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大明寿宁侯 > 第194章 土皇帝张延龄

第194章 土皇帝张延龄

作者:南山有龙 返回目录
        

一秒记住!!!【狂沙文学网】手机用户输入:


        

,


        

张延龄火急火燎地从蔚县赶回来,直奔张鹤龄的书房。


        

“大哥,官府说咱家的煤矿和铁矿都充公了?”


        

张鹤龄放下纸笔,抬头说道:“是。”


        

张鹤龄张大嘴巴,问道:“到底怎么回事啊?”


        

“你来的正好,”张鹤龄招招手,说道,“来看看这是什么。”


        

“大哥,家业都被人抢了,你还有心思作画呢……这画的是什么玩意啊,也太丑了。”


        

张鹤龄脸带黑线,说道:“作什么画,这是舆图!”


        

“哦,哪里的舆图?”


        

“这是你大哥我的封地!”


        

“封地?”张延龄有点懵。


        

“夷洲岛。”


        

张延龄挠挠头,说道:“夷洲岛是哪里啊,没听说过。”


        

张鹤龄瞪了他一眼,怒道:“再敢说这种混账话,我撕烂你的嘴!”


        

“哎呀,又不会出去说!”


        

也难怪,张延龄在蔚县一带经营煤矿铁矿,赚得盆满钵满,根本不关心京师的消息,现在也只是知道自己的矿被充公了,却不知万户侯的事。


        

张鹤龄费了好大劲才给他解释清楚,张延龄这才由忧转喜,脱口说道:“那岂不是说,大哥以后就是夷洲岛的土皇帝?”


        

张鹤龄脸上肌抽动了一下,他现在真的很想端起面前的砚台,然后砸死自己这个小弟。


        

还是赶紧把他送走吧,眼不见心不烦。


        

张鹤龄很无奈,顿了顿,说道:“我暂时还会待在京师,所以,需要你替我坐镇夷洲岛,下去准备一下,过些天就随船出发吧。”


        

张延龄很兴奋,说道:“你不过去,我不就成了夷洲岛的土皇帝!”


        

“不然,”张鹤龄轻轻摇了摇头,说道,“我有更重要的事需要你去完成。”


        

张延龄一听,兴奋地问道:“什么事?”


        

“到了夷洲以后,政务上有王守仁,军事上有英国公、戚景通、俞元赞等人,你除了代表我坐镇夷洲岛,一切事务均不得插手。”


        

张延龄撇着嘴问道:“你的意思,我这个土皇帝就是个摆设?”


        

“你若这样想便是大错特错了!”张鹤龄正色说道,“我需要你从这些国家手中收购粮食和矿产,有多少收多少,同时,向其销售瓷器、丝绸、棉布等货物。”


        

张延龄皱了皱眉,说道:“走货我明白,可以赚他们的银子,但是,我们大明的粮食和矿产这么丰富,收购他们的做什么?”


        

张鹤龄拿出第二张舆图,说道:“你看,夷洲岛在这里,向西便是我大明国土,向东是琉球国和扶桑国,向北是高丽国,向南是吕宋国,西南还有安南国,除了扶桑国与我大明暂时处于敌对关系,其他国家都可以去。你要做的,就是和这些国家通商。”


        

张延龄盯着舆图看了半天,不解地问道:“若是需要什么物资,直接穿过海峡,从本土运过去就好了,这些番邦小国能有什么好东西,况且路这么远,不划算。”


        

,


        

“南山书院的一些书生,还有庄户,只要有愿意去的,这次你一并带过去,路上有三百蟒卫护送,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


        

“你一定要记住,粮食和矿产,永远不嫌多,你只管去收购,绝对没有坏处。”


        

张延龄似懂非懂地点点头,说道:“行,我知道了。”


        

张延龄不解,问道:“什么意思?”


        

“我的封地在夷洲,人却要留在京师,你可知为何?”


        

张延龄诧异地问道:“大哥,这三百人可是你的全部家底,不留在你边吗?”


        

张鹤龄摇摇头,说道:“陛下既然将蟒卫将士交给我,就没打算让他们留在京师。”


        

张延龄大致听懂了,说道:“那好吧,明我进宫去见一下阿姐。”


        

张鹤龄点点头,夷洲岛远在千里之外,这一去就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了,张皇后定是舍不得。


        

“不知。”


        

“因为只有这样,我才能继续获得陛下的信任,若是我回夷洲,便有拥兵自重之嫌。所以,我只能留在京师,而且,边不能有任何兵力,现在我虽然还是蟒卫指挥使,但是蟒卫只剩下一报系统,也就是说,从此以后,我手中再无实权。”


        

蟒卫三百将士的家眷全部跟随出海,另外,还有一些读书人和庄户,加起来总共有大约一千户,三千多人。


        

众人纷纷和张鹤龄拜别,张鹤龄也一一回礼,这些人即将远赴海外,为建设新的家园出一份力。夷洲岛以后能到达什么样的高度,就全靠这些人了。


        

安排好这些,张鹤龄再次来到南山。


        

平里,大家对这位恩公非常,但也只是打个招呼,行个礼,或者说几句话而已,就好像老朋友一般,但是今,气氛有些凝重了。


        

“进来说吧。”


        

张鹤龄实在累的不行,懒得起,便半倚在头上。


        

忙活了一整天,晚上正要休息,却见张六阳找上门来。


        

“表叔,俺有事找你。”


        

这么一说,张鹤龄才反应过来,对啊,这可都是至亲啊,怎么能把他们给忘了!


        

夷洲岛上,不管是原住民、军属家眷还是迁徙的流民,毕竟都是外人,而张家人则不一样,血浓于水,他们若过去,便是半个主人,自当尽心竭力。


        

面对自己的大侄子,随意一些也无所谓。


        

“表叔,咱们河间府兴济老家还有很多族人呢!”


        

这地方,一看就带着淳朴家风的村落。


        

所有兴济县的张家族人,都来了。


        

“明你先回兴济通知一下族长,等我这边安排妥当,当回乡祭祖,顺便探望一下族人。”


        

京师距离兴济并不远,三之后,张鹤龄带了护卫孙虎、管家张全等人,快马加鞭,只一天时间,便抵达了。


        

以往对他理不理的知县,现在前倨后恭,拉着张永年的手,不断的嘘寒问暖:“老太公,你可要注意自己的体啊,你们张家是积善之家,忠门之后……”


        

,


        

河间知府、兴济知县,以及七七八八各种叫不上名的佐官,也都匆匆赶来。


        

族长张永年,也就是张鹤龄的二叔公,此时红光满面地等着靖海侯到来。


        

,


        

,


        

,


        

,


        

,


        

,


        

支持把本站分享那些需要的小伙伴!找不到书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