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字色: 字号: 双击滚屏:
顶点小说网 > 匹夫出山 > 第十三章 拜会澹台公

第十三章 拜会澹台公

作者:李沧笙 返回目录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


        

一日清早,关人未使人随行,独自前往贤人书院。此去,意在拜访澹台公,请教其昔年进山之事。


        

澹台公现已年迈力衰,虽常在书院走动,但开课授业已是力不从心,好在书院中不乏学问深的老夫子,如此一来,澹台公便只是虚挂山长之职而已。


        

关人向守门者通报了姓名,并交代此来乃是拜会澹台公。


        

那人请他稍候,当下便去通传。


        

片刻后折返,将关人请入一间布置清雅的独院,院中有青石小径供人行走,两旁满栽花卉,暗香袭人。


        

进门来,只见四壁皆是书架,所收书籍不可万计。东面有屏风竖立,下设茶案,分置四枚蒲团。上首坐着一位鹤发老者,眼下正在分茶,看手法便知颇精茶道。


        

另一侧供奉有两幅古画,一为至圣先师孔夫子像。令一幅则写着先祖澹台灭明像。


        

关人心中震撼,想不到澹台公竟是孔门七十二贤中澹台灭明的后人,怪不得敢将书院取名贤人。


        

北面一栋竹楼,颜色已经斑驳,屋顶上落叶堆积。


        

带路人做个手势,请关人入内:“公子请进,山长眼下便在房里。”


        

关人道了一声有劳,举步而入。


        

澹台公含笑望着他,目有期许之色,见他喝完,问道:“如何?”


        

关人放下茶器,如实答道:“实不相瞒,晚辈并不懂得饮茶之道,可惜了老先生的好茶。”


        

澹台公畅然一笑,并不为意,问起:“方才听通传之人讲,你是宫家子弟?”


        

随即上前见礼,恭声道:“见过澹台公。”


        

老人抬起头来,眉梢低垂,眼下肌肤松弛,有寿者之相,面容和蔼,笑道:“来了?坐,尝尝老朽新煮的茶。”


        

关人在下首蒲团坐下,道过谢,捧起茶碗饮了一口。


        

澹台公哦了一声,只当他是来请教学问的,笑道:“有何事不明?”


        

关人道:“听闻老先生昔年间,曾往探过关山。晚辈此来,便是请教老先生当年入山的情形。”


        

澹台公面色微改。


        

关人恭谨道:“正是。”


        

澹台公摆摆手,笑道:“无须过于拘束,咱们随意说话。”


        

关人道:“晚辈此来,有一事想请教老先生。”


        

澹台公眉头微蹙,说起:“确有其事。不过,你问这些做什么?”


        

关人坦然道:“实不相瞒,晚辈有意出山瞧瞧,既然老先生昔年曾往,还请详述一番,以为晚辈参考。”


        

澹台公面色凝重道:“作为过来人,老朽劝你还是一早打消了这个念头。山中凶险,你还年轻,枉送了性命岂不可惜?”


        

照理说,活到他这般年纪,见惯了人生起落,原是不该再为寻常之事动容。由此得见,当年进山之事,绝不简单。


        

澹台公沉吟片刻,问道:“你是听何人谈起此事?”


        

“哦,晚辈前些日子有幸结识了一位朋友,便是书院对面那间石砚斋的掌柜,正是从这位朋友口中知晓了此事。”


        

澹台公叹了口气:“倘我执意不说,你又待如何?”


        

关人心知他既有此一问,多半是不肯相告了。心念一转,便想用激将之法套取一些实情。


        

当下开口道:“老先生若不肯说,晚辈只好行礼告辞,必不纠缠。”


        

关人诚恳道,:“老先生只管讲,晚辈晓得其中利害。”


        

澹台公舀出一瓢滚烫的茶汤,注入碗中,随后将碗举到鼻下嗅着茶香:“你小小年纪,放着大好前程不去奔赴,为何偏要赌上性命,做这等无用之功,活着不好吗?”


        

关人起身道:“在晚辈看来,这天下太小,前程也太小,唯有翻过山去,眼界方能开阔。”说完这番话,关人向澹台公郑重施了一礼:“还望老先生指教。”


        

“若当真不怕,晚辈又何必来此?若当真怕,一早安生,更加不会来此。”


        

澹台公见少年目光炯然,知他心意已决,摇头叹道:“老朽没什么可说的,你回吧。”


        

关人行礼:“多谢老先生指教,晚辈告辞。”


        

“然后呢?”


        

“回去收拾东西,明日一早进山。”


        

“生死之间,有大恐怖。你不怕吗?”


        

关人拿话一激,便静等澹台公辩驳时吐露真相。


        

哪知,偷眼一瞧之下,却见老人脸色瞬息变幻,旋即又掩饰了过去。


        

关人暗吃一惊:“看澹台公的脸色,倒像是被我无意间说中了。”


        

“等等,我何曾指教过你?”


        

关人心中一动:“来了。”


        

嘴上却道:“老先生不肯说,想来也不曾去过,说山上凶险,多半是唬人的。如此一来,晚辈倒是放心了,说不准还是一路坦途呢?”


        

“去把表少爷叫来。”


        

“是。”


        

不久之后,一位略胖的年轻男子,走进门来,喊了一声:“姑丈。”


        

澹台公望着关人,目露悲悯之色,长叹一声:“你走吧。”


        

关人走后,澹台公静默良久,忽然开口道:“来人。”


        

一名下人走了进来:“老爷。”


        

“那个一心想要出山的年轻人。”


        

樊不凡立时便想起关人,心下暗忖:“难道是他?”


        

当下道:“不过一面之交。嘶……这么说来,那小子还真个登门来访了?”


        

来人竟是樊不凡,他在澹台公对面坐下,自顾捧起茶碗一饮而尽。


        

“你与宫家小子是朋友?”


        

樊不凡眨眨眼,想了半天:“哪个宫家小子?”


        

樊不凡漫不经心的把玩着茶器,忽听澹台公开口道:“你再去劝劝他,实在不成的话......”


        

澹台公沉吟着,目湛精光:“等他进山时,提早埋伏下人手......”


        

樊不凡一改往日散漫之态,惊道:“你要杀了他?”


        

澹台公手指轻击茶案,问道:“以你对他的了解,他会不会出山?”


        

“本先生与他不熟......”突然瞥见澹台公面有愠色,悻悻然改了口:“我与他也只谋过一面而已,远谈不上了解。不过,那家伙骨子里倒是个执拗的,八成会出山。”


        

澹台公端起茶来轻啜两口,目光游离,不知在想些什么。


        

“此亦万不得已之举,他若肯回头,自然可以无恙。”


        

樊不凡道:“他要出山,便让他去好了,咱们犯不上为此杀人啊?”


        

澹台公瞥了他一眼,不满道:“他出山以后,会见到一片浩瀚无边的土地,若将消息带回来,传扬开了,到那时大家都想着出山,这座城里还能剩下几个人?没了人,便是城主又能如何?”


        

樊不凡默然无语。


        

澹台公又道:“人活着,要明白自己要什么。咱们放着好好的日子不过,难道要随着他们一起出山讨生活?如今的太平安稳日子,岂可被他一人葬送?”