亏他方才还以为这妇人是个有脑子的。


        

这番说辞,意在敲醒妇人的痴心妄想。


        

谁知道,对方竟当了真:“不用参加科举考试,我家大毛二毛三毛也能做秀才公?”


        

络腮胡男:“…………”


        

那年轻妇人见他不接腔,又给自己找了个台阶下:“不能去大人家的学堂,那就不去吧,到了金陵,还请大人帮我几个孩子找个地方念书,也不用多好,跟卞城的麓山书院差不多就成。”


        

“什么叫跟麓山书院差不多就成?!”


        

络腮胡男气得瞪眼:“你这妇人好生无知,我大魏多少名臣,出自麓山书院,麓山书院办学以来便有规定,非童生不收,你让我们都统给你找个差不多的书院,还不如求我们都统去圣人面前给你儿子讨个秀才公的恩典!”


        

这妇人,远比他想得要狡诈。


        

将这种人送到姑母身边,日后少不了谋私利。


        

偏偏他那姑母,又是个耳根子软的。


        

偏偏那妇人,已经殷切地望着他家都统:“如果大人真能帮我那几个孩子讨得功名,我一定尽心尽力服侍那位寻阳郡妇人,后半辈子不回靖阳县都成。”


        

谢长青:“……”


        

三个儿子都有了功名,自然不必再回这等下乡地方。


        

确定了郑六真是癫痫之症,谢长青就下令,让所有人赶往靖阳县县城,而不是在这个小村庄里留宿。


        

改变主意不过一瞬息。


        

恰在这时,大夫也被一位虎贲营校尉快马加鞭带到了下塘村。


        

到时候,恐怕真是引狼入室!


        

“大人。”瞧见那妇人追了两步,谢长青走得越快急。


        

生怕被就此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