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重生将军心尖宠 > 第一百六十七章 吃一堑又长一智

第一百六十七章 吃一堑又长一智

作者:岁冢 返回目录
        

这话,沈安雁半分严肃半分调侃地说。


        

可也叫红浅听得眼圈通红,嗫嚅着:“是奴婢不好,奴婢拖累了姐儿。”


        

沈安雁扶额,深感古语所言扶不起阿斗是何等无奈。


        

“事已既此,追责是定要的,只是你也应当学会沉稳,三思而后行,若是真不明辩是非,亦有卞娘与轻玲在,你也可问一问她们不是?”


        

红浅点头瞬间又是垂下一滴泪。


        

沈安雁盯着这晶莹的水珠,想起自己倒是许久未曾哭过了。


        

便是极难受时,她也最多红了眼眶。


        

因她明白,大家都是掺着利欲私信苟活于世的,发生何事也只会偏帮自己。


        

红浅她还是不明白。


        

沈安雁心中喟然,看向红浅,“这事,你去解决。”


        

而旁人遭了罪,纵使旁人哭得昏天黑地,稍心善之人会提点抚慰几句,剩下的便只闲事莫理罢了。


        

所以,像红浅这般哭泣,将情绪外露.......是童稚所为,转圜不了任何事。


        

红浅惶恐着踯躅,抬眼欲拒,可话到嘴边终是说不出来。


        

三姑娘说得没错,此事因她而起,便要因她而止。


        

坐在杌子上的红浅一怔,张着红眼看向沈安雁,“姐,姐儿。”


        

沈安雁雪白的面孔上,凤眼微扬,“赵括论兵头头是道,可用兵不行,致以军败,而你亦如赵括,只懂却不懂如何做。”


        

想入云云,红浅定下决心,起身伏惟在地,“姐儿,奴婢知道了。”


        

沈安雁神情柔和下来。


        

况她不能辜负了三姑娘对自己的信任。


        

亦不能日后拖了三姑娘的后腿。


        

卞娘回她,“姐儿,您方才走时不是让奴婢去查这小芜的底细?奴婢查了,小芜从前曾在大姑娘房里做过事。”


        

沈安吢?


        

卞娘也不再板着脸色,叹一口气,“你可想好什么对策?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


        

沈安雁一愣,问:“卞娘,你这话是何意?”


        

纵使这次她们亏损巨大,但沈安吢不会为此葬送她的好名声。


        

而能这般做的唯有顾氏或是早在外宅的沈安霓。


        

沈安雁并不觉得会是沈安吢。


        

沈安吢做事一向敬小慎微,断不会让人寻到她的错漏。


        

沈安雁默然想着,夕阳低斜,将她的并拢的十指笼在一团光雾中,而她的神情仿佛被光照得寡淡下来。


        

但见她微微撩起眼睑,露出冷然的光。


        

沈安雁更倾向后者。


        

因为顾氏不会蠢到让自己的女儿去受这样的诋毁。


        

沈安雁这才回道:“卞娘可曾记得沈安霓受刑那天如何说的大姑娘?”


        

想来是沈安霓看清了沈安吢的为人,这才想出这般一石二鸟之计。


        

“这个沈安霓倒是吃了一堑,涨了一智,不过,我没料到她竟到了宅子都不安分。”


        

轻玲不知沈安雁为何如此肯定,遂问了一句。


        

“便是这些都一应查出来,说与旁人,旁人也不会信,只怕还会因此反咬姐儿一口,说姐儿是做的苦肉计,为的就是赶尽杀绝。”


        

毕竟,沈安霓都不在京城了.......


        

卞娘面色沉重起来,“老奴也是这般想的,只是,二姑娘如今远置边庄,鞭长莫及,况她身上还受着伤,不知是如何做到收买小芜的。”


        

说到这里,卞娘枯纹一样的面庞皱起愁绪。


        

红浅扭捏了一下,道望不辱命,便着手开始处理这事起来。


        

而沈安雁便将自己饮食起居这类的活计暂交山彤打点,由轻玲过目。


        

沈安雁看了一眼坐在杌子上沉思的红浅,轻轻扬起嘴角,“这事便让红浅去处理吧。”


        

众人再次将视线投在红浅身上。


        

只是沈安雁明白,任何事都是循序渐进的,红浅不可能一下便能应付这样的事。


        

她如此说也只是想让红浅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以及自己如今的缺陷。


        

但沈安雁还是让卞娘去查一下小芜的底细,比如家中是否兄弟好赌,老母病重诸如此类把柄被沈安霓捏在手中。


        

她虽说是想着让红浅去处理此事。


        

去年因父亲骤然离世,又因后来家中因夺势,一直剑拔弩张,致以生辰并未举办。


        

而今年虽说不会如往常铺张,但毕竟是老太太的七十大寿,还是得细心准备一下。


        

打点好这些,沈安雁才终是歇了一口气。


        

但望一眼窗外,天已落幕,小月星空,凉水的微风拂着紫薇,吹得枝叶瑟瑟摇,这才恍然想起来,祖母生辰不过一月便至了。


        

但也不能过于奢华了,不然会被人诟病过于铺张,忘了沈侯爷之死。


        

沈安雁这般想着,不由揉了揉额头。


        

沈安雁看着如豆的灯火,幽幽叹息,“祖母生辰将至,我都还未有头绪送她什么贺礼。”


        

况今年她还是沈侯府做主中馈的,断不能让老太太的寿宴缺漏了去。


        

总是要投其所好的.......


        

老太太平日里不喜铺张,况如今沈侯府因顾氏亏空许多,早不复从前鼎盛时期。


        

卞娘宽宥道:“姐儿不必忧心,老太太欢喜着您,您送的老太太必定喜欢。”


        

送礼这事,虽看的是心意,但也不能霸占着别人对自己的喜欢,而肆意送礼。


        

“那个亭子自买来便没再动过,如今四处石壁都倾颓了,灌着风,要将拿出置为老太太寿辰宴请来宾之地,怕是要修缮一番。”


        

卞娘如实说着。


        

所以还是精打细算得好,宴客之地亦然。


        

想法在脑海里走过一遭,沈安雁长出口气,“沈侯府南面有处荒芜的亭子,毗邻着廪襟湖,倒是可以将那里利用起来。”


        

而至于寿礼,沈安雁并不想一味的用金子砸,或是求菩萨佛祖之类作贺,反是从箱笼里掏出蝉翼一般的绡纱固定在绷子里,打算亲自做一副福禄寿。


        

她的绣工并不好,教她的娘子看她的绣图也只点评一句:尔尔。


        

不过那个亭子与其说亭,不如说是宽阔的厅,能囊括百张宴桌。


        

沈安雁颔首,“到时去看看再说,也不必非要将那四面墙修起,将它推了做成四面环山绕水得观景之地亦不错。”


        

不过,前世沈安雁养在林国公府里,因受着冷落,她闲来无聊,只得以刺绣打发时光。


        

刺绣讲究功底,更需要足够的耐心。


        

所以沈安雁绣至后面也愈发精湛了,能刺双面绣,更是独创了‘平针推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